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第635章


来秦鼎却醍醐灌顶,感情靖王妃是连他们家兄弟谁管着哪摊子事儿都一清二楚的,自己那一腔心酸真是白瞎了。
昭国公此时心情已经平复下来,重新坐回去,看着两个儿子有意考校,便问道:“此事你们怎么看?”
秦鼎性子洒脱,秦扬沉稳,便听秦鼎先说道:“儿子估摸着现在靖亲王妃怕是身边无人可用,定国公跟北安侯才进了宫告御状,这种时候两人两府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行事不易。王府幕僚皆为外男,王妃不好与他们相见,余者姻亲力量不足,倒是咱们家素来低调,不扎眼,却被她惦记上了。”
“老大,你说呢?”
“二弟所言也是儿子所想,只是还有一点儿子不明,若是咱们接了此事,是不是以后就要立于人前了?毕竟温家的事情一旦爆出来,众目所瞩之下,便无法隐于无形。”这可有悖于秦家一贯的行事作风,秦扬也习惯于暗中掌控,所以并不太喜欢被人围观。
“在这之前你且不曾想到,王妃怎会知道温家之事咱们以掌控?”昭国公看着他们问道。
秦鼎拧眉,秦扬也略有不解,这件事情的确是令人有些意外。他当初会注意到温家,的确是一个巧合,而后不久靖亲王府就传出了王妃被侍妾谋害的消息,还不等他们商议出一个妥贴的策略,王妃的书信已经送来了。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只有王爷在的时候才好上禀,他们是没想着一开始就跟王妃直接往来的。作为一个低调惯了的大家族,夫人交际他们素来不当正事儿。
结果,现在的情况他们的确是感到意外了。
“咱们自己府里的人事安排,权利分割,外头的人并不知道底细,儿子猜王妃也是估计,并不能完全确定。但是就算是这样,也足以令人惊愕了。”秦扬言毕失笑一声,随即又说道:“人云美人多无脑,今日看来真是笑话。”
秦鼎稀罕的看着秦扬,难得听他这样直言一事,就道:“你就不想也许是旁人想到在王妃面前提及?”
“此信乃密事,怎么轻易宣之于口。”
昭国公笑着颔首,“不管如何,既然信已经送到府里,此事已成定局,唯有从命了。”
“那这事儿还真得是大哥出面了。”秦鼎笑米米的看着秦扬,“这事儿你觉得如何?”
秦扬不看秦鼎看好戏的脸,对着他父亲言道:“咱们昭国公府就算是跟靖亲王达成一致,但是素来行事都是暗中而为。且一直以来王妃从不曾对此有任何的质疑之举,怕是知晓内情的。如今突然让咱们浮于水面,儿子想这里面怕是还有别的缘故。”
秦鼎闻言渐渐收起面上的嬉笑之情,闻言细思,便道:“这是宫里头要……”
后头的话没讲出来,但是父子三人对视一眼,都已经了然于胸。
心头皆是一震。
秦扬就道:“任何事情脱离轨道必有其因,如今要咱们浮于水面,与一贯行事风格迥异,无非是有两个原因,第一王爷不在京中,王妃无人可用,咱们家忠于靖王,是可信之人;第二值此多事之秋,王妃让昭国公府强势出击,那就是宫里头要变天了。不知道儿子这番猜测,对不对?”
秦鼎插了一句,“可是王爷不在京中,王妃这样做不知道是自己所想还是王爷临走前授意?”这个问题当真是问得好,如果是靖王妃自己的意思,这件事他们不能做,如果是王爷临走时授意,可是王爷怎么会知道王妃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情多半王爷是不知情的。
这一句当真是问到要紧之处。
昭国公看着两个儿子,“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你们想想,来猜猜看,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子认为这件事情王爷并不知情,首先王爷离京的时候,肯定是想不到王妃被府里的姬妾暗害,所以也就不会预料到这后头的事情。其次,如果能预想到这些,王爷就不会离京了。”秦扬缓缓说道,男人对男人其实能更了解一些,王爷那样的人,是不屑于在女人身上敷衍的人,他对王妃好,是真的好,并不是做给谁看的。他那样的男人不屑于利用对一个女人的好,来谋求什么利益。他自己本身有那样的本事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他效命。
“我也这样想的,那么现在有意思的是这信上盖得印鉴的确是王爷的。”王爷能把印鉴留给王妃使用,这是要有多大的信任,王妃比他们一开始预料的在王爷心里更有地位。这种地位是男人对女人的喜欢,但是更多的是对她行为的认可。
如果不是认为王妃有能力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发出指令,这样的印鉴怎么会轻易让她使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关王府的前程。
“是啊,既然这样,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昭国公叹口气,“没想到所有人都走了眼,一致认为靖亲王妃是个徒有美名的草包,依仗自己美色得了王爷芳心,当年她对王爷也有救命之恩,这才能在王府立住脚跟,独*与内。现在看来,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能拿着王爷的印鉴发号施令,擅自动用王府的力量,这样不仅仅是信任的问题,更多的是对能力的认可。靖亲王是相信王妃有这样的本事,所以才会留下印鉴。
脑海中,忽然就想起靖亲王妃小时候恰腰抬头那副傲然的样子,又看着桌面上隔着的那封特殊的信,那样的她跟现在的她,简直如同换了一个人。
“我们要不要跟定国公府通声气儿?”秦鼎问道。
昭国公也有些犹豫,思来想去还是摇摇头,“既然王妃没有提及这个,就不要去了,想来她另有安排才是。”因为董婉的事情,也许王妃跟定国公府的关系也并不是那么的融洽,他们就不要掺和其中了。
“温家的事情落在儿子手里纯属意外,我记得如今管着都察院的是怀王殿下,不如把这件事情透给御史,大殿之上参一本,都察院就要处置这件事情。如果温家背后真的连着宁王的人,这次就能看出个究竟来。王妃把这件事情选择让我们对付温家,只怕是也想到了这后头有宁王一系的手笔。”如果不是为了这个,怎么能轻易让他们昭国公府强势出击,小鱼烂虾的也值得他们出手?到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罢了。
“既然如此,儿子去找相熟的御史出面弹劾,大哥去都察院安排一下,朝堂之上就看爹爹推波助澜了。”秦鼎此时方有了国公世子的威仪,一言一行颇有分寸威严。
昭国公得意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如此兄弟齐心,方才是家族昌盛之道,点点头说道:“就这样办吧,王妃想要听个响儿,这京都就要抖三抖了。宫里头审讯还没有个结果,此时这件事情披露出来,正是火上浇油的时候,这样的时机选的恰如其分。”嘴上说着,心里叹息,如果真是王妃自己想到这些,可真是……
就在大家都盯着宫里头怎么处置谋害靖亲王妃的侍妾的时候,忽然之间朝堂上御史弹劾温侍妾的娘家温大人贪赃枉法、嫉贤妒能、受贿索贿、献媚取*种种胆大妄为之举,一时朝堂哗然,就在这时素来在朝堂上存在感很低的昭国公却突然化作正义的替身,复议御史之言,要求圣上秉公而断,切不可因某位小人之行径,污了大晋的官场名声。昭国公一开了头,与之交好的官员随之复议,朝堂之上顿时变得万分的热闹,最后这件事情在众说纷纭不断争执中,都察院不得不接过这个烂摊子。
不过是一个京都小官贪了点银子,往上爬费了点心思,怎么最后在御史口中竟成了罪大恶极之举,好似做尽了天下恶毒之事般。这满朝的官员哪一个为了头上的这顶帽子不是费尽心思的用尽各种手段,不过是有的好看些,有的吃相难看些。
朝堂上的争议很快的就传了出来,人人都知道温家出事儿了,但是这里头只讲温家是因为温大人做官出了事儿,丝毫没提及到其女儿一丝一毫。昭国公老歼巨猾,起了个头自己就退回去了,接下去全都是复议的官员越争越厉害,越争越厉害,从小小的温大人逐渐升级到了大晋官员整体操守问题,这个高度可真是有点不能承其重了。
“……外头传的厉害,说是温家这次要倒霉了,温夫人正在门房等着,一定要请王妃见她,老奴已经说了您不见客正在养身体,这跟牛皮糖似的,又不好硬轰出去。”尤嬷嬷为难的看着王妃,心里却把温夫人咒了一遍, 哪有这样死皮赖脸的,自家女儿害了她们王妃,居然还有脸上门来求救,就没见过这样不知羞的。
徽瑜微微皱眉,温夫人来她这里求见,她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