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芙争霸光明顶》第95章


这里就赫然出现了一道小学应用题:两个厚度相同的队列,比谁的长度长……其实就是比谁的人多。
人多地人,一边抵抗着,一边就能进攻。大家把运动速度最快的放在两侧,什么骑兵啊,小车啊,轰隆隆的对撞。中间的大军都坐在太阳伞下摆造型。最后哪一方突然被突破了,队列中的人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前后左右都没有人挡着了,自己就成为没有掩护的第一排了!于是多半会在顿时间一溃千里,而另一方士气大盛。
这样的大兵团作战里,很容易打出稀奇的战损比来。而且还时常出现了某一方主帅本来无事,“被死亡”后,本军人马大部分溃败的餐具。
大旗这个道具,作为象征自家主帅是不是正在悠悠闲闲直立行走着的显著特征,从此走进了历史舞台……
攻击侧翼的问题解决了两边人数悬殊的一大部分战斗。然而当两面儿的人差不多多的时候……这个事情又不怎么好办了。
大家都侧着膀子想去“包抄”“袭扰”对手,然后同时还扭捏着怀抱想别被对方“包抄”。这样的战争打起来,特别的乱七八糟。尤其地方比较大的时候,能够扭捏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姿势和形状来。几十万人撒丫子奔跑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喊着“你追我呀”,然后突然某个大旗被砍倒,追的人成了被追的。大家共同捏闸后转弯一边跑一边为了加速还脱衣服扔兵器捡掉在地上的脚蹬子,整个田野的兔子都被他们赶出来了。
这么打架很危险。有偶然性,有风险。如果遇上个近视度数稍微大点的,或者当时没注意转弯呢?那说不好就撞上了!于是大家都不怎么喜欢打仗了。两边摆下兵,意思一下,吓唬一下,就能订合约了。这被某些人得意洋洋的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
虽然能不打就不打,遇到了实在得打的时候,大家也都有了新的约定。于是又一个经典的场景出现了:两面各出一个盔甲靓丽的大将,出阵单挑。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十万人就都踮着脚尖站在两边望着这俩健儿。哪一边儿赢了就追,输了就跑,公平诚实不欺诈,特别的具有体育运动精神。类似著名的吕奉先,秦叔宝什么的都是在这种场合里因为“双手托鞍旋转三周半”或者“腾身翻滚四百五十度下马”这样的著名技术动作而被大家铭记。
再后来出现了更加可恶的家伙。他们的人数不仅不比对方多,甚至还比对方少。不管是摆出阵势两边扭膀子,还是排出大将单挑,都没啥胜算。这样的队伍还打算“蛇吞象”!这样野心勃勃的队伍,多半具有一个心思狡诈的领袖。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这边的人数虽然不如你们多,可是,在一个局部时间的局部地点,我们的人数或者是占上风的。我们的大将虽然比不过你们的大将,可是或者比你们的某个中将小将还是强的……
这就是“运动战”了。
也就是纪晓芙他们追求的,逃窜最好思路。
打得赢就打!看见打不赢了,就扭头跑……跑啊跑啊赶紧跑,跑得对手掉了队,赶紧回头吃掉人家一小队人,再在大部队追上来之前使劲地继续跑。所谓“敌进我退”什么的。一狠心能连跑个三五年的。
这样思想想着不错,用起来更不错。就连纪晓芙这么个文化水准的都知道。后来某些时乖命蹇的人,因为遇到了搞“运动战”的大能手,那有了飞机坦克的年代,都被活生生的虐哭了。
这个打法却不好实现。
首先是内部的军事素质。峨嵋骨干都是峨嵋派的弟子。大家之间很熟,对于打仗这件事情呢看得不是特别重。亲近有余,纪律不足。虽然众人体育体操水准都很不错,可是执行复杂的战术动作,就不好说了。
其次是整个军队的思想。军队除了骨干,土改后进入的人也挺多,这一部分忠心是很忠心,没有峨嵋大家分地有困难啊。可是大家对于打仗这件事不是很理解。很多人就觉得,朝廷不打我们不就挺好,咱们叙州地肥水美,干啥非得用鸡蛋碰石头去跟朝廷的人硬碰硬呢?更不用说零零碎碎的一些小矛盾,什么男女干部之间有些不顺眼有些过分顺眼啊。什么外面来的干部和本地的不是特别对付啊。顺风打个一两仗可能还好,如果遇到逆风,再打三五年,就等着分崩离析去。
不过峨嵋在本地的民众基础还好,属于不管怎么打,跑到哪里,都有江东父老抬着干饼子凉水来慰问的。如今纪晓芙在峨嵋威望又很高,有这两点,上面那些矛盾,都能暂时克服。就是说如果被对方的大兵团追着作战,也不是不能作一段日子的周旋。
只有一点不能克服的,那就是运动战自身的问题了——运动战虽好,却也不是无解。理论上讲,如果跑的足够快,如果跑的时间足够长,那似乎都可以随便派两个超级战士,就弄出雄兵千百万的效果来:一大批人无论啥时候看,大伙儿身边都能看见人影儿!这是理论上。人的速度比不上真空里面的电磁波,也不可能真跑个十年八载不停歇,那么——如果足够兵多,剩余空间被挤压得足够小。运动不起来了,那就没辙。
这里面,必然存在一个平衡点。而峨嵋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就看能不能及时找到那个平衡点了。
这是比较不好的考虑了。大家虽然做了这样的讨论和准备,可是没有人不希望能够在第一个环节就取胜,然后立刻占领城市建立政权的。这才是群众们喜闻乐见的美好结局!
好事多磨。
城内提前响起了炮火声。
才更新,很惭愧!作者有话要说:这么久感谢柴郡猫姑娘的地雷!感谢大家的等待!
第88章 过犹不及
峨嵋进城的五小队;每个小队百人左右。大部分都是武功较好的年轻男女。大家组成了“第五纵队”,化妆潜进城里。
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四支队伍就位了,最后一支,却在到达指定地点的路上迎面遇到了巡抚亲兵。
前些日子;逃到本城内的那些原叙州士绅,到处散布“峨嵋准备打过来”的消息。布政使没有太在意;本省巡抚却上了心。
就算是元朝。天下多少人也才能出一个封疆大吏。官宦这个队伍中也不都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这些人生活在一个“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环境中,甚至可以说,单论智商情商等素质,或者是比刘伯温李善长这些人更强的——能在正统的部门发展不错,谁愿意造反呢?
巡抚大人周张(汉名,原名托木尔);就是这样一只精英。此人岁数不大,却有着跟年龄不符合的老练。他听到了流言,只觉得还是信其有,更稳妥些。于是周大人差了人,把那几个叙州商人悄悄带进府里问了一番,心下便有了五分把握:布政使料错了!峨嵋的女贼们说不准儿真有这么大胆量!
等到过了两天,下面又有人汇报:这些日子城里恍惚多了点不三不四的人的时候,周张这把握就成了六分,七分。
本朝设置,布政使统领一省军政。巡抚是管人员钱粮教育卫生之类的。如果按照从前的那些小诸侯国来比喻,周张就是布政使这个土皇帝手下的文官首领宰相。这一点,却是和后来两朝不同。
若说川蜀巡抚,也算是挺大的官了。可是布政使是他的顶头上司。周张打了几天腹稿,试探的跟自家老大提了提。布政使大人一听到就撇了嘴:“城里戒严,搜捕外来的?滑稽!”
周张理解自家老大的这个语气。执政党不好做。类似什么张三李四夜观天象看出灾害的流言,不能不重视,可也不能太重视。因为这些张三李四可能一辈子夜观天象可能就能蒙对这么一回。不过这次咱不是有辅助的证据么!峨嵋女匪似乎正在往城里走啊!
周张把这个意思一说,他老大简直乐不可支了。这位布政使大人开心了一会儿,抬起头来,喷着鼻音嘲笑道:
“峨嵋?笑话!一群婆娘能成什么大事儿!最能折腾的女人也得当了太后才能搅合男人们的事儿。最多也就是多睡两个男人,整得皇帝没精力上朝,或者朝堂大官们争风吃醋互相敌对罢了。这就是‘红颜祸水’了。拉杆子自己打天下?笑话!她们打了天下怎么办?还不是嫁人生孩子去?还不是给了男人来管……”
布政使看着自家年轻的副手,心中十分遗憾的想,看着也算是个有脑子的,怎么脑子里都是糨糊——这么不通透呢!然后,熟读典故的布政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