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贵妇守则》第255章


了结自己,万不得已,她早已做好自尽的准备,她不想死,然而事到临头,不容她退缩。
傅书言陪着高珩走上城墙,高珩不忍看,满地尸首,有北夷兵,青州将士,还有百姓、妇女,剩下的几百士兵不同程度的伤残,正清理掩埋战死的兵将。
这里曾发生怎样激烈残酷的战斗,高珩内心震撼,他经历过战争,唯觉得这一次惨烈,因为这是一个深闺弱女子组织的全城防御战。
他侧头看身边的女子,他称之为大嫂的人,唯有暗夜,他才能毫无顾忌地盯着她看,半轮残月,凄清惨淡,银色月光洒落在城墙上,照在她脸上,她睫毛微颤,眼睑下一道暗影,看不出情绪,恍若不太真实。
“小叔带多少兵马?”她突然抬头问,语速稍快,如骤然敲打在石上的清泉。
高珩敛神,道;“五千兵马。”高珩说完,又加了一句,“具探子报,北夷有另一支队伍往青州城方向赶来。”
傅书言觉得奇怪,京城战事吃紧,北夷军为何又有兵增援攻打青州城,不是更应该先扑京师,增援废太子部。
傅书言跟高珩并肩站在城墙高处,城池外一片漆黑,只有旷野的风呼啸,吹起她的秀发,傅书言的声音从风中传过来,“没有永远攻不下的城池,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高珩认同,如果没有援兵,区区五千人,敌人还有后续人马,而在京师附近鏖战的父兄不可能分兵增援,如果父王想救青州,早发兵救了,父王的意思很明显,让他拖住北夷援军,以少胜多,谈何容易,城里的情况他看到了,无力再战。
高珩主意已定,开口道;“大嫂,你带家眷撤出青州城,善后的事有我处理。”
傅书言忽略他这句话,继续道;“我有个办法,能守住青州城。”
高珩倏忽侧头看着她,凝神问;“大嫂,什么办法?”
傅书言把自己的计划说了,这个计划她以为来不及实行,没想到上天还给了她时间,让她早已准备的东西用上。
高珩听完,精神一震,“大嫂的意思,北夷兵和马匹中毒,失去战斗力?计划虽好,战时急需,□□从哪里来?”
傅书言胸有成竹,“知道敌军来犯,我早做了准备,炮制出这种药物,这种药只要洒在河水井水里,草地上,人和马喝了,呕吐和腹泻,人浑身无力,行走困难,没有能力攻城。”
高珩一脸敬佩,“大嫂精通医术,我真没有料到,能想出这个办法,令我佩服得紧。”这种下毒之法,前人战争中曾经用过,她不是首创。
傅书言一直让八姑娘傅书带人加紧炮制这种药物,终于派上用场,高珩利用敌军后撤之际,趁着黑夜掩护,悄悄打开城门,把附近方圆百里内的河流水井都撒上药,青州城附近的村落的村民知道夷军打来,早已逃走了,村庄都空无一人,剩下老弱病残不能跑远的,也都躲去山上。
北夷军两日后探得没什么援军,北夷军里这次不少中原人,对中原地形兵力部署都很了解,不像上次进兵,对中原一无所知,吃了不少亏,这次打着废太子旗号,收罗不少汉人兵将,因此消息情报及时准确获得。
北夷军后退十里地,不到半天功夫又开到青州城下,原本没把青州放在眼里,没想到轻敌了,两三日攻不下来,将士不少损伤。
重新发动攻势,北夷军中却发生可怕的疫病,将士呕吐和腹泻,脱水,战马生病,大大有损军力,不到几日,北夷军中疫病蔓延开,北夷军进入中原腹地打仗,药物缺乏,军队又需要大量的药物,没有药物的士兵,有的脱水而亡,无力再战。
夜色深沉,青州城外一片营帐,一个中军营帐里,背光的地方站着一个男人,那个男人身材颀长,背着灯影负手而立,他背后一个将领恭敬地汇报攻城的情况,那个将领说完,背身站着的男人默然没有言语,身后那个将领身子动了动,神情紧张,那个男人的声音如夜风吹过,冰凉不带一丝感情,“附近的水源不能用了,远一点找水源饮用。”
将领迟疑地问了句,“难道饮水有问题?”
那个男人嗯了声,问;“军医看过了吗?有解药吗?”
将领沮丧,“军医看过,没有解药,不知道病源,军医说没见过这种病毒。”
那个男人挥挥手,将领诚惶诚恐退下去。
这时,营帐门开了,吹进一股冷风,一个女子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摆着一个盏茶,送到男人跟前,男人拿起茶盅,抬手,把手里的茶水倒掉。
女子诧异地道:“昀大哥,怎么了?”
那男人看着手上的茶盅,徐徐转过身,“水里有药。”
女子诧异,反问,“水里有药?”
“水里下了药,士兵吃的水有问题,现在疫病泛滥,攻打青州城只能先停下来。”
女子道;“北夷人是用毒高手,难道解不开这种病毒吗?”
男子轻轻叹息一声,“言儿下的这种药,无人能解。”
“昀大哥,你说谁?傅书言派人下的药?”女子惊讶地问。
“是,言儿用药无能能解。”这个熟悉亲昵的名字从嘴里说出来,高昀胸中一股暖意。
“傅书言懂医?我跟傅书言认识这么久,没听说她懂医术。”女子不信。
高昀望着跳动的烛火,“这场战,以绝对优势,却打输了,没有言儿,小小青州城早攻破了。”
女子想说什么,没说出来。
过了一会,女子踌躇一下,道;“昀大哥,你打算怎么办?”
“青州城不用攻了,我自有办法。”他胸有成竹,眼睛盯着灯花,眼前浮现那个笑颜笑靥如花的少女。
次日,北夷军撤退,高珩一路疾走,进王府,进门叫了声,“大嫂,北夷人退兵了。”
“确定北夷人退兵了吗?”傅书言怀疑。
“探马来报,北夷人撤兵了。”高珩由于兴奋,星眸闪耀。
二人仿佛都松了一口气。
年下,京师前线停火,双方罢战,老百姓重视节日,一般交战双方过年期间不开战。
危机解除,青州城城门开了,百姓可以自由通行,过年走亲串友,青州城百姓认识了世子妃,感念世子妃保护了家园。
除夕,傅书言命王府大厨房备酒菜,亲自给守城的士兵送来,王府下人提着食盒,抱着一坛子酒水,送到城门。
高珩也带过来一些酒菜,是馆子里叫的酒菜,两人互相看看,竟不谋而合。
傅书言跟高珩登上城墙,青州城里灯火通明,一派过年喜气,城池外暗黑一片,没有灯火,天空看不见月亮,高珩一直想什么,犹豫再三,道:“大嫂,那件事对不起。”
傅书言知道他指的什么,心里还是疼了一下,淡淡的声音,“跟你没关系。”
高珩眉峰微皱,心里内疚,“我没想到母亲会那么做。”
傅书言不想提这个沉重的话题,“我正月初一回娘家。”
高珩嗯了一声,王府里剩下他们三个人,傅书言不想面对罗氏。
傅书言站在风口里,高珩怕她冷,伸手想解开鹤敞,给她披在身上,手停住,他们是叔嫂,一家人,也当避嫌。
城墙外荒野里的冷风从衣领里灌入,傅书言缩下肩,偏头看高珩,笑说:“我要回王府守岁,每年今晚我都躲懒,守不到天明,今晚无人约束,我怕上半夜都坚持不了。”
“大哥若在,一定舍不得大嫂吃苦。”高珩道。
两个人走下城墙,这时,天空飘起雪,高珩抬头看看,雪片纷纷扬扬,高珩站在城门口,城墙投下的暗影里,看着傅书言模糊背影走远,城门口的大红灯笼发出的暗红的光,朦朦胧胧,他突然心情很愉悦,战乱中过上一个平安的年。
正月初一,傅书言回到傅家,两军开战以来,傅书言还是头一次回娘家,傅老太太抓着孙女的手,感慨万千,“七丫头,你受苦了,你不知道你娘见天惦记你,担心得什么似的,要不是我拦着,差点就找你去。”
老太太提起,杜氏直到现在还担惊受怕,嗔怪,“言儿,打仗那是男人的事,你逞什么强?”
傅老太太打断儿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七丫头做得对,给我傅家争光,给祖宗争气。”
“老太太快别夸她,一夸她,她不知道做出什么让我担惊受怕的事,你将来有了子女就知道父母的心。”
傅老太太看眼杜氏,看看孙女,看孙女没介意,暗自叹口气。
这时,丫鬟进来,“回老太太,二爷和二奶奶回来了。”傅明仁保卫青州城战役中受了点轻伤,怕回家祖母和母亲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