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女穿男)》第122章


“老爷子,晚辈不太懂您的意思。”叶信芳满脸都是疑惑。
“你相信这世上真的有长生不老之术吗?”孙茂行忽然问道。
叶信芳不假思索的回答:“信则有,不信则无,历代寻长生之法的帝王那么多,最终大多数都被证明是术士骗人,都说徐福出海求药,可根据史料推测,最终他抵达的所谓海外仙岛,很有可能只是东瀛。”
“那你可曾听说过,东朝太祖受上天眷顾,并非离奇身亡,而是得道飞升的传说?”孙茂行意味深长的问道。
叶信芳想起了思故高塔中的那一幅幅的雕像与画像,李元齐跟他不同,人家是带着大气运穿越而来,一刀999级的那种,而自己大概就是“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打”的游戏模式。
“若他当真飞升,他留下的那么多国策为何没有得到实施?既是仙人定的策略,为何他的后人不实施?”叶信芳皱着眉头问道。
“传说到底是不是传说,这谁也无从得知,人走茶凉,他的这些国策从长远来看,利国利民,但是到底是目光短浅之人更多,并非所有人都怀着忧国忧民之心。”
昏暗的光线下,叶信芳看不清楚对方的面容,只觉得那言语之间,充满了惋惜。
“您为何突然提到东朝太祖?”叶信芳还是觉得莫名其妙。
孙茂行叹了一口气,避而不答,转而道:“余情,你说世人为何只盯着李太祖的奇闻轶事,却不记得他的立身之本,这些国策再好,遇不到识货之人,终究都是一沓废纸。”
“老大人似乎有重启东朝十三国策之意?”陪同坐在马车中一直不说话的秦中羽,突然开口问道。
东朝李元齐留下的十三国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具有时代前瞻性的策略,而后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往往因为监督二不了了之。
叶信芳只觉得十三这个词听着就不吉利。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孙茂行顿了顿,接着道:“李家后人纠纠缠缠数百年,最终都是一无所获,而今上如此执着,似乎有步李家后尘的前兆,所谓‘藏宝无数,可定天下’中的藏宝,难道就一定是仙药之类?”
叶信芳只觉得这句话有些耳熟,转而看向秦中羽,不确定的问道:“这句话下官似乎听过?”
“东朝内廷密卷记载,李太祖没有死,而是离奇失踪,而这句话就是他离开前留下的。”秦中羽细细跟他解释。
“既然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那这十三国策,就是所谓的藏宝吧?”叶信芳问道。
月影的后续几个人没有管,他们也没有滞留宫中,而是连夜出宫,马车在干净的街道上缓慢的前行,赶车的人是月奴,不知为何,这次是他亲自送众人出宫。
秦中羽住在内城,很快就下车,孙茂行直接被送到另一条街道上的孙府,那是孙茂行的次子刑部侍郎的住处,最后马车上只剩下叶信芳和月奴二人。
“夜深路黑,月奴统领您还是速速回去吧。”叶信芳站在自家宅院门口说道。
月奴本想转身离开,突然有顿住,开口道:“叶大人,这些日子还是多多陪伴家人,陛下将委以重任。”
若是往常,叶信芳估计觉得这是被升职加薪给砸中了,狂喜都来不及,而今天经历的一切太过癫狂,他需要缓一缓。
“什么重任?”叶信芳直接问了出来。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月奴没有解释,转身驾着马车离去。
不过两日时间,叶信芳调往御史台的调令就来了,升了一级,他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
“叶大人,苟富贵,勿相忘。”王大嘴贱兮兮的凑过来说道。
翰林院的同僚面上都带着笑意,嘴里说着恭维的话,实则心里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这叶信芳也不知道是拜了哪路神仙,之前还只是借调,如今在翰林院才待了几天,这就高升了。”
叶信芳如厕时,忽然听到说话声。
翰林院人多,说起来都是读书人,但是人有三急,茅厕还是有的,虽然都是独立挖坑,但茅房连在一起,只是彼此有木墙遮挡。
叶信芳刚一蹲下,就听到了声音,然后他就默默的放轻了动作。
他也没有想到,这种现代办公室斗争里经常发生的事情,会在古代也遇到。
“也不知是合了哪一位大人的眼缘,才能有如此造化。”一个声音略显尖细的嗓子开口说道。
“还没进翰林院就返乡,咱们的返乡假请了两年多,到现在都没批,怎么他一来就批得这么快?”另外一个声音愤愤不平的说道。
“别提了,谁让人家是状元郎呢。”尖细的嗓子说道。
叶信芳又听了一会,发现只是两个说酸话的,也就没有太在意了。
“听说叶信芳与御史台的秦中羽过从甚密。”突然插入一道声音。
“这位秦大人,一把年纪了还不娶妻,据传有龙阳之好,难道说……”那人还没说完就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尖细的嗓音也跟着笑,“没想到还是个走后门的,他长得可不如何……”
叶信芳只觉得不堪入耳,重重的咳嗽了两声,那一群背后说酸话的长舌男总算是闭嘴了。
叶信芳在翰林院收拾了一日,第二日才去御史台报道。
御史台人员不比翰林院少,叶信芳没有被分到别处,正好是在秦中羽手下,入职后不过是跟同僚们混了个眼熟,就被秦中羽步履匆匆的带出翰林院。
叶信芳不禁想到昨日里听到的闲话,看着秦中羽拉着自己手腕的那只手,就觉得分外的刺眼。
他小心翼翼的将手腕拿出来,不料却被秦中羽拉得死死的。
“秦大人,咱们这是去哪里?”叶信芳皱着眉头问道。
秦中羽没有回答,反而仔仔细细的打量起叶信芳来,他只觉得叶信芳明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为何能够担当如此大任。
叶信芳被他打量的头皮发麻,转而问道:“许先生近日可是回京了?许久未曾见到修之了。”
秦中羽笑了笑,说道:“不急,你很快就能见到他。”
旧日东宫大门中开,孙茂行站在阳光下,老泪纵横,十几年过去了,他终于迎出了旧主,废太子在幽禁的宫墙内苦熬了大半辈子,孙茂行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与他再相见。
“孤这么多年,一直记得大人说过的话:凡事总有一线生机,只要好好的活着,总能熬到东山再起的那一日。”
“这么多年,在院墙之内受尽磋磨,可孤却不甘心就这样轻易的放弃。”两鬓有些斑白的太子殿下,没有一般上了年纪之人那般浑浊的眼神,反而精神奕奕,如同一个随时准备战斗的将士一般。
第111章 破题
叶信芳看着眼前这座高耸入云的思故高塔; 塔外人来人往; 游人穿梭如织,这一行人从另一扇门进入了思故高塔。
叶信芳也是才知道; 思故高塔不止一扇门,这扇门在塔的背面; 门上满是斑驳的痕迹。
秦中羽敲了三下门; 不多时便有一身青色布衣的中年男子前来开门。
“这位是叶信芳叶大人。”秦中羽冲那个中年男子介绍叶信芳。
“余情; 这位先生名唤月一。”
叶信芳与他面无表情的中年男子互相见礼; 那人话不多; 招呼二人进来后,便关上门,引着二人到门边放置的老旧功德箱前。
叶信芳学着秦中羽的模样,往功德箱里扔了五枚铜钱。
“这座高塔的来历; 想必你也清楚。”秦中羽慢悠悠的往上爬。
叶信芳跟在他身后,这边许是因为是后门; 故而很是狭窄,似乎单单只放置了楼梯。
“下官殿试之前到过此塔祈福。”叶信芳回答道。
“这座塔; 一向如此灵验。”秦中羽停顿了一下; 有些诧异的问道:“你怎么不问本官; 为何要带你到此处。”
“既然都到了这里,谜底马上就要揭开了。”叶信芳不甚在意的答道,他沿着楼梯往上爬,殿试之后他就松懈了下来,没怎么锻炼身体; 而此刻没有往上爬多远,就觉得有些气喘吁吁。
“我很喜欢你这句话。”
叶信芳听到秦中羽的低笑声,只听对方继续说道:“余情,你的身子有点虚啊。”
叶信芳不知如何回答,只在心里暗下决心,锻炼之事不可懈怠。
秦中羽笑着打趣道:“算起来,你比我还要小几岁,你这还没到年纪,就开始发福了,要是过几年再看你,岂不是连宰相肚也能挺起来了。”
叶信芳心下一痛,人一旦上了年纪,如果不加控制,身体免不了要横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