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汉子:捡个媳妇好生娃》第747章


书没读出个名堂,却把一个大好青年读成了个书呆子,桑月觉得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学堂,都得加一堂课——情商课。
“大娘,你尽了心就好,万一李家舅舅非得为了面子去上战场,你也无何奈何对不对?对了,寨子里的学堂如今有两位夫子,村长也时不时的去讲几次课。你看,要不要去李家寨把两位表弟接这来,顺带把阿婆接来住住?”
现在两位侄子也准备明年十月的秋试,也没上了学堂在家中复习呢。
张大娘可听说了桑月的亲爹那是举人出身,要是有他指点一二,侄儿不是更有希望么?
顿时张大娘的眼光都放亮了:“明天我亲自下山去接人!”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苗小翠挤了过来:“大嫂,大嫂,你回来了太好了…”
桑月看向她:“你找我有事?”
苗小翠一脸希冀的看着桑月:“大嫂,你能不能帮我买下这十亩田?就卖六十两!”
老庄家哪来的十亩良田?
桑月接过地契一看,心中有数了:“小翠,这十亩良田可是值得一百两银子,你要是就这么卖了可亏了。”
苗小翠无奈的点点头:“我知道,可是一百两银子还差六十两,他们父子都不是能上得了战场的人,送他们去也只有一个死字。地没了,可以赚回来,可是人没了就真没了。”
桑月心说:就庄老三那浪费粮食的家伙,把他扔战场上还为老庄家除一害呢!
但是桑月知道也仅能想想,那庄老三能去当兵,依她看敌人还没出来,他倒自己先吓死了!
桑月把地契推了回去:“小翠,这是镇上周边最好的良田,平常就是十两一亩都买不到,你好好放着。”
苗小翠一听有点想哭,公公那人一听说要去当兵已经吓病了,自己那男人更是吓得差点没在她面前跪下求她了。
她一个女人,又没有自己大嫂这本事,她又能如何?
“大嫂,堂儿还这么小,就他爹那怂样要是去了战场,恐怕也是回不来了。我手上只有四十几两银子,要是不把这地卖了,恐怕他们父子就得去一个了。大嫂,我知道这样求你你也为难,可是这时节上地本就卖不了高价,便宜别人我还不如就让大嫂占点,总归大嫂一直帮着我。”
十亩良田卖价六十两,就算是刘地主家也会买。
只是桑月不想占这种便宜,再者就算是她买来了,能看到那老庄家就真的饿死么?
人言可畏。
而且,现在庄大牛有官身在,老百姓的评价更重要。
再者,苗小翠的今日,她有责任。
桑月认真的看着苗小翠:“地是庄稼人的根本,不管在任何时候你都不能卖了它。这六十两银子我借你,我不收你利息,你分二十年还清如何?”
这哪是借啊?
这是大嫂在帮她!
苗小翠收起地契什么也没说,立即找人去写借条了。
大伙都亲眼看到了桑月的行为,一个个挑大姆指。
陈方生自己不用出丁,可是他兄长家要出两个。
李桂花看他沉默,便把家中的银子全掏出来给了他,可是陈方生的大哥只接一半,他家的三侄子觉得这样把一家人拖穷了也没什么意思,于是自愿去当兵了。
丁家也是一片惨淡,丁细崽非常内疚,他与方秋麦决定酒席不摆了,把所有的银子都给了他两个兄长家,但还是一家还出了一个壮丁。
大家都是各显神通,三日后围山寨出了十七个壮丁、交了三十七个人丁税,这事终于了结了。
送兵的那天,满寨子气压很低。
桑月不能做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了每人十两银子,让他们到了外面也能活动活动。
不管在哪个朝代,人情是关键。
而张大娘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不仅把她老娘接上山了,甚至把李家舅舅一家都接上山了。因为桑月说村学里要请李家舅舅为一群没上过学的人当启蒙老师,让栾二爷来指导那些要准备参加秋试的人。
可桑月想不到的是,夫子增加了,可学生反倒少了。
因为这人丁税,寨子里甚至比以前更穷了…
村长也一脸沉重,与寨子里几个常在一块议事的兄弟长辈坐在了一起:“你们说说,看有没有什么来钱的路子。”
昨天有好多亲在评论区取名了,还有好名字么,速速献上来~~元旦红包等你领~~~
第1055章 来钱路
好好的日子就这么毁了,谁的心里也不好过。
双林叔家也是出了二百两银子之家,虽说他家相对的富裕,可是拿出二百两银子那几乎是把家底给掏尽了。
听到村长问,他想了想:“我们除了手艺能赚点零花钱外,就只有地里那点粮食了。现在好多人家恐怕连买油盐的银子都没了,这麦子刚收起来,看来只有等它晒干了卖掉一些了。”
张长山知道这一回桑月可是借了不少的银子给村民,想要把银子还给她,不寻条生路是难了。
可桑月一听说大家要卖粮食立即反对了:“这粮食可是活命的根本,下半年还不知怎样呢,怎么能卖了呢?不要卖了,我的银子我早说过了,不管你们什么时候还我都不催你们。”
张长山自然知道这粮食的重要性,可是除了吃饭要用银子的地方还多着呢,山里人家多吃几顿稀的也能凑和着过。
“大牛媳妇,我知道你心善,可是这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而是全寨子的问题。如今大家手里有的,也就这点粮食了,可手里没有一分现银,就是盐也吃不起。”
一家两家她还可能帮帮,可是一个寨子七八十家人,她就算有这个能力也不敢帮!
桑月想了想:“如果实在是要卖粮食的人家,就把它卖给我吧,我绝对不会压大家的价。”
一听说桑月收粮食,顿时她家的院子里人来人往。
秦姑姑一看便问:“夫人,你准备把这些粮食是放山上还是放山下?”
桑月想起花青的话,她想了想:“就放山上吧,反正家里人多也得吃饭,山下的就少拉些上山好了。”
秦姑姑成了桑月的大管家,等她走后桑月坐下沉思起来:也许趁着老百姓手头需要银子的时候,可以抽出银子来多收些粮食,以防那些奸商压价!
就在这时阿山婆提着篮子进来了:“桑月,你不是爱吃马兰头么?你看,今日我可采着一把好的了,这个都归你了。”
一看到阿山婆篮子里的马兰头,突然桑月眼前一亮:“阿山婆,谢谢你了。这是好东西,做个凉菜可不错呢。来,您坐会。”
阿山婆见桑月真喜欢,便开心的坐下来:“你要说这谢字,我可不敢当了。这回要不是你帮忙,我那两个大孙子就得上战场了。桑月啊,你要喜欢吃,我天天帮你采去。”
阿山婆快六十了,桑月哪能让一个老人到处给她采野菜?
桑月立即拒绝了:“阿山婆,这东西吃多了就不好吃了,等我再想吃时,我再请你帮我采啊。你先坐会,我去叫人请下村长来说点事。”
听说有事,阿山婆立即站了起来:“你忙你忙,我反正也正好没事,我帮你叫村长去。”
第二日围山寨的老人、女人、孩子全上山了:庄家收青茶叶了,大伙又有银子进了…
白茶的做法,是绿茶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它也不需要什么工具。
家中有不少烤蘑菇的工具,这也是桑月由霍七公子当时问她这茶叶制作时,她想起的几种之一。
第三日家中到处都是茶叶,桑月指挥着大家摊青:“厚薄一定要均匀、摊好后就不能乱动它,然后选出老叶片、硬梗。这白茶最主要的地方是萎凋与烘干,要是能做得成大家就多了一条生财路。”
张大娘边小心的摊开茶叶边问:“桑月,去年的茶叶你不是在锅里炒的么,今年怎么又这样弄?”
去年为了试制绿茶,桑月浪费了不少茶叶不说,而且炒出来的茶叶样子实在不好看。
自己喝喝没什么,可要拿去卖就不成了。
而这个白茶,她也只能试试。
万一要试不成,她还是得炒茶了。
炒出来的茶虽然不好看,可好喝啊。
白茶最关键的两步:萎凋与烘干,烘干进还得分两步,于是桑月几乎是没得停了。
这茶桑月没做过,只记得几个步骤。
她知道试茶铁定会浪费许多青茶,于是也没叫人合伙了,就直接收茶青,这样是赚是亏都是她的事。
五月的茶叶嫩芽也长了,桑月让众人采茶的等级给银子,村民们一看采得越精细价格越高,两日后收来的茶青就质量好起来。
一茬一茬的倒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