《望尽山河》第91章


,说我这提议太过荒唐,拿朝政根基当做儿戏。如今好不容易成了事,却又惹得皇上埋怨,下官可真是应了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他口气中不无抱怨,杨琰却淡淡道:“皇上的脾性,还是谢大人摸得准。要是其余臣子在御前,想必早就被训斥得不成样子,更不要提让皇上在殿前开科取士了。看起来,方才皇上被劝慰得甚是开怀,既然下旨让谢大人给弘文馆更名,那么这白鹿馆定是要让谢大人来掌管的。”他手一扬,指向宣政殿中,微微笑道,“这批学子将来少不了有名震天下者,且又皆是谢大人的门生,本王在此要给谢大人贺喜才是。”
谢鏖只好笑着摆手:“殿下折煞下官了,”他微微一顿,抬起眼皮看向年轻的穆王,“只是……因这殿试一事,门下侍中高禄高大人,右仆射李椎李大人都将下官视作了眼中钉。这高大人是太后的嫡亲侄儿,李大人又掌管着尚书省事宜,极有权望,下官只怕……”
“谢大人无须担心这些琐事。”杨琰轻轻摇头,“过些时候,太后自然会劝诫高大人,让他不再干涉此事。”
谢鏖有些吃惊:“不知殿下是如何说服了太后?”
杨琰笑道:“太后她老人家怎会听我们这些晚辈的话,便是皇上怕是也说服不动她,但是另有一帮人的话,太后倒是听信得很。”
谢鏖思索了半天,终于反应过来:“殿下是说……太卜署?”
高太后年纪已渐老迈,许久不问政事,连后宫中的事也都交由皇后打理,平素却对卜筮之事深信不疑,不论大小事宜皆要召太卜令占卦吉凶。
杨琰点头道:“上月太卜令灼龟甲占卜,得一异象,说是裂纹如同水芒,有摧折之状,只怕朝中将有外戚弄权之兆。此言又暗合了年初星陨如雨,对紫微帝星不利之言语。”他笑了笑,“据说太后对此十分震惊,这几日已预备着要拟懿旨贬斥高氏了。”
谢鏖怔了怔,悄声赞叹道:“殿下这是釜底抽薪啊,下官当真佩服。”
杨琰微微仰起脸,湛蓝的天空映在他瞳孔中,一片虚无。他轻声道:“天象如此,你我凡人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那么李大人那边……”
“李椎么?”杨琰仰头想了想,才道,“你可知他有位至交叫做曹元柏的,如今正任着平沪节度使。”
“下官听说过,他二人交情甚厚,那曹将军手中握着几万大军,和会宁陈将军分别守着都城南北两处门户,为人甚是倨傲,已有多年不曾入朝拜见皇上了。”
“李大人与这位曹将军常有书信往来,在去年一封信中,李大人竟说了‘今上轻佻,不通政事’这样的字句。”杨琰缓缓说道。
谢鏖一怔,很快便问道:“这么说,殿下见过这封信?”
“这封信不巧正落在本王手中。”杨琰面向谢鏖,似乎有些为难,“只是,不知要不要添改些字句再呈给皇上。”
他这话一说出,谢鏖怎会不知其中之意,他放低了声音,悄声道:“依下官看,再添八个字便好。”
“哪八个字?”
“其子年幼,宜为新君。”
杨琰浅淡的瞳孔中终于绽出一丝笑意,而后笑意越来越大,最后竟是忍不住似的笑出了声:“谢大人果然机敏。”
微凉的风拂过殿前垂柳,柳条轻轻打在玉栏上,杨琰细长的手指搭在栏杆上,同白玉没有什么区别,他点头道:“李氏一倒,正好将右相之位空出,谢大人便可得偿夙愿了。”他的手轻轻在玉栏上敲了敲,意味深长地道,“那本王……也就安心了。”
第66章 备战
此时距离都城数千里的盘门关,正是烈日炎炎。
不同于河水盘绕的云峡关,此处出了关门便是一片黄沙之地,先前燕虞夜袭入关时又放了火,烧得盘门关内外一片焦土。
一座被烟火熏得乌黑的木城楼上,年轻的将军正极目远眺,他瞳孔黧黑,深邃而不见底,沉沉望着关外炙热的三千里黄沙。过了许久,他才垂下眼睛,伸出手轻轻按住了胸口,那里藏着一柄生皮鞘包裹的匕首,匕首的柄有些微凉,硌着他的手心。
“将军!”裴安在木楼下行了军礼,“凉州那边已派了兵马过来,约有十万余人,正集结前往城中原驻军大营。领兵的是东胡大将拔列炎,同行而来的还有尉迟少将军。”
卫长轩从沉思中抬起头来,赶忙道:“牵马来,我去迎二位将军。”
一时早有亲兵将烈风牵到了城楼下方,卫长轩刚要翻身骑上,却听远处马蹄声响,尉迟锋已骑着一匹快马从道路尽头奔驰而来。
卫长轩远远看见他,立刻骑马迎了上去,两人快马相接,在空中响亮地击了个对掌。眼见尉迟锋一脸风尘仆仆,显然是疾驰了一路,卫长轩不由笑道:“辛苦少将军了,没想到凉州的兵马来得这么快。”
尉迟锋听了这话,却高兴不起来,摇头道:“快别提了,我一到凉州便寻了几位大都护商议夺回甘州一事,却因我是晚辈,大都护们都对我不甚搭理。我正急得没办法之际,忽然得到你收复甘州和盘门关的消息,一时大为振奋,可谁知凉州那边知道消息,竟更不急着派兵,只是说等拓跋公的号令。”他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拓跋公前些时候状况愈发不好,由他的嫡亲护卫守着内室,谁也不让进,大家都传着说他大概是要死了。直到初八那日,拓跋府忽然传来雷鼓的声响……”
“雷鼓?”卫长轩眉毛一挑。
尉迟锋解释道:“雷鼓是拓跋府门外的一对巨鼓,因声如响雷,故名雷鼓。据说是当年拓跋先祖取夔牛皮制成,除非有重大之事,否则不会擂响。在那个节骨眼上忽然听见鼓声,大家都以为是拓跋公薨天了,一时许多人乱哄哄冲进了拓跋府,有几个拓跋氏的旁系家主甚至闯进了内室去夺家主令。谁知内室的门刚一推开,里面就伸出一把重剑,顷刻间把那旁系家主捅了个对穿。而后拓跋公披散着头发大步走出来,众人见他好端端活着,还能起身,当即吓得就跪下了。”他说着,咂了咂舌头,“说起来,拓跋公年纪虽然很大了,气势却还是挺吓人的。他病一好,谁也不敢吵闹,乖乖地派了人马前来甘州支援,这次领兵的拔列炎就是拓跋公的心腹战将。”
“原来此番援兵来得这么快,还是拓跋公的命令。”
“也不一定是拓跋公的意思,”尉迟锋摇了摇头,“听说都城来了密令,也在催着东胡守军尽快发兵呢。”
卫长轩听到这又皱起眉,暗道都城现在哪有人能号令得了东胡。
尉迟锋却不理会他这犹疑,只是急声问道:“对了,你手上只有万余人,究竟是怎么夺下了甘州和盘门关?他们说你擒住了燕虞大王子,以此换取了甘州,这件事一路上都传遍了,军中无不哗然。谁不知道那个阿史那棘连在草原上的名声,大家都说如果这个人去打猎,碰上一头狮子,那么最后死的一定是狮子,而不是他。”他说到这,有些好笑地看着卫长轩,“这么说来,你倒比狮子还厉害一些。”
卫长轩却没有笑,只低声道:“阿史那棘连确实勇猛,我也觉得本不该是他的对手。”
尉迟锋见他这副神色,还以为他误会自己看轻了他,赶忙敛了笑意,正色道:“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曾并肩作战,我自然相信你能擒住阿史那棘连。”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只不过……其他人可不一定这么想,尤其是这次领兵前来的拔列将军,你要稍微留神一些。”
“拔列将军?”卫长轩微微皱眉,他从前并没有跟这人打过交道。
“这个拔列炎,除了拓跋公的话之外,谁的话也不听,脾气执拗,蛮牛似的一个人。东胡的大都护们都不喜欢他,不过是碍着拓跋公的面子,叫他一声拔列将军。听说他从前只是拓跋家打铁的家奴,后来才开始带兵,打仗倒是勇猛,只可惜性子顽固,又对中原人怀有偏见。你知道么,他听说你凭几千人就拿下了甘州城,竟说你是跟燕虞人有勾结,说你定是别有意图,这一路上我都快跟他吵起来了!”
尉迟锋说着说着,只见卫长轩脸色黯然,似乎有什么为难之事,赶忙伸手到他肩上拍了拍:“你别在意这些瞎话,我知道,你绝不可能勾结什么燕虞人……”
“其实,”卫长轩深深吸了口气,打断他道,“甘州城确实是阿史那棘连故意让给我的,我没有擒住他。”
尉迟锋一惊,伸出的手臂不由僵在了半空中,他浓黑的眉毛猛然皱起:“你真的暗通了燕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