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第480章


倒是三皇子六皇子听说秦凤仪要回南夷有些舍不得,他们几人原就关系不错,自从知晓秦凤仪是皇子后,与他越发亲近。自从知道秦凤仪要回南夷,三皇子与六皇子到景安帝那里道,“一年才回来这一遭,该多住些日子才好,我们兄弟子侄还没亲近够呢。”
景安帝道,“朕何尝不想一家人在一处,只是,凤仪有藩地责任所在。索性回来也便宜,南夷没他在,朕还真不大放心。”
三皇子便道,“我们必要亲自相送他一程。”
景安帝一笑,“这是你们兄弟间的情分,自然由你们。”
三皇子与六皇子高高兴兴应了,他们完全想的是他们与秦凤仪的情分,倒是叫大皇子知晓后难免又气了一回,道,“真是攀得好高枝儿。”
小郡主劝他道,“现下说这个还有什么用,如何就叫他们独做了这好人,殿下不妨一道去。”
真是气闷啊!
一想到秦凤仪回京就是他带着远接近送,如今秦凤仪要滚球,还要他亲自去不成?大皇子一想到秦凤仪便闹心,委实是咽不下这口气。
小郡主道,“殿下想一想,这客人要走,主人相送,原是主人的本分,是不是?”
大皇子冷峻的脸上此方绽出一抹笑意,拍拍妻子的手,“你说的不错。”大皇子直接到御前把秦凤仪离京时的差使讨了来,他话也说的好听,“镇南王于国有大功,又是我们的兄弟,他在南夷这些年颇是不易,如今要离京,必要体体面面的才好,我想着,叫上几位弟弟,我们一道送一送。”
景安帝果然十分高兴,笑道,“这很好嘛。”又道,“你与镇南王总不大亲近,朕原还担心你们心里别扭着呢。”
大皇子倒没说那些个兄弟一心,花团锦簇的话,而是面儿上微微带了些小尴尬,看向父亲的眼神中带了一丝孺慕之情,道,“虽则有些别扭,也是骨肉兄弟。况,兄弟们一年大似一年,如今我们都是做父亲的人了,慢慢的,总会好的。”
景安帝叹,“你能这样想,很好。”
接着,大皇子又讨了赏赐镇南王的差使,这也是朝廷惯例,但凡亲王要离京时,总会有应有的赏赐。何况,景安帝待秦凤仪一向不同,只有赏赐更丰的。大皇子讨这差使,亲自到愉王府惺惺做了回态,亏得秦凤仪如今颇具城府,不然,还真有些忍不住这恶心。大皇子见秦凤仪不悦,心下越发痛快起来,更是拉着秦凤仪,一口一个“阿弟”,亲热的了不得。
倘不是愉亲王在旁忖度着岔开大皇子的“兄弟情深”,秦凤仪没准儿得直接爆发。
秦凤仪私下道,“这哪里是送赏,分明是来送恶心。”
李镜眼神亦是有些幽深,道,“咱们这就要回南夷了,你勿必沉住气。这个时候闹出来,都得说咱们没理。”
秦凤仪冷哼,“我能叫他恶心了!”
哪怕秦凤仪死不承认,却也着实叫大皇子这一套兄友弟恭闹得心中大是不悦。好在,他如此亦颇有城府,还不至于发作出来。
但,就这样,仍就令秦凤仪减了几分心情。好在,离别在即,秦凤仪自己也忙,没时间多想大皇子带来的这一通恶心,便到了回南夷的日子。
秦凤仪携妻子儿女以及大舅子一家,如同来时的八面威风,秦凤仪走时,朝廷亦是诸多赏赐,诸皇子一直送至永宁门外,秦凤仪辞别诸人,带着大部队回了南夷。
大阳还在车里朝叔伯们亲热的挥手,“叔叔伯伯们回去吧,我们明年还来哪。”
一句话,把过来送别作秀的大皇子给恶心了个跟头。
眼尾扫到大皇子肠胃不适的模样,秦凤仪哈哈一笑,深觉一口恶气叫儿子给出了,心下好不痛快!秦凤仪在马上微一拱手,对诸人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来日再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大皇子:送瘟神啊送瘟神~
大阳:我们明年还来啊~~表太想我~~
大皇子:这谁家小崽子!
第376章 开窍
大阳很实在的恶心了大皇子一回; 算是给他爹出了口恶气,以至他爹也不介意肥儿子一来京城就有叛变危险啥啥的了,秦凤仪把肥儿子拎出来与自己一道骑马; 父子俩骑马上; 秦凤仪就一手搂着肥儿子; 一面给儿子说路两畔是什么树; 田里种的是稻是麦,其实,后面这个还是秦凤仪到南夷后接触民生后才了解的; 他小时候做大少爷的也不晓得; 故而要把自己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儿子。秦凤仪兴致上来,还会伸手掐一段柳枝,摘掉枝上柳叶; 截去或太粗或太细的两端; 轻轻抚弄; 之后; 做个柳笛出来,一长一短的吹调子给儿子听。
大阳也要学,秦凤仪把柳笛给儿子,听着儿子鼓起双颊吹的起劲儿,秦凤仪亦是心情大好。大阳这笛子吹的,寿哥儿都不肯在车里坐着了,也要出来骑马,李钊只好也把儿子带出来骑马。寿哥儿也想吹柳笛; 李钊甭看传胪出身,侯府嫡长,啥好东西没见过啊,这柳笛儿他就没玩儿过。李钊道,“等一会儿爹教你吹笛子吧。”
大阳就说了,“舅,笛子不如这个好。”说着还一长一短的又吹了两声,伸出小胳膊,把自己的柳笛递给阿寿哥,大阳道,“阿寿哥,你吹我这个,我看,舅肯定不会做,我再叫我爹做一个就是了。”
寿哥儿道,“你吹吧,我爹肯定会做的。是不是,爹?”说着,寿哥儿一幅很有信心的瞧向自己爹。
结果,李钊真是给这什么柳笛儿难住了。
秦凤仪嘿嘿怪笑,跟寿哥儿道,“这柳笛,只有探花会做,你爹是传胪,所以,他是不会滴。”秦凤仪得瑟地在马上再折了枝柳枝,给寿哥儿做了个柳笛,寿哥儿高兴的接了,“谢谢姑丈。”然后,他也学着大阳一长一短的吹了起来。
一时间,外头都是大阳与寿哥儿的柳笛声。
大美在车里板着小脸儿,时不时的伸着小肉脖子往车窗外瞅一眼,一会儿就哼一声,一会儿再哼一声,然后,越哼越气愤,忽然,大美爆发了,大叫一声,“我,吹!”
大美那大嗓门儿,秦凤仪一瞧,闺女俩眼盯着哥哥们手里的柳笛儿要喷火了,就知道闺女是听着哥哥们吹笛不乐意了,她也要吹。秦凤仪忙又做了一个柳笛儿给闺女,大美这才不生气了,然后,一直吹了一路,哥哥们吹累了,她还吹呢。一直吹到晚上睡觉,秦凤仪劝闺女,“闺女你歇歇吧,明儿早再吹。”
大美哼唧一声,“我,吹,好。”意思是她吹的最好。
秦凤仪点头,“那一定啊,我家大美最会吹柳笛儿了。”
大美便晃晃脑袋,露出个得意又高兴的模样,这才把柳笛儿交给她爹,躺床上准备睡觉了。
孩子们入睡向来很快,秦凤仪摸摸儿子的胖脸,再摸摸闺女的小圆脸儿,道,“咱大美真好强诶。”
李镜笑,“大美今天可羡慕大阳能在外头跟你一道骑马了,可她还太小,又不能坐马背,今天可是郁闷了一天。”
秦凤仪笑,“明天你骑马带着大阳,我带着大美,短短的坐一会儿无妨的。”
“太麻烦了。”
“这可怎么了,不麻烦。明天中午就能上船了,骑马也没多少功夫。”秦凤仪一向很宠溺孩子,既然闺女这么想骑马,那一定要满足的。
李镜便应了。
果然第二天,秦凤仪带着闺女坐马上,大美很是高兴,半日都是欢欢喜喜的,上船后还亲了她爹两口,就坐在舱里,一长一短的捏着柳笛儿吹了起来。
然后,寿哥儿大阳也过来一起吹,还有大胜,说来,大胜这孩子,比大美还要大好几个月呢。结果,走路说话都不如大美伶俐,连吹柳笛儿都比不上,崔氏都说,“大胜怎么学的这么慢啊。”
李镜道,“男孩子是要慢一些的。大阳小时候也是这样,大妞只比大阳大俩月,大妞说话伶俐干脆的时候,大阳还单字往外嘣呢。”
崔氏道,“看着真着急。”又说,“寿哥儿小时候可不这样。”
“要不就是天生的慢性子。”李镜看内侄儿们都是很顺眼的,道,“孩子不用急,现在看着慢,以后不见得慢。”
俩人说着话,实在是叫孩子们这柳笛儿吵的不行了,李镜道,“大阳寿哥儿,你们带着弟弟妹妹,找你们爹去玩儿。”
孩子们忽啦啦的去了,就是秦凤仪这最宠爱孩子们的,也受不了四人联吹。李钊干脆道,“你们都大了,很该念几句书了。”干脆教孩子们念书。
别看秦凤仪自小是个不爱学习的,大阳不一样,李钊一教千字文,大阳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