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妙玉传》第39章


那姑子也起身来至“师父”的身后,拿起一把梳篦来,轻轻梳弄起那头秀发,眼睛看着镜中人道:“那,日后,咱们便是守着青灯古佛过一世了?”
“师父”默不作声。都是如花的年纪,叫人如何答?
这位“师父”,便是玉昔缘。时隔两年,便从稚气未脱的少女出落得更加楚楚动人。在京城外牟尼院中住了一年多,受贾府王夫人好意相邀便来到这大观园栊翠庵中。只是,从此这姓名中无昔缘了,众人皆以法号相称,妙玉。另两个姑子,一个是晴风,称妙尘,一个就是香怡,法号取了“妙真”二字。
今日是来这大观园中的第一日,只因到时已是晚饭时分,并不曾去拜见府中诸人,也未见有人来拜,只带着几个脚夫随着这府中管事林之孝家的径直到了这庵中,路上见着三三两两的丫鬟,因天色已晚,也未看真切。一进山门,左右两处亭子皆被几株梅树环绕,北屋佛殿,由外绕进去才进内院,各屋里不过寻常摆设,里间陈设倒是不少,只太过简洁,妙玉唤了妙尘妙真将随身带来的箱中诸物,摆在卧房内,另将旧时用的霞红纱帐子挂在床上。她住在西厢房,正房空着,过些时日好让师父慈心来住。几个丫头住耳房,也另给若影——妙弘留了住处。
只一会儿工夫,一个模样齐整的丫鬟就将饭菜送来。“只因时候有些晚了,没有多少现成的斋饭,太太吩咐另做了些,今日师父们将就吃吧。太太还说,有什么需要的跟林之孝家的言语一声,不必客气。师父虽是清修,也不必太过节俭的。”
妙尘接过盒子,将妙玉素日爱吃的放在一处,其他的另放一处。妙玉淡淡地说:“姑娘替我谢过太太。”
那小丫头说了个“是”字,立在地上,也不见这几个姑子有什么吩咐,因又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不叨扰师父们了,先回去了。”妙玉这才回说:“姑娘好走。”小丫头一面走一面在心下嘀咕:“这些姑子,仗着自己模样周正、大户出身就这般趾高气扬的,水仙不开花,连个屁都不肯多放。如今寄人篱下,不过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罢了,有什么好神气的。阿弥陀佛,再有这样的差事,我可不来了。”
妙玉用了晚饭就歪在了床上看书。这里妙尘同妙真伺候妙玉睡下,就同去西耳房歇息了。妙玉却是辗转几次,不能入睡,索性起来倚在枕上看起那霞红的纱帐来,不禁叹了几声,心下想着:纵是将这房间布置得同从前一模一样又如何?终究是寄人篱下。如今父亲、弟弟都远在崖州,自己隐姓埋名才得了这么一个归处。
妙玉撩开纱帐,起身从妆台一个盒子里翻出一把折扇来。又把灯挑亮,打开那折扇,空有一幅画——不过当日妙尘买来的一把无用扇子,虽然跟他无关,却也算个念想,想又如何?倒平白添了烦恼,妙玉一时伤感,便索性将扇子扔到一个归置不常用的旧物箱中,慢慢睡去了。
☆、大观园里念旧人 新闻奇花难辩分
作者有话要说: 一千个读者心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啊,看到这一章宝姐姐的粉不要拍我,我是林妹妹粉啊。
第二日,妙真一早备了斋饭,伺候妙玉用完,妙玉便漱了口,又净了手,往东禅房里去了。妙玉心思不似从前开朗,行事本就怪异,近些日子越发有孤傲之姿,妙真也不敢去问,只得同妙尘说:“今日不是要去见见府里的太太、小姐吗?”
妙尘正在那里泡茶,见妙真一脸为难神色,笑笑说:“由她吧,咱们这位主儿,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倒叫妙真更是为难,做主子的自然不用顾全那些人情往来,做丫鬟的再不替主子想周全也忒不像话了,自己受了李灵均的嘱托,却不能为小姐顾周全,心里难安。妙尘看出妙真心思,说道:“你若是愿意去,就自己备些礼,去各处走走罢。”
妙真便挑了些新首饰,又经了妙玉的许可拿了几本妙玉抄录的佛经,另拿了几本慈心师父抄录的佛经便往各处去了。这一上午,妙尘都没再瞧见妙真的影子,险些过了午膳,这丫头才回来。
妙真穿着青衣,帽子却不见去向,只在发间簪了朵海棠花,热得香汗淋漓,一进门就说:“你们不去倒便宜了我,这园子比咱们在苏州的园子大上几倍,只怕逛上几日都逛不完;这里的小姐个个儿仙女儿似的,我活这么大,也算是大户门里的丫头,今日才算是真正见了世面。”妙真喝了口水,却见妙玉神色自若,她说这半日竟没吊起妙玉一丁点胃口,还只顾在那里喝茶。倒是妙尘,看到妙真想起当年在蟠香寺后园的日子来,上前边问:“个个儿仙女儿似的?可比得上咱们的小姐?”边抢了她的海棠来戴。
妙真逛了半日,也懒得动,由得妙尘去闹。说:“比咱们小姐,自然是不如,倒也有两个能和咱们小姐相当的,不过都不算这府里的人,一个这府里老太君的外孙女,叫林黛玉,一个是府里太太的外甥女,叫宝钗。”
妙尘说道:“能跟咱们小姐用一个字,想必也能配得上,你倒是说说,咱们的小姐跟这个黛玉比,到底谁更好?”妙真抿嘴笑笑说:“我可不敢说,你自己去看,何苦来问我招恨呢?”
妙玉抬头看看外头,几株梅树交错在眼前;花花草草俱已凋零,除了这屋里,哪有什么好景?好在北方天高云淡,才不致失了生机。那日来时闷在轿里也没见什么景致,妙真这丫头才逛了半日哪里就这么大兴致?
妙尘等着妙玉说话儿,妙玉却只管出神。什么宝啊黛啊的小姐,来时倒是听师父吩咐过几句:这府里小姐少爷多,与你年纪相仿,都是出众的模样人品,本应常一处坐坐,但毕竟僧俗有别,到了园中不得懒怠半分,日日诵经打坐才是要紧事。佛门中人更忌招惹是非,你可要时时记着自己的本分。
纵然妙玉有心去瞧瞧也只能是空想想罢了。听妙真还说得兴奋,不如出去静静心,还没迈出门槛去就听妙真说:“这些提不起你们的精神,有一件想必能——从前赁咱们房子的邢家有一个姑娘你们可还记得?今日我竟是遇上了!”妙玉站住脚问:“你可看得真切?”妙真回说:“自然。虽然隔了有两年了,邢姑娘模样却没大变,就是更瘦瘦弱弱些。”
时移世易,不想今日能在这里遇上,真正是机缘凑巧了,若不见一面,真是有负于苍天了。
妙尘想起四五年前最后一次见邢姑娘来,说起来,她也算是小姐的知己了,能在这里遇上,难得。便急问:“你们可曾说了什么?”
“我和她又不相熟,不过是见了几面,哪里就说得上话儿了呢?”妙真倒不急了,原本她也是忽然想起顺嘴说说,当年她常在府里,却不知道家庙里的事情。
妙玉回身问道:“你在何处见她?可知她住在何处?也该邀她来咱们这里坐一坐。”
妙真低头想了想说:“小姐可是想见她?像是在宝姑娘屋里见的,却不知她住在何处。这倒也不难知道,我下午再去跑一遭,必能问清楚。”
妙尘笑说:“你哪里是好心去邀她,分明时候自己没逛够。”妙真也不反驳,明明白白地说:“这个是自然,你若是去逛一遭,怕是比我还心急。”
二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妙玉道:“妙真说的倒对,既然有故交,你更该去逛逛了,若是遇上了请邢姑娘来坐坐,也给咱们这里添些生气。”
妙尘妙真相视一笑,二人却非“会心”——妙尘笑的是妙玉未必只记得故交,还另有深意;妙真却只当逛园子多个伴儿罢了。
刚过了午膳,日头正毒辣的时候,妙玉歪在床上睡着了。妙真在门口招招手叫妙尘,妙尘给妙玉搭了件薄衣,轻手轻脚往外走。
“咱们不如换了衣服去逛,这么出去也太过显眼了。”刚到了门外妙真便说。
妙尘想想也是,两个清修之人在园里闲逛若是招来闲话就不好了,倒不如扮成小丫鬟,园里女儿家又多,也不打眼。于是二人穿了常服,梳了发髻,往园子里去了。
一路上或是假山奇石,或是流水芳草,或是清幽小径,看得妙尘连连赞叹,直说:“不想这时节京城能有比咱们江南还美的景致,小姐不来,真是亏了。”
妙真一脸得意说:“若不是我先来看了你也没这个福分了。”
妙尘笑说:“那倒未必,咱们在这里只怕要住好些日子了,我就不信没有出来的日子!”
妙真想想也是,心里更加欢喜起来,本以为是要过监牢般的日子,没成想倒比原来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