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宠夫》第51章


杨沁悦抱着怀里包袱,哭道:“前几个月她还说马上就能回京了,到时候让人给我说个好妻主,可她转眼间就出了事……我娘酒量那么好,怎么可能会喝醉摔下马呢?”
魏悯坐在书案后面垂着眼睑,指尖轻轻敲着身前的桌面若有所思,丝毫没往梨花带雨模样的杨沁悦那里看。
十八站在一旁,见杨沁悦泪流满面,低头就要掏巾帕递给他,但手往怀里一摸,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巾帕似乎就在他那儿。
十八抬眼去看杨沁悦,瞧见他手里根本没攥着东西,而且含着水雾的眼睛怯生生的往魏悯那儿看,顿时明白过来,不由得摇头瞥嘴,抱胸倚在一旁装作没看见他哭。
杨沁悦自己哭了一会儿,见屋里的两个女人都没有开口安慰或者哄自己的意思,也就咬着嘴唇渐渐止住了眼泪。
魏悯等杨沁悦哭声停下之后,也思虑的差不多了,便道:“杨公子放心,我定然会查清你母亲的案子。”说着便示意十八带他出去吧。
杨沁悦脚步不动,咬了咬嘴唇,声音带着哭腔,“我、我已经没有家了,我在竹城也无其他亲人。”
魏悯这才意识到这件事的麻烦所在,她微微皱眉,斟酌着说道:“本官只负责查案,安抚家属的事情应有朝廷来安排……”
意思就是你跟我哭也没用。
一来魏悯本就不欠杨大人什么,没义务替她照顾遗孤,另外她也是有家室的人,实在不好过于关心杨沁悦的事,免得被阿阮误会。
杨沁悦闻言脸色难看,单薄消瘦的身子摇摇欲坠,低头哽咽道:“我明白,不该麻烦大人的……”
十八看了眼杨沁悦,对魏悯说道:“大人,他现在一个人出去住也危险,不如先让他住在闲着的东厢房,等案子查清后再做打算?”
这是最好的安排,魏悯自然知道,也是她本来想说的。
但这话若是由她说出来,一来到时候会让阿阮心里觉得不舒服,毕竟不管理由如何,这人都是她开口要收留的。二来也会让杨沁悦觉得自己对他有照顾之心,他正是需要人依赖的时候,魏悯不想给他这种错觉。
因此这话由十八说出口最合适,留杨沁悦住下只是为了查案,并无其他原因。
虽然这样做对一个失去母亲的人比较残酷,但魏悯或者其他人又不可能像他母亲那样再呵护他宠着他,他要自己学会坚强才行。
三人从书房出来,正巧看见在堂屋里摆饭的阿阮。
阿阮抬头看见魏悯就是一笑,他手里拿着碗,就用眼神示意她洗手吃饭。
杨沁悦出来看到站在桌子旁摆碗的人,才知道自己以前读过的一句话原来是形容他这种男子的,“眉梢眼角藏秀气,眼神笑貌露温柔”,无须一句言语,便将温柔尽显。
看到模样犹如水墨画中走出来的男子,再看魏悯松开的眉头和眼里露出的笑意,杨沁悦脸上有些失落,不过他很快敛下神色。
“主君,有我的饭吗?”
十八像是怕杨沁悦不知道阿阮身份一样,扬声喊着,伸头去看桌子上的菜。
阿阮这才看向十八,以及她身旁的杨沁悦。
阿阮视线和杨沁悦对上,杨沁悦有些不自在的垂下眼睑。
阿阮脸上的笑意虽然没消失,但淡了不少,他只看了杨沁悦一眼,但只一眼他眉心就是一跳,心中莫名对此人生出不喜。
许是男人天生就是敏。感的,敏。感到看见有模样好看的男人时会生出危机感,尤其是像杨沁悦这种红着眼眶我见犹怜的男子。
他本来想抬手跟十八打手语说昨个她说想吃面,今天早上给她做了面在锅里,但面对着杨沁悦,阿阮莫名临时改了动作,点头给十八多摆了一个碗,等反应过来时,他已经把碗摆好了。
阿阮垂眸攥了攥指尖,心里有些慌乱,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竟是一点也不想被杨沁悦知道他是个哑巴。
第40章 阿阮冷脸
吃饭时; 阿阮从魏悯嘴里听说了杨沁悦的事情; 得知他刚失去母亲; 心里也甚是同情感叹,想着他一个男子将来该如何是好,但等听说他要和她们三人住在一个院子里时; 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阿阮犹豫了一瞬; 慢慢放下手里的碗; 抬手“问”魏悯:
——他没有亲人可以投奔了吗?
魏悯想了想,摇头; “竹城里就他和杨大人相依为命,如今杨大人去了,也就只剩下他自己。”
魏悯说起这事时神色不甚在意; 伸胳膊给阿阮用左手夹了块葱饼; 倒是催促他,“快吃饭; 待会儿饼凉了就不酥了。”
杨沁悦是朝臣遗孤,而且他母亲可能是为了查案而死,到时候哪怕他没了近亲; 朝廷定然也会派人给他找到远房亲戚。
无论如何; 这事都跟她一个新县令没有关系。
阿阮见魏悯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一时也摸不清她是何打算。他垂下眼睑长睫轻颤,低头小口咬饼,有些心不在焉。
妻主可千万别做那等老好人,莫要到时候见杨公子可怜; 将他收做侧侍或是弟弟才好。
阿阮想着,杨沁悦也是个可怜人,案子结束后他要是有别的什么难处,自己也不是冷心肠的人,能帮也会帮一把的。
阿阮忆起自己之前对杨沁悦莫名的不喜,又想到他的可怜之处,心里顿时有些矛盾挣扎。
阿阮想许是杨沁悦长得太过于惹人怜,容易引起女人怜香惜玉的心思,所以自己看见他才会生出危机感。
魏悯看阿阮今天吃饭时格外的魂不守舍,以为他水土不服发烧没胃口,就放下筷子,探手,手背朝他额头上一贴。
阿阮被魏悯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眨巴着眼睛愣怔的看着她,连嘴角沾着的葱饼屑都忘了擦。
“没发烧,我看你没什么胃口,还以为你身子不舒服。”魏悯正打算将手从阿阮头上收回,就瞧见他嘴角的碎屑,不由得用手指给他抹掉,笑道:“傻。”
她语气轻柔宠溺,阿阮听红了耳朵。被魏悯这么一打岔,他也没了心思去想其他的事,老老实实的陪她吃饭。
竹城前县令之死的案子,魏悯到如今也没能找到任何能证明杨大人是她杀的证据。
哪怕心里有怀疑的人,手上也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这件事就是她干得。
就像魏悯怀疑崖知州和梅主簿驿丞三人之间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关系,甚至觉得她们背后有可以达到互赢共利的交易,不然为什么被十八发现梅主簿被赶走之后,直接去了崖知州那里……
但没有证据,所有的猜测就只能是猜测。
好在三天之后,被魏悯捅了一刀半死不活的驿丞,在十八的审问下,终于肯说话了。
十八从半死不活的驿丞嘴里得知,梅主簿以及县衙里的几个衙役,原本竟是城外竹山上的土匪。
六年前匪患闹的厉害,崖知州当时还不是知州,而是崖县令,迫于百姓和朝廷的压力被迫剿匪。
肚子里油水比脑汁还多的崖县令哪里知道怎么剿匪,但当时正是三年一次的考核时机,若是有剿匪之功,绝对可以升迁。
崖县令碰到正事时一点主意都没有,但若是想歪门邪道,脑子倒是灵活的很。
她找人跟竹山上的土匪搭上话,让她们莫要再做土匪了,她有一个好主意。
这个好主意就是给狼披上一层羊皮。
驿丞本是山上的二当家,崖县令见她容貌竟跟竹城驿丞有几分相似,心思不由得活络起来。
崖县令让二当家趁驿丞出门办事的时候将她打晕。
几日后崖县令开始散布消息说驿丞失踪了,等衙役外出寻找时,找到的就是失足摔伤脑袋的二当家了。
二当家半边脸缠着白布,让人看不清她的具体容貌,再加上伪装成摔伤了脑袋,这样行为处事和往日大不相同,以及记不清以前的事情,全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也不怕被人发现。
如此一来,别人都觉得她就是驿丞。
至于山上的大当家,本来才是竹城的主簿,但没两年就病死了,梅三当家这才顶替了她的位置。
土匪的事情不费一兵一卒的解决,朝廷记了崖县令一功,她就这么摇身一变成了崖知州。
从此官匪勾搭鱼肉百姓,做着互利共赢的勾当。
杨大人作为新县令进入竹城,起初还没发现什么,但其实已经落入了崖知州和土匪们的控制里,慢慢的等她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
竹城的驿丞是土匪,杨大人跟朝廷寄的折子全都被她拦了下来,事后递到了崖知州手里,就这样让杨大人彻底跟外面失去联系。
杨大人家有个儿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就出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