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谣》第37章


这舞谱,此时难道不应该躺在东苑案上么?怎在陆离手上?
“侯爷昨夜将这舞谱送到小生这儿,命小生查验此中是否淬毒。小生验过了,无毒无害,是以来府上物归原主。只是这薄册的年岁久了些,翻阅时容易起尘,还望夫人多加留心。” 
原是宋修远认定杜衡与厉承乃一丘之貉,唯恐借舞谱之机再对穆清有所图谋,便连夜命林俨将舞谱送至陆离的醉园,他本想着以陆离的本事,一夜的时间足矣,在穆清晨起前便将舞谱送回,没想今早上朝时陆离都未传来任何消息。 
陆离的本事自然不是假的,虽然不知宋修远意欲作甚,但是瞪着眼珠子不到卯时还是将事情解决了。
他前前后后又将那折腾了他一晚上的舞谱翻了不下十次,突然悟了:蜀女好舞,看那穆清公主体态婀娜,应也是个中翘楚;宋修远那小子,莫不是在讨夫人欢心?只他不知从何处寻来了这不靠谱的舞谱,竟生生折磨了他一晚上。
他陆离何时帮人做过这等便宜事?便思忖着等到日上中天了,才怀揣着舞谱亲上侯府,也好叫侯府夫人知晓,这份舞谱,不全是宋修远一人之功。 
实则陆离此行也怀了些私心。穆清捧着舞谱,还未从中绕过神来,那厢陆离又续道:“前些日子小生得了些上好的花雕,听闻夫人与柳娘子交好,烦请夫人做个顺水人情,将这两坛子酒献与她。” 
穆清又从陆离手中接过那两坛花雕,正琢磨是否应同陆离再寒暄两句,陆离蓦地便告辞了。陆离这厮的行事太过跳脱,穆清回想着他今日自进府门便怅然若失的模样,想了想柳微瑕,又想了想姜怀瑾,忽然觉着,这手上的两坛花雕,恐又是个大山芋。 
***************
穆清命人将两坛子的花雕存好,提溜着舞谱便回了东苑。舞谱是阿兄给她的,自然不会淬毒,但是宋修远却不知杜衡同她的关系,他将舞谱送到醉园……是否意味着他对阿兄起疑了?
至于杜衡。。。。。。阿兄来寻她,绝非递舞谱这么简单。
穆清心底重重地跳了下,她急忙伸手来来回回翻阅起面前的舞谱来。
阿兄可是会在舞谱上做什么标识,传话给她?杜衡好书画,擅摹本,穆清相信凭他的本事,绝对能够在薄册中作出一些陆离识不出来的信息。
九岁那年,青徽子将《江海凝光曲》舞谱传给了她。自此后的四五年间,她为了练成其中的剑舞,通晓个中情绪,前前后后将这本薄册翻阅了不下数百次,早已将其中内容烂熟于心。到后来,她甚至连哪一面的那个角落里滴了颗墨,都记得清清楚楚。
穆清细细浏览着舞谱,却没有发觉一丝一毫杜衡添上去的痕迹。
莫非是她会错了意,阿兄真只是来送还她落于马车上的舞谱的?可她被宋修远救回那日,杜衡分明还执意要带她回华蓥。
他难道要强行将自己从镇威侯府里带出去不成?
穆清叹了口气,若是能直接同杜衡说上话,便不会有这般多的猜忌了。
只是有了昨夜宋修远的话,穆清只恐她这时候再去杜衡的院子,徒惹非议,便能坐在案前瞪着面前的薄册。
正犹疑着,却听下人道宋修远回府,径直去了杜衡那处,穆清的一颗心似跳出了嗓子眼。青衿见她面色不佳,倒了杯茶递给她:“公主看着面色不善,可是累着了?” 
穆清接过茶盏,抿了一口,瞧着青衿天真耿切的模样,问道:“你觉着将军去那游侠儿处,所为何事?” 
“侯爷的言行,婢子不敢揣测。”青衿想了想,又道,“不过那游侠儿既然留宿于此,便算是客,侯爷身为侯府当家,自然是去尽地主之谊的。”
听着青衿糯糯的回应,穆清的一颗心终于定了下来。
青衿所言有理有据,以宋修远出了军营便谦逊有礼的性子而言,绝不可能将门客独自晾在府内。
更何况宋修远不傻,即使欲先下手为强除掉杜衡这个威胁,他也不会选在自个儿府上。方才的一番心悸,大概真是她当局者迷罢。 
若是在杜衡离开侯府前,自己能找合宜的时机悄悄与他见上一面,便好了。
☆、为盟
略尽地主之谊的宋修远一迈进院子,便嗅到了一股隐隐的焦味。杜衡仍是昨日的墨色衣袍,正负手背对着他,站于风中盯着院脚那几丛焦黄的湘竹。
焦竹的气味虽淡,却刺鼻。宋修远微微皱起鼻头,开口道:“阁下好情致,登府一次,便烧了我府中的竹林。不知下次登门,还预备烧些何物?” 
杜衡听闻声响,便回过身来朝着宋修远作了个揖:“侯爷日安。”见宋修远仍死死盯着身后的竹子,赔礼道:“这些湘竹瞧着毫无生机,本就熬不过这个冬季。下回拜访,在下便从华蓥背几捆上好的湘竹向侯爷请罪。” 
宋修远闻言干笑了两声,示意左右屏退出院子,大步迈进了屋子。杜衡见状,明白宋修远应有事相谈,亦跟进了屋子,顺着掩了门。 
宋修远看着杜衡行云流水的一翻动作,索性开门见山问道:“阁下与厉承是何关系?” 
“萍水相逢的江湖之友罢了。” 
“阁下以为,凭我侯府的能力,查不出你二人的关系?”宋修远未理会杜衡似是而非的回应,沉声道,“我希望阁下亲口道出你此行究竟为何?” 
杜衡虽比宋修远虚长了三岁,但对着宋修远漆黑阴鸷的眸子,一时竟有些透不过气儿来。不过思及此前已将可能在侯府得到的种种遭遇预演了一遍,至多一死,反倒坦然道:“那舞谱确然只是个幌子。在下乃受人所托,望借献宝之机得见夫人。” 
宋修远负手而立,仍盯着杜衡的脸,似要将他看穿一般:“月初厉承劫持夫人,与阁下亦脱不了干系,是也不是?” 
还真是桩桩件件都瞒不过,杜衡无奈颔首:“侯爷既已洞悉在下的身份,为何不将在下同厉承一样,昨夜便直接捆了在下扔去大理寺?” 
宋修远从桌上倒了杯凉茶,递给杜衡:“若某没猜错,阁下的上家同厉承一样,皆是悦世客栈的老叟?”
见杜衡不曾否认,只默默把玩着手中茶盏,宋修远续道,“阁下与厉承既是好友,想必也知晓厉承被袭一事。歹人虽仍未被大理寺那些大人们查出来,但依阁下之见,该是何人?” 
刺杀厉承一行的歹人身份,宋修远早有疑惑。
寻常劫匪即便有偷天的胆子,也不会对着朝廷官军行刺;联想到厉承言中提及的阅世客栈,宋修远便猜想应是厉承上家见其行事失败,又恐其受不住刑法和盘招供,便趁着他未被投入大理寺时及早灭口。
杜衡亦是个明白人,经宋修远提点,当即想透了各种关节。 
宋修远掀袍坐下,抬手请杜衡也坐了,瞧着杜衡的神色似是了悟,问道:“华蓥青徽子之名,某曾有所耳闻。阁下既师承青徽子,想必定然不会心甘情愿受人雇佣行如此之事。既如此,阁下与某做笔交易如何?替某查清悦世客栈背后是何人。” 
杜衡咀嚼着宋修远提供的信息,问道:“不知侯爷以何作换?” 
“阁下的性命。” 
细细想来,与悦世客栈的这桩交易,不论结果成败与否,因涉及到了宫廷侯爵与邻国公主,个中势力权益错综复杂,作为棋子的厉承与杜衡二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也是老叟寻到他上他二人的缘由,江湖游侠四海为家,了无牵挂,即便在不知觉间被灭口,亦无人知晓。
但若背后暗藏了镇威侯府的势力,那么保住性命便不成难事。杜衡为人虽旷达,却尚没有潇洒至真真正正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境界。宋修远既然给了他如此良机,他何乐而不为?
更遑论他本就不愿伤了穆清,接下悦世客栈的交易,面上与那老叟虚与委蛇,不过也是为求得一个真相。
他这个做阿兄的,自然要竭尽所能查出来,究竟是何人意欲对穆清图谋不轨。
杜衡略微思索,起身向宋修远躬身道:“如此,在下的性命便交托与侯爷了。” 
宋修远亦起身,虚扶起杜衡:“杜郎君莫要客气。” 
杜衡顺着话头问道:“不知侯爷是否能就此撤了院子外的护卫?在下替侯爷做事,自然不可日日拘在侯府。” 
宋修远闻言失笑,“那是自然。” 
杜衡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做出拘人这种失礼事情,提出交易有求于己的明明是他,但周身所散发的气场与那隐隐的戾气,却让人觉得仿佛恳求他人应下提议的是他自己。
同宋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