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第215章


这些平常都是他的宝贝疙瘩,打落胎胞起就亲自选了保姆|乳母、宫女太监捧着,生怕旁人作践了他们。怎么事到如今,他自个儿作践起来就干脆利落了呢?
康熙一时心底微凉,忽又见胤祚拿眼睛瞄他,一副欲言犹止的模样。现在连最直率的六阿哥也有了不敢言之事,他不由一阵灰心,长叹道:“处英明之父子难啊!你也觉得老十四说得有理,觉得朕亏待了胤祥,为难了你们,跟唐太宗似的拎不清家务是吗?”
“皇阿玛何出此言?”胤祚一脸惊讶,“那不过是十四弟说的气话罢了。唐太宗虽然英明一世,但是十几个儿子里,除了吴王李恪和高宗李治,都是只知道吃饭玩儿女人的家伙。您教子以严,是授人以渔,太宗怎能相提并论?只是……”
康熙本能地觉得后面的话才是重点,沉声问:“只是什么?”
胤祚笑道:“只是人皆有七情六欲。儿子也有差事不顺心情不佳,回家见了弘晨调皮,火上浇油恨不得痛扁一顿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儿子一想,揍了这小子不要紧,到时候福晋哭起来烦心,额娘也要怪我严苛,四哥也得骂我‘不教而诛’,何苦闹得一家子上下不宁来着?这样一想,就冷静多了。”
康熙一怔,觉得他这话看似直白粗俗,但是放在心里来回咀嚼几遍,倒越想越有滋味。
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又因为玄烨同学天煞孤星的命格,连母亲、妻子、兄弟这样稍微可以规劝约束一下的人也没有。因而他发脾气的时候,真的是天子一怒,逮谁咬谁。怀疑谁谁倒霉。理由罪名,那是什么?
滋生腐败的除了贪欲,更有大权集于一身的制度。同样道理,隔阂渐生,父子反目,并非是因为康熙本人有多么残暴不仁,而是因为,他手里掌握着无可约束的权利。
生死荣辱,一言以定。怎能叫阿哥们不战战兢兢、谋私自保呢?
他刚刚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了一秒钟,一旁老太医却似乎很不满病人精力不集中的样子,手下略一用力,胤祚又开始杀猪一般翻滚哀嚎起来。
第182章 
“……狂妄悖上,不尊亲长!烟波致爽殿窥伺帝踪一事; 太子和十三弟是冤枉的。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为什么旁人不说?你算老几?仗义执言也要掂量掂量自个儿的斤两!”
阿哥所里,胤禛赶走一干下人; 关起门来对着十四破口大骂。其音量之洪壮,惊飞一院鸦雀。
“还有老八那事。你为什么敢邀老九外出小酌?不就是总觉得自己比人家聪明许多; 几句话糊弄一个九阿哥不成问题吗?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反被人家几句话套住了吧?愚蠢狂妄,自作主张!”
“我……”十四似乎有难言之隐,可是刚说一个字又住了嘴。
胤禛得以继续滔滔不绝,舌灿莲花地教训小弟。
门口守着的苏培盛和朱五空对视一眼; 不约而同地擦擦额上冷汗。苏培盛想的是,我的天; 骂了快一个时辰了,竟然连一句重复的话都没有,今儿可算见识了四爷的功力了。
朱五空却是惊恐万分地想,我的佛祖啊,自家爷一向是个无理都要搅三分的性子。怎么这回挨骂不还口了?四爷别是把他堵了嘴绑起来教训的吧?
同样有此问的人还有两位阿哥的母亲大人。
绣瑜也在门口站了快一刻钟了。她起先匆匆赶来阿哥所; 是怕十四跟哥哥争执。等听见里头十四安安静静,只有胤禛一个人独角戏唱得嗨皮; 她又觉得让老四教训教训这个无法无天的小子也不错。
反正现在两个阿哥都是伤号; 不具备动武的必要条件; 只能文斗。论打架; 十四能让哥哥一只手;可是论长篇大论地教训人和怎样把别人骂到无地自容、恨不得化作一缕青烟飘散的功夫; 康熙都要对胤禛甘拜下风。
可是都这么长时间了,竟然连一句回嘴都没有!这简直不符合人设!绣瑜心里惊恐万分,什么乱七八糟的猜想都出来了。
就在她差点要不顾形象地趴到窗子跟前偷看的时候,胤禛突然顿了一下,仿佛下定决心似的放缓语气,吐出的话语却比刀子还锋利:“皇阿玛一句气话,我却觉得说得十分在理。民间说‘养儿防老‘,你扪心自问,额娘生养你一场,十七年来平添这许多牵挂,可曾得过半点好处?”
这话说得比康熙更毒。门外众人大吃一惊,忽又听得屋里哗啦一声瓷器破碎的声音。众人只当他们终于理所当然地打了起来,早有准备地破门而入,却见地上摔了只碗。十四只穿着一身中衣,惨白着一张脸垂头不语,竟然是顶着碗水跪在雕花地砖上听训的。
高下尊卑一目了然,完全没有打架的气氛,绣瑜却心疼极了。胤禛终究是个男人,不明白儿子再混也是自己生的这个道理。何况十四这孩子打小就跟猫似的,虽然总是坏脾气地挠人挠东西,可是偶尔翻着肚皮撒娇的时候真是甜死人。那又爱又恨的感觉就跟吸毒似的,虐得人心痒痒。
但是这里是胤禛的主场,没得个叫他费心劳神还得不着好的道理。绣瑜只得过去拽拽胤禛的袖子,示意他适可而止。
胤禛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抚,仍是执拗地说:“给额娘磕头。”
他和康熙都是标准的古人思维,不像现代人教训孩子都是讲究知错就好点到为止,而是非常重视这种仪式感,就要他记住疼,记住羞耻。
绣瑜心下一颤,还是转过头不说话了。
十四艰难地弯腰叩头,起来的时候背上衣裳隐隐见红。一众宫人大气不敢出地看着胤禛,得了他略一点头,才敢七手八脚地上去扶起十四,挪到里间床上去。换药更衣,十四全程一声没吭。
绣瑜见他安安静静的样子,就知他刚开始说的那些欠揍的话,多半是为了故意激怒皇帝以求自保——比起强词狡辩的诡辩家,康熙更吃仗义执言的耿直boy这种人设——但是后头责怪康熙冤枉胤祥那几句话,只怕就有七八分的真心了。没想到皇帝老爹当着众人一句克母砸过来,的确伤了这孩子的心,才有后头那些寻死觅活的话。
绣瑜上去摸着小儿子软软的脖子,轻声安抚:“好孩子,他不要你,额娘要。”
十四把脸埋在她膝盖上,方才低低哭出一声:“以后我就孝顺您一个人罢了。”
胤禛见了不由又怜又恨,重重叹息一回,却听他说:“对不住了,四哥。”
十四顿了一下,又说:“以后我怕是帮不了你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八哥不是一败即溃的人,你和六哥自己当心。”
一瞬间,胤禛脸上闪过错愕、惊讶、不解、我是不是耳鸣了等等复杂情绪,最终化作难得一见的呆滞卡壳。
他从十四小时候调皮捣蛋乱扔他的书一路想到长大后种种上房揭瓦的行径,半晌看到自己包成粽子的手,才确定这句“对不住”大约是为这个说的,不由笑叹:“免了吧,遇见你,我真是要少活十年。”
绣瑜抬手扶额,觉得这句话前面可以加个期限,就是“前世今生”;或者加个范围,就是“不分敌友”。
那边十四已经却开始缠着额娘唱安眠曲,抱着枕头准备入睡了。
胤禛一个白眼儿翻给撒娇的弟弟,出来走在御花园里,仍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真是活见鬼了,老十四居然跟他道歉。胤禛甩甩脑袋,却听得“哈”地一声,有人从背后跳出来,一下子捂住了他的眼睛:“四哥,猜猜我是谁?”
这装腔做调却依旧耳熟的声音,这幼稚的打开方式,这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胤禛就是用鼻子闻都闻得出来:“另一个让我少活十年的人。在我数到三之前放手,一,二。”
“啧啧啧,毫无情趣,你别后悔啊。”胤祚故意大声感叹。
“三!”
眼前豁然开朗,胤禛正要板起面孔教训弟弟,却被明晃晃的日头照得眼前一花,再睁眼时却见眼前身穿金黄|色圆领对襟四爪蟒服,头戴熏貂朝冠,鬓如刀裁目若点漆,蜂腰猿背仪容堂堂之人,不是阔别数月的十三弟胤祥又是谁呢?
第183章 
康熙这个人虽然偶尔暴躁多疑,但是终究还是顾全大局的。那天胤祚跟他一番密谈之后; 今日突然被叫到乾清宫陪皇帝下棋。胤祚毫不客气地承让数子; 康熙就摘了手上的檀木佛珠扔在桌上,没好气地说:“拿去宗人府; 想放谁就放吧。”
胤祚当场瞪圆了眼睛,脑海里刷过无数句“这么简单”、“早知道还整那些幺蛾子干啥; 早点儿拉您下棋就好了”,出来一打听,才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