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仙女》第143章


接下后,估计是家里也有孩子,顺手了想虎摸一下孩子头,不过等反应过来手底下是哪位的时候浑身一抖,赶紧转了个方向,转而摸着更小的那个呼噜了一把,方才告辞离开。
爷孙几个将人送到村口,摇着手看着他们骑上半旧的自行车很快消失在田野小路上。
“他们摸我的头干嘛?小包包都给他们弄乱了。”李荷花撅着嘴抗议。
李老头听得发笑,自己也上手虎摸了一下二孙女的狗头,将弄乱的小发包直接搞散了。
李荷花顿时眼泪汪汪,单凤眼包着一泡泪要掉不掉的委屈巴巴,然而家里早就知道她的小性子,可不会被她这副小模样给骗到。
荣锦翻了个白眼,掏出干部给的那包水果糖,简单有效地堵住了李荷花的嘴,不让她有机会哭唧唧的烦人。
正好到了吃晌午饭的时间,大家伙都开始歇工回来吃饭了。
李长江他们四个小的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见到荷花妹纸嘴巴里炫耀般得瑟的圆圆糖块,纷纷眼馋地围上去。
荣锦索性将水果糖全交给年纪最大的堂兄李长江,让他们自己分去。
对于糖果,家里五个小家伙又不是没吃过,从京都带回来的那些吃的还少了,怎么还这么磕惨。
荣锦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李老头笑着从孙子手中抢了几颗出来,自己剥一个尝尝味儿,剩下的都扔给了迎面走来的李治国哥仨。
“爹,刚才那俩人来干啥的?”不光穿着四个口袋,还骑了自行车哩,看着真气派,他们在地头都瞧见了。
李治富抢到一颗山楂味儿的,剥巴剥巴吃掉,却把自己酸的不行,呲牙咧嘴地不忘问李老头。
李老头就将大队上受表扬一事说了,路过的村民们听个正着,觉得是好事啊,当即全围过来问情况。
他们本就站在村口的位置,又是大家伙歇工回来的必经之路,不到片刻,事情就在村民们中间传遍了。
李老头和老族伯商量过后,在当晚召集全体村民开了场大会,重点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大家伙听了笑逐颜开,欢欣鼓舞。
李家村大队能受到领导表扬,这是全村人的荣誉,他们骄傲!他们自豪!
这是好事!喜事!必须得摆上一场宴席庆祝庆祝不可。
群情振奋,热火朝天,气氛沸腾的不得了,村民们恨不得当即就去拉出桌子,摆到打谷场上好酒好菜地喝几杯。
好在李老头还很清醒着,叫停了众人蠢蠢欲动的庆祝心思,劝说一番,让大家伙都冷静冷静。
因为丰收而受到上头表扬,对他们村来说是好事,但不能因此骄傲自满,不能因为不缺粮就大摆宴席搞浪费。
小心被领导们知道了撤回奖状,估计还要挨批评嘞。
“大队长,你说咋做,咱们都听你的!”村民们平静了激动的心情后一声吆喝。
李老头站在台子上镇定从容地摆了摆手,“大家要不骄不躁,继续保持咱们村的低调作风,首先,先把地里的播种任务干完了……”
火把的映照下,台上的人认真地讲,底下的村民们或站或坐地仔细听,偶尔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一夜过后,大家伙早起跟打了鸡血一样下地上工,一边麻利地干活,一边啧啧说道着村里的大喜事。
挨着地头的其他村的村民听到了只言片语,悄悄一打听,几乎不到半天,周围几个村子全得知了李家村大队受到领导表扬一事。
等到李老头穿着李婆子特意准备的簇新衣裳,意气风发地坐着驴车赶去县城时,一路上许多见到的村民都纷纷打起了招呼。
众人确定受表扬之事为真的同时,心里也各种羡慕,跟着激动了一阵,心道自己大队咋就没有能够得到领导们的表扬嘞。
唉,可惜小仙女不在他们村子啊。
第121章 
李老头到达县城公社后; 先是被一众县领导笑容满面地接待了一番; 然后就被推上了县会堂的高台。
十里八乡各个大队的队长们在下面乌压压地坐了一片,县领导们坐上第一排; 微笑着示意台上的人可以开始了。
实话说; 李老头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望着下头的领导和同僚,他腿肚子忍不住有点发颤。
“李同志; 就讲讲你们大队丰收的宝贵经验嘛; 莫紧张; 咱们大伙又不吃人不是。”县领导调侃着活跃了一下气氛。
底头的人顿时哄笑了一下; 应景地先拍起了巴掌; 给李老头鼓掌加油。
李老头想想家里的神仙孙女; 还有交上去的那几千斤实打实的细粮麦子; 胸膛挺了挺; 小腿也不打哆嗦了。
“咳,蒙众位不嫌弃,那我就先说说我们李家村大队是怎么种小麦的?”李老头试探地提了句。
“说呗说呗,让咱们都长长见识。”
“说吧; 我们也借鉴借鉴,说不定下一季也能种出大丰收的粮食。”
“就是啊; 咱们到时候也搞出大丰收来; 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台下众人响应热烈; 起哄的吆喝的真想听丰收经验的不一而足; 直到坐在前头的领导站起来摆摆手; 大家才终于安静下来,齐齐望向台上。
李老头收到领导的示意,整了整身上齐整的衣裳,胸膛一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演讲。
他从选择种小麦开始讲起,到为了照顾侍弄好庄稼,全体队员下地除草施肥捉虫子等等付出良多,到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要想大丰收就得下功夫,把粮产搞上去就能丰收了,只有丰收了,咱们农民才能为国家做了贡献,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过。”李老头口干舌燥地说完,最后总结道。
等他话落,领导带头站起来鼓掌,其余人紧跟着使劲拍起了巴掌,一个个神色激动万分,活像是得到了什么种粮秘籍一般。
“李队长,那你觉得该怎样提高粮产呢?”真正关心这一块的人随即提出了问题。
李老头在心里扒拉了一下来之前的路上准备的腹稿,还有最近以来一直琢磨的东西,思索一瞬后认真给了回答。
“首先,那肯定得是老天爷赏脸,种粮的过程中得风调雨顺才行。”这个是必要的前提,不然种好了结果一场暴风雨过去,啥都泡汤了可就都百搭。
李老头在这一点上最是骄傲最有底气,谁让他们那儿有小神仙坐镇呢。
不说在神仙的庇佑下,李家村能够做到风调雨顺,就是周围的村庄也能跟着沾光,收成都不赖,不然咋就有那么多人往李家村跑着烧香拜神嘞。
下方听到这个大队长们反应不一。
有的点头赞同,确实在理,没有好的天时,再多的努力可能一夜之间就付诸东流了。
有的心里暗自嘁了一声,这不是废话嘛,种地的谁不知道没有好年景是出不了啥粮食的。
李老头不管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他只管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一一表述出来就好了,这不正是领导叫他过来发表演讲的目的吗。
别的他不多管,也管不了不是。
“其次,大家伙一定要按照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按时除草施肥,好好伺候着,有了付出才有回报,辛勤劳动,不能偷懒耍滑抱以侥幸的心理。”
李老头第二点也是总结的往年种地的经验,深有体会的人不住地点头附和,看不上的人不屑地暗骂一句,嘀咕他是藏私不说真家伙,竟讲一些大家都明白的理儿。
“最后一项比较重要,那就是施肥的肥料问题……”
地里没有肥力,庄稼就长不起来,就像人没了粮食不吃饭,大人就不能过活,孩子就不能长大,庄稼生长时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李家村这次播种就用了土法子沤的肥,给土地增加肥力,希望秋收时能再来一场大丰收,交出更好更优质的公粮,为领导们解忧!为国家做贡献!”
李老头讲到最后收收尾,另外还机智地拍一拍领导和国家的马屁,表明一下自个儿的思想觉悟。
“李队长的思想觉悟就是高,国家正需要你这样勤劳踏实的农业人才!”县领导果然很满意,朝李老头伸出大拇指赞赏。
李老头嘿嘿一笑,拽紧了手心里的薄汗,再次挺了挺胸膛。
有领导发话,下方的一众大队长们不管是赞同的还是不屑的,全都呱唧呱唧拼命鼓起了掌,拍得手面都红了。
演讲过后,该到颁发奖状的时候了。
李老头没下来,继续挺胸收腹地站在上面,领导站起来特意整了下仪容,立马有人开始吹起了革命进行曲,气氛一时十分热烈。
县领导款款走上台,先给李老头戴上一朵大红花,再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