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女神农》第318章


骶鸵恢毕凶拧S惺焙蛭铱茨切┕庸以谥ν访蝗苏挚上В团扇苏吕醋龀晒海弊鲈匪透虿嫉目腿恕!?br />
秦妙点头:“这样就很好,几棵果树而已,不值什么。”
翠翠立刻反驳:“怎么会不值什么?上回有一位贵夫人得了那些水果赠品后还向我打听,能结彩色果子的果树在哪里买的。我说是我们自己培育出来的,她便问卖不卖,如果卖,她愿意高价购买。当时我没多想,就给回绝了。”
秦妙发现了新商机,她以前从没想过果树也可以当做商品出售,想想也是,古人多风雅,一树桃花一树梨花就能引得文人骚客们做那么多的酸诗去赞美,若是宅院里能种植几棵彩色果子树那简直要让酸儒们叹为观止了。嗯,最好是一棵树能开好多种颜色的花,结好多种颜色的果子。
“以后若是有人想买果树,你就定个合适的价钱卖掉,回头我再给你一些果树种子,你抽空和彩棉种子一起种下去。”秦妙说。
翠翠听了很是开心:“果然妙妙你是个福星,本来我因为彩棉的事愁坏了,不想你一来啥都解决了。彩色果树真要对外卖的话,一棵树最少最少也得一千两银子。”
一棵树一千两银子!会不会太贵了?秦妙担心:“卖这么贵会不会卖不出去?”
“我们的果树结果周期短,果子的颜色好看,且汁水足,口感好,不怕干不怕淹……与其花大价钱买吃能看不能吃的盆栽,还不如来买咱们的果树,放心吧,一千两银子有人还会嫌便宜呢。”翠翠俨然一副奸商模样。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秦妙没有再问。和翠翠一起参观了现在大规模的织布坊之后找地方吃了饭,秦妙便让翠翠忙去了,她自己雇了辆马车打算去何花家里看看何花。真正的朋友,就算长期没有联络,彼此也会把对方放在心里。
况且何花的心里暗恋秦妙的大哥,秦妙这次来了唐县理应去到下塘镇下面的山清村看望何花。算起来何花现在年纪不算小了,将近二十岁,放在这个时代二十岁的女子可能都是两三个孩子的娘了。
去山清村的路上,秦妙寻思着,假如何花听从父母的意思在村里找了夫家过得好,那此行便去给她送些嫁妆,若是何花的心里依旧对秦少贤念念不忘还想出门去找她哥子,那秦妙就想办法把她带到京城去。
点心铺子和织布坊不同,织布坊开在唐县,房价地皮都便宜,必要的时候可以很轻松的扩大生产规模,而点心铺子开在唐县就受到了消费群体的限制,不仅消费人数不算多,新出炉的好点心也很难卖到高价,假如将点心铺子挪到京城,多得是达官贵人们爱消遣,一块点心,只要做得别致,一两银子一块也有人买。
第452章 我家旧宅有粮食
唐县虽没有云县受灾严重,可是秦妙从唐县赶往山清村的路上看到的庄稼地基本上都是先干后淹,枯黄的庄稼烂在了地里,今年秋天是不可能有任何的收成的。
本来秦妙觉得自己刚穿过来的时候家里的日子已经很艰难的,可在这样的灾年里,庄户们的生活只能更加的艰难。朝廷就是再认真的赈灾,也不可能让每个灾民都吃饱饭,何况皇帝派出来赈灾的还是动不动就杀人的锦衣卫。
哎……于是深入农村,秦妙的心里就越是沉重。
也许,她在培育新的彩棉种子和新的彩色果树种子的时候可以试着培育一些新的粮种。
之前和粮种撇开关系,是为了防止被朝廷惦记上,而现在,她已经决定了大力扶持朝廷和夜幽冥对抗,那么粮种就不是忌讳而是利器。
空间粮库中有现成的粮种,现在空间升级,土地中的灵力和空气中的灵气都比以前提升不少,所以现在培育出来的种子一定比最初的要神奇许多。秦妙决定了,等到了何花家后就抽空进空间好好的培育一大批种子出来。
马车的车轮碾着泥泞的小路,一路艰难,终于载着秦妙来到了山清村。
秦妙下了马车,付了车钱,之后便朝着何花家的方向走去。
好些年没来这个村子,印象中何花家的房舍是庄户们最常住的土坯,现在看着眼前这座很是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有些不敢敲门。仔细想想,这些年何花在点心铺子里面赚到的银钱不在少数,给家里盖一座青砖大瓦房足够了。
这么一想,秦妙的心里划过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原来这些年发生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她家。像何花,翠翠她们的人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走到那座青砖大瓦盖起来的大院子外敲了敲门。
很快就有人来开门,门板打开,一个年老的妇人看到了秦妙,端详了好一阵,这才试着问:“你是……妙妙?”
“是我,余婶,我来找何花姐的。”秦妙笑着应。
那妇人立即就有些紧张和激动了:“何花在家里呢,我这就去叫她。快些进来,婶子给你倒水喝。”
秦妙进了院子,里屋的何花闻讯迎了出来,见到秦妙突然到访顿时就高兴不已,忙上前握住她的手:“妙妙,你怎么现在来村里了?现在不是旱灾就是水灾的,一路上多不太平。”
“管他什么灾都是拦不住我的,怎么,你不欢迎我吗?”
何花忙摇头:“不是,不是,大神医你来了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不欢迎呢。”
余氏给秦妙倒了水,之后便进了厨房张罗饭菜,留了秦妙和何花两个在堂屋里说话。
“怎么没见何大叔?”秦妙问。
何花回答说:“我爹下地里侍弄庄稼了,本来我娘不让他去的,这样的年景只要能保命就不错,庄稼是不可能有收成的,可是他不听,每天都要去地里侍弄一会儿才安心。”
秦妙又问:“何花姐,你实话告诉我,现在方圆百里的这些村子里面是个什么情形?大家的日子可还好过?”
何花叹气说:“还能是个什么情形,本来庄户人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又遇上这样的灾年,起初干旱没水喝,渴死了好些人,后来大雨淹了庄稼,房子地势低的当夜就被淹死了,现在还不算完,该收的粮食收不上来,好些人都没饭吃。”
“这几天还好,前些日子你不知道多吓人,那些吃不上饭的人纠结起来,见着家境好些的人家就去哄抢。我们家住着青砖大瓦房,也险些被那些人给抢了,还好有锦衣卫及时出现,制住那些闹事的。不然你现在可能都看不到我了。”
秦妙后怕:“这样吓人啊!”
“可不是,吃不上饭早晚要饿死,还不如去抢,抢来粮食还能活下来。”何花倒是个通透的,“怪不得他们,他们都是可怜人,要怪只能怪老天。”
秦妙却是好奇起来:“锦衣卫会到村里来?”而且还是来山清村这个大熙朝辽阔版图上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
何花点头:“可不是,依我看锦衣卫们都是做实事的,不知道比那些官员们号多少。官员们就只会鱼肉百姓,锦衣卫所到之处真的替百姓化解了不少的难题。”
秦妙闻言暗道,姑娘你若是见着锦衣卫杀人的场面就不会这样看好锦衣卫了。
“对了,何花姐,你家的粮食可还够吃?”秦妙不想再继续讨论锦衣卫。
何花:“粮食还有一些,不过也吃不了多久,实在没粮食了只能吃野菜,或者拿着银子托人去有粮食的地方买粮。不过我听说今年的灾情波及面积很大,怕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
秦妙回应:“不用担心,粮食我家还藏有不少。今天我回去我家的旧宅将粮食弄出来,你明天夜里带着你爹赶辆牛车去拉粮食。”
何花一听秦妙家旧宅藏有粮食很是吃惊,不过仔细一想秦妙家几年前在镇上开粮店的家里有些存粮不足为奇。白天公然去拉粮食肯定会被人缠住哄抢,还是妙妙思虑周全,晚上天黑再去拉粮比较妥当。
两人正说着话呢,忽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余氏从厨房出来,一面在围裙上擦手一面朝院门走去。
院门拉开,门外站着位二十岁上下的书生。之所以秦妙认定那人是书生,乃是因为他穿了身文气的直缀,直缀洗的泛白还打了好几处补丁,可是却丝毫无损他从容淡定的风度。
“婶子,这些野菜是我娘今天新挖的,您不要嫌弃,快收下吧。”书生将手里的一把野菜往余氏面前送了送。
余氏忙推辞:“宣哥儿,婶子家有菜吃,你娘的病才刚好怎么就去挖野菜了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