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众臣不信我,把阿述对我说的一番话搬出来:“古籍中所记载的日蚀凶兆皆为我中土大一统时期,中土只有一个帝王的时代。现我中土北有我大隋,南有西梁国、陈国,实为南北分裂时期。我听闻陈国国主陈叔宝是个不理朝政、生活奢侈的昏君,上苍定是将罪于他,而不是将罪勤政爱民的父皇。”
我越说越铿锵有力:“所以,我斗胆认为上苍不但不怪罪父皇,而是告诉父皇陈国主有大罪过,需父皇南下灭陈,一统南北,解救南陈百姓于水火之中!故,此日蚀为吉兆!”我把最后一句话拉得又高又长,接着对父皇重重一拜:“我大隋有父皇这一代明君,往后必将繁荣昌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父皇身后的众臣皆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杨素说:“有人曾谬赞老臣,言我乃都城第一圣辨,未想今日才知孤陋寡闻。公主未及豆蔻,却堪比十三少年,能有如此高远的看法,吉兆之说,老臣心悦诚服啊!”
刚才的高熲向我俯首行礼:“公主之说解我大隋内忧。我等为人臣子却只知从古籍中了解日蚀,一味听信,实在惭愧!”
这话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我听得惭愧:“阿五多谢杨公和高公的谬赞。”我本想把阿述的名字说出来,可一想到若是二皇兄知道后,知道我对阿述敬佩会不会更加阻止我与他往来。所以我说:“之前我所言,实非我所想。是我入宫前听闻沿途百姓所说。”
杨素惊讶,“呀”地一声,说:“此人有如此远见,不知在城内何处?素冒昧地问公主,着实是想见上此人一面引为知己!”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这章想写够3000字的,又担心你们会觉得我拖情节。
☆、第028章 曾下诏举贤
杨素这一问,我更是不敢把阿述说出来。父皇曾于正月的时候,下诏举“贤良”。这让我看到通过唯才是用,女子能够有施展才华的希望,但也仅仅是希望,毕竟下诏举“贤良”只针对男子。
阿述说过他无意出仕,只想做个医者。我不能破坏阿述对未来的规划,让他在“贤良”的名单里,所以我回答说:“此人见附近的百姓神情惶恐相继打鼓驱蚀,便不断地用此说法游说百姓,导致被百姓围堵。我当时只看到他的背影,又因心急入宫,所以就此错过。”
“真是可惜啊,可惜了!”高熲等大臣纷纷摇头感叹。期间公爹王谊几次欲言又止,最后保持缄默不语。
我后来才知道,这些大臣这般说话只是为了让父皇开心,他们根本不想让朝堂上出现寒门人士。实在是朝堂一些部门缺乏人才,他们不得已才允许父皇下诏举“贤良”。
父皇说:“可惜什么,朕现在就派人前去询问百姓,待查出此人是谁,定礼待他,请他出仕。”
父皇说完站了起来,众臣和母后及宫人接着站起来,我也跟着起身。
我在想绿丫有没有听到阿述说的话,一会回去得封她的口。这时父皇向我走来,拉着我走向母后,笑着对母后说:“皇后给朕生了个好女儿。”
我担心母后会责怪我参与朝堂之事,解释说:“母后,阿五愚钝,不懂朝政,只因担心现有外患,不想国有内忧,才赶来此处说事,望母后勿怪儿臣多嘴。”
母后从父皇的手中拉过我的手,拍着我的手背说:“母后怎么会责怪你呢?你长大了,只要把心思的方向放对,母后非但不会责怪于你,还要大大的赏你。”
接着母后命人赐我钱帛,而后有宫人上前询问父皇祭台是否继续搭建。
父皇刚想说话,杨素谏言说:“臣建议皇上不要继续建台。”
“为何不建?”父皇把宫人挥退。
杨素又说:“祭天是为禀告上天。若认为凶兆则是我大隋有过,若认为吉兆,则是告诉世人南陈有大罪过。所以,臣不但不建议建台祭天,还要建议今日公主所言内容,在场的一干众人皆需保密。毕竟我大隋现还有突厥隐患,若直言南下攻陈,就会南北受敌。”
高熲皱眉说:“可若不把公主所言告知百姓,又如何安抚城内的恐慌?”
“是啊,这该怎么说好呢?”众臣低头交耳地议论起来。
父皇就问我:“阿五,这吉兆是你所言,大臣们皆认同。你认为朕该如何安抚百姓?”
母后暗中拉了拉我的衣袖,我明白母后是为我着想,她是担心我说得太多,有大臣会说我身为女子干预朝政视为失德。
我想了想说:“父皇,儿臣只是转述他人所言,并非有什么大智慧。我相信父皇和各位大臣定能想到两全之策的。”
杨素对我大为赞叹:“公主不但美凤仪,还进退有度。好读书,通古今啊!郧国公得了个好儿媳。”
公爹王谊笑着回答说:“谊谢清河公羡慕,往后定会更为善待公主的。请陛下放心。”
父皇点点头,挥袖让众臣入正殿继续上朝商量对策。我和母后告了退。
此后,不管在宫中还是宫外,凡有臣子见到我皆会对我行大礼,而我其他的皇姐受到的只不过是标准的公主礼。由于她们骄纵,有意见的臣子见面甚至拱手带过,便算是行礼了。
众臣尊重于我,不仅仅是我所言极是,解了内忧,更多的是我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立排众疑,冒着被人嗤笑的勇气和心系国家安危的大气度。再加上我并没有仗着父皇母后日益增加的宠爱,骄纵度日。有些大臣甚至还跑到我面前倾诉一些不能对父皇在朝堂上言明的主张,希望我能够帮他转述。
面对此事,我皆以“女子不参与朝政”的借口避开,委婉拒绝。我虽希望女子有一天能唯才是用,施展才华,但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
三日后,父皇命人在闹市上贴出告示,安抚还处于恐慌的百姓:“朕已命人前去突厥查探,回禀得知突厥也现日蚀。大隋崇尚节俭,朕亦爱民如子。凶兆定不是将罪大隋,而是将罪于侵犯大隋的突厥,并告诫朕势必击败突厥,还大隋安宁!”
告示一出,日蚀之日带来的恐慌总算是解决了。
我不管绿丫那日有没有听到阿述的话,命令她封口不提那日的事。而绿丫至日蚀后,每当空闲之时皆会恍惚出神,直到父皇贴出告示为止。
因绿丫封口,那日众仆离我和阿述又远,派人寻找“贤良”的父皇因未寻到人郁闷了好几日。他把我请入宫中问了我好几次,不停地在我耳边长叹:“现我大隋是确立新法制时期,正缺人才。阿五,你怎么没看清对方是何模样呢?”
“阿五也替父皇感到可惜。”我小心翼翼地提议:“不若父皇想出一条选拨人才的制度,不论对方是否出生世家大族或是寒门,只要有才皆可唯才是用。”
我本来想加上“不论男女的”,但还是忍住了。只有男子能够实现唯才是用,女子才有希望。眼下男子皆难以实现,更何况是地位低下的女子。也许,我这辈子都无法看到女子唯才是用,只希望能种下一颗果子,待几百年后,甚至上千年后,生根发芽……
父皇听我所言,面有难色的摇摇头,说:“难,难,难!父皇推出下诏举‘贤良’是因为一些部门急缺人手,只是一时之计。但这唯才是用的制度是长久之计,莫不说要确立什么样的制度适合选举人才,仅仅是举‘贤良’这一时之计都遭到朝堂上出生世家大族的臣子反对。”
父皇长叹一声:“哎~~他们是怕寒门出了人才,威胁到他们世家大族的朝中地位啊。可他们又没法在家族中选出更多让父皇满意的人才。所以,阿五以后遇到有学问的才子,需立刻举荐给父皇,父皇趁那些大臣还没反应过来前,任用人才。”
看着长吁短叹的父皇,我再次明白我的梦想实在是太远大了……也许真的只是个梦,遥不可及的梦……
作者有话要说: 一些历史研究学者,说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是科举制的萌芽。但我未在史书上查到,应该是我研究得不够深。
我曾以为汉朝时在民间提拔人才采用的察举制,是科举制的萌芽,后来才发现并不是。察举制与科举制差别很大。
我为什么写杨阿五。因为科举制,它是伟大的,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但它不应仅有男子在这段历史里做出了努力,更应有女子的身影和色彩在里面。所以,我写了杨阿五这个历史人物,表达我对科举制的佩服和对先辈的敬仰。
最后,我写的是历史言情文,里面的科举制是历史上的科举制(但我的文不是历史书),与架空文?
小说推荐
- 皇家童养媳
- ★严正声明:本站所有书籍都是网络收集而来,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皇家童养媳 作者:繁朵]还有,一群美貌聪慧的后妃…嗯,原则上来说,这些其实都不关苏如绘的事,毕竟,她的目标不是嫁给
- 最新章:第439章
- 拒嫁豪门:慕少天价童养媳
- 《拒嫁豪门:慕少天价童养媳》作者:沧海明月心【文案】18岁生日那天,方默幽被告知她有一个指腹为亲未婚夫。什么?对方是个27岁高龄大叔?足足大她9岁?人家说,3年隔一代。他们之间不就是隔了3代吗?老牛竟想吃她这棵嫩草?有那么简单吗?初次见面,她假扮小太妹,本想吓跑他。他却气定神闲说“你真特别”第二次见
- 最新章:第257章
- 童养媳
- 文案:别问腿能不能好 问就是天赋 断腿受的萌点就是被老攻抱来抱去 好是好不了的 傻子攻x断腿受第一章 顾家大少爷落水了,这事儿传的比响水滩的水流还快 一个月前,顾家大少爷顾沉和乐家二儿子乐仙引的婚事刚定下来,安城就闹腾起来了。顾家是安城第一航运世家,能嫁到顾家去当大少奶奶,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 乐仙引
- 最新章:第45章
- 小童养媳
- ★本文由”整理收集★更多全集书籍请访问:http>重逢苏浅夏抬头看了一眼礼台,司仪的表情还显得很亢奋,她估摸着距离开席应该还要等一会儿,胃里又是一阵抽搐,怨念的收回视线,对着餐桌上的冷盘咽了咽口水。早知道婚礼的仪式要这么久,她来的时候就不应该只喝一袋牛奶就出门,昨天晚上公司加班,一加就是一通宵,回家
- 最新章:第48章
- 童养仙媳
- 《童养仙媳》文案有点嚣张的妖界大姐大一不小心得罪了看上去比较小白的某仙。谁知,某仙不但阴险狡诈诡计多端,还比较小心眼儿。于是,她的第三世轮回华丽丽的穿越成了一个又瘦又小又丑陋无比的童养媳。不给吃不给喝还要住窝棚,挨打受骂成了家常便饭。受尽了婆家的虐待与污辱。暗骂某仙是必须的,要生存也是必须的,要更好
- 最新章:第136章
- 修仙童养媳
- 简介:投胎投错了不是最悲剧,最悲剧的是投胎投错之后被人盯上,要当累死累活的保姆一百年。当保姆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保的家伙小的时候是正太霸王,长大了就是冷脸腹黑,一百年过了还不让走,说什么本来就是童养媳,有什么权利走?话说修真三千大世界,怎么她就运气那么‘好,偏偏摊上这么一个魔星?什么什么?一个魔星还不
- 最新章:第345章
- 长乐童养媳
- 作者:丹菁前言明永乐年间,天下太平,江南一带富饶得教人咋舌,但真正富可敌国的当推扬州司马家。司马家先祖乃是跟随在太祖身边、立下不少显赫功劳的开国元老,封地授爵为南阳王,世世代代传袭此爵位。而历经三代在朝为官,至永乐年间,第三代的南阳王辞官归隐,朝廷久留不下,问其原因,才知道好不容易脱离单代单传恶运的
- 最新章:第17章
- 怀笑童养媳
- 作者:丹菁第一章“怀笑,这位就是二少爷,你向前看看”明亮的房里放着数颗夜明珠,仿若白昼般,和房外的雪景大相迳庭。小女娃被身后的司马玉麟推向前,一双黑润如墨的水汪汪大眼眨啊眨的,仿若就要眨下泪来,然只见她回眸一笑,剔亮的水眸子熠熠生光,翘高的唇角更是惹人怜爱地微微弯着。名为怀笑的女娃,有一张总是带着笑
- 最新章:第17章
- 豪门童养媳
- 六月女王简介13岁,她成了洛家的童养媳,高贵的他,挑起她的下巴,只吐了一句“凭你也配”岁月如梭,如今他们已结婚多年,只是彼此行同陌路,分居世界的两端,他有他心爱的女人,她亦有藏在心底的初恋。公司年会上,初恋空降成了她的妹夫,丈夫将情人受伤的手指含在嘴里,却任她一人站在那里,鲜血横流,那一刻,向来坚强
- 最新章:第4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