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卖甜点》第111章


谋壤旌希儆傻谌樗山艨韭?br />
如果说之前由季唯来烘烤,只供应一个铺子,他还能忙的过来。但又要接蛋糕的高级订单,还要烤制店铺内的糕饼,一个人分身乏术,太过劳累,就干脆选了两个人来接替他。
这三组人马,除了原料组外,全部都留在店铺自带的院子,由季唯监督。而原料制作组,则被带到了季唯在西巷的院子,由赵虎来监管。
每日傍晚,原料分离完成后,再统一送到铺子里烘烤。到了晚上收工,季唯会将次日所需的原料称量好,以便与工人直接上手操作。
这不仅能够形成有条理的生产线,还能有效的将制作流程碎片化,防止那些短工偷学。
若是中式点心,或许还有被偷学走的可能。但西点,季唯却不是担心的。
烘焙是个精细活,若是没有准确的配方,特别是在这个从未出现过西点的时代,要想要做出成功的西点,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不同的西点,考虑温度该多高,该烘烤多久,烤成什么颜色状态。又或者是不同的面包,和不同的饼干,应该按照多少比例混合,用几乎相似的原料,做出种种不同种类的甜点。
要没人系统地教,只怕就算把人全都聚集起来,也很难复制出来。
招工三日,上门培训两日,再与张家合作第六天的时候,突然一群人扛着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了北街小铺中,惊到了一群排着长队等买东西的客人。
“哇,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
“哪家手笔这么大?”
“你闻到味道没,隐约有股子奶味呢。”
季唯正背着手,站在两个汉子边上,口头指导他们到底该如何揉出一个完美的手套膜。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看阅兵,倒是比往年多出了几分唏嘘难过。特别是看到胡总两鬓如霜的样子,唉……
不过还是要说,大家国庆快乐!大长假玩得开心呀~~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紫月阁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晨曦 20瓶;柚子Yoki;攒一ロ袋 14瓶;快落小甜饼 5瓶;
第89章
作者有话要说:
已替换,抱歉啊,因为家父食物中毒,又吐又泻又高烧折腾了两天,没更新,我会尽快替换掉的otz 第90章
“什么事; 外边这么喧哗?”前堂的人一冒头,就被季唯叫了过来,“我在这都能听到你们外边的声音。”
在前堂帮忙叫卖收钱的两个汉子; 为人老实巴交; 很是稳重; 在把赵虎调去独当一面后,就不得不从院子熟人里头挑了两个出来; 有时候替季唯在前堂帮帮忙。
看到他们脸上的无措,就知道肯定是碰上事,交代了其他人几句; 就小跑着跟他们一起冲进了前堂。
季唯一看到那阵仗; 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不用担心,该干嘛干嘛去; 这些都是原材料; 你去叫后院的人过来帮忙扛进去,免得在这里占着地儿; 大家没位子等了。”
这些都是张老爷子派人送来的原材料。
之前就谈好了合作细节; 季唯只负责制作; 至于原材料就由张老爷子全权负责,每隔三日固定派人将东西抬上门。
不得不说,张家的生意在县城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
附近几个镇子都有他的店面不说; 最重要的是; 张家由米铺发家,到了后来陆续开了杂货铺、糕饼铺子等; 都与“吃”字逃不了关系。
虽说其他的铺子不如米铺来的多、开的大,可也能占据张家每年四成的收入。也正是因为米铺发展到了头; 张老爷子要扩张产业,就必须从其他的铺子入手。
正好张家也做杂货铺,原料自给自足,这本钱降低,利润就相应提高。
张老爷子乐见其成,只不过苦了其他杂货铺子的掌柜。
他们刚与季唯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这还特意压低了售价,却没想到还没过一个月,就断了季唯这条财路。
可纵使心中有怨气,他们也万万不敢跟张家对着干,只能是打落了牙齿和着血吞。
“这样,你们先在这坐一坐,我有事情要交代你们,不过我还得先看一下东西。”季唯跟在张家工人后边走进院子,让人招呼这些人去坐着,又叫阿秋给他们倒水。
他一样一样的检查面粉、糖、鸡蛋、酵母、牛奶和羊奶等等,问清楚每样东西的数量,心中有了数。就交代张家工人,以后羊奶送去西巷季家,剩下的鸡蛋、面粉等包括牛奶就送到铺子里来。
两边分工干活,各有不同侧重点,若都送到一个地方,难免就需要将东西搬来搬去,也耗费精力,干脆一开始就分开送,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家的工人应下,就离开了。
*****
虽说这批工人是张家精挑细选了送来的,可季唯还是在培训结束后,给他们每个人都签了契书。
契书是季唯按照现代的入职须知来设计的,新来者有七天的试用期。
若是试用期没过,薪资就按照五成来计算,若是通过,就直接按照正常计算。
每隔一周发放一次周薪,一天工作三个时辰,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一天二十五文钱,还包一顿中饭。
虽说工钱比起以前一个时辰十文钱降低了些,但还是比起外头的行情要略略高一些。再加上包一顿饭,免了不少人中午来回奔波吃饭,也算是方便大家。
除此之外,契约书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密条例。
若是有人泄露了培训技术,或者有盗窃行为,前者需要赔偿十两银子,后者需要交付三倍赔偿金。对于辛辛苦苦赚钱的普通人来说,十两银子简直是见所未见的大财富。若是赔不起钱,更是要像那刘庆一样,被逮到县衙去关起来,甚至要被罚去做劳役。
他们一开始画手印时,还犹豫了一下。不过考虑到从未想过要偷盗,一个个又都很爽快的签了。
契书一式两份,季唯全都好好收着。不出事这就是一堆废纸,可万一真出了什么事,还能凭借这个收上一笔专利费,也不是什么坏事。
刚签完的时候,还有几个老员工念叨季唯不够慷慨。
可当他们日日中饭都有一素一荤一汤后,这种质疑的声音就彻底销声匿迹了。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季唯找村里的铁匠加购了一批工具,又拉拢了几十个工人的心,上下众志成城,斗志高昂。
白天两地干得热火朝天,到了傍晚,赵虎就派人将做好的奶酪、黄油、脱脂奶等送到北街铺子。全部封存在井中,次日再由铺子的工人,将它们变成了香喷喷的甜点。
然后再由张家派人分送到各个镇子的分铺。
张家在五镇一城都有店面,要日日将东西运送到铺子里,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一开始时,张老爷子也并没有重视运输这一块,只让抽了几个长柳镇的伙计让他们去送货。
但这货量又大,人手又不足,送起来就慢,甚至送到天黑,还没送完一圈。
这种情形不过持续了两日,张老爷子和季唯就都发现了问题。
还是季唯首先提议,要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物流运输体系,从每个镇子抽派专人,到长柳镇上来提货。
张老爷子欣然应允,又由此想到了借由每日从各个镇子上来的伙计接单派单,将蛋糕业务扩散到其他的城镇。
有钱没理由不赚,更何况蛋糕确实利润高,赚头足。
凭借着张家多年的人脉与口碑,再加上精致传神的宣传单,蛋糕订单接踵而来。
季唯一下子从每日一单蛋糕,变成了每日六个。
虽说蛋糕胚、奶油是可以成批量制作的,但组装裱花,仍然将季唯累的脚不沾地,几乎没了功夫到前堂去吆喝叫卖。只有到卖光了铺子里的东西后,季唯才有空计算当日的营业额。
张季两家合作初步完成后,季唯忙着每日供应近七家糕饼铺子,张家则忙着要在其他几个没什么基础的镇子上,打开知名度。关于这一点,张老爷子没什么经验,干脆就复制了季唯曾经在长柳镇与大溪镇部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