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第39章


是夜,御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青明坐在桌后,放下笔,疲惫的揉了揉眼角。
“皇上,夜深了,该休息了。”随侍在他身边,新任太监总管董贵。
新帝登基第一个月,海公公跟他做了交接,才离开去陪伴太上皇,董贵是海公公一手培养起来的,能力手腕丝毫不逊色于他。
“嗯,摆驾吧,”青明起身,离开御书房,回到帝寝殿。
守在御书房里的子归跟着一起回去。
知道这位新帝不喜欢宫人张罗他的起居,所以随他回帝寝殿后,便识趣的退下去了。
子归同样退了出去。
青明站在偌大的帝寝殿里,没过多久,从黑暗的内室中走出一个人。
来人二话不说,直接拥住他,烙下火热的深吻。
一吻完毕,两人不曾分开。
想当然的,能做出这些事的也只有那位韩少将军了。
“又处理政务到这么晚,”韩拓心疼的摸摸他显出几分瘦削的脸。
“刚登基,要处理的事总归是要多一些的。”青明抓下他放在自己脸上的大手,不在意的浅笑道。
御书房一向守备森严,即使青明不喜欢有太多宫人,也不能遣走御书房的守卫,因此登基后,韩拓虽然依旧每晚都来,却不是去御书房,而是早早来到帝寝殿,等他回来。
“别太勉强自己,有些事急不得。”韩拓一边说,一边摩挲着他冰凉的手。
“我明白。”青明绕在他背上的手臂安抚的拍了拍,却忽然动作一顿,随即像是发现什么一样摸了摸他背后的布料,抽出另一只手抓了抓他的头发,“怎么回事?你的衣服怎么又是潮的,头发也还没干,现在已是深秋,你也不怕着凉!之前就想说了,既然已经洗漱过了,就不要来了,不差这一天。”
他微微蹙眉,语气不善的责怪道,显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情况了。
“不用担心,我内力深厚,又常年练武,不会轻易着凉的。”韩拓听了他的话,脸上有些尴尬,只是在黑暗中,青明没有发现。
“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青明盯着他的眼睛,略显严肃的提醒。
“我知道了。”韩拓不想惹他生气,答应道。
听出他话里的敷衍,青明轻笑一声,推开他,“如果下次我又发现这种情况,你晚上就不用再来了,你知道的,我不想让你进来的话,你就一定进不来的。”说出来的话满满的威胁意味。
“好吧,听你的。”韩拓这次不得不认真的回答。
“你先在这儿坐着吧,我去沐浴更衣,一会儿出来再聊。”青明走进内室,在一侧的墙上推了一下,墙上裂开一条口子,那是专供皇帝使用的温泉池,为了隔绝湿气,特意打造成了密闭的石室。
他走进去,石门重新闭合。
韩拓坐在外面的椅子上,闲着无事,不知怎么的,青明最后一句话一直回响在他脑海里。
沐浴……更衣……
柔顺的长发……微红的脸颊……水润的眸子……纤细的脖颈……
若隐若现的锁骨……白皙紧致的胸肌……还有红润可爱的两点……
一下子回想起之前在曲江镇,他被自己拽进水里,冒出水面时的月照美人图;又想起之后两人裸|裎相对……
咦?怎么感觉鼻子痒痒的?
韩拓忽然感觉不对劲,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然后震惊的发现自己手上沾上了某种铁锈味的液体,瞬间大惊失色,抬起衣袖在鼻子上抹了抹。
想到一会儿青明出来后看到自己这般模样,韩拓彻底坐不住了。
太丢脸了。
站起来就要走,又想起不打声招呼不太好,可是石门太厚,防水隔音的效果极好,自己就算喊破嗓子把宫中侍卫都招来,他也未必听得到。
焦躁的在原地转了两圈,突然听到石门滑动的声音,还不等青明完全走出来,就扔下一句,“我想起还有事,先走了。”
青明听到他的话,正要询问,就见他已经不见了。
“什么事,这么急?现在可都很晚了。”青明莫名其妙的看着窗外,“算了,明天再问他吧。”
第34章 第三十三章
第二日早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董贵站在台阶上高声道。
御史台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臣有事奏请圣上裁夺。”
“聂大人,今天要弹劾哪位大臣啊?”青明看着他,浅笑道,显然对这位刚正不阿的御史台官员的行事作风很是了解。
“回圣上,臣以贪污受贿草菅人命之罪名,弹劾刑部侍郎郜仁。”
“臣冤枉啊~”郜仁立即从众人中间走出来,跪在地上喊冤。
“哦?详细说说。”青明瞟了他一眼,说,“听完聂大人的话,再喊冤也不迟。”
郜仁神情一凛,低下头,不做声。
聂御史立即开口详细说明:
“回圣上,帝京城管辖下得城郊李家村有一地头蛇,名叫李亮,因头几年经商发了家,在当地做起了高利贷生意,此人心术不正,利用狡诈之计蒙骗李家村人欠下巨额钱款,接着趁机派人上门催债,若无钱归还,便会抢收村民田地、住宅,甚至幼女,逼得李家村人苦不堪言,忍受不了如此折磨,村民们签下联名陈情状,跑到帝京报官。”
“据我所知,此类案件应该是报到京兆尹那里,和刑部有什么关系?”
“回圣上,此事原该由京兆尹处理,只是报官时正好遇上京兆尹官职变动,于是就被转给了刑部。”
“那后来呢?”
“后来,刑部受理此案,查了三日,便驳回了村民的状纸,还以欠债还钱为由,警告村民按期归还欠款,否则判他们个欠债不还之罪。”
“郜大人,可有此事?”
郜仁连忙回道:“回圣上,确有此事。但这事,下官确实已经调查过了,李亮也提交了有村民签字画押的欠条,归还日期,欠债人名姓、手印,该有的欠条上一个不差,所以下官才驳回了村民的状纸。”
不等青明接着询问,聂大人就耿直了脖子,厉声道:“一派胡言,分明是你收了李亮的贿赂,见此事有利可图,才判他无罪;而且还派衙役随他回村,暴力警告村民按时还钱,两个前去报关的李家村村民当天都被打死了。而且按大周律,放高利贷视为有罪,轻则钱财充公,重则五十大板发配边疆,你明知故犯,包庇罪人,纵容行凶,草菅人命,罪大恶极,臣请圣上裁夺!”
“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国舅朱洵走了出来,躬身道。
“国舅请说。”
“臣想请问聂大人,”他半侧过身看向挺直腰板,和他站在同一排的聂大人,问道:“聂大人刚才所说的一切是否有证据?”
“这……有李家村村民为证。”聂大人顿了一下,回道。
“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片面之言,如何算数?若是他们为了逃避欠债,而污蔑李亮,岂不是污了耿直公正的聂大人的一世清名?”
“你?!”
“况且,就算聂大人说的是真的,难道没有可能郜大人也是被小人蒙蔽的吗?”朱洵一句话将聂大人噎得脸红脖子粗。
后面跪着的郜仁像是想起什么一样,突然开口道:“皇上,下官也是被欺骗的啊~李亮拿来的只有欠债的凭据,下官便以为只是普通的钱财纠纷,没听说是高利贷啊~下官要是知道,一定不会为虎作伥的。”说完,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两下,表现出无限懊悔。
“胡扯!你怎么可能不知道!”可怜聂大人为官十年,此刻连鼻子都要气歪了。
“你怎么知道我是胡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怎么敢在这大殿之上欺瞒圣上!”郜仁梗着脖子反问。
“你……”聂大人颤抖着指尖指着他,憋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由此可见,郜大人并非明知故犯,故意包庇罪人,至于贪污受贿,草菅人命,还需要认真调查,免得被小人陷害、欺骗,你说是吗?聂大人。”朱洵温和的问。
聂大人也知道今天是定不了郜仁的罪了,愤怒的哼了一声,退了回去。
“如此,还请圣上明察。”朱洵眼含得意的说完,也退了回去。
此时,青明侧头,一只手支在龙椅扶手上,脸上依旧含着笑,只是那双眼正酝酿着无尽的寒锋,冷峭刺骨。
正跪在地上听候发落的郜仁,迟迟得不到回音,小心翼翼的抬头向上方看去,目光刚移过去就被刺个正着,顿时汗毛倒立,浑身冷汗,心虚的趴回地上,颤抖着身子,恨不得把自己藏到地缝里。
大殿上静了良久,大臣们有些不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