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宠溺日常》第62章


?br />
晚间,夫妇俩人相拥而眠,霍风小心地环住妻子的腰身,大手在小腹处上下轻抚,眼中带着旁人从未见过的柔情。
莲笙握着他的大手,绝色的脸庞上带着一丝母性的神彩,细语呢喃,“夫君,你喜欢儿子还是女儿?”
“都喜欢,这胎先生个女儿吧。”男子温热的气息在她颈边拂过,惹得她一阵细痒,更往他的怀中缩。
温香软玉在怀,女子的如兰幽香萦绕,男子的身子僵了僵,想着那龚老头的话,脸色有些不太好。
终是叹息,大手停在那小腹处,似是能感受到那全新的生命,那与他血脉相连的骨肉,不知会长得何等模样,若是女孩儿,必定会如她母亲一般出众,到时,他便将这世上所有最好的一切奉到她的面前。
很快,王妃有喜的消息便传遍全府。
王府要添小主子,全府上下都欢腾起来,便是严谨如霍风,都难得地不板着脸,宫嬷嬷欢喜地传达着王爷的意思,所有人都得了厚厚的赏钱。
同时,下人们做起事来越发的小心翼翼,这可是王府里的头一位小主子,无论是入口的还是用的,都要仔细检查再检查。
隔日,得到报喜信的杜氏便带着常乐上门来,带着满车的补品山货,见着莲笙含笑倚坐在塌上,黑发散下,虽脸色有些苍白,可双眼晶亮,显露平和的柔情,姣好的面容上尽是满足,且精神也是极好的。
杜氏在心中暗自点头,女儿这样子,显见日子是舒心的,见莲笙想要起塌,杜氏赶紧按住她,“你好好歪着便是,娘和常乐也不是外人。”
常乐从后面探出脑袋,就势坐在塌边上,目光隔着锦被去瞄莲笙的肚子,惹得杜氏笑着轻捶她,“这会还看不出来,想看肚子得等三四个月。”
听见娘这样说,常乐才将目光收回,转向自己的姐姐,“姐姐,太好了,等外甥出来,我这个小姨有大礼相送。”
莲笙虽然胃口不佳,人有些打不起劲,可心情却是极好的,听到常乐这样说,也笑起来,“行啊,不是大礼我们可不依。”
“放心,这丫头昨天听到消息后,在房间里翻了一宿,把自己得的好物件都摆出来,说是要送给外甥当见面礼。”
杜氏笑着接话,拉着女儿的手,又细细地问道,“胃口还是不好吗?可有什么想吃的?”
“暂时没有呢。”
“有想吃的就让下人备着,这有身子的人,胃口怪异也些无防。”杜氏轻抚着女儿的脸,想当年,她怀大丫头时,洪家的条件还可以,吃得精细,大丫头生下来白白嫩嫩的。
可到后来怀二丫头时,家里的境况已是不好,便是饱饭有时都吃不上,更别提什么好东西,所以二丫生下来黑丑得似个毛猴。
然后杜氏似是想到什么,看着莲笙,欲言又止,宫嬷嬷见着她的神态,笑着对常乐说,“乡君,府中的莲湖中还有一些莲篷未摘。”
“真的吗?我要去摘。”
常乐一听,高兴地跳起来,跟在宫嬷嬷的后面便出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母女二人,杜氏这才吱吱唔唔地说道,“你现在身子不便,那王爷可有什么…想法。”
莲笙看她一脸为难的样子,无语失笑,“没有,娘,女儿可不会那么傻,王爷不会提这事,我也不会同意,这王府中永远不会进什么新人,你女儿就是要独宠后院。”
“那就好,那就好。”
杜氏松了一口气,昨日听到女儿有喜,她自是欢喜万分,可猛然想到那些大户人家里的规矩,好似这正房有孕,丈夫便要分房而居,晚间便会安排什么通房小妾的侍候。
她当然不愿意女儿受那样的委曲,三从四德说得好听,可真要是替自己丈夫安排妾室,苦的到头来还是女子。
杜氏听到女儿说得肯定,也是大感欣慰,王爷爱重女儿,这王府中大丫头一人独大,至于外面的那么些个酸话,不听也罢,同时心中暗自窃喜,直庆幸女儿有个好夫婿。
母女几人又说些家常,杜氏说道那新舅母王氏,“是个会过日子的,平日里和和气气,不骂不吵的,你大舅现在知礼多了,你外祖母也照顾得好,褥子什么的都换得勤。”
莲笙笑着听她说,其实这些事情她早已知晓,并且那杜家搬到朝阳街的事情也知道,王氏为人着实有几分手段,那杜大舅现在是对她附首贴耳,言听计从。
那王氏本就是大家闺秀,收拾起杜大舅这样的村夫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王爷的意思也透露过,只要杜家以后识趣,他便不会再出手。
那郭氏母女听说已被人带去疆外,生死听天由命,可以肯定的是,俩人再也不会回来!
朝阳街一户四进院子里的王氏,正替杜大舅做着衣裳,突然窗户外掷来一个纸团,她打开一看,脸色大变。
上面写着,萧公子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 千呼万唤的小包子终于来了;大家猜猜是小郡主还是小郡王哦?
明天照旧双更哦!
第53章 妹妹
隔日; 下朝后; 洪老爹被众多大臣围在中间; 大家的恭喜声不绝于耳,洪老很是受用,现在他也算是渐渐摸到一些朝堂上的门道; 反正少说多听,于是他也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 一一微笑回礼。
曹侍郎立在一旁,心知众人不敢去身王爷道喜; 转而朝康乐侯下手,见洪侯爷现在倒是游刃有余; 轻轻地笑了笑,旁边的大臣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这曹侍郎好眼力,居然早早就与康乐侯交好上。
殿外的另一侧,夏明启摇着扇子; 带笑地拦住霍风。
“恭喜摄政王,府中要添丁。”
赵珩一摇三晃地走过来; 接过话头,“哟,我可是记得,理亲王府中也要进人口哦。”
夏明启脸上现出喜色,“那大家同喜,太医把脉; 本王爱妾这胎,必是儿子,到时候若摄政王生下女儿,咱们还可以结个亲。”
霍风脸一冷,看着他,“不过是低微的庶子,理亲王慎言。”
“……”
可恨!夏明启心中恨得不行,愣是还要挤出三分笑,“是本王说笑了,摄政王不必放在心上。”
心中却是打定主意,等儿子一出身,便记在王妃名下,请封世子,看以后谁还敢说他是庶子,这摄政王的女儿,他儿子娶定了。
且不说他这一番计较,等他走远,霍风看着他的背影,眼中如刀锋般冰冷刺骨!
“萧长桓已入京,夏明启将他安排在京郊的庄子上。”赵珩在旁边小声地说着,眼睛也如看废物般地看着夏明启的背影。
霍风收回目光,“哼,一对蠢东西。”
赵珩笑起来,“还没恭喜摄政王。”
“多谢。”霍风的脸色缓和下来,迈开大步,疾步离宫。
还没等他回府,陛下的赏赐和太后的赏赐便如流水般抬到了王府,柳嬷嬷脚步走起都要生风,与她的丈夫董伯一一将东西登记入册。
自朱氏离府后,柳嬷嬷觉得她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再也不用事事受她的管制,且王妃是个心善的,只要用心办差,一律赏罚分明,如今又怀上小主子,府中从前沉寂多年,终于焕新颜。
只不过同王府的欢乐喜庆不同,鲁国公府中的某个院子里,却是似来一阵摔东西的声音,下人们都躲得远远的,连含秋都不敢近前。
房中,姜蕴雪往日里温婉的脸上全是恨意,那扭曲的面容哪里还有以前的半分美貌,她心里咒骂连天,那破落户怎么如此好命,入府不到三个月便能有喜。
想到听来的那些下人们躲在暗处说的话,什么摄政王得妻后,爱若珍宝,一见便错不开眼,只恨不得天天粘在塌上,也难怪那新王妃能这么短的时日便有身子。
这话听得她的心一阵绞痛,眼中的怒火冲天,凭什么?
那几个乱嚼舌头的下人,当下就被她发卖了。
当天在寿安宫中被拒婚,她虽未当面听见,想来那人的语气也不会有多好,便是京中未流传开来,可有心的人还是有所耳闻。
唯一疼爱她的祖母气得差点病倒,她那蠢笨了一辈子的娘还弄不清怎么回事,糊里糊涂地将几张京中世家子弟的画像送到她房中,让她挑选,把她苦得没法说,还有那兴灾乐祸的嫂子,满脸的鄙夷神精,刺得她更加苦痛!
为什么?
她应该是上天眷顾的女子,尊贵的出身,出众的容貌,就应当比肩那世上最金贵的男子!
含秋小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