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娘子》第434章


崔老夫人说到这里呵呵笑起来了:“你们瞧,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做主就分了家,日后各房过各房的小日子,我就跟着老大这边留在族里,只是少不得会贴补老二与老三一些,日后我若是想回府里,或是去长安瞧一瞧,你们也不为难不是。”
大夫人与三夫人都沉默了,她们也知道老夫人说的是,只好低声应了。
崔老夫人笑看着她们两个:“如此一来我手里还能留些好东西,去哪都没有人嫌。”
大夫人妯娌二人忙道不敢,倒是把老夫人逗笑了:“罢了,罢了,咱们去正堂吧,你们二婶母她们晚些就该过来了。”
二夫人却是已经在正堂等着了,她端庄地坐在榻席上,高髻上一朵嵌宝赤金牡丹灼灼夺目,脸色瞧着有些苍白,但身子绷得紧紧的,目光凌厉地看着走进来的大夫人三夫人几人,见着老夫人了,才扶着婢女的手起身来作礼。
老夫人看见她,淡淡笑了笑,让顾明珠扶着她在上席坐下,才开口:“身子可大好了?先前请了几位医去给你看,怎么也不见好,倒是教人担心。”
二夫人分明郁着一口气,扯了扯嘴角:“多谢老夫人挂记着,不过是风寒,总要静养些时日才能慢慢有起色。”
崔老夫人看着二房下席坐着的谢氏与郑媛,两个人都是无精打采,谢氏打理府里的中馈还要受二夫人的气,难免是神色憔悴,郑媛却是因为二夫人抬举琴娘与她打擂台,又为了娘家的缘故,更是郁郁难安。
想想二房原本是府里最得意的,生了两个郎君,娶的媳妇都是世家嫡女,二夫人娘家富庶,最该是春风得意,偏偏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到了现在不但没能落好,却还满是怨气。
老夫人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叹气,但当着这许多人也不好多说,索性转过头问大夫人:“族里来的是你们几个婶母,我年纪比她们长,就不去迎了,你们去迎一迎吧。”
大夫人与三夫人答应着,带着媳妇们迎了出去,二夫人虽然不情愿,却也不能不起身来,也要跟着去,却被老夫人叫住了:“老二媳妇身子才好些,就留下了陪我等着吧,让大郎媳妇与三郎媳妇跟着他们去。”
谢氏与郑媛不敢不听,跟着众人一起出去了。
出了正堂,谢氏跟着前面不紧不慢走着的顾明珠,与她并肩而行:“这几日我也不得空,使了人送了那些茯苓霜去,你用着可还好?”
顾明珠笑着道:“多谢大嫂,都是极好的,我还想亲自过去道谢呢,知道你忙着就没有去打搅了。”
没有二夫人在跟前,谢氏轻轻舒了一口气:“你不也让人给我送了首饰衣料还有点心来,不必与我客气了。”
“听大伯母说,再过两日长房也要启程回安平了,你们……”谢氏突然想起崔临的离开是无奈的选择,不算是什么光彩的事,老夫人和大夫人她们都不愿提起,忙停住了不再问。
顾明珠却是不觉得有什么,既然打算了要走,也不必遮遮掩掩,这是他们的选择。
她大大方方笑着:“郎君说送了老夫人与大夫人到安平,我们就该动身了。”
谢氏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扯着嘴角笑了笑,又殷切地道:“日后若有事直管使了人捎了信与我,别的不成,我帮你出出主意也可以呀。”
顾明珠笑着点头:“大嫂处事最是稳当。”
她们妯娌两个在前面一边走一边说着话,看起来很是亲密,走在后面的郑媛却是险些要用怨毒的目光将二人的背影戳穿了,纤长的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去。
她身边的小婢却还是个没眼色的,这时候还上前来在她身边低声道:“少夫人,方才荀姨娘让人来要对牌,说是要给二夫人作香药,要支了钱银去。”
第601章 不满意
她咬着牙,看了看前面走着的顾明珠与谢氏,这才压低声音满是怒意:“既然是二夫人要的香药,你让她去公中支钱银去。”
郑家刚出事,一直对她百般照应的二夫人忽然就变了脸,不但找了借口把崔玮支去了淮南扬州,还各种抬举刚做了姨娘的琴娘,事事将琴娘带在身边,见人就夸琴娘温柔贤淑,也是出身世家娘子,崔玮得了她是福气,气得郑媛胸痛了好几日,偏生还不得不摆出大度的姿态。
二夫人却还不罢休,最后找了个由头,说郑媛从前不曾打理过家事,让琴娘帮着管着院子里的账本子,管事嬷嬷们每日听了郑媛的吩咐安排,却还得去琴娘那里领对牌,分明就是抬举了琴娘跟郑媛打擂台了。
所以,这会子提起支领钱银,郑媛哪里还有好脸色给人看。
小婢自然也知道,低声道:“那婢这就去回话。”
看着她那副惧怕的样子,郑媛的气更是不平:“桂儿呢,怎么没见她在跟前伺候。”
“二夫人先前说要把到了年纪的都放出府去,桂儿姐姐不好再往跟前来伺候。”
郑媛冷笑一声:“只怕是也惦记着给自己寻个好去处,哪里还有心思来跟前伺候。”
说罢,她甩了手就走,再不多问一句。
崔氏族里来的是三位老夫人,都是顾明珠在刚进门认亲的时候见过,大夫人带着众人恭敬地迎着她们,请了往正堂来。
刚进正堂门,坐在榻席上的崔老夫人便笑了起来:“就知道还是让你们过来,我还让人带了话回去,让四弟妹也过来这边坐一坐,她却还是不肯来。”
比起崔老夫人的两鬓斑白,二老夫人已是一头银发,偏生气色极好,朗声笑着往榻席上坐下:“她是信佛的,又是要吃长斋日日诵经,自然不像我们几个闲人这般自在。”
其余两位旁支的老夫人也笑着与崔老夫人契阔起来。
大夫人带着女眷们依次坐下相陪,顾明珠依旧坐在大夫人榻席边,却是一眼望见对席上二夫人脸色铁青,眼眶还隐隐发红,不知道方才留在堂里,老夫人是不是跟她说了什么,想来还是因为分家的事。
“……今日劳烦你们过来,也是为了之后的打算。终究是家大不由人,人大不由娘,这许多年来我们这一支占着嫡长的名头,享的得的都是好的,素来眼红的嫉妒的都有,只是也多得族里各家的支撑,到了今日也是该另做打算的时候了。”
崔老夫人不急不慢地开口:“分家改嗣那是爷们的事,他们兄弟几个如今都还未回博陵,一时半会急不来,到时候他们回来了,再请了族老公证回族里开祠堂,今日我请了你们来是来帮着我把内院的事掰扯明白的。”
她笑眯眯看着堂里神色各异的众人:“终究我年岁也大了,又不管府里的事多年,就盼着能和和气气地把事情办妥当了,不坠了府里和族里的名头,也不坏了他们兄弟叔侄的感情。”
二老夫人先笑着接了话:“这家当大了难免要分家,当年伯叔祖他们不也是分了嫡长房、二房、三房和四房几支吗?不然哪有咱们族里现在的和和气气,照我说这不是坏事,倒是件好事。”
“与其有什么事遮遮掩掩的捂着,不如摊开来分个明白,之后还能亲亲热热作亲戚。”
老夫人点头:“说的就是这个理,如今三房就要去长安,长房也要跟着我回族里打点祭田和族务,二房留在博陵城里,与其劳累他们兄弟几个三地来回奔跑,还要互相顾忌着,倒不如就这么分清楚更好。”
她说着,吩咐大夫人:“让人把公中的账本、簿子都拿来吧,当着你们几位婶母的面,清点清点再来说。”
说得很是简单,但真的清点起来却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单单是公中的各处地契就有好几匣子,各处的账簿子更是抬了几箱笼放在了堂里,好几个精明能干的嬷嬷帮着点算回话,整整忙碌了大半日也还没有清点完。
最后还是老夫人乏了,摆摆手:“余下的明日再说,折腾了这大半日,咱们也歇一歇吧。”
又转头与几位族里来的老夫人道:“咱们妯娌几个也好些年没有在一起躲懒享享清闲了,你们既然来了,就不要客气了,我让她们几个轮流坐庄摆宴,咱们就好生受着。”
二老夫人与那两位自然笑着应了:“那我们也跟着您享享媳妇的孝敬。”
老夫人吩咐婢女:“去把牌桌子支好,一会子打打叶子牌,可算是拿着人陪我了。”
二老夫人笑着:“有她们妯娌几个,平日里还怕没有角儿?”
老夫人笑着,目光掠过大夫人三人:“她们都有事,不像我这样得闲。”
她说着,转过头与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她们道:“你们也不必都留在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