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心魔》第72章


陆绪这个河套王根本就没有招安凉山反贼的权利,更不可能接受这些人的求招安。
此战后,宋鉴带着三万兵马杀出重围,逃回凉山,再不敢下来。
而陆绪则趁着宋鉴被吓破胆的这点时间里尽快将自己的一万亲卫练熟鸳鸯阵,两个月后,才亲自带着这一万亲卫列阵攻上了凉山,取下了宋鉴的人头,功成。
又,在湖北的半年多时间里,假借宴客会友的名义,和朝中多位公卿大臣有了私下接触,将湖北都督拉到了自己的旗下,不知偷偷送出了多少重礼,拉拢了多少不满皇帝昏庸的势力。
皇帝在京城中收到御史的来信,说是陆绪大败宋鉴,砍下凉山二把手梁守义的人头后,就开始日夜不安,行事愈发肆意暴虐,派了许多暗手去湖北欲刺杀陆绪,却被湖北都督这个反了水的配合着,让那许多暗手有来无回。
收到陆绪砍杀了宋鉴的消息之后,却在金銮殿上大声叫好,命陆绪这个七皇子尽快回京,他要大大的嘉赏于他!更要率大臣出城去迎陆绪的大军。
他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转了性,陆绪也不会相信他一下子就会变成仁父变成个好皇帝。
不过是吴贵妃与皇帝私语:事即成定局,如今只有绝不可放七皇子回返西域,那才是纵虎归山,迎他入京,方可将他看在眼皮子底下,罗织罪名。
至于什么罪名?大可以参考前太子被废的理由,莫过于祸乱宫闱,与皇帝的妃嫔私通,这种事最好操作,人选最好不过原宋美人,现宋淑妃,宋玉脂。
这个原先就是陆绪送来跟她争宠的女人,大可以说宋淑妃在进京之前就与陆绪有着私情。
至于皇帝舍不舍得宋淑妃?天下女子只要他坐在这位子之上,就可任他予取予求。
宋玉脂虽绝色,亦懂得迎合他的喜好,却不会如吴贵妃这般与他心意相通,总归还是比不过真爱吴贵妃的。
在天下面前,有什么舍不得?
第65章 6。11软弱。修
陆绪启程上京,小侄子何锦帆却被他强制派人送回西域。
因为他不放心,此行必定凶险重重,皇帝与吴贵妃肯定会贱招百出,就算可以易容,就算他护得再严密,也怕有那么一个万一,他承受不起那个万一。
彼时,何锦帆正高兴去了京城要如何搅个天翻地覆,陆绪亦纵容着满面笑容听他讲话,听完提出一坛酒,说:“今日高兴,陪我饮上几杯要不要?”
除了鲜奶和清水,何锦帆自到陆绪身边后从没有碰过其他任何一种饮品,更不要说是酒,陆绪看管他比女孩子还要严谨,一滴酒都不许他沾。
林绿一听,立马抢过酒坛,就要饮,忽然又止住,恐有诈,取了大碗倒满一碗,推到陆绪面前说:“请父亲先饮!”
陆绪伸手接过碗,半点不带犹豫一口饮尽,于是林绿就放下了心,赶紧给自己也倒了一碗,喝时觉得味道有点不对头,也只当是这个世界的酒就是这样。
待他喝完三碗,坪地倒地,晕了个瞬间断片,才知道这酒有鬼,原来酒里下了蒙汗药,陆绪自己提前吃了解药。
待他醒来,已经被五花大绑的放在马车里往西域去的路上了,不由得暗恨,问八八八:“原世界里陆绪不是让我跟去京城的吗?!”
八八八道:“我咋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变卦,还不是都是你自己作出来的!”
因为陆绪与何锦帆几乎无时无刻不黏在一起,八八八十来年不曾与林绿讲过话,大为不满。
“你厉害!那我就回西域好了,让陆绪这个男主跟我那个替身凑成一对,看谁吃亏?”林绿被八八八一堵,往马车里一躺,慢慢悠悠的道。
“宿主你别以为我傻,你跟何锦帆的契约里的头一条就是阻止你那个替身跟男主在一起,我吃亏顶多少收点能量,你不上京却是连灵魂都不保!”八八八也不示弱。
林绿冷哼一声,闭上眼不再理会八八八,兀自养神。
由湖北往京城整走了大半个月才到,一路上每每路过村镇城池皆有官员相迎送礼,算得上热闹非凡,陆绪却无心理会,表现得兴致缺缺。
倒也无人敢说他傲慢,如今坊间皆传他是战神转世,大定将在他的指挥下,大扩疆土,崇拜者无数。
这等传言流到皇帝和吴贵妃耳里,自然是引得他二人杀心更重,愈发要致他于死地。
陆绪对于阔别了十来年的京城的权利中心也是野心勃勃,迫不及待地想要早点抵达搅风搅雨,更有这大半个月来夜里少了攀在怀里的那具温热身躯,而引发的睡眠障碍,令他不停催促快行。
这一天京城里下了大半个月的绵绵阴雨骤停,一大早的火红的太阳就跳出地平线上来露了脸,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皇帝坐在御銮之上率文武百官登上城墙,及至午时,才望见一行长长的马队远远而来,皇帝面露笑容,下城墙出城去迎。
陆绪亦面露微笑,举手命队伍停止进军,自己纵马独骑赶在皇帝下御銮之前到了,只见他手一挥,万来人的长队就如被按了暂停的机器一般,立时静止不动,当得是军令如山,令行进止有如挥臂。
纵马而来如风,眨眼即已到了面前,且纵跃着避开了皇帝的护卫层,称得上马术高超,立时就有同是武官出声者数人发出赞叹声,差点令皇帝撑起来的那张慈父笑面垮掉。
陆绪驾马离御銮不过一米地外方方急勒马缰,同时从马上跃下,单膝跪地俯首泣声道:“不肖子七,绪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无奈只得揭过他如此冒犯的过错不提,急忙下了銮架伸手扶起他,父子二人四手交叠握拳,面上都是激动万分的道:“一别经年,我儿/父皇辛苦了。”
便有官员和宦官亦跟着偷偷拭泪,陆绪与皇帝二人继续四手抱拳大诉衷肠。
待得话了这些场面上的煽情话起码一盏茶的时间,才有宦官来劝且先回宫再叙之事。
皇帝先呵诉了那来劝之人几句,方笑道:“我儿还当打马游街,为父且先不耽搁我儿风光,到晚间再于迎仙宫摆下庆功酒,到时我们父子二人再叙。”
本来这等帝王出城相迎大胜之将的礼仪,通常会将对大将的封赏一气在相迎结束之前颁发,为其之后打马游街之时,愈加彰显帝王对大将的重视和隆恩,这即是大将的风光也是帝王收买民心的手段。
然皇帝这话一出,就是不准备在这里给出封赏了,陆绪听罢,半点端倪都不露,反而一副激动的模样,就拂袍跪地叩首道:“谢父皇隆恩!”
待恭送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队伍先行返城回宫之后,陆绪才下令他的一万亲随整队披甲进城。
沿着清洗过的青石板道路上,在路旁和阁楼之上无数百姓和少女少年的欢呼掷花之声中,绕着京城游走一圈,又再出城,命大部分亲随在城外驻扎,方带几十个随从再打马进宫。
且不提文武百官中看好陆绪这个七皇子,在他近来私下偷偷笼络交好之下织出的那张关系网下,已经有意转投他阵营的公卿和官员心下对皇帝的小家子气暗中腹诽和愈发失望。
皇帝回宫之后,在吴贵妃的长春宫里连连砸了几十套瓷器,大发怒火,方冷静下来。
与吴贵妃谋划之后,二人决定今日晚宴就下手,撕下脸来,定要打他个措手不及,不然待陆绪在京里站稳脚跟,到时哪里还有他这个皇帝和吴贵妃所出的小太子的立足之地?
庆功宴上按尊卑分坐,陆绪坐在皇帝下首左侧第二个座位,在他上首的却是年仅八岁的太子。
皇帝说过祝酒词与列席的王侯公卿文武百官饮过一杯,又与陆绪单独饮过一杯。
第三杯却让太子代敬陆绪曰:“太子与你兄长饮一杯,日后你兄弟二人还当互相扶持,待吾百年之后,太子要护住这江山社稷,边陲安危还需得靠你这兄长为你助阵,你兄弟二人当友爱。”
小太子一身浅黄四脚龙袍被一身肥肉撑得鼓鼓囊囊,承袭吴贵妃小家碧玉的五官长得还算精致,但坏在那一身被娇宠出来的暴戾气质,实无君主气度。
大抵在吴贵妃那头听了不少说陆绪的坏话,闻言不屑的撇撇嘴,站起来端着酒杯在嘴里润了一下口就放下,挑衅的瞪着陆绪。
陆绪一副好脾气的样子,笑得有如温和的兄长,只当不见。
一口饮尽杯中酒,对皇帝道:“谢父皇信重,儿子鲁莽武夫一个,也只在战场上能为国尽几分力了。”
皇帝微笑颔首,正当讲话,席上一位铁帽子亲王,素来不大畏惧皇帝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