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退休生活》第163章


大滚滚一听白小桃要将它留在京城里,吃竹笋的嘴渐渐僵住了,仿佛被人按了暂停键一样。
等它的大脑终于处理完白小桃将它留在京城里会有什么结果之后,大滚滚立即连爪子里抓着的竹笋也扔了,一把就抱住白小桃的腿。
“恩咩嗯咩!”
明显大滚滚不干。
大滚滚不干,三个熊孩子一脸失望。哼哼大肥猪也觉得这个小弟不行。
“那里没竹子啊。”白小桃还在语重心长告诉大滚滚跟她去西北的后果。
“嗯咩嗯咩。”大滚滚就是抱着不放。
它又不傻,白小桃身上有很多好吃的,不能放。
“……好吧好吧。”
白小桃投降了。
大滚滚看自己没有被丢下的危险了,又扭着屁股坐回原位继续吃果子,仿佛以行动展示它可以不要竹子的。
“呀!你个混蛋滚滚!看你又蹭我一身的毛!”
白小桃低头一看她今天特地换上的已婚妇女服装上全是滚滚毛,当即就揪滚滚耳朵了。
命妇打扮十分隆重,衣服上的山鸡还是用金线刺的,要是被大滚滚的爪子弄勾丝了,那得多浪费钱!
“嗯咩。”大滚滚屁事没有,继续爽歪歪啃果子。
“哼哼,我会每月给你寄好吃的。”
白小桃没有厚此薄彼,带大滚滚去西北,当然也要顾好留在皇宫里的哼哼大肥猪。
毕竟哼哼大肥猪身兼重任,它想跟白小桃走,白小桃也不能带它走。
“哼哼。”哼哼大肥猪给白小桃一个算你识相的小眼神。
见完皇帝之后就是随周展阳调任去西北,三日后就要启程。
白小桃有心理准备,所以就嫁鸡随鸡跟他调任去西北了,不明真相的人还道她很贤惠。
“如此急?这要是在路上怀孕了,小桃子可就遭罪了。”山皇后这才知道调任如此急,她不由得担忧起白小桃来。
“……应该怀不上吧?”丰元帝也有点儿迟疑。
展阳说过小桃子还小,生孩子的话要等等。
“身体还?”山皇后隐晦问一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小桃子以后生不了自己的孩子岂不是……
“想哪去了。”丰元帝哭笑不得摇摇头。
“展阳他武功很高。”
憋着不那个啥完全可以的。
“那就好。”山皇后放下心来。
已经出发在路上的周展阳夫妻压根没想到丰元帝和山皇后会连他们的床事也操心上了。
白小桃当然没怀上,每天吃好睡好在马车里玩滚滚不知多乐呵呢。
时不时偷一个竹笋给滚滚,滚滚也聪明,吃竹笋不掉渣,一主一宠贼兮兮得很。
为了让大滚滚有竹子吃,白小桃在出发之前还折腾了一下锦衣卫。
锦衣卫们真的很爱滚滚,特地去挖了冷箭竹和墨竹的竹头带回郡主府和定国将军府里种。
白小桃借口说滚滚这一走就是三年,冷箭竹又不像墨竹这样能适应北方的天气,就让人把冷箭竹拔了,腾出地方来种南瓜。
在仆人把冷箭竹头扔掉之前,白小桃趁机偷渡了一个冷箭竹头进空间。
于是滚滚就有竹子竹笋吃了。
长得可爱就是犯规,别看白小桃老揪滚滚,还不是一样口嫌体正直给它种竹子了。
第148章 兵分三路
奔赴西北上任要途经汉中; 在周展阳和白小桃往汉中出发的途中; 白茂文早已经接到去往西北的调令,而且还是升迁调任。
以白茂文在临木县上做出的政绩; 不给他升迁真是说不过去了。
只是白茂文他们都知道他这一次升迁凶险万分。
凶险到才出了蜀中就遇到埋伏。
好在有大批的护卫一直护着白茂文,这才没有让白茂文发生意外。
“光是这段路就敢连驿站都收买了,看来前路埋伏只多不少。”白茂文掀开马车帘子看向远方。
白茂文不会武功; 即便骑马也受不了连日奔波,他坐马车里很合理。
“那接下来还入宿驿站?”护卫请示。
“不用避; 照常入宿。他们能收买一个驿站?能收买全部?”白茂文笑了笑。
实际上他们还要招摇地踩着所有埋伏一路碾压过去。
若没有他们这般招摇,后面那些想要借官兵开路蹭安全的商队还不一定能安全。
事实上跟在官兵马队后面蹭安全的商队还真有。
商队常年走商,第一怕的就是拦路打劫的绿林强盗; 第二怕的是穿省过县的好处费。
第二个还好处理,打点一下就能过去了。第一个如果号子响的话也能拿钱打点。怕就是怕那种亡命之徒,那是货和人都得留下。
“你们这趟走的是什么镖啊。”
“罗家。”一个皮肤黝黑的干瘦汉子回道。
明显的凌江县口音; 完美的乔装技术; 谁也没瞧出他竟然就是本该在马车里的白茂文。
如果把大周各地的方言当外语来看待的话,白军师这个回炉再造的老狐狸可是掌握几十门外语的外交官; 还带当地口音的那种。
所以他要伪装成凌江县当地人完全不是问题。
白茂文在这里,那顶着白茂文身份被官兵护送的那个则是多才多艺的师爷李小海了。
李小海跟着白茂文最久; 熟悉他的口音和习惯; 模仿其白茂文来惟妙惟肖。
白茂文平时都是用官话的; 官话没有口音可言,这些都是白茂文提前谋算好的。
毕竟谁也没想到白茂文能懂那么多当地话,有的人还以为他是聪明绝顶现学现用的。
当然; 白茂文也不是孤身一人在罗家商队里。
所谓镖师其实全都是神兵营的,就怕会再发生白茂文被掳事件。
罗公子和白知县关系最为密切,商队的事只有罗公子一人知道,他甚至都没告诉给罗家任何人。
至于那些凭空消失的镖师正在秘密地方吃香的喝辣的,顺便练练武艺省得休假完之后长胖身手迟钝了被罗公子解雇掉。
这般暗度陈仓,都是为了让白茂文能顺利到达西北。
毕竟太多人盯着白茂文了。即便白茂文将农肥工厂交给了工部侍郎和户部侍郎,别人也盯着白茂文的脑袋盯得老紧。
“我们回霞山县。”路人汉子赶忙表明身份。
这些都是在外做工的汉子,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他们做完这一季也回家了。
在外头漂泊一年也赚不了多少大钱,还不如回家种地。种辣椒都能娶上媳妇,那自然是回家种地来得划算。
看到罗家的旗帜,听到报上罗家的名号,官道遇上的同路人果真给他们几分面子。即便是同一个地方躲雨歇息,路人也自动在下风口避开一大段距离,省得生出不必要的嫌疑。
毕竟罗家的镖师不是浪得虚名,手中的大钢刀闪闪发光足够威慑人了。
不过避开归避开,他们也忍不住八卦一下罗家来打发一下时间。
“罗家的镖队运的怕不是辣椒干吧?”一个中年汉子眯眼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往上风口看。
瞧见镖师宁可自己淋雨也不敢让装满货物的马车沾上半滴水,让人不由得揣摩起里头到底是什么东西来。
如果是瓷器之类的东西,绝对不会怕水。
吃食类的就不一样了。那是必须保持干燥,决不能沾染半点潮气,就怕淋了雨发霉变质。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吗?”同伴用手肘撞了他一下。
“隔了这么远,还下着雨,听不到的。”中年汉子掏出干粮啃了起来。
“这么多辣椒干,怕是运去汉中卖。汉中那儿的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做的臊子面特别带劲。”中年汉子继续唠嗑。闷头干活太苦闷了,得唠嗑几句解解闷才舒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闲下来就忍不住唠嗑的习惯。
不过罗家靠种植辣椒发财的确很惹人眼红。
辣椒这东西在蜀中流行起来也没两年,可是罗家已经能把一麻袋一麻袋的干辣椒运到外地去卖了。
罗家这个极具头脑的地头蛇把辣椒干弄到别处卖还特地将之磨成辣椒面,不减辣椒面的辣度和香气又防止辣椒过早蔓延到他们售卖的地区。
就这样靠着地域稀缺差价将辣椒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他们也不怕别人学,毕竟不是谁都能有商队的。平头小百姓自己运几麻袋辣椒到外地试试,人能活着回来算祖宗保佑了,更多的是连人带货消失个无影无踪。
反正在头几年能赚钱的时候就尽快赚钱。
罗家不仅自己种辣椒,还把散户种的辣椒也收购起来,五文一斤的鲜辣椒晒干了运送到外地去卖,价格堪比胡椒,简直赚大发了。
要知道八斤鲜辣椒就能晒一斤干辣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