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后娘》第54章


后面。又因为我怕掉下去,只好紧紧地抱住她的细腰。在路人的眼里,我们就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情侣,男的风流潇洒,女的娇弱美艳。
出得城来,越行越不见人迹。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大概行了有四十分钟,前面一座白茫茫的大雪山横在眼前。不用说,这里应该就是雾月山了。按照小周说的线索,我们下了官道,往右边的村子前进。刚到村口,就被怡香楼的守卫拦住了。玲珑出示了她暗卫的令牌,来人恭恭敬敬地将我们领入他们的驻地。经过一番介绍,了解到守卫叫小狗子,十七岁了,也是暗卫中的一员。怡香楼的暗卫,都是从怡香楼收养的孤儿中挑选出来。经过特别训练的武士。他们一般都没有大名,只有小名和编号。
我们从村子里面,横穿而过,却没碰到一个村民?我很好奇,问小狗子这里的村民大白天的都上哪去了?怎么一个也没看到?他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
他说,因为今年天气特别冷,大雪封山比往年早了两个月。原本靠着上山打紫,打猎为生的村民们早已断粮少柴。他们现在为了防寒,省力。大家都呆在家中,平常是不会出门的。正说着,一户人家的房里传出了呼天抢地的哭喊声。这阵仗,不用猜就知道,不是死人了就是有人要死了。见小狗子摇头叹息道:“这又冷又饿的日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哦!你们听听,又一个不知是冷死还是饿死的。”
“冷死、饿死的?”这话给我的震撼太大了。看着这冷清清的村落,我不禁想起了08年的那场雪灾。当时,只不过是阻碍了回家过年的道路。大家就会全民出动。八方支援,抗雪救灾。而在这里,这些村民目前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灾难,却无人问津。我拉住玲珑手里的马缰,放开玲珑就从马上跳了下来。对他们说道:“走,我们看看去。”玲珑想阻止,我瞪了她一眼。她张开的嘴又合上了。跟着也跳下马,将缰绳递给小狗子道:“你先在这里等着,我与公子先进去看看。”没想到这迷糊玲珑,这时候到很细心。居然知道留个人在外面接应。不过,我现在是去民访,又不是去冒险。
我无奈的道:“玲珑,你认识那家人吗?”
“不认识啊!”理所当然的答案。
“可我认识啊!所以要去也应该是我去吧!”小狗子回道。看来这小狗子脑子倒挺好使的。
“咚咚咚”他们说话的时候,我已经在敲门了。连续敲了十多下,门终于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满脸的哀伤与悲痛,在见到我们的那一瞬,变成了惊喜。我不解的看向小狗子,小狗子没有直接答我,而是与对方打了个招呼,并问:“刘老爹,你家出什么事了吗?我与公子正好路过,就来看看。”
“咚”刘老爹竟然什么也没说就给我们跪下了,小狗子忙扶起他,说道:“你老别这样,你有什么难处就与我们公子说吧。说不定我们公子能帮得上忙。”
刘老爹得到提示,忙对我行礼道:“求公子救救我家小宝吧,我刘家就剩他这一条血脉了啊!”
“怎么回事?先让我们进去说吧。”丢下话,我一马当先的朝着女人哭叫的地方跑去。只见一个30来岁的村妇坐在一张木床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个面无血色的孩子,哭打着叫孩子的名字。我想上前为孩子把脉,可妇人似乎已经神志不清了,两手死死护住小孩,死都不让我靠近她的孩子。我怕她继续这样歇斯底里下去,不死也会疯了。没办法,我只好用金针让她先睡上一觉了。
从妇人手里抱出小孩,平放在床上,床上只有一张薄薄的破棉被。而小孩身上也只穿了件棉花都露出来了的烂棉袄。探了一下鼻息,很弱,但仍有。我忙将自己身上的狐裘披风取下,将小小的身子整个包住。然后,一边抓起皮包骨一样的小手把脉,一边对他老爹道:
”说说,孩子的情况?“只见刘老爹无力的答道:”孩子是又冷又饿造成的,我们已经三天没吃过东西了。前天晚上碳也烧完了,小宝开始叫饿,叫冷,后来就叫热。到了早上,他就说不出话了。“
我收回手,这脉不用把了。这就是饿的,没想到真有饿死人的事啊!以前小时候总听奶奶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饿死了多少人。可我就从来没有真正感慨过。对于没经历过的事情,你是永远也无法感受到当事人的心情地。
打开背包,取出中午准备的包子递给老刘。他颤抖着从我手里接过包子,自己没吃,而是流着眼泪,想喂给他的儿子吃。我忙拦住他道:“他现在吃不了这个,我就带了六个包子,你给你妻子留下三个吧。你的厨房在哪里,我去烧开水,煮点参汤给小宝喝。”包里也没有别的吃的了,幸亏上次师傅给的那棵人参还在包里,小狗子带我来到厨房,里面只有一口锅三个粗碗,三双竹筷子。一个不的大瓦缸,一个木桶。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做家徒四壁。连升火用的柴都没有。我不禁有些生气的问小狗子:
“怡香楼不是一向以慈善闻名吗?这里都饿死人了,为什么没有人管?你们天天在这里看到,为什么不上报?为什么不帮忙?”
小狗子闷闷地答道:
“要不是我们管,他们一个月前就饿死了。一个月前,我们来这里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断粮半个月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也都拿去换粮了。我们将自己的口粮分了一大半给他们了。现在我们每天也只能吃一餐了。就这样也只能吃三五天了,到时我们自己都要挨饿了。”
“那为什么不上报?”玲珑问道。
“上面早知道了,可上面说边城的存粮是为军队准备的,不能随便开仓放粮。”
“军队的粮不是有朝廷备吗?为什么要用怡香楼的存粮?”我不解道。看来我这个小老板作得太失败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听说,好像要打仗了,朝廷怕到时候军粮跟不上,就把怡香楼在边城的粮食全都订了。所以现在边城的粮价高得吓人。又恰逢雪灾,饿死冻死的穷人到处都是,这个村子因为我们的驻进,能撑到现在已经算不错了,公子哥儿是刚来边城吗?这些事没有人不知道啊?”
我转头看向玲珑,发现她也与我一样迷茫。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真不在小周与小林儿在干什么?难道他们也不在道吗?物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又在干什么?难道仗没打,就先把百姓饿死吗?算了,现在先救人要紧。没有柴,我让小狗子把厨房的门劈了当柴烧。老刘听到动静跑出来,一脸心痛地望着他的门直叹气。玲珑安慰他道:
“你不用为你的门难过,他这是舍身救主。等一下把你儿子救活了,你再来多谢它。”
“只要人活着,以后什么都会有的。”我能理解,一个以砍柴,卖出价柴为生的男人,看到自己家里需要劈门来当柴烧时的心情。
小狗子很能干,很快就把参汤,不如说是加了点盐的参茶。他们家连个汤匙都没有,只好让老刘用嘴喂他儿子喝下去了。人参的确是提气的良药,喝下去半小时不到,小孩的呼吸、心跳都已经正常了,只是身体太虚,并未醒过来。孩子的病情稳定后,我将妇人的金针拔了下来。趁她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先告诉她,她的孩子已经没事了,就睡在她旁边,叫她不要吵,不然会害到她儿子。她听了很受用,轻轻的侧身,用母亲特有的温柔包揽着小小的身子。见到儿子脸色已经正常后,露出了美丽的笑容。老刘拿着剩下的五个包子。递给了他的娘子,妇人只接了一个,又推给了老刘。
看着他们一家人温馨的场面,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尽量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第七十三章 解危
从老刘家出来,我已经没心情去看那些兵器了,让小狗子回去将他们的粮食再分些给村民,并向他保证,我一定会尽快让人送粮过来给他们。
道别了小狗子,直接回城,但并没有回到别院。我们来到城里的街上了解情况,街上清清冷冷,只有少数行色匆匆的路人。首先,去找有怡香楼标志的粮店,发现小狗子说得不错,全都贴上了官府的封条,上面写着此店已征用,走完了整条粮油街主,只看见一家店开着门,门庭若市的拥挤场面与清冷的街道形成了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