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都是系统的错》第89章


最后还是周公阅给他解了围。
当初安惠王不是从北周都镐京迁到南周都洛邑来了吗?
虽然把礼器啊、九鼎啊什么的都搬到了洛邑来,镐京名义上还是属于王室的。
为啥说是名义上?
因为王室东迁之后,王畿地区很快被戎族占领了,后来秦穆公一统西戎,那地方也变成了秦国的土地。
虽说是秦穆公从戎族的手里打下来的,那地方的丢失也得怪秦国还有当初没被灭掉的几个小诸侯国不经心,但是,那到底是旧王都不是?!你秦君一个小小的臣下占据了那里,还有理了不成?
当然,以上是王室和各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姬姓诸侯的腹诽之语,到底没胆说出来。
周公阅的意思就是,天子您啊,承认那地方是秦国的合法封地,把那里啊,赐给秦国好了。
周顷王要被周公阅的无耻给惊呆了!
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姬壬臣才不管秦君看到了他的旨意有什么反应呢,他觉得他这个补偿太不错了。
这种能够打发掉秦国那位人傻钱多的国君,还能让他挑不了刺的补偿,实在是太棒了!
#每一任周公都是天子的贤内助【雾】#
#有了周公牌锦囊,包你腰不酸、腿不痛、一口气上六楼#
#有周公在旁边,先王再也不用担心我智商欠费不够用啦#
观源拿着那份变相的【旧都镐京及王畿地区成为秦国封地】的合法证明,整个人都要不好掉了。
这、都、特、么、是、第、几、回、了?!
他穿了三回秦君了,每回,每回遇上的周王都给他来这一出?!
第一回,空头支票封地,第二回,空头支票封地。前两回也就算了,横竖秦国还没有打下来,这回这个,拿秦国的地还秦国的人情,真特么当他是傻多速的权n代,人傻钱多速来啊?
更憋屈的是,在拿到这份“证明”之前,那地还真就算是秦国的非法土地,他不收这份东西还不行?!
得,他这算是花钱买地了。在春秋战国这年代,花钱买原本就被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土地的国君,他得算是头一位吧?
观源越想越憋屈,还在周都洛邑干啥啊,回秦都雍城吧!
既然这样,天凉了,让楚国出兵中原吧。
秦康公三年,楚穆王八年,楚国出兵攻郑。
然后,郑国作为晋国的附属诸侯国,抛弃了旧主,转而向新主子楚国摇尾乞怜。
晋、宋、卫、许等国的联军姗姗来迟。
楚国毫发无伤,而晋国丢了一个附属国的戏码十分的好看。
也许是作为报复,楚穆王八年的夏天,陈国就归服了晋国。
而已经将陈国视作楚国附属国的楚穆王怎么能忍受被这么打脸?
其后自是与陈国开战不表。
按照历史进程,楚穆王还能活个四年多,所以当楚国的消息传来,说秦康公四年,楚穆王九年的时候,楚国大夫斗宜申和仲归成功刺杀了楚王商臣的时候,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被楚穆王先下手为强而干掉的时候,观源感到荒谬极了。
那可是以弑父夺位起家,本身就阴谋诡计无所不专的楚穆王商臣啊!
他当初打的让楚穆王在中原征战的时候被弄死的主意怎么办啊?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话说回来,那楚庄王不会被和谐掉吧?!
幸好,又有消息传回来,说是楚王太子芈侣已经登上了王位,变成楚王熊侣了。
观源托着下巴,就算楚庄王没被和谐,但是真要等他像历史进程一样陈兵洛邑……他还就非得违背历史,活到秦康公嬴瑩去世之后的第三年啊!
秦国国内没啥糟心事,但是能施展的地方也不多。
不能东进,以及只是春秋时期的国土,使得观源连挖渠治水、利用肥沃的土地充实粮库的事情都办不到。
没地、没地、没地!
被拘禁在西陲的秦国迫切地需要扩张,需要后世那些,帮助秦国称霸六国的基础——那些沃土!
而当初他当秦武公时制定的制度,目前看来,依旧适用于秦国,现在,并不是改变的时机。
晋国必须要衰弱,只有那样,秦国才能东进。
观源沉下心。
他要做一个,和历史上“穷兵黩武”的秦康公相反的国君。秦国需要休养生息,他可以煽风点火、隔岸观火,却必须尽量减少亲身上阵演出的次数。
无为而治。
————————————————————————————————————————
康王,穆公子也。
康王元年,晋使欲奉公子雍归国继位,王驳之;使人至陈奉公子乐于秦。后晋大夫赵盾果奉太子继位,是为晋灵公。
及晋灵公长,好奢侈之风,国人恶之,赵盾亡走,其族弟赵穿于桃园射杀灵公。
灵公亡,康王使人奉公子雍至晋,公子乐辅之,曰:“吾奉汝君还。昔年正卿【赵盾】欲使为君者。”
晋人奉公子雍为君,是为晋成公。
以秦助立成公故,成公素与秦善,二国多有交往。
康王十五年,楚庄王陈兵王疆,问周鼎。
王孙满于雍城闻之,叹曰:“周室危矣!”
楚庄王果夺周鼎,劫掠洛邑,亡周室,还楚都。
康王惑,问之。
王孙满曰:
“先楚王商臣早亡,楚王侣幼年践祚,为权臣若敖氏所制。
及长,楚王昏聩闭塞、贪图酒色,肖似晋灵公。然,楚王胸中有丘壑,其平内乱之果决,狠辣更越其父,或因其年幼便受制于人之故。
此番楚王出兵,吾观楚兵形状,中原诸国,皆无敌手。其与晋之战,便可知晓。
晋既败,周之天下,危矣。”
康王曰:“何故?卿曾言‘周德虽衰,天命未改’,诸国之君皆知治国以德不以勇,楚王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孙满叹曰:“自齐桓晋文至今,称霸诸国者,国盛方为要务。殊不见,宋襄徒为人笑乎?”
康王颔首曰是。
王室既覆,姬姓封国甚多,皆以正统居,自号为王。
他国不忿,亦以王自号。自是诸国国君尽称王矣。
康王十七年,太子貑薨,康王哀甚,立王孙荣为储,未几,崩。
——————————————《秦史·本纪十三·康王》
作者有话要说: 来来来,让我解说一下秦史,不然真心……看不懂啊。
晋国那一段就是晋灵公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然后观源把公子雍这个亲秦派弄成了晋君。然后晋国大臣多数都是反秦的……呵呵,后面估计就有意思了,特么坑爹呢!
然后王孙满那一段,王孙满是历史上和楚庄王对答的那个,就是他忽悠了楚王不要对周室动手,然后这里,观源很阴险地把他请到了秦国,留在周都洛邑的周王他们……默哀一下。
然后历史上楚庄王是打仗,顺便先绕道洛邑看看;这里是他和晋打完了,大获全胜了,再去洛邑耀武扬威。
春秋时期的治国理念是以德不以勇,战国时期和这个反过来了。要是正常历史上的那位,估计能听,但是这里被浮云了四年幸福的儿童时期的楚庄王,幼年开始就生活在权臣若敖氏家族的控制之下,各种憋屈,又打败了晋国,各种叼,所以就直接动手不解释了。
唉,说到底,又是商臣死太早的原因啊。就算不是杀父之仇,楚庄王还是麻利地动手了啊!
☆、哀王:冷眼旁观楚室衰(全)
观源想着,下一穿扶苏应该是不可能了,按照系统的尿性,他还有的折腾。
得,猜的没错,这回他穿成了历史上的秦哀公,现在的秦哀王嬴籍。
又不是很有名的国君。
观源都已经习惯了,秦国的先君在各国故事里出场,统一都是恶毒的、想要侵占他国宝物/土地/人才/美人之类的,但是从来都不想付出代价/兑现承诺,最后被智勇双全、仁义无双的某国大臣给挫败了阴谋的二逼形象。
而且二逼秦君从来没有给过正面全部的详细描写,就是苦逼的龙套反派,顶多是个小boss,在他国史书里的描写还不到他们那些英雄人物的百分之一篇幅。
大概除了秦始皇政,还有和他关系比较近的几代秦君,后世大概能被熟知的秦君大概就只有……因为秦晋之好闻名的秦穆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连对亲儿子都不假辞色【划掉】让人怀疑他和商君有一腿【划掉】的秦孝公?
哦,说不定还有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墓葬——秦公一号大墓的主人,公然采用天子葬制,陪葬人数又葬出新高度的秦景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