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皇贵妃》第104章


?”
康熙望着年兮兰娇俏可爱的笑脸,心中愈加怜爱。若非此时身在广济寺,康熙早已经伸手将年兮兰揽入怀中,缠着她说出刚刚在佛前许下的心愿了。
正在此时,广济寺的主持觉正禅师见到康熙,连忙上前见礼,言行却极有分寸,并未暴露康熙的身份。
康熙听闻觉正禅师提及师伯慧明禅师前几日刚刚云游归来,不禁心中一喜,兴致勃勃的对年兮兰建议道:“慧明禅师精通佛法,又精于茶道。兰儿一向爱茶,不如咱们这便去后院禅房内尝一尝慧明禅师的功夫茶,可好?”
年兮兰开心的点头道:“正巧妾身有些口渴,老爷的提议妾身喜欢得紧!”
此时,胤禛与慧明禅师丝毫不知康熙正向此处走来,仍在一边弈棋,一边闲谈。
慧明禅师浅笑着落下一子,意有所指的感叹道:“今日王爷的棋虽然下得比往日略快一些,但似乎却稍显急躁,失了往日的隐忍与沉稳。王爷的心,似乎有些不静呢!”
胤禛愕然片刻,面色微沉,深邃的凤眸中显出几分不甘与忧虑,“慧明禅师佛法高深、广结善缘,本王每次与禅师相聚,皆可谈及不少心底话,不仅收获颇丰,亦甚感愉快。禅师心静眼明,一眼便看出了本王近来的困惑。”
胤禛略微停顿片刻,于心中斟酌着措辞,又继续缓缓言道:“本王近来结识了一位颇有才华的年轻人,此人不仅聪慧过人、机敏率直,更为难得的是才德兼备,谦恭本分,对于许多事情的想法与见地亦时常与本王不谋而合。本王原打算将其引为知己,然而不知为何,本王每次见到他,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觉得他并不像是刚刚相识不久的友人,倒像是久别重逢的故人一般亲切。”
“前几日,本王甚至做了一个古怪至极的梦。梦境之中发生之事仿若今生,又似乎有着很多相异之处。在梦里,本王……曾经背弃了与他之间的挚友之谊,做了一些伤害他的事情,甚至间接毁了他一生的理想,令他郁郁而终,英年早逝,过世之时年仅二十九岁……”
胤禛紧皱着双眉,面露怀念之色,怅然叹息道:“都是因为本王的私心,才令她熬坏了原本健康的身子。她病逝之时,虚岁才不过二十九岁……本王是亲眼看着她辞世的,当时虽然心中梗堵得难过,但却并未觉得十分对不起她。而后,本王又未能实践对她最后的承诺,没有照顾好她留下的唯一的骨肉血脉。本王看着她不满八岁的幼子病逝于自己怀中,本王很难过。那时候,本王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竟然辜负她至此……”
胤禛说到此处,忽然顿住,静默片刻,稳了稳自己激荡的心绪,才继续说道:“本王心中十分困惑,有时候甚至分不清楚站在面前的她与梦境之中曾经辜负的人是否为同一个人?她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慧明禅师,本王很想知道,梦境之中所发生之事,可否就是前世之事?”
慧明禅师沉吟片刻,细细解释道:“芸芸众生,因缘而聚,缘尽而散。有善缘,有孽缘,无缘不聚;有欠债,有还债,无债不来。是为因果轮回也。王爷的梦境所示,正是王爷前世欠下的债。既然王爷诚心礼佛,若是觉得心中歉疚不安,今生力所能及之处,对那位书生多加照抚几分,也便是还了前世所欠之债了。”
胤禛沉思片刻,正欲再问,却忽见康熙浅笑着推门而入,身旁还跟着垂首敛目的年兮兰。
胤禛心中一惊,暗自懊恼自己刚刚心绪激荡之下,竟未觉察到门外有人。也不知道康熙与年兮兰在门外站了多久,将他刚刚所说的话听了多少去?
胤禛快速的将自己刚刚所说的每一句话重新在心中过了一遍,暗自庆幸自己一向小心谨慎,选了一个适当的人选掩饰梦中人真正的身份,否则以康熙的聪慧机敏,必会想到他言语之间暗指何人,到时候必定会给自己与熙贵妃引来滔天大祸。
康熙似笑非笑的看着胤禛:“朕却不知老四竟然还有这样一位故人。朕对此人十分好奇,都有些想要见一见这位聪慧过人、机敏率直的年轻人了。”
胤禛与慧明禅师心中俱是一惊,随即站起身子向康熙行礼问安。四人按照身份重新落座。康熙自然坐了主位,慧明禅师坐在康熙对面,年兮兰与胤禛则分坐于康熙左右的两个座位,如此一来,年兮兰与胤禛竟成相对而坐。
胤禛与那年兮兰两人此时心中皆有些忐忑不安,虽然相对而坐,亦眼观鼻、鼻关心,严守身份规矩,视线没有半分交汇。
康熙与慧明禅师寒暄了几句,随后看了一眼乖巧的坐在自己身旁的年兮兰,脸上带着柔和温暖的笑意,微笑道:“朕今天陪同熙贵妃前来广济寺敬香还愿,而后便听主持方丈觉正禅师提及慧明禅师刚刚云游归来。朕颇为怀念与慧明禅师弈棋品茶的惬意与悠闲,因此便带着熙贵妃一道前来拜访慧明禅师。”
“皇上谬赞了,贫僧愧不敢当。”
慧明禅师浅笑着为康熙与年兮兰冲泡了两杯功夫茶。
康熙抿了一口茶,顿觉茶味醇美,清香隽永,不禁转头对年兮兰浅笑道:“慧明禅师冲泡的功夫茶味道极好,又是清淡的绿茶。你尝尝看,若是觉得喜欢,喝上这一小杯也无妨。”
年兮兰柔顺的点了点头,伸出修长白皙的纤纤玉指拿起精巧古朴的茶杯,尝了一小口茶,随即眼前一亮,又忍不住连喝了两小口茶,方才放下茶杯,赞叹道:“这茶果然极好,难得又十分清淡,隽永清新的茶味中又带有一丝回甘,茶味细腻,没有丝毫刺激。慧明禅师竟然能将普通的绿茶冲泡出如此层次丰富且富有变化的味道来,必是精于茶道,功力之深令本宫拜服。”
慧明禅师微笑着自谦道:“不过是熟能生巧的雕虫小技罢了,哪里值得贵妃娘娘如此赞誉?”
年兮兰莞尔道:“慧明禅师不必如此自谦。以本宫所见,茶道的步骤与技巧倒在其次,难能可贵的是禅师的高尚的品德与广博慈悲的胸襟。技巧易学,胸襟难仿。看来,日后若是再想品尝到如此美味的香茶,便只有等下次有机会的时候再与慧明禅师相聚之时了。”
慧明禅师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年兮兰的面容,心中暗暗惊疑不定,面上却是微笑着赞誉道:“贵妃娘娘品貌出众,一看便是福禄寿俱全之人,不仅旺夫旺子,并且左右逢源,处处有贵人相助。若是娘娘有心精研茶道,他日成就必定在贫僧之上。”
年兮兰听闻慧明禅师夸赞她的命格,心中不禁一喜,清丽绝俗的面容上溢出一抹发自内心的愉悦浅笑。年兮兰想着自己珍爱的三个宝贝,因为自己旺子的命格而欣喜不已。康熙见年兮兰笑的如此开心,不由得微微扬起唇角,也跟着溢出一抹温暖愉悦的笑纹。
康熙转头瞥见若有所思的胤禛,忽然思及自己心中的怀疑,微微眯起双眼,直截了当的询问道:“你刚刚提及的年轻人,究竟世什么人,朕可曾见过?”
☆、第78章 ∩_∩
胤禛被父误解喜好男风,翊坤宫春意融融情切切
胤禛心中一凛,按照预先想好的说辞,恭敬地解释道:“儿臣刚刚所提之人,名唤李卫,江苏丰县人。祖籍河北正定,乃彭城李氏四房十一世孙。李卫祖上以军功起家,曾袭锦衣卫。自李卫曾祖父李从任起,皆以义名闻乡里。到李卫之父李宗靖时,因家道中落,李卫遂弃文习武。儿臣去年奉皇阿玛之命前往江南处理科考舞弊案,因缘巧合之下结识此人。”
胤禛想到那个大胆率直、机灵聪慧,虽然大字不识却又不畏权贵的李卫,不由得微微勾起唇角,颇为赞赏的说道:“此人虽然年仅二十五岁,又不通文墨,但却机智过人、有胆有识。儿臣以为,李卫若是有幸为官,必会成为造福一方的能臣廉吏。”
胤禛的一番解释大出康熙意料之外,不禁使康熙露出惊讶的神色。康熙还是第一次听闻自己这个冷面儿子如此热心的向他保荐一位官员,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思量。
康熙思讨着胤禛对于李卫的赞誉,心中不由得想起太子胤礽当年与近身侍卫之间暧昧不清的隐秘关系,不由得拧紧眉头,淡淡的开口问道:“李卫此人相貌如何?”
胤禛一时间并未想明白康熙的用意,却依然恭敬的解释道:“李卫身高6尺,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臂力过人。面容粗犷,带着几分豪气。由于年幼时出痘,脸上留有铜钱大小的几个麻点。但却一身正气,不失为一位侠义之人。年幼孩童见之则喜,毫无惧怕之色,皆乐于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