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第160章


,便点头道,“学宫里诸子百家皆在,你们各自言论解说便是,服人者人服之。”
墨家子弟也没有异议,董慈呼了口气,索性工事也不用做了,让董毅放了他们两日假,出了庄子便朝董毅道,“哥哥把他们的住处都分开,对这些匠人们礼待一些,随时看着点,别处乱子了。”
方才推搡间董慈分明听见了有人说那溺水的年轻人是六玄子的儿子。
正史里没有太多记载,但董慈见过一种说法,如果她猜得没错,六玄子正是这一界的墨家巨子。
董毅听的愕然,“他身份这么高,怎么还来做匠人了。”
董慈无奈之余又有些隐隐的敬佩之情,“说不定巨子都还窝在哪里做工呢。”
作者有话要说: 病痨鬼身体有点不舒服,就更得少一些,大家原谅几个,哈哈~
第117章 是阿政让请的么
董慈说这话不是开玩笑的。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这是说两位圣人忙于世事; 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 灶炉没有熏黑就要四处奔走的意思。
世界大同,天下为公。
墨门上下每一个人都会尽自己所能的劳苦工作; 并且不吝用劳苦工作得来的报酬来帮助他人,墨家弟子不分高下,人人平等; 这是墨家的门规,也是墨家能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原因之一。
墨子尚且不辞辛劳; 六玄子的儿子出来做活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只是毕竟身份特殊,墨门弟子遍布天下; 团结; 号召力强,发生了这样的事必须要注意一些。
董慈想了想便朝董毅道; “今明两日只怕闻讯赶来的弟子众多; 哥哥多注意一些; 当真来了便一并把他们请到东临书舍分开安顿好,至于庄园的事,等明日过后再做打算; 先安排其他工匠们去做城里别的工事。”
董毅点头应了,撩开马车帘看了看庄园的大门,摇头叹息道,“也不知明日谁输谁赢。”
董慈笑了起来; “谁输谁赢都不妨碍他们是工事大家,以后将两个学派的弟子分开便好,再放在一起,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来。”
当真辩论起来两家谁输谁赢董慈心里大概能猜到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公输家的弟子擅手艺,在造船、攻城器械、房屋工建、家具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但理论研究和口才上明显墨家更甚一筹,墨子的目的本来就是希望君王能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口舌机辩是少不了的,墨子专门教授弟子们如何与人辩论,这些辩论的方法和思维还渐渐渐演变成了一门单独的学说。
墨辩与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逻辑学、古印度因明学并称为世界三大逻辑学,它原本有多牛,看看无处不在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古希腊逻辑学就知道了。
至于比古希腊逻辑学早上几十年、比因明学早上几百年的墨辩为什么一直躺在角落里无人知晓无人问津最后甚至变成了残卷,这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了,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国粹国宝,又何止这么一点点,想想就让人觉得心生郁闷,不想也罢。
董慈在心里长长舒了口气,好在现在有了能改变的可能,她至少可以试着做点什么。
比如说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墨家延续得久一些,虽说未必能成,但总归要试一试的。
但是她的能力还不够,现在赚的这些钱还只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她做事的。
董慈想了想便朝董毅道,“哥哥有空的时候帮我看看咸阳城郊的农田,价钱合适的话先收购一些,我有用。”要论什么赚钱快,当然是粮油生意了,她在学宫里有几个人在搞粮种研究,买地也是为了大规模做实验用。
董慈说了是要赚钱,董毅就纳闷问,“妹妹你赚这么多钱做什么,自己又不用,上次赚来的钱全给王上提走了,王上还缺这点钱么?庄园工事,酒肆上的事就够你累的了。”
她想赚钱的目的很多,一时也说不清楚,董慈便玩笑道,“谁还嫌钱多呀,以后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董慈坚持,董毅也就随她了。
这么来回折腾一趟下来也是一整天,董毅还有事,把董慈送到宫门前,约好明日一早来接她,就自去忙了。
董慈进宫遇见张苍蒙毅倒是得了个喜讯,荀先哲来了,给安顿在了上兰苑。
张苍陪着董慈去见荀卿,董慈便将赵小宝一道领来了,边走边问,“是阿政让请的么?”
赵小宝见了张苍也很高兴,虽说两人现在不是父子了,但依然很亲昵,张苍抱着赵小宝颠了颠,温声笑道,“说是请老师来做东临学宫祭酒的,阿慈你这下要让位了。”
她这点水平哪里能跟荀子相比的,荀先哲肯住在咸阳董慈可求之不得,宫里条件好,照顾起来也方便,她还可以随时给先哲探脉,董慈便问道,“老师身体可还好?”
张苍点头道,“一直照着你给的方子吃药调养,身子骨硬朗了,这一路颠簸也无事,精神不错。”
几人到了上兰苑,赵小宝一进宫见了荀子就爷爷爷爷的扑了过去,笑得见牙不见眼,抱着荀子的腿不撒手,董慈听先哲笑声舒朗,知道他身体不错,便也放下心来。
自她上次生死相托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董慈领着小宝给荀子磕头,老人家也是感慨颇多,直说无事平安就好,董慈不欲提之前伤感的事,便只捡着好笑好玩的来说,说着便提到了明日两家的论辩,这下更是乐得找不到北了,董慈抚掌笑道,“正巧老师和张苍你们来了,可以坐镇学宫,墨家弟子众多,公输家的也不少,当真争论起来,我只怕应付不来的。”
张苍一听是这两家就笑了起来,“这倒好了,每每看他们做的演示示意都很有意思,正巧去看看。”
董慈也以为自己能看一场精彩的墨辩,但还没有几个时辰的工夫,董毅就来说出事了。
董毅来的时候董慈赵小宝正陪荀子用饭,董慈第一次遇见出人命的事,着实慌乱了一阵,还是荀子问清楚了事情的过程,原来是两波人住到东临书舍里,街头街尾出来的时候路上遇见了,许是挑衅了几句扯出了各自的祖师爷,互呛了起来,两伙人没几句就动了手,先是墨家被打死了一人,墨家弟子愤怒之下又把对方捅死了,都是致命伤,医师赶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这下是捅了马蜂窝,两拨人斗起殴来惊动了咸阳戍卫,六七十人全给抓进囹圄里关押起来了。
墨家这边伤人的还是晨间她救起来的那个青年,六玄子的儿子道寅。
董毅问怎么办,董慈定了定神,朝董毅道,“哥哥先回去盯着,等我去打听一下,滋事闹市伤人性命虽是大罪,但也分很多种情况,戍卫那边的主事中尉蒙恬公差在外,这么多人数的大案没有他的定夺不会立马判,先理一理再说。”
董慈如是说,董毅就镇定了许多,急匆匆走了。
荀卿也是听得神色凝重,拂须叹息道,“这两家仇怨越来越深了。”
董慈头大如牛,儿子杀了人,六玄子什么反应还未可知。
墨家是个很奇特的学派,地位特殊,这件事她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她现在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写信给赵小政,问他要怎么办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挂水回来就有点晚了,只写了这么一点,宝宝们原谅一个,接下来三天再来补更新。
第118章 如今正多事之秋
董慈没想到她信还没送到栎阳,秦国大军这边先出事了。
秦将叛变; 围攻大梁时临阵变节; 从后方反扑至秦军死伤十万兵甲,逼不得已王翦王贲各自领兵退守野王新郑。
秦国战事失利; 天下为之哗然,东临书舍里的聚众斗殴事件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议论声中,反倒成了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
京城里人人都在谈论秦国战败; 秦将叛变的事,六国的商人斥候外加一些别有用心的士人借机生事; 秦王栎阳遇刺身亡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闹得沸沸扬扬; 唱衰秦国的论调随处可闻,秦川之内一时间人心惶惶; 山雨欲来风满楼。
老秦人尚算镇定自如; 但一直贼心不死还没有彻底融入秦人的老周人和韩人就不一样了,大大小小的叛乱应声而起; 此起彼伏; 若不是有吕不韦尉缭及时派军镇压平叛; 秦川之内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子,秦军在前线失利,给了其余五国回魂喘息的时机; 这档口后院被烧了这么一把火,可谓雪上加霜。
事实上咸阳城里确实混进了不少奸宄之人,董慈与荀子费尽心力的在学子士子间做舆论导向,每每稍稍有些成效; 也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