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怂且甜》第116章


“既是两情相悦,又是亲上加亲,倒也算好事一桩。”赵诚锐似等着看笑话一般,语气里有淡淡嘲弄与不屑,“王妃可着手准备文定事宜及大婚筹备了,本王明日便进内城请圣谕,如你们所愿。”
*****
朝堂局势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因为长庆公主向武德帝自首了“后院杀人案”、主动将侧郎楚晖交给大理寺审讯,长庆公主府就算是主动站上了风口浪尖,对清查后院之事也就毫无抵触阻拦之意。
有长庆公主俯首认错、主动配合的表率,其余人等便是心有不甘,也只得束手认命,搜宅因此而格外顺利,预计中的顽抗与冲突并未出现。这无疑也算长庆公主赵宜安在此事中无意间做出了不小贡献。
全城搜宅从四月中旬开始,到五月初便顺利结束。经历了一场针对官员、勋贵、宗室的全城搜查,京中的民生并未受到明显冲击,一派欣欣向荣。
只是经过这次声势浩大的全城搜宅,不但官员、勋贵、宗室,就连市井间的普通百姓也明白了朝廷破旧立新的决心。
关于这件事的消息从四月下旬开始逐渐蔓延出京,及至各地州府都街知巷闻。
在朝廷有意大张旗鼓地宣扬下,举国上下都看懂了此举的震慑与提醒之意:往后与从前不同了。不管是大错小错,也不论世家贫民,凡律法明文有载不能做的事,做了就会按律付出代价。
大周建制到了第五年,所谓“律法的威严”这才真正开始深入人心。
对有强烈锐意革新之志的储君赵絮、对渴望击碎陈腐旧框、开创崭新盛世的改革派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开局。
完成搜宅后,大理寺忙着审结长庆公主府后院杀人案;御史台忙着弹劾被查出后院人逾数的官员、勋贵、世家;京兆府忙着将重新稽核的人口造册呈交户部;户部忙着将此次稽核出有漏报、瞒报人口而少叫赋税的人揪出来补税……
而武德帝与储君忙着处置此次搜宅查出问题的人,同时还要头疼搜宅前后暴露出的机构冗余、各部职能混乱重叠的严重问题。
总之,在如此风起云涌、热火朝天的大势下,“信王赵诚锐自请圣谕让王爵于世子”的事在朝中竟就显得没多大分量。
第八十三章 
武德五年五月十三,徐静书与赵澈在信王府内行“文定之礼”; 大婚之期则定在九月初九; 这桩婚事便算是正式议定。
按照武德帝与信王赵诚锐密谈的约定,赵澈将在大婚前三日行袭爵典仪; 之后以王妃之礼迎娶徐静书。
虽内城与信王府都未对此事大肆宣扬,却也没刻意隐瞒; 消息很快传遍京中。
坊间对此议论颇多,大都集中在感叹徐静书这个小御史真是交了天大好运,平白从“投亲”变“成亲”。
对这些言论; 赵澈气得想打人; 徐静书倒是平静得可怕。
文定之礼后; 她照旧还是与赵荞一道住在柳条巷的宅子里,每日认真当值; 休沐时便窝在家中看书; 旁人的好奇与探询全交由赵澈去应付。
全城搜宅结束后的御史台忙得鸡飞狗跳; 同僚们得知这个消息后; 大多只是简单向她表达了祝福; 也没闲功夫打听什么。
只沐青霓与申俊险些下巴掉落,总算明白当初徐静书在他俩面前说的那个“朋友”就是她自己。
不过御史台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要弹劾的人实在太多; 沐青霓与申俊都被抽调去协助秉笔御史做弹劾准备; 每日忙得宛如陀螺,累得只能对徐静书哼哼两声,倒也没精神多说什么。
而徐静书很快就发现; 自己在不知不觉间似乎成了整个御史台都察院最闲的一个,连进内城当班的次数都被排得越来越少。
不过这个变化并没有出乎她的预料,所以她在人前始终笑容得宜,做事勤勤恳恳。不必进内城当班,闲在都察院时,便默默去记档房翻看往年弹劾的案例记档。
回去面对赵荞,甚至休沐时候面对赵澈,她看上去与以往也没什么不同。
但赵澈知道,她只是将苦涩与煎熬都藏了起来。
*****
五月廿八,忙到焦头烂额的赵澈抽出一日,与徐静书一道去了京郊広严寺。
広严寺算是皇家寺院,皇室宗亲平素礼佛都会来此,但也不禁止百姓前来参拜,因而终年香火鼎盛,信众络绎不绝。
徐静书倒不是什么信众,只是单纯想来看看而已。
広严寺离她曾经求学的明正书院不远,约莫就隔着两三里地。因香火鼎盛,加之书院学子们也时常过来游玩,商贩们便瞅准了这商机,自发在此形成了小小市集。
市集上并不见什么奇珍异宝,多是礼佛用的鲜花素果、能飞上天的祈福灯、能放下河的莲花盏、消灾风筝之类的,也有一些摊子买点吃吃喝喝、零嘴小食。
这些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没什么稀罕,图个热闹罢了。可对徐静书来说却有些新奇。
她眉开眼笑,好奇地打量着広严寺外这虽小却热闹的市集:“以往在书院念书时,总听同窗们说这里很好玩,我却一次都没来过。”
赵澈听得心疼,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指尖:“瞧瞧有什么想买的?”
徐静书被火烧似地将手背到身后,红着脸瞪他:“大庭广众的,不、不要随便牵小手。”
赵澈无辜脸:“我哪里‘牵’了?我只是‘捏’……”
“闭嘴!”
觑见旁侧几位学子模样的少年少女笑嘻嘻看过来,徐静书羞到头顶冒烟,迈开大步溜进市集里热闹的人群中。
到底赵澈腿长些,她的“大步”对他来说像个笑话,没两下就赶上来与她并肩而行了。
徐静书瞧见有个摊子前围了许多人,便也好奇地围上去,踮脚伸长脖子打望。
摊子最前的长案上摆了两把小巧的木制连弩,对面竖起的大木墙上挂了许多竹牌。
此时有一名少年付了钱,拿起一把连弩对准了木墙上的竹牌。
“这是做什么的?”徐静书扭头望向赵澈。
赵澈心下又是一阵揪疼。他的兔子小姑娘为了能有一番作为,这几年始终只乖乖闷头读书,真的是心无旁骛了。
“这是‘弩彩’,”赵澈低下头,靠近她耳畔,嗓音温柔地解释,“那些竹牌上写着可以得到的奖励。竹牌在幕墙上是倒扣的,事先不给看写了什么。等到摊主翻开弩机射中的竹牌,见上面写的是什么,就会将那个东西给你。要试试吗?”
见徐静书高兴地点头,赵澈便替她拨开人群开路,领她走到了长案前。
摊主笑着招呼道:“我家这是三发连弩!只需要花两个铜角就能玩一回的。”
两个铜角啊……
徐静书咬着唇犹豫片刻,低头去摘自己腰间的小荷囊。
她这自然而然的动作让赵澈心口一窒,薄唇微翕,垂在身侧的手动了动,最终却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
徐静书发连弩的准头之烂,显然是非常受摊主欢迎的那种顾客。
那么大个幕墙,天知道她是怎么接连将两枝□□射得飞过幕墙顶端跑到后头去的。
围观的人哄笑几声后,又纷纷友善地出言替她鼓劲。
她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想了又想,便将赵澈扯过来,红着羞惭的脸轻道:“你、你帮我。”
“好,”赵澈噙笑应允,接过她递来的弩机,“想中哪块木牌?”
徐静书目瞪口呆。表哥这么厉害的么?指哪儿打哪儿?
围观人群中有人笑道:“这位公子,在小姑娘面前撩大话不好吧?若到没中人家指定的那块儿,那场面得多尴尬?”
赵澈笑了笑,连个眼神儿都没给说话的那陌生女子。
倒是徐静书鼓了鼓红腮,凶凶瞪过去:“他从不说大话,很厉害的!”
这毫不遮掩的维护之意让赵澈非常开怀,随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要哪个?”
徐静书伸出食指,先指向木墙右上角,接着又改了主意:“不不不,那个看起来不容易打中,还是换成……”
“别换了,就它。”话音刚落,他已扣动了弩机。
小木箭破空发出一声轻啸,正中徐静书最先指的那一枚。
所有人都看到他扣动弩机前甚至连个瞄准的动作都没有,抬手一扣就指哪儿打哪儿,简直神乎其技!
徐静书看他的眼神更是前所未有的崇敬,乌润双眸中那些亮闪闪的小星星挤得像要蹦出来似的。
那些小星星甜得挠人,赵澈抿了唇,略抬下巴,稍稍掩饰满心里猛烈扑腾的欢喜。这小姑娘已许久没有真正开怀了,早知这样就能哄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