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存》第131章


六六应了声,“照顾好你弟吧,让你把弟留下来,你偏不肯。”
白天赶路,晚上睡山洞,等次日东方有了亮光,又起身赶路,这次不是上山了,而是下山,村子就在下面的坳子里。四边环山,三边皆是悬崖峭壁,南边坡势低缓,是进出山之路。
天黑前,六六一行下到山坳子里。村口站了一群人等着大家,见着粮食,人人脸上露出笑容。
六六去了村子里最大的屋子里歇息,留下无烟石炭看着分粮食,又让大家回家准备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明天到村长家里换。
翌日,六六起床后,找了处地势高的地方,远远地往着村子村外及四周,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气。六六叹了口气,看来得进山上去看看了。
当即六六带着人去了山上,杨文远则留在村里四处逛逛看看。
大花也跟着六六往山上走,小花留在了阿四的家里。
进了山里,因着是深山老林,虽说有山坳子里的人陪着,大家仍小心翼翼,就怕突然钻出来只大虫来。
六六是个胆儿肥的人,穿着骑装靴子在山里乱窜,找了些百年的人参和何首乌之类的东西。跟着进来的山坳子里的人满眼羡慕,他们经常在这附近打猎,采药,都难得碰上这样好的东西。可六六却不当会事,她的心告诉她这不是她想要的东西。冥冥之中,她觉得她应该来到这里,找寻东西。
六六踩靴子向深山里走去,山坳子里的停了脚步,再深的山里,他们可没进去过。听说里面狼多老虎熊。可六六执意往前家,大家只好跟随着,只是人人眼观四方耳听八路。
只有六六和大花两人勇往直前。忽地,眼前银光一闪,什么东西从眼前闪过。六六定睛细看,并没有银色的气。
倒是山坳子中的一人喊了出来,“银貂。”声音中有不可抑止的喜悦。
已有人围起来准备抓银貂,大花沉了脸,紧抿着嘴。
几人开始捉起银貂子,没想到这貂子身子小闪得快,费了老大的功夫没一人捉到。倒是大花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捉住了。众人一看,比平常的貂小了许多,只有成人巴掌大小,倒是尾巴长了许多。山坳子里的人失了兴趣,银貂本就没有紫貂值钱,况这么小的貂没有多少貂皮可用。
六六默默地走到银貂栖息的树上,见着有一个洞。朱红先伸了手进去,掏出一些东西,里面有些竖果,里面有块拇指头大小的圆形银石,初看以为是银子,细看却觉得是石头。
六六细看一番,小心地收了起来,也不再往前走,命大家往回走。
回到山坳子里,大花催着要走,六六也无别的事,遂点头同意,只是和阿四的爹约好,有甚山货毛皮皆可带到山下的镇上,六六会派人来收购。
六六此行,杨文远是摸头不知脑,起初以为六六是听了阿四的事,有些同情山坳子村,送些粮食过来,观六六此行,好像又不是这么会事、
等六六回到洛阳城,陈茂闵还未到,郭氏有些担心,见着六六问:“要不要让人回去打听一下?”
六六摇头,“爹说了在洛阳城等他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我们再待几天看看。”
“娘,我们还没有好好逛逛洛阳城中,明儿我们逛逛去。”六六又道。
“可不是,可你是个大忙人呢,有空陪你娘了?”郭氏打趣道。
珍珠端了茶进来,“小姐,三日后是洛阳城的牡丹花会,听说可热闹了。”
“恩,过了牡丹花会才走。”
作者有话要说: 原来这章是写大花的生世的,都已写好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所以改了,重新写了一章
也只有三千字了
第131章 
常说人经不得念; 次日郭氏和六六在房间里吃早饭,金姑姑一溜烟跑了进来,“夫人小姐; 伯爷回来了。”
郭氏和六六丢下碗篌,迎了出来。
陈茂闵一脸风尘仆仆,郭氏忙着命人打水来给陈茂闵盥洗。
六六则挽着陈茂闵的手; 脑袋靠在他肩上,“爹; 你怎么才来呀,我和娘等你好久了哟。”
陈茂闵伸手揉揉六六的脑袋; 道:“是爹不对,让我们乖囡囡等久了。等会爹带我们囡囡去逛街,囡囡看中什么就买什么。”
“别粘着你爹,让你爹梳洗。”郭氏拉开六六; 侍候陈茂闵梳洗更衣。
金姑姑命人重新整治了一桌饭菜端了上来,陈茂闵一路急行; 都不曾好好吃饭。先端过一碗山药粥吃了,又拿了羊肉锅贴,十锦饺子; 一口气吃了个肚儿圆。
饭毕; 银姑姑和孔方进来见过郭氏和六六; 郭氏让他们先歇息几日,不急着做事。
杨文远听说陈茂闵到了,过来给陈茂闵请安见礼。杨文远提到曾派人送信过去; 陈茂闵敛了笑容,道:“在半途遇上你派去的人。信,我看过。看样子木家和石家扯上了关系,两家怕是连成一线,同一个鼻孔出气了。”
杨文远道:“不像。两家未必彼此服气,目前只是暂时握手言欢齐心协力对付太子罢了。一旦太子失势他们之间免不了一博。”
陈茂闵听了,手屈指敲着膝盖,微微皱眉道:“木远手中的把柄竟让秦 王舍得石炭矿?”秦 王自来是不把太子看在眼里,早把自个儿当成无形的诸君,等在位的这位蹬了腿儿,他妥妥地天下之主,晋中的石炭矿在他眼中早就是囊中之物。此是才吃下,还没进了口,如何舍得给予别人?
“这个把柄怕是让秦 王等人颇为忌惮,不得不依了他。”杨文远猜测道。
“只是不知道这把柄是何物呢?”陈茂闵心中暗地思量,想着要派人好生去打听打听,看能从木远口中套出一二不。
陈茂闵忽地又笑道:“秦 王的手下已接管了石炭矿,我走的时候可没见到木家的人。”
六六瞎了一声道:“我们在九漩滩碰到他,离晋中还有好些日子呢。”
“打眼一看就知是个纨绔的主,趾高气扬,谱儿摆得老大,谁知竟连自个儿的祖宗靖海侯都不知道。”
“那晋中不日怕是要热闹了。”陈茂闵留下的后招再加上木远,有得晋中那群人头痛的。想到此,陈茂闵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的郁气消散不少。
连日来不分昼夜的赶路,刚才又费心神琢磨木远之事,陈茂闵脸露疲倦。见状,杨文远告辞。
郭氏侍候着陈茂闵歇下。
翌日,陈茂闵带着六六去逛街,六六觉得戴着帷帽很是不方便,又是着男装出行。原本陈茂闵也要带着郭氏一起出门,郭氏嫌今儿不是洛阳花会正日子,不愿出去。
陈茂闵和六六爷俩加上杨文远三人从客栈出来往繁华的地方逛去。
因洛阳花会在即,路边的铺子门前皆摆着一二盆鲜花应景。也有些小姑娘拎着花蓝出来卖花,百日草、金光菊、麦秆菊、松果菊等,又有千日红、夏堇、凤仙花、半支莲、金桂不等。为着凑趣,稍有点钱的人家都买一二朵簪在头上。
六六也买了朵戴在头上,因着男装,不便弄得满头鲜花,六六甚是惋惜了半天。
洛阳城以牡丹著名,花农家家必养牡丹,每年辛苦培养出不同的颜色的牡丹来斗艳,以期能在洛阳花会上大放异彩,博得好彩头,自家的花儿也算是出师有名了。但七八月不是牡丹的花期,要想在八月间让牡丹开花,的确需要一些秘法。为着牡丹不同时令,有些花农独出心裁,着意培养水仙,桂花之类当季花卉,不与牡丹争艳。
然多年来大多数的花农也只培养出寻常花色,就会在洛阳花会前一日摆在街市,卖个新鲜。
六六一路行来一路买,连平常的百日草也买了盆让人送回客栈。转眼,六六又看中左近摊上的桂花,六六走过去看了一番,诧异,“你们这里怎么不摆牡丹呢?”
摊主是对夫妻,老婆子答:“小公子,我们家没种得牡丹。你要真中意牡丹,等着明日花会上买去的。不用在这些地方买些平常牡丹。”
“明儿花会上只有牡丹吗?”六六问。
老婆子笑了,“怎会。去年拔得头筹的可是碧玉菊花。”
“你家有花参加明儿花会吗?”六六怕老婆子有好花藏起来不给人看,才有此一问。
老婆子叹道:“那有那本事,别看我们种了几十年的花,还比不上人家小姑娘小小年纪会种花。”
六六听了来了兴趣,连连追问,“是谁?是哪家?”
老婆子朝不远处的花摊努努嘴,“诺,就是那家的姑娘,自小会侍弄花,养出来的花总比别人的好看。因这手艺嫁了富贵人家。”
说到此,老婆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