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山河》第247章


“我们之间莫非就再也没有妥协的余地了吗?”古丽居尼争取最后的努力问道。
“这个吗,既然是谈判,任何可能都是有的,不过当然还得看代价!”陈宇故意肆无忌惮的在对方身子上扫视了一圈,是笑非笑道:“尊敬的亲王阁下,到了这各地不,你再不摊牌可就真没机会了!”
看着对方这一副吃定自己的可恶模样。古丽居尼咬紧银牙,深吸了口气,才缓缓道:“只要你答应和我们保持和平,尤其在我们和波斯人动手的时候保持中立。我们愿意加大丝绸之路货物运输量等条件不变,还愿意献出高昌等城池!”
“哈哈,不瞒贵使阁下,高昌等几座城根本没让我放在眼里。波斯人开出的价格是两国平分厭哒的巨大土地,我对此到是也深以为然!”陈宇一改之前的嬉笑模样,“既然你会我们的汉语。就没必要再让别人转述浪费时间了!”
“啊!”古丽居尼面露惊讶,不过还是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只见她轻轻挥手,女侍卫便走了出去,“什么地方露馅被你发觉的?”
“开始的时候我还真没注意到,不过今天你被震惊的次数太多,所以有时便难免忘了掩饰!”陈宇颔首说道,他没想到这个万里外里的厭哒女亲王不止会说汉话,还说得是一口地道的洛阳正音,也就是大魏帝国的官方话。
古丽居尼如今也没心情在意这些了,“西域之地可谓地广人稀,你们中原人到那里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只能徒费粮草人力而已,何况你还说不需要丝绸之路的贸易,那你就更没有理由进攻西域了!”古丽居尼辩解道。
“不瞒阁下,我这人就喜欢开疆扩土,如今草原降伏,东北诸部束手,高句丽等国皆灭,我国土扩大了又何止三倍,等再把西域囊如怀中,那样一来便有了尽五倍的地盘扩张,再等几年我便可攻下南方的梁国,到时候孤王便可以名垂青史了!”陈宇半真半假说道。
“没想到阁下竟然有如此野心,看来我们真的是没得谈了!”古丽居尼脸色非常不好,面对一个实力强大超出想象,又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她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古丽居尼不动声色的扭动了下身子,她腰间就藏着一把利器,古丽居尼犹豫了会还是放弃了打算,人家妻子武功就不在自己之下,这个陈宇恐怕就更难对付,而且刺杀了恐怕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遭到大魏帝国更疯狂的报复!
“其实你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我倒是有个建议给你!”陈宇知道对方准备离开,也未作挽留,只是开口淡淡道:“带着你们的生力军全部撤出西域,这样至少还能给你们多留些和波斯人拼命的本钱,不然的话,你们留在西域的人都会成为我的刀下鬼!”
望着陈宇离去的背影,古丽居尼心里真是五味杂粮,见识到陈宇实力和手段后,她对自己国家军队的实力便也越来越没信心,然而她更清楚自己那位女王姑姑的性格,让这位一项强势的女王屈服于一个还未交手的国家,还要将势力全部退出西域,这基本也是不可能的……
但古丽居尼其实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些,古丽居尼看出陈宇虽然表面乐呵呵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甚至更多时候连上位者的架子都没有,但明显却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如果把西域给他就真的能堵住他的胃口吗?古丽居尼从来都不相信政治家的诺言……
……………………………………………………………
关中,长安城内外都在忙碌准备这远征所需的物资,贺拔岳更是时常的亲自过问,哪怕是在小的细节这位关内的头号人物都要了解清楚,他对不久之后的远征显然也非常重视。
窦泰、斛律金等宿将,斛律光、段韶以及韦孝宽等青年才俊均已经聚集在贺拔岳麾下,刚刚送厭哒使者来到邺城的杨忠赫然也在队伍之中,算明显在杨忠送来使者之后就立即返回了关中,当然这里还有许多讲武堂毕业的学员,如今贺拔岳手下将领之多,能力之强已经不再当年的尔朱荣之下,这支远征军甚至还有一个纯草原人编制的骑兵队伍。
土门已经当上了突厥的领民酋长,这位天生的战士早就等的不耐烦,总算有了表现的机会,突厥汉子已经跃跃欲试了。
没有军事作为依仗的外交是无法成功的,陈宇比谁都清楚这个道理,自己若不先干一场漂亮仗,既得不到波斯的信任,也不会让厭哒人知难而退,更无法震慑到一向蛇鼠两端左右摇摆的西域诸国,外交手段再高,最好还的靠拳头来说话……(未完待续。)
二八零章 非常不解
厌哒人的谈判最终还是没有任何结果,自家事情自己知道,古丽居尼确信国内不会有人同意陈宇的要求,好战尚武的厌哒人绝不会拱手让出任何一座城池,这样一来双方的结果就只能是战场上见分晓了。
对古丽居尼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陈宇总算是允许他们这一干人等离开邺城,但他们却依然无法快马加鞭跑回去报信,因为古丽居尼带来的使团已经被裹挟在陈宇的队伍中严密监视,根本无法脱身。
陈宇的第一站乃是洛阳,大魏帝国的陪都如今虽已非政治中心,但毕竟依然还是关内外的重要枢纽,也是大魏帝国第一商团娄氏商行的总部所在,被战乱毁坏殆尽的洛阳已经恢复了元气,依然是帝国的贸易中心,也是帝国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陈宇来洛阳之后便停下了西行的脚步,关中远征军还准备妥善还有一段时间,陈宇到并不着急,陈宇也有几个人要见,也有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要立即处理,而这见到第一个人便正是陈庆之。
洛阳的四夷馆也被改名成了万国馆,迁到这里的异国百姓大多并没有搬走,只不过崦嵫馆已经被撤,毕竟西方来的人总要先经过长安,所以陈宇干脆将崦嵫馆搬到了长安,洛阳如今只留下三馆而已,当时有人上书建议应该把这里的其他三馆一并取消,却被陈宇一口回绝。
陈宇迁都邺城不过是为了进一步消弱皇权的手段而已,并不是陈宇多么看重邺城,其实在陈宇心里至少长安和建康都更适合作为都城。
金陵馆内,陈庆之正和他的第五子陈昕吃着午饭,洛阳也就金陵馆能做出地道的水产品风味,也只有在这里能让陈庆之找到家的感觉。
陈庆之一众儿子之中最被他看重的便是陈昕,这陈昕在战略方面的天赋很不错,颇有乃父之风。本人也是一个胆大心细的好军官苗子,要说他和父亲陈庆之最大的区别,那就是这小子七岁便已经是个骑射的好手,并不像陈庆之这么手无缚鸡之力。
陈庆之北伐的时候身边其实并没有几个可用文人,他的白袍军战力强悍不假,但陈庆之其实最缺的是能看清局势,给他出谋划策的幕僚,这位陈昕小子正好弥补了父亲队伍里谋士的严重不足,虽然那时候陈昕才只有十二岁而已。
可惜天公不作美,北伐刚走了没多远陈昕就大病了一场。陈庆之只好让儿子回国修养,现在想想陈昕也多亏了得病,不然难免和白袍军的众将一样难逃一死。
陈宇并不知道李元忠和娄昭是如何派飞鹰把陈庆之的这个儿子骗来的,不过陈宇对此事到也是乐见其成,因为历史记载陈昕在侯景之乱的时候加以投降,最终还是在策划对方侯景之时所杀,也就是说他如果不到南方来,最多也就再活个十年左右。
“陈大人,平辽王大人送来了拜帖!”金陵馆的管事恭敬地对陈庆之说道。之前他对这个南人还没太注意,他哪里能想到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竟然让大魏最具实权的人物求见,此刻态度立即也恭敬了起来。
管事此前对陈庆之确实没太当回事,一来是陈庆之并未使用真名。二来陈庆之这一趟西域之行回来后也变化甚大,虽然他是当年洛阳的风云人物,百姓咬牙切齿痛恨的南军首领,但如今却也没人还能认得出他。
陈庆之父子听罢立即出门相迎。不过陈宇却也已经走了进来,“子云兄别来无恙啊!”陈宇言罢便看了眼一旁的陈昕,见着十几岁的少年虽然和陈庆之眉宇间颇为相似。但却是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更有一副英武的模样,陈宇便对陈昕七岁就善骑射的传言又相信了几分。
此刻陈昕也瞪着一双大眼睛观察着陈宇,陈昕对这位北方近年崛起最快的权势人物更为好奇,如今这个年代想出仕做官,门第出身可是很重要的,不然陈庆之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