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山河》第240章


大魏帝**制改革也已经开始,由于三三制还不适合现在的部队,所以并未使用,但很多新的番号以及部队建制的名称,陈宇已经着手使用了,如军师旅营连排等等……
……………………………………………………………
为防止各地官吏权利太大不好控制的时候。在整个帝国施行军政分离制度,但河北的侯景却没有被任何人限制,侯景不但可以任命自己手下官员,政务也可以插手过问。侯景对陈宇的照顾真是感激得无以复加。
当初侯景本以为能弄个刺史最好,实在不行弄个县令在一方作威作福也就罢了,没想到对方竟然把整个河北交给自己打理,直到现在侯景还有点做梦的感觉。
等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后。侯景便开始大张旗鼓的挥霍了,手下任命的全是亲信,这些人有的是土匪强盗出身。有的是地痞流氓,虽然能耐不见得有多少,但却和侯景一样都有着一股狠劲。
当然侯景还是遇到了自己的千里马,一位叫王伟的谋士,按照后来的话说,这人算是名标准的穷秀才,升官入仕无门却又一穷二白,身无长物偏又手无缚鸡之力,不过这人耍起心眼智谋确实不差,很快就得到了侯景的信任。
在他经营之下,侯景真的不久就成了大土豪,侯景深谙兵法之道,陈宇治军的方法他也见识了不少,虽然还算通透却也能有样学样,侯景以及一帮手下虽然桀骜不驯但却也不敢胡作非为,侯景对陈宇幸存感激,他本人更是做出表率,结果河南一地治理得到也有模有样。
唯一让侯景心里不舒服的就是陈宇扣住了他的全部家人,侯景转念一想自己获得这么大的权力,家人被做人质也不算什么,觉得自己心里无愧,侯景便也不在乎许多,只是一心一意的尽量打理好河南的军政而已。
一向混不吝的侯景如今却变成了安安分分老实人,让其他人也大跌眼镜,当然这也并不是陈宇想见到的,陈宇的剧本需要侯景向历史上一样好好折腾,把南方折腾个稀巴烂,只有打碎了瓶瓶罐罐,陈宇才好着手全部推翻重新治理。
大量的飞鹰探子已经进入河南,李元忠则全权负责这些探子行动,陈宇准备让这位唯恐天下不乱的老头在发挥下作用,在两个神棍在日本发挥效用之前,李元忠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把侯景好好耍一下……
陈宇对高句丽和勿吉的态度是放任其相互攻伐,到时候自己坐收渔利,对侯景则是循循诱导,让其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最后迫其造反,逃到南方。
各处正在加紧布置的时候,陈宇改革也没有停下,货币文字已经度量衡的改革措施刚刚施行,接着陈宇终于对中央机构大刀破斧的开始做整改了。
这些年在河北和关中培养了很多官吏班底,如今政学堂的一期学员已经毕业,陈宇这才有了改革官制的决心。
一直沿用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具有很大的先进性,也更能加强中央集权,如此一来陈宇对北方的控制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三师、三公这种荣誉职位,陈宇依然保留了下来,并且将其职能进一步虚化,三省六部制度才是他改革的关键,掌握政权的是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
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并没有什么重要作用;顾名思义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如今皇宫已经是陈宇的后花园,陈宇这次算是进一步对皇帝加以控制。
秘书省则掌管书籍历法,管辖的事务较少,作用也不多,真正起大作用的则是其他三省。
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侍郎等职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官制改革之后,陈宇的脚步将再也停不下来了。(未完待续。)
二七一章 出兵朝鲜
陈宇原来的情报组织探查对象只限于对北方几个重点势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宇的地盘越来越大,飞鹰囊括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个相当于陈宇的眼睛和耳朵的组织也不得不一再的扩编。
飞鹰组织的核心成员俱是陈宇娃娃军的骨干,这些忠心耿耿的陈氏嫡系人员,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都已经成长起来,飞鹰组织也日益趋向成熟。
河南方面的情报头子李元忠上任没多久就上书陈宇,表示如今情报组织已经成熟,能力实力都不在话下,已经是一个结构严密系统,这时候再叫什么鹰啊什么的,实在是不雅,强烈要求陈宇更改名字。
陈宇觉得李元忠这个提议到也有些道理,动物的名字虽然形象却真不适合国家架构组织,虽然起名字并非陈宇所长,不过要是论起盗用名字,天下间就没人能比的过陈宇了,思索良久后,陈宇大笔一挥,气势磅礴的三个大字便跃然于纸上——锦衣卫。
名字刚刚定下来,蜀中的锦衣卫头子就发来消息了,陈宇对司马子如具体用了什么手段并不知情,只知道他和蜀地的“太子爷”萧圆照打得火热,两人已经成为莫逆之交。
司马子如本来就是东晋皇族后裔,虽然早已经破落,但是他平时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很有一手,论起吃喝玩乐的花样,天下也没几个人能比得过的他,总之萧圆照现在对他已经极为信任,如不是身份有别,恐怕两人就要结拜兄弟了!
司马子如提出和魏国交易丝绸等物品可以获得暴利,萧圆照也欣然接受,有了这位世子的帮助,交易轻而易举就成功了,陈宇购买下这些物品再将一部分倒手到西域。想不挣翻了都难。
和厭哒国使者接触后,西域这条道路算是比较畅通,杨忠本人虽然还未回来,但是消息却源源不断的在向外传送,杨大将军和陈白袍已经和波斯人取得了联系,一旦陈宇准备充分,便可和波斯夹击厭哒,到时候不愁这个国家向历史上一样销声匿迹,统治整个西域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
至于对吐谷浑的交流,陈宇除了文化输出以外。输出最多的则是和尚……,北方大量禁佛后,陈宇有意无意的将很多真有本事或者真很能忽悠的佛教大师都送到了吐谷浑,吐谷浑这个辽东慕容鲜卑的后裔,对佛教还是很虔诚的,对远道而来的高僧也是来者不拒,不但收留还好吃好喝供起来,这样一来北方之前教派带来的弊端,不久就会全转到吐谷浑身上……
西藏地区地势颇高。外人一下子并不能适应,想进攻世界屋脊就要多准备些时日,陈宇用宗教来软化青藏高原的民族,不只是吐谷浑。对还未崛起的吐蕃也会起到很大作用,当然陈宇更希望能尽量少死人,文化输出依然是陈宇的主要方针,陈宇正准备嫁一个皇室宗亲过去。就像大唐嫁文成公主一样,绝对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效果!
领土之外的势力,最重要的必然是萧衍的大梁帝国。梁国虽然已经日薄西山,对陈宇构不成任何的威胁,哪怕萧衍尽全国之力开展北伐,陈宇也有信心将对方轻易击败。
但是想在不使用火药的情况下主动进攻,一举拿下梁国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最主要是就算能击败梁国,但是想尽快控制南方的各个阶层却很难,毕竟南方多年格局稳定,从未出现北方这种混乱,陈宇等人总结的结果正是,平南方易,但想在南方施行改革却一定会比北方难得多。
至于侯景这招棋到底能不能取得重要作用还未可知,陈宇已经非是初出茅庐的小子,他不会因为心软而放弃侯景霍乱南方的机会,就像他当初不会心软建议尔朱荣不要屠杀朝臣一样,陈宇相信乱极才能治的道理,南方不彻底打碎是无法重建的。
也还在筹划中的各地局势相比,东北方向的局势就明朗得多了,勿吉人一往无前的对高句丽发动了猛攻,开始的时候确实很顺利,打了高句丽人一个措手不及,紧接着新罗和百济也在高句丽人后背插刀子,高句丽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貌似突然来临了。
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