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同人)(倚天)梨园锦绣》第41章


“那无忌与六叔一起去寻六婶好不好?”
无忌兴奋地点点头,道:“好啊!”
路上殷梨亭想通了为什么这些日子里锦仪足不出户,宋青书与张无忌也没来寻她、宋远桥知道了锦仪怀有身孕,害怕宋青书冲撞了她,一定事先对儿子耳提面命过这段时间内不要来寻她;张无忌则是向来与张三丰在一处,之前都是锦仪去寻他,锦仪这些天没去寻他,他便以为锦仪是病了。
二人一起到了院门外,殷梨亭率先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推开门道:“锦仪,我回来了,你看我带了谁回来?”
锦仪正坐在床上绣花,自从发现怀了身孕之后,她便不再舞剑了,怕舞剑时用力过猛伤到腹中的孩儿,可以说,为了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她十分紧张,紧张得甚至有些精神过敏了。
她闻言站了起来,走出去迎他们,没什么意外地看到与殷梨亭一齐来的是张无忌,她微笑道:“事情都忙完了吧?”
无忌此时已经走到她的面前,担忧地望望她,发现她确实没有生病,什么事情都没有,才放下心来,有些委屈地道:“六婶,你这些天都没有去寻我玩。”
锦仪有些尴尬,求助地望了殷梨亭一眼,殷梨亭对她摇了摇头,她只好犹豫道:“嗯,我这些日子有些事情要做,便没去寻你。”
无忌望望她的肚子,好奇道:“小弟弟就在你的肚子里吗?为什么完全看不出来啊?”
张翠山与殷素素只得他一个孩子,他在荒岛上长到十岁,不仅因此不怎么通人情世故,而且也没有年龄相仿的孩子与他一起玩耍,更别提见过还未出生的小孩了。
锦仪柔和了眉眼,不自觉地抚了抚肚子,道:“是啊,他就在这里,他现在还太小了,所以你没有办法看见他,待得过些日子他长大了一些,你便可以看出来他就在我肚子里面了。”
无忌这次前来就是为了确认锦仪无事的,现在目的已经达成了,他便也不在这里多待,与他们夫妻二人告了个别,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锦仪,我们谈谈,”殷梨亭先拉着锦仪坐在了床上,他自己也坐在了床上,认真地望着她的眼睛,严肃地道:“你现在的状态很是不对,我所说的话,你都听不进去,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哪有?”锦仪下意识地反驳道,目光游移,不敢与他对视。
“相信我,我是你的夫君,有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与我说。”殷梨亭诱哄道:“如果事情很难,我们可以一起找出答案,你不必自己承受压力。你若是不与我说,那便证明你没将我当作可以信赖的人,或者你对我隐瞒了什么。”
他这话说得有点过了,锦仪连忙摇摇头,道:“没有。”
在殷梨亭专注的眼光下,她终于弃械投降,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最为担忧的事情:“六哥,我只是有些害怕。”
殷梨亭不解道:“你在怕些什么?”
锦仪沉默了一阵,努力组织着话语,最后艰难地开口道:“六哥,我腹中的这个孩子,你是不是十分期待?”
“当然,”殷梨亭不假思索地道:“这可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难道你只是因为害怕孩子出什么闪失才一直避在房间里吗?山上很是安全,就算你出来走走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啊。”
“不是因为这些,”锦仪摇头道:“你今年年纪已经不小了,马上便会有第一个孩子,你一定希望这孩子是个男孩。我父母子嗣艰难,之前有过数个孩子都未能养活,在我之前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夭折了。我不仅是害怕孩子出些什么事情,我还怕我生出一个女儿来,令你失望。”
“你不喜欢女孩儿吗?”殷梨亭问道。
“我很喜欢……”锦仪犹豫道:“我只是害怕你不喜欢女儿,世人重男轻女,我不期望你能例外。”
“那你便不用担心了,”殷梨亭笑道:“无论你生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我都一样喜欢。你之前说我今年也不小了,可二哥与四哥都比我大上许多岁,这些年来他们也都没有成婚。况且你我倾心相爱,即便没有孩子,也不必太过在意,若是没有孩子,那便是老天爷的意思了。”
锦仪与他对视,他的眼中一片澄澈,显然是没有说谎。之前令她纠结许久,许多个夜晚不能安睡的问题就这样突然解决了。她不禁生出一种犹在梦中之感,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入他的怀抱中,眼泪浸湿了他的衣裳。
问题解决之后,殷梨亭为她拭干了眼泪,拉着她到山中去转了转,山中清幽寂静,只能听见鸟鸣声与流水声,是个极为合适的散步与放松心情的地方。从这之后,殷梨亭每日都会拉着锦仪到山中来散步,令她不至过于紧张。
☆、第四十六章
每年都有许多少年上武当山来拜师,可是能通过考核留在山上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张三丰更是只收了七个弟子,相对各派的掌门弟子数量来说,相差悬殊。
武当派的弟子要求,第一是根骨要好,若是天生不适宜练武,那么即便十分努力也难有成就;第二便是心术要正,与其他门派的勾心斗角相较,武当异常太平,这是武当自上至下努力的结果。
锦仪正在为未出世的孩子绣一件肚兜,殷梨亭推开门走了进来,问道:“大师哥说有许多人上了武当来拜师,他想叫我瞧瞧是否有中意的弟子人选,你要不要与我一同到前面去看看?”
锦仪有些兴趣,却又觉得到前面去不好,有些犹豫地问道:“我可以去吗?”
“当然!”殷梨亭将双手放在了锦仪的肩膀上,轻轻用力推着锦仪向前走去,道:“走吧,他们都等着呢。”
锦仪闻言也不再犹豫了,她笑了笑,拉住了殷梨亭的手,两个人肩并肩地走到了前面去。
宋远桥与俞莲舟都坐在那里,张三丰近日又闭关了,武当派的一应事务都是由宋远桥来处理的,收徒自然也不例外。
“大师哥,二师哥,”殷梨亭对着他们打了招呼,走到了他们身旁,先让锦仪坐在他身边的椅子上,再自己坐在她上首。
他们面前跪着几个年纪不大的孩童,都敬畏地低着头。锦仪知道他们的心里,习武之人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是非常强大的存在,若是不慎招惹了习武之人,轻则自己丧命,重则祸及满门。
在她学会武功之前,她与父母都是这样想的,但到了峨嵋之后,她便改变了看法。习武之人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最末等的那些显然便是武功不怎么样的贼子,武功不怎么样,却为祸一方,在百姓而上作威作福;高一等的是那些武功尚可,但缺少悲悯之心,极其冷血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最高等的显然便是那般将天下视作己任之人,他们为国为民,有时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的小家。宋时的郭靖郭大侠正是这般,镇守襄阳数十年,最后与襄阳城共存亡。
武当诸人也是从不欺压百姓之人,他们恪守侠之一道,遇见不平之事常常拔刀相助,在江湖中也有着一番声名。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若是武当的大侠许下什么诺言,江湖中没有人会怀疑他们会说假话。
殷梨亭先打量了一番眼前跪着的几个孩子,他们看起来都是七八岁的样子,不过现下百姓生活艰苦,常年饥荒,民不聊生,若是看起来比真实年龄小上那么几岁也不以为怪。那些孩子的根骨都很好,是宋远桥与俞莲舟特意挑选出来给他的,他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那些孩子中有两人立马便抬起了头,其余的人都是迟疑了一下才抬起了头,在座的四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殷梨亭没有说话,厅里一时无声,那些孩童们的目光开始在厅中游移,打量着厅中的装扮,毕竟还是孩子,有什么情绪都难以掩饰,有的就难以掩饰地露出了有些失望的神色,还皱了皱眉。有的孩子不免注意到这几人之中唯一身穿黄衣且为女子的锦仪,武当山上男子居多,他们上山以来,只见到过这一女子,不免多看了几眼。
锦仪点了点头,心下已经有数了。她转向殷梨亭,正巧殷梨亭此时也正望着她,对着她笑了笑,便伸出手指点了点:“你,你,还有你,你们留下,剩下的都出去吧。”
那三个孩童留了下来,其他的孩童即便知道自己没被选中,也没有勇气与他们争辩,虽然仍有些不舍,但还是依言转身走了出去。
殷梨亭所挑选的那几人正是锦仪之前心中所看好的那几人,她偷眼望向宋远桥与俞莲舟,一个正抚须微笑,另一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