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山河》第236章


节闵帝微笑了下,才继续观察起钱币,“开元通宝!”
钱币上四个大字正是开元通宝,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这四个字乃是陈宇颜体书法所写,其实铜币上刻字,用颜体并不适合,不过要是放过这个流传千年的作秀机会,那他就不叫陈宇了。
开元通宝是大唐时期最早的新钱,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个以年号制作的钱币,因为唐朝皇帝李隆基有一个年号正是开元,还被后世称之为开元盛世,但其实那时候开元通宝已经在大唐流行百年了,这钱币在李隆基还没出生的就有了,所以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以年号命名的钱币。
开元故名思议乃是开创新的纪元,开创新世界的意思,本来若是一统天下改朝换代的话,用这个兆头则非常吉祥,但陈宇却不在乎这么点锦上添花的虚名,至于通宝当然是指流通的宝物了,这样足已让人们加深货币等于财宝的观念。
借着迁都的影响还未散去,立即制作新钱,绝对会让新政策新气象的感觉更浓烈万分,陈宇就是要让世人一直保持对他的关注度,就像后世的炒作一样,他必须时刻站在风口浪尖上,为他下面的改革做铺垫。
五铢钱为中华帝国服务了七百余年,开元通宝的出现让五铢钱的光辉终于落下了帷幕,从此沉寂在历史的长河里,陈宇接着钱币发行还要统一计量衡,所有的尺度都要重新规整统一。
陈宇的开元通宝比历史上唐朝发行的还要重些,足足有五克之多,十枚便是一两,这也是陈宇一项计量单位的改革,要知道过去一两乃是四十克,如今陈宇直接按照后世的经验,把一两改为五十克。
世人应该都听过半斤八两这个词,本来是形容两人或者两边的程度不相伯仲的意思,但是这词的来源也是有据可循的,在古代半斤正是八两,一斤十六两,这可是四九年之后才改变的。
过去的一两虽然比现在的一两要轻,但是斤却比现在的要重,如今陈宇着手开始改革,以后一斤便是只是十两了,随即便也有了公斤,千克,吨等单位陆续浮出水面……
重量单位规定好了之后,当然便是长度单位了,那些什么尺了丈了的,陈宇早就不习惯了,直接换成米、分米、厘米等等,面积也是如此,什么你们不习惯?没事,那就慢慢去习惯好了,陈小爷年轻有都是时间,绝对等得起。
这些改革对大魏帝国产生的轰动不小,但对陈宇来说这还还连九牛一毛都不算,他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但即便是陈宇也不敢操之过急,他可不想落个和王莽一样的下场,其实有时候陈宇真怀疑王莽是一位穿越者的老前辈,不然这位大新的皇帝怎么能提出这么多改革的意见呢?
但这位若真是穿越的老前辈的话,绝对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好不容易自己给弄到了天下至尊的宝座,却又自己给自作死了……(未完待续。)
二六六章 颁奖
邺城内被陈宇单独划分出一处学区,政事堂和讲武堂等高等学府都坐落于此,这里离闹市区很远,还算安静祥和,到确实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学区的建筑风格与邺城一样,十分大气却又无半点奢华,从这里走出去都是帝国未来的希望,陈宇就是要让这些人好好感受写简谱朴素的生活,不论你之前是什么身份,入学以后便只是普普通通的学员,仆从什么就别想了,到了学堂一切事物全的自己解决。
学堂的主要成员来自于陈宇的新军年轻士官,娃娃军中年轻人几乎占了学员的一半以上,剩下的则是一些倾向于陈宇的世家子弟,还有从各地挑选的寒门优秀年轻人,以及已经在官府或者军队中任职的年轻官吏和军士等等。
封闭式教学,生活全部自理的规定对新军战士来说根本没任何影响,但对这些出身世家的富几代来说就真是要了他们半条小命了,这些人长这么大又何时自己洗过一件衣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让他们觉得一切杂物工作都是极为不堪的。
然而在根本无法出去拿到换洗衣服,这里又绝不会有人帮忙的情况下,除非你想先把自己臭得熏死,否则你就得认命,什么活都得干……
陈宇今日早早骑马来到学府,到了门口便立即翻身下马,没办法,他自己在学校里定的规定,除演武教学以外,任何人不准在校园里骑马。
“陛下,这里面不许车架进入,您看……”陈宇下马后对一旁在车架里的节闵帝说道。
今日是一期学院阶段性考核成绩颁布奖励的日子,节闵帝听说后便也好奇来凑个热闹,作为天子对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不关心,哪怕这天子只是个摆设。不过无论是里子还是面子,陈宇对皇帝都给的十足,他在任何时候对皇帝都表现得极为恭敬。
元恭听罢也并未表现出丝毫的不悦,在小黄门的搀扶下便慢慢下了马车,学堂气势非凡却又极为朴素的大门到是没让天子感到任何惊讶,他对陈宇的品味很了解,知道对方一项是喜欢那些简朴厚实又大气的建筑风格,只不过门口这幅对联却让天子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还念了出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看着这苍劲有力的颜体书法写的两行大字。和‘振兴中华’的四字横批,节闵帝也是豪气顿生,“字写得好,颜体书法不愧是天下最有气势的笔法,这字简直就像是从纸上要一跃而出一般!内容也妙,当官也好治军也罢,就得既不贪财又不怕死才行!”
“陛下谬赞了,我的笔力其实还差得远呢!”陈宇这到也是实话实说,虽然这些年他在忙也没把书法落下。不过造诣却还是有限,只不过随着阅历和身份越来越高,陈宇颜体书法写得到也越来越有气势了。
黄埔军校的这幅对联寓意深刻,对于这种东西。以陈宇的心态当时是不用白不用,只不过黄埔军校那革命者来的横批就实在太不应景了,陈宇只能改成了振兴中华。
陈宇和天子走进操场的时候,一众师生早就聚集好了。见天子和丞相一前一后上台,众人立即齐呼参见陛下,元恭上台讲了两句场面话便坐在了一旁。将主席台正中的位置交给了陈宇这位“堂长!”
“各位学员们,今日是你们首次考试放榜的日子,我在此代表陛下要对成绩最前的学员表示祝贺,并颁发优秀学员荣誉奖章!”陈宇说罢便命人将考试成绩最好的学员点名出列。
演武堂和政学堂各取考试的前十名,令陈宇欣慰的是演武堂的前十名里有七名都是娃娃军出身,超过了半数之多,政学堂讲的是政治学问,并不是新军的长处,不过也有两位主动愿意学习政务的娃娃军上了榜,各个世家却足足占了六名,寒门子弟的人才也只有两名而已,
演武堂的前十名一一上台接受陈宇和节闵帝颁发的奖章,陈宇对这七名娃娃军当然熟悉无比,至于另外几人一位是荥阳郑家的郑礼,一名则是博陵崔家的崔列,荥阳郑氏已经向陈宇抛了橄榄枝,他们的子弟陈宇当然会照顾几分,至于这个博陵崔氏的崔三郎,则是在他堂姐的帮助下才有了进入演武堂的资格。
这位崔三郎的堂姐正是高家四兄弟老大高乾的妻子,陈宇当日喝多了还和人家高夫人有过些许磨蹭,只是这事情陈宇本人都不清楚,高家和陈宇打得火热,高乾想安排个人进来当然也不会不难。
最后这位成绩优秀的人姓张名亮,此人本是尔朱兆的一个侍从,尔朱兆对这位忠心耿耿的仆人很是喜欢,便把他送了进来,希望给张亮一个好前程,结果没想到这张亮不但天赋十分出众还是个精力无限旺盛的主,他既参加了演武堂也参加了政学堂的学习,而且两项考试都在前十名之内,也是这次唯一一位同时得到两名勋章的人。
张亮在历史上不过是个籍籍无名之辈,史书都没有多提一笔,但他如此出众的表现却给陈宇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使得陈宇不必只关注那些历史上出名的后辈人物,让陈宇相信只要培养得力,自己完全可以大量的制造人才,而不是光靠穿越的记忆去捕捉人才。
赵贵和侯莫陈崇以及独孤信等人因为官职重要,不能经常离开职位,所以他们平时有空只是来旁听和交流而已,算是非正式学员,虽然也参加考核但却并不参加评选,否则演武堂的前几名必然被他们包办。
颁奖结束后,陈宇亲自护送天子回宫,节闵帝看样子心情不错,并未坐车而是选择了骑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