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恶毒女配》第167章


“这话可是你说的,你可不能反悔。”
谷一一表示没问题,然后问起穆小芬当领导,还习不习惯。
“才当上还没处理过具体事情,暂时不清楚。不过,我婆婆传授了我很多经验,应该能有所帮助。”
自从第三个孩子出生,不仅丈夫对她越发好了,婆婆也越发照顾她。
这最小的儿子虽然在肚子里的时候,没少折腾他。
可因为他,她得到也更多。
所以,对这个小儿子,她甚至比前头两个还要疼爱。
“有你婆婆这个老前辈在身边提点,你的确不需要太操心,适应的问题。”
*
从十月到十二月,先后给谷一一和刘辰烨庆祝了生日。
来济南这么多年,无论谁过生日,都是生日当天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吃饭,又一起切蛋糕吃蛋糕,热热闹闹的过。
这是大家伙儿的庆祝,私底下两夫妻会相互给对方送礼物,这么多年下来,彼此已经收过对方五六次的礼。
今年谷一一送给刘辰烨一把钢笔作为生日礼物,刘辰烨则送了谷一一一条祖母绿项链,这是他从那些倒卖文物者手中得来的。
从谷一一这里得知,十年特殊期间,国内损失的文物不计其数,多年下来他一直暗中跟真的文物爱好者一起打击贩卖文物的人,经他手的文物有不少好东西。
这祖母绿项链就是个好东西,他花了不少钱买回来的。
两夫妻送彼此的礼物,都是彼此喜欢的,所以今年两人的生日,又都过得很愉快。
两人的生日过后,新历年已经翻过75年,进入76年。
76年的第一个月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国人最敬爱的总理,与世长辞,举国哀悼。
总理1月8日上午过世的,十天过去全国还都在哀悼中,于是这一年三胞胎的生日(1月18日),谷一一他们破天荒的只给每人煮了一碗长寿面,其他的都没庆祝。
待到大家从失去最敬爱总理的悲痛中走出,已经是农历年年底了。
进入特殊时期第十个年头,也是特殊结束的最后一个年头,原先被命令禁止的各种风俗,渐渐有复苏的趋势。
就拿过年来说,早些年不允许贴对联,不允许放鞭炮,这两年下来已经渐渐有人这样做了。壮着胆子这般做的人,并没因此受到批判,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恢复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事。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谷一一他们在济南过的最后一个年,刘辰锋两兄弟商量着今年的年,给过得更浓重一点。
于是,备年礼的时候,他们不仅买了红纸写对联,还买了足够的鞭炮回来,准备除夕夜放。书画不分家,这些年刘颢阳不仅学了画画,还学了书法,写对联的事由他负责。
刘辰锋两兄弟家就各两个房间,两张大门的对联就搞定,只有将军楼需要比较多的对联。不过,也就一张大红纸就能搞定的事,压根费不了多长时间。
刘颢阳负责写对联,刘颢轩几个则负责贴。
为了除夕当天能更尽兴的玩,也为了家里更早有过年的氛围,他们提早一天把对联的事搞定。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领着六六他们排练团圆饭时候要表演的节目。
自打大家一起过年下来,每年孩子们都会准备节目,在吃团圆饭的时候表演给大家看。
今天除夕的天气很好,他们在院子里玩闹,玩闹到半天,将军楼的大门被敲响,刘颢阳跑过去看来人是谁。
当看到站在门口的几个人时,原先玩闹时脸上的笑意顿时没了,他看着刘父问道,“爷爷,您怎么来了?”
第84章 
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都是处出来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感情。
在当年刘父帮着刘辰煜; 讨要他们兄弟中的一人过继的事前,刘颢阳六兄弟跟刘父是有不少的祖孙情的。
可刘父帮着刘辰煜要他们兄弟之一过继的事后,刘颢阳六兄弟就对这个祖父; 少了孺慕之情,只变成最普通的祖孙关系。
而这普通的祖孙关系,在谷一一生三胞胎那一年; 刘父再次抱着帮刘辰煜要孩子的事后,祖父这个人对几兄弟来说; 就单纯只剩下一个称呼的事了。
而在那之后,他们都来济南生活了; 一年到头顶多跟刘父见两次面; 每次见面都还来去匆匆的; 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的淡漠。
除夕夜各过各的; 大年初一他们两家才回农场跟刘父刘母过的事; 虽没明确提出来; 这些年却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
刘颢阳没大伯或者父亲提到刘父今年会一起过年的事,想必他们也是不清楚的。
所以刘父突然上门; 还带着刘母和刘辰煜一家三口一起上门; 显然是不请自来。
自己一家和大伯一家对爷奶和四叔还好,可三叔很三婶两人明显不愿意跟他们往来,刘颢阳实在不明白; 这些人怎么好意思这个时候上门?
虽然大儿子二儿子两家离开农场后,他就跟六个孙子接触少了,但分场和总场距离不远,不说每个月见面,起码两个月能见几个孙子一面。
看自打两个儿子也到济南后,他一年顶多就见孙子们两次,还每次都来去匆匆。
五年时间过去,孙子们跟他之间本来不深厚的祖孙情,几乎可以说不存在。
不算被李婷带走的刘慧婧,他现在总共有十三个孙子孙女,算得上子孙满堂,按说日子应该过得很红火才是。
可实际他却一年到头都自己孤零零的,连过年这样大的节日,也是一个人过,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跟儿子和孙子一起。
刘父怎么想怎么不得劲,且三儿子一家先前去北京,不出意外明年就会调任北京的事,他已经得知。
以三儿子跟他之间淡薄的父子关系,他在济南的时候,尚不愿意跟他这个亲生父亲一起过年,等去了北京,山高皇帝远,更不用指望跟他有一起过年的机会了。
换句话说今年,也许是他跟这辈子跟这个儿子,最后一次过年,于是他厚着脸皮找上门了。
怕自己上门脸面不好过,他还去小儿子那边,叫了小儿子一起过来,然后在小儿子家帮衬小儿媳的刘母,也趁机跟着一起来。
原本热火朝天的过年气氛,因为这些不请自来的人变得冷凝,就连天然呆萌的九九,都发现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气氛变得很奇怪。
她不喜欢这种感觉,天然呆的人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
九九看着自家妈妈问她,“妈妈,他们什么时候离开我们家,九九不喜欢他们在我们家,感觉不舒服。”太压抑了。
“笨蛋九九,他们都说了过来跟我们一起过年的,自然没这么快离开。”
“那不行,咱们家就准备了我们这些人吃的饭菜,要是突然多了这么多个人,岂不不够吃?”小吃货一枚的三三,想到会多这么多人抢吃的,心里也不痛快。
五个人中,三胞胎就见过刘父一两次,且见面的时候年纪还小,压根没什么印象。对他们来说,这些人都是陌生人,加上他们年龄又小,说起这些来毫无心理负担。
三三的话,虽然不中听也无礼,但这些人招呼都没打一声,就这样找上门,本就无礼在先,怪不得一个小孩子。
多年前刘父要抢走弟弟,虽然最后被六六几句话给说退了,但那次的事还是落在六六的心里,这么多年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知道的更多了。
她知道爸爸七八岁的时候,被爷爷给过继给二叔公,她知道妈妈的爸爸(姥爷)为了救这个爷爷死了,她知道妈妈从小在刘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六六试想过如果某一天,爸爸妈妈突然把她给别人当女儿,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她一定会伤心死的,在她现在的观念里,爸爸妈妈和孩子就应该在一起。
所以,她对爷爷把爸爸给别人的事,非常不能理解。
不过她从来没问过这个问题,但眼下这种情况,六六忍不住发问,“伯公当年既然不要爸爸,又为什么几次三番以爸爸爸爸的身份自居呢?”
自打明白爸爸被过继给叔公的意义后,六六就改了对刘父的称呼,再不叫他爷爷,而是叫他伯公。
“我不懂你们大人的大道理,我只知道如果有一天,爸爸或者妈妈把我给别人,我绝对绝不会再认他们。”
六六从小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在她心里面爸爸妈妈最重要,同样的她也觉自己(还有弟弟妹妹)应该是爸爸妈妈最重要的,是任何情况都不能抛弃彼此的人才是。
所以她一千个一万个不能理解,把她爸爸送给别人的作法。
四个孩子用稚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