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活神仙》第124章


“这一套标准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实在是太苛刻了。”
“听力很简单,考察的是一个人接收信息的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所以我们的考核内容很简单,只需要将一套提供了正确信息与干扰信息的正常对话、录音、广播等作为考核材料就好了,没必要为了追求难度而提升难度。”
“阅读考察的能力与听力相类似,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我们可以在文章的篇幅、逻辑、专业角度提高难度,而不是刻意地找一些生僻意思来考察学生。如果制定这套标准的人经常看英文外刊的话,就会发现,每一个英文单词有很多种意思,但经常用的意思就那么两个,其它单词纵然有这样一重意思,也鲜少会被人用上。”
“我们把这些内容放到英语学习者中的考核内容中,是搞笑么?难道说出一大堆英文母语者都听不懂或者是无法瞬时反应过来的东西,就能证明我们的英语水平很高了?”
“我们都是汉语的使用者,每个人都可以将汉语熟练运用,但是谁能说,给你一套绕口令作为听力材料,你能够听一次就明白?”
“我们都学了这么多年的汉语,但谁敢说,能毫无障碍地阅读文言文?文言文中不都是汉字么,为什么有人看不懂?”
“因为我们常用的每个词都有对应的意群,文言文中的字对应的益意群已经渐渐被淘汰出了常用意群的范畴,所以我们看不懂。”
“我们提升英文阅读能力,并不是要研究外国语言学,而是要培养语言的熟练使用者。若是使用这一套标准来衡量语言学习者的能力,我只能说是滑语言学习之大稽,走上歧路尔。”
因为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有字数限制,所以顾玄芝发这些话时,是分为好多段发的。
她最后一段还没有敲出来,看到她评论的网友们就都爆炸了!
公开撕逼,现场直播!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学外语学了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一点心得,如果大家能受益,那再好不过嘿嘿嘿,欢迎书评区交流。
第99章 牛逼小助理!
顾玄芝将自己想说的东西全部说完, 然后便放下新时代掌机, 转头去忙活别的事情去了。
殊不知, 网络上却因为她说的话而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不少人为顾玄芝的话站队。
某知名驴友发评说:
“讲个真人真事,原先我英语已经过了六级,但我出国买东西还是得靠比划, 现在我出国终于不用比划了,因为遍地都是新时代购物中心,感谢卫总, 让我不管走在那个国家都感觉像是在家!”
某不知名英语老师发评说:
“顾总说的对,我从事英语教学这么多年,一直都在用大家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来教授学生,可收效甚微。”
“近些年来, 我开始反思自己, 是不是教学环节中出了问题,为什么我的学生答试卷可以考出将近满分的成绩,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却支支吾吾,无法表达自己。”
“看了顾总的分析,我获益匪浅,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从一开始就偏了, 我们强调语言点的学, 让学生记住无数个知识点,可他们却没有学会熟练的应用, 因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就是零碎的,没有整合到具体的语境中去, 所以学生们学会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或者说,我们从没有学会语言,仅仅是学会了一堆独立无关联的字句而已。”
“若说我们真的学会的,那估计只有what is your name和how are you之类了。我们学中文从来不讲究语法,只讲究惯常用法,外国人学英语同样不会讲究语法,我们一直都在用伪方法来学习。”
类似的评论很多,但同样存在许多嘲讽值满点的评论,诸如‘那么多专门研究语言学的专家都说这种方法是对的,一个研究种地的人唱反调,那些专家们就都变成骗人了?’……云云。
负责运营京城外国语大学官方网络媒体的那个小编都吓傻了,她亲眼看着这条动态的评论区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三重奏:一边倒的叫好→出现争议,双方理智地讨论→失去理智,双方开始互喷,她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界面,每次刷新都会弹出好几十条火气冲天的评论……
这件事情已经发展到她无法做主的境地了。
这个被吓傻的小编赶紧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她的上司,她的上司也做不了主,只能一层层往上报,最终传到了京城外国语大学的负责人耳中。
那负责人懵了,“什么?你说那个顾玄芝同我们唱反调了?快给我看看!”
打开社交系统刷了刷,京城外国语大学的这个负责人脸色黑成了锅底,“她才刚接受我们学校的聘用申请啊,怎么能这么做?她是不想要我们给发的聘书了么?”
他的助理在旁边翻了个白眼,心道:“人家资产过十亿的人,还真不缺咱学校这点儿工资,更不稀罕咱学校发的聘书。”
那京城外国语大学的负责人又说,“英语系的系主任是怎么做事的?都把人挖过来了,他也不说统一一下大家的步调?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吗?咱这标准好不容易提上去,专家评审也都通过了,眼看着马上就能实行,要是在这关键时刻闹个闪失出来,那就真是闹出笑话了!”
负责人转头就同他的助理说,“你联系一下英语系的系主任,让他赶紧同那顾玄芝联系,尽量让顾玄芝出具一个澄清证明,就说是她自己没有与我们沟通,也没有看到完整的文件,体会到我们的用意。经过沟通之后,她十分认可我们提出的标准。”
那助理脸上犯了难色,“这……不好吧!”他心里想说的是,真把自个儿学校当成一根葱了?
人家是身价数十亿的商界大佬,谁给你的勇气,让人家出面澄清?
真以为人家稀罕一个英语系特聘教授的职位吗?当初第一次发聘用邀请的时候,人家连理都没理,第二次发聘用申请的时候,估计是人家觉得一直拒绝也烦,这才勉为其难答应了下来,但人家还提出了要求,不来京城授课!
要是换作一般人,早就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所以才说那顾玄芝不是一般人。
那助理待在原地没动,负责人却急了,“你还杵在这儿干啥?赶紧去找英语系的系主任啊,这都火烧眉毛上了,你还发什么呆?”
小助理实在憋不住了,问了一句,“您觉得人家会搭理我们吗?当初要不是咱上赶着死缠烂打,人家根本不会答应来咱学校任教。我觉得吧……顾总那么有钱,名利都不差,人家会为了咱们这点工资就改变说法?且不说人家还没拿到咱学校的工资,就算拿到了,那点儿工资也不如人家自个儿的形象重要啊!”
“而且顾总是那种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们都看过人家说英语的画面,人家肯定有一套自个儿的理论,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人家的那套理论学出来的成果更好,咱学校那些老师虽然理论搞得好,可实际水平您又不是不知道。”
“前两年有外国的学生团来交流,那些教授站出来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全是拗口的土味英语。自个儿讲得可开心了,但人家外国的学生一句话都没听懂,那场面多尴尬?得亏那时候没有新时代掌机,不然把那些外国学生的表情录下来,咱学校的里子面子肯定能一次性丢个干干净净。”
“我虽然不会讲英语,但也听过好多次,人家英国人美国人讲的英语和咱学校里的那些老教授们讲的真不一样,咱学校那些老教授的英语听着倒像是印度人讲的。咱好歹也是语言类高校,能不能讲究点实际的?就算教学理论厉害,那也不要将嘴皮子上的硬功夫给落下呀!”
“而且咱那些老教授讲的理论,真的管用吗?要是管用,每年毕业那么多学生,怎么就没有培养出一个像是顾总一样口语流利的人来?一堆专业的人搞不过一个野路子,咱现在还让顾总出来服软,您觉得这真的合适吗?”
这小助理后台很硬,来京城外国语大学工作,纯粹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心里这么没逼数的领导,直接就怼了出来,并且在怼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越说越想怼,根本停不下来。
把自个儿想说的全都说出来,那小助理把自己胸牌一摘,往负责人的桌上一拍,道:“这话虽然难听,但都是实话,忠言逆耳,您就将就着听吧!我的靠山您知道,不缺钱花,也没啥逼着我非要工作,就是我闲不下来。我既然已经把难听的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不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