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酸爽人生[穿越]》第88章


“我们玩丢球。”煎饼和果子异口同声地回答,太好了,今天妈妈有空陪他们。
“怎么丢?”李乐乐以为两人玩的是双方互相抛接,一个丢,一个接,接到的又把球给丢回来。
“这样玩。”煎饼示范,他把球丢了出去,然后喊道:“果子赶快去捡球。”果子就即刻跑去捡球。
李乐乐满脸黑线,相当无语:“。。。。。。”
煎饼啊!原来你是把果子当狗在训练?
“每次都是煎饼丢,果子接吗?”李乐乐询问道。
“不是,我们轮流,一个人丢三次。”果子抢着回答,这回轮到他捡球了。
李乐乐相当无语,儿子啊!你们为什么不玩普通的双方抛接游戏,为啥要把自己当成狗,然后一个丢球,一个捡球?
“妈妈,你来陪我们玩,你丢,我们两个捡,你可以一次丢两个球,我们会很快地捡回来。”煎饼兴奋地说着。
果子认真地点点头,这个主意很好,一次丢两个球,他们两个都有球可以捡。
李乐乐相当无语,她感觉自己养的不是两个儿子,而是两只蠢萌的拉不拉多。
儿子啊!你们这么蠢萌,妈妈都不好意思把你们送去育红班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托管了两只拉不拉多,而不是两个儿子,李乐乐无语地看着蓝天,这就是无语问青天的感觉吧?
不久之后,李乐乐收到李家的来信,也收到村长李强的信件,李强愿意帮忙控管住刘建设,但是有条件。。。。
李乐乐从自家和李强的信件里,看出刘建设好像费尽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回到村子里,果然几年老改和黑五类的生活,让他的身体状况变得很差,几乎没办法做重活,现在村里借给他一间老旧的土胚茅草房,分给他一些贫瘠偏僻的土地,李强还借了刘建设一些粮食和种子,想等着看李家几个孩子会怎么处理。
刘建设满身是病,勉强从劳改大西北一路乞讨回来,拖着半条命,苟延残喘地活着,根本干不了重活,贫瘠的土地上,只种了些蕃薯和土豆,他就没有能力再种其他作物了。
其实最好能再种一期黄豆肥地,但是他实在没有那个体力去照顾那样的作物,土豆和蕃薯如果种得不好,大不了收成少一些,种出来的成果瘦瘦小小的,还是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蕃薯叶不用照顾,就会自己长得很茂盛,可以当菜吃。
这次回来之后,刘建设不敢再继续去李家闹,这么多几年的时间,刘建设也吃够了苦头,前几年他被打成黑五类,到大西北劳改,大西北的生活条件本来就很艰苦,他又是个劳改犯,住在牛棚,用水困难,吃不饱,穿不暖,干最重的活,还动不动就被拉出去批。斗,被整个生产大队的人歧视、瞧不起,走到哪里都有人吐他口水。
几年下来,身体都熬坏了,文。革结束之后,他得自己想办法回来,刘建设本来打算一路打零工赚钱回来家乡,中途却又被骗到黑心的煤矿坑软禁,然后被押着一直做工,不能出来,好不容易经过了九死一生逃了出来,逃出来之后,刘建设的体力已经太差,满身是病,年纪也大了,已经没办法打零工赚钱,只好一路乞讨回来。
经过了这么多年颠簸的生活,在牛棚时,他不断地反复思考,他是怎么从一个有贤慧媳妇和四个有出息孩子的完美家庭,走到今天的下场,他不断地想着,知道自己有错。
就算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也知道,自己当初遇到秦寡妇那件事,是他去找李乐乐麻烦之后才发生的,这件事应该是那四个孩子的手笔吧?
现在刘建设年老体衰,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他没有什么感情,只有怨恨,所以他不敢再闹了,他仔细想过,四个孩子已经有了出息,为了不被村人说闲话,为了让李伟忠一家在村子里可以有好一点的名声。
只要他够安份,四个孩子多多少少会给他一些抚养费,但是狮子大开口什么,就别再妄想了,一旦那样做,只会让几个孩子再出狠手。
如果这次再闹了起来,刘建设觉得,几个孩子可能会把他卖到煤矿坑,上次他是不小心被诱拐到了那种鬼地方,他好不容易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逃了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乞讨回了村子,他不想因为态度太过强横,又逼得几个孩子对他下狠手。
吃了这么多苦头,苟延残喘地搞到只剩半条命,刘建设这下子总算脑子变清楚,懂得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李乐乐看了自家和李强的信件,知道刘建设的惨况,也知道刘建设不敢再闹了?
李乐乐还是不放心,她想请李强控管住刘建设,李强在改革开放后,已经从跃进大队的队长,变成了村长,在农村这也算是个官了,不管官的大小,以李强的地位,管一个刘建设绰绰有馀,尤其在刘建设满身是病,身体虚弱,无法出外打工,只能待在村子里的情况下,李强这个官足够管控住刘建设了。
李强在信中提出,他愿意帮忙李乐乐这个小忙,但是希望李乐乐也能帮他一个忙。
李乐乐看了信件,信里说,李强的女儿李彩华之前嫁给了一个知青,知青韩戴礼在改革开放之后,请求李彩华让他回首都。
韩戴礼允诺,回到首都安顿好后,就会来接他们母子三人回去享福。
当时李强不同意这件事,但是李彩华偷偷地用了李强的印章,让自己丈夫韩戴礼拿着盖好印章的申请资料,顺利地回了首都。
李强有韩戴礼的正确地址,他希望能知道自己女婿是不是住在这个地方,如果是,李强希望能更进一步了解韩戴礼的状况,他才能知道该怎么帮女儿处理。
李乐乐看了李强的来信,摇头叹息,又是一个被知青抛家弃子的案件,这个时代,只要有能力回城的知青,很多人一回到自己家乡,就立刻把乡下的妻子(丈夫)孩子抛在脑后,然后继续再娶,继续过自己的新生活,恨不得把乡下那段苦日子忘记。
这么做不只有道德上的问题,就算知青和乡下的糟糠没有领过结婚证,回城后又再娶,其实还是有法律上的问题,只是看乡下的糟糠要不要追究。。。。
李乐乐想找一天去探探韩戴礼的情况,再看看怎么回复李强。
关于刘建设的事情,村长建议李乐乐四人给刘建设一些养老费,现在村里的养老费平均支出并不多,一个月三十斤粮,七、八块钱就可以打发。
李乐乐为了让李伟忠一家在乡下的名声好一些,给了一个月三十斤粮,十块钱的现金。
虽然好像多给了一些,但是村里其他老人并不像刘建设这样,没房、没适合种植的土地、没任何家当,还满身是病,拿到的钱如果真想去医院看病,根本不够花用,刘建设只能去卫生所拿点止痛药,拿点治标不治本的药物,继续苟延残喘、满身是病地活着。
李乐乐不知道,刘建设是在劳改时就被折腾死,还是目前这样活着,哪个受到的折磨比较大,不过,李乐乐比较喜欢后者。
如果让刘建设这辈子如此轻易地死去,那么用刘建设这个渣爹的一条命,和前世李家一家子受尽折磨,然后惨死的命运相比,刘建设的一条烂命,是不够填补如此高的怨气。
佛教中有一种看法,认为,人如果在世时造太多孽,除了下辈子轮回转世后需要偿还,这辈子,年纪老了,也应该偿还一些孽债。
佛教中的看法认为让造孽的人受到病痛、受到年老体衰的折磨,也算是一种偿还方式。。。
李乐乐不知道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她只知道,她第一世的时候,生不如死是什么感觉,在严重的病痛之下,死亡并不可怕,相反的,死亡是一种解脱。
所以,刘建设,继续苟延惨喘地活着吧,继续尝尝年老体衰,众叛亲离,孤独地受尽病痛折磨之苦。。。
李乐乐抽空找了一天,想去探探韩戴礼现在的住处,还好村长李强聪明,之前韩戴礼收信的时候,李强就把信上的住址记了下来。
离开的知青,很多人连个真实住址都不愿意留下,人就走了,如果是那种情况,想要找人就难了,还好李强没有这么蠢,还知道该事先防范。
韩戴礼住的是筒子楼,筒子楼里住户很多,龙蛇杂陈,李乐乐看到一群妇女在前面的空地聊天,于是上前去询问。
“请问,韩戴礼是住在这边吗?”李乐乐脸带笑意地询问。
“你是谁啊!?”怎么会有这么年轻漂亮的女性来找韩戴礼,聊天的大婶们停了下来,大家都充满好奇地看着李乐乐。
“我是韩戴礼下乡插队时的同乡,目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