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云,胡不归》第143章


深渊,再无回头之日。
那时我生的瘦弱,族中兄弟常常会欺负我,有时我会找从文哭诉,她会笑我只懂得哭泣,还会替我教训那些人,我很是高兴,因为从文素来不对旁人假以辞色。从文与我不同,王是上一代的王所挑选的,而祭司生来就是祭司。她与生俱来的聪颖与神力使得她不屑于与族人交谈。
幼时我便躲在她的羽翼下,尽管她自己也不过是个孩子,可是她肩负继承祭司之位的重任,对我们一族的生死延续有着极大的责任与担当,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背负。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逐渐长大,从文接替了巫神祭司之位,王权与神权的冲突导致了族中兄弟对她极不友善。她原是个美丽动人极具魅力的女子,他们亦对她有着野心,而这一点是我无法容忍的。我想要帮她,想要保护她,故而更加努力地使自己不落于人后,因着这番改变,我终成了王。
王的使命是保护族人,为了繁衍后代势必要与许多女子交合,族中的女子乃至外族的友邦女子,任我挑选,只要我开口。或许你会笑,但是除了从文,我真的谁都不想要,就算只是满足身体最基本的需求,也不想要。
因我迟迟不娶妻,身为祭司的她就代表巫神来提醒我我的责任。她的警告让我很是生气,也很委屈,那是我第一次和她争执,在这之后我告诉了她自己对她的渴望,对她的感情,她一贯平静的眼眸里,头一次有了一丝诧异和喜色。
可是她说,她是祭司我是王,我们不可以。
巫神的祭司不能与人相亲,她们是神的使者,每一代新的祭司都需要神的指引,神的代表与人,不能在一起。
她说不,我便休,之后一切如常。
只是她比之前对我越发关切一些,她知我性子温和就将她的青铜面具给了我,让我多些震慑之力。
后来在一次与外族的战争中我负伤归来,伤愈后她终允了我,我欣喜若狂,那夜我同她说,如果我们有一个像她一样的女儿,我就将王位传给女儿,了却这纠缠日久的神权与王权的冲突。
族中兄弟常告诫我,从文野心极大,我从不在意。为了她,连性命都可以不要,又何况是王位。何况从文的智谋远甚于我,若她为王,必能庇佑我族。
许是看出了我和从文的感情,族中兄弟感受到威胁,有一天我带着族人应对来袭的外族,等我回来的时候,落入了从衣的陷阱被他囚禁,而从衣是我的亲兄弟。”
“你完全无法想象,这群人,竟将巫神祭司,将一直保护他们的从文□的绑在石柱上。他们拿着应该对着敌人的武器,对着从文。男人们用石头砸她、用箭矢射她,女人们用树枝抽打她,用发笄插入她的身体,他们折断了她的右手。她的脸上,身上全是鲜血,可是她,还是那样的从容淡然和不屑。直到她腿间有鲜血流下,我才知道,她有了我们的孩子。那个孩子会成为神与王的最终接替者,那个孩子与我们血脉相连,可是,那个孩子尚没有成型,就已经死在了她母亲的腹中。
而我就在对面的牢中望着她,带着绝望,撕心裂肺地看着这一切,我喊哑了声音却只换来一句,她与凡人私通,会触怒神灵,给族人带来不幸。若真是如此,那么就让神来惩罚我呀,我才是这罪魁祸首,天打雷劈我也甘愿!可为何要害从文!
夜里,我终于逃出了囚牢将她救出,在族人的追杀下,背着她一路逃到了这里。
这里曾是她聆听神明旨意的地方。
那样重的伤,那样重……从文的身上都是血污,我替她包扎伤口,可是没有用,她的伤口太多,伤势太重。
她就躺在这张石床上告诉我,她已算出,她腹中的孩子是个女儿。她原本想等我出征回来就告诉我,可是……
第一次,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不甘,还有痛。那种痛,像火一般烧灼着我的心。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的错。
可是从文,从文却说,那不是我的错……她已然奄奄一息,却仍旧在安慰着我,她说,如若她能将万千权力集于一身,那么她便有了天下都无法撼动的能力,便不再会重蹈今日的覆辙。
直至今日,我仿佛还能看见她那双眼眸里闪动着火花,她对我说,从启,若是要保护自己,保护在乎的人,就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之后……她没有再同我说过一句话,她也没有再睁开眼。
那一刻,世上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我的恐慌与绝望,我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好像随她一起去了。
伤心?不,一点也不,没有从文,我便没有心。
那时我只懂得抱着她,死命地抱住她……眼泪流着也丝毫未觉,直到,直到我意识到,我要为从文报仇。
我一把抹了眼泪,将从文的戒指戴在手上,脸上戴着她的面具,拿起武器回到族人的驻地,见人就杀。
面具与我手上的王器饱饮族人的鲜血。
以血还血。就算他们死一千次一万次,也抵不上我的从文,我们的女儿。也无法消融我的痛,我的恨。
挡我者,惟有死!
族人纷纷逃窜,直到我来到从衣的面前。我与他大战一场。原本,他的武艺是胜过我的,但是他怕死,我却不怕,所以我重伤,他身死。
在他死前,还在嘲笑我的懦弱,嘲笑我一辈子只会躲在从文身后,嘲笑我丝毫不知从文对我的利用。
那个女人为得不过是谋夺你的权力,他这么说着。
我不理他,只回到从文的住处取了她的衣服,她爱洁。
回到此地,取了水,将从文受伤的身子擦净,又替她换上干净的衣服。
然后我也爬上了石床,和她躺在一起。这一生,惟有从文知我怜我,也惟有我爱她,她必定会在黄泉路上等我……”
☆、第五卷 两件物事
第一百二十三回何从
无论是以神思出现诉说故事的从启,还是默默听故事的杨笑澜;都是满面泪水;无可抑制。她终于知道了幻象背后藏着的是怎样的哀伤往事,难怪这伤情积蓄千年,永不弥散。
“后来呢?”
“后来……”从启抹了眼泪;对自己的软弱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续道:“后来瑶姬出现了。”
“瑶姬?你不是说,这里要信物才能进入;她是怎么进得这里?”
“瑶姬本是炎帝之女;因不愿听从父命嫁人郁郁而终;后被封作巫山女神。此地本就是巫神祭司接受巫神指引之处;阻得了人,却阻不了有心的神。她此来是要与我做个交易。”
“交易?”
“是。她可以让从文的身体不腐不败;让从文巫神祭司一代的使命得以延续,而我须得用唯有蜀王与巫神才有的能力,王以玉为介,巫以金为介,皆是以血为媒,将神思封印在玉中,等着下一个阿修罗王进入此地,之后将黄金面具的来由告知于她,让她获得面具从而得以完成她的使命。青铜面具认你为主,你又以血相祭,解了封印,那么你便是瑶姬所说的那个阿修罗王。”
笑澜又是不解,面具就在从文的脸上,她只需轻轻一掀就可取下,何用如此麻烦?而那救世的使命,竟然缘起于商朝,还与炎帝之女巫山女神有着牵扯……委实不可思议。原是为得解惑遂了心意来到此处,怎料想,这迷惑越滚越大,一桩一桩,牵丝攀藤一般的纠结交错。
“原本只需将这来龙去脉告知于你,只因你说你知道从文,见着她时很是难过,而我又无法全然解你之惑,故而才破例说了我们的往事。之后,那重任就彻底交给你了。
关于这黄金面具,还得从我们的先祖说起。
我们蜀国一族,本是黄帝之子青阳的后人有缗氏一支,因不服夏族之王履癸,在一次会盟上率先离开,履癸亲率大军征讨,有缗氏败退后献上美女以惑履癸,我们一族的先人对此不满,率族人远赴西蜀,历经多代。
巫神祭司世代为女,她们并非以血脉相连,传承祭司身份的是与生俱来的命运,间中玄妙,我也不得深解,只听从文偶尔提及。瑶姬倒是提过,巫神祭司的先祖是两名女子——嫘祖与嫫母,她们同为黄帝的妻子。
传说嫫母是个相貌极丑但是品德贤良的女子,当时女子稀缺为了繁衍抢婚盛行。黄帝看中她丑陋的外表,不怕招人来抢才娶了她。嫫母身负异能又颇为能干,在黄帝出征之时与嫘祖相处融洽,而嫘祖是唯一不嫌弃她相貌真心待她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