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陶禧然离京,而各地秋收的数据也都一一呈到了陶笉然的案前。
棉花的收成,果然如陶笉然所料,今年的产量不仅能供给所有士兵使用,还有一些剩余。
陶笉然将这部分剩下的,全部都自掏腰包买了下来,然后送到三娘的纺织厂,让她们纺织成棉布和棉袄。
这些衣服送给亲朋好友之后,便所剩不多了。陶笉然让纺织厂将剩下的,当做全新的高档布料,放到店里卖。棉布虽然没有天蚕丝这么神奇,但趁着如今棉花还未普及,可以趁机赚上一笔。
虽然来年棉花的种植继续扩大之后,棉袄就会流入寻常百姓家了。但是纺织棉布的技术却是纺织厂独家的,旁人想研究出来,还需要一些时日,其他人最多也就做些棉被棉袄罢了。
而番薯的试种,总体来说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没有陶笉然说的产量那么高,但这第一年试种的亩产,就比得上一亩水稻的产量了!
陶笉然和戚博翰都十分惊喜,直接下令,让皇庄送了五十斤的番薯进宫,今年八月十五,戚博翰要邀请文武百官,进宫参加全番薯宴!
陶笉然自然是十分欣喜,补充道:“八月十五,不如再让御厨做些月饼,让大臣们带回家吧。”
戚博翰看到陶笉然这兴致勃勃的模样,眼中含笑道:“好啊。今年发现了如此高产又美味的食物,实乃瑞朝之大幸,必须要隆重纪念一番。八月十五正值秋收中期,不如以后便定为中秋节,让百姓们普天同庆吧。”
陶笉然闻言,微微一愣,随后附身在戚博翰耳边悄悄问道:“你怎么知道中秋节的?”
“你有时候会说梦话。”戚博翰朝陶笉然眨了眨眼睛。
陶笉然没想到戚博翰连这些小事都记在心中,眼眶一热,并不理会还有外人在场,一把扑到了戚博翰的怀中。
戚博翰顺势将托住陶笉然的屁股,也丝毫不顾及外人,将陶笉然扎扎实实抱了个满怀。
底下来汇报工作的张霖和公孙德业面面相觑,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被秀了一脸恩爱。
而翁元基早就见怪不怪,假装闭目养神,眼不见为净。
很快,就到了八月十五。
陶笉然跟御厨贡献了许多番薯的做法。诸如清蒸番薯、拔丝番薯、番薯粉做的面食等等,足足凑了十道风味完全不同的番薯美食!
第267章
这次宴会; 不仅邀请了文武大臣; 还有研究院的一些主要人员; 以及他们的家眷。
等整理完宴会名单之后,御厨们发现五十斤番薯根本不够吃; 于是陶笉然又让皇庄那边紧急运了一批过来。
于是乎; 这好不容易种出第一茬的番薯,除了留种的,剩下的就这么一顿全吃光了。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 陶笉然的激动的热情也很快熄灭了,反而有点隐隐的肉疼。早知道就不请这么多人了; 他还想留点给宝贝们做小零食的!
不管怎么样,君无戏言; 陶笉然再肉疼也得忍着。
宴会当晚; 一直没怎么见过外人的四个小宝贝也盛装出席了。宝儿穿上了一身明黄色的四爪金龙袍,其他三个小孩也穿了黄色系的礼服。
贝儿原本是要穿小公主裙的,但是她不肯独自一人穿那小裙子,愣是抢了贝贝的另一件礼服穿上了。
四个穿着打扮相差无几的,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穿着跟大人款式差不多的衣服; 一本正经地两两坐在戚博翰和陶笉然的左右; 看起来就像小仙童一样,可爱极了!
四个小宝贝一点也不怕人,就算是第一次见这么多模样威严的大人,也丝毫不发憷; 反而是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眼前的美食。
陶笉然怕他们饿着,先让御厨给他们每人上了一碗番薯泥。
四个小家伙吃得开心,底下的大臣却正襟危坐,丝毫不敢乱动。
戚博翰上位以来就以铁血著称,虽然现在世家乖觉了很多,他也许久没有大开杀戒,但是大臣们对他的敬畏丝毫没有减少。
虽说能参加皇帝的宴会是一种荣幸,但是实际上,碰上戚博翰这么一个主,大臣们在宴会过程中,也是分外煎熬。
直到热腾腾的番薯宴端了上来,一股质朴的甜香扑面而来,大臣们精神一震。
戚博翰照例说了一些场面话,便让大臣们开吃了。毕竟这番薯还是趁热,才更加美味。
在宴会之前,陶笉然就吃过几次烤红薯了,此时倒也淡定。一边给坐在自己身旁的宝儿和贝贝分解大块的番薯,一边还十分熟练地给他们擦嘴角。
贝儿和宝宝的吃相好许多,根本不用戚博翰伺候,自己就吃得很开心。
主位上一家六口其乐融融,底下的大臣也越吃越震惊。
这个名为番薯的新作物,竟然如此美味!
而且十分果腹,他们才吃了没多少,就抚平了饥肠辘辘的肠胃。等到自己桌上并不算多的几碟番薯都下肚之后,大臣们这才惊觉,自己竟然已经饱了!
多少大臣纷纷在心中喜极而泣,这么多年了,终于,他们终于在宫宴上吃饱了啊!!
戚博翰看到大臣们的反应,跟陶笉然相视而笑。
他们这次设宴,当然不仅仅是想帮陶笉然将中秋节的思念带到瑞朝,更重要的是番薯的推广种植。
跟皇上有皇庄一样,这些大臣和世家手底下也有许多庄子,如果能让他们主动在自己的庄子上种植番薯的话,对于番薯的推广不仅能省一大比钱,还能赚点种子钱!
不要说陶笉然抠门,现在瑞朝“百废待兴”,钱再多也不够花,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呀!
翁元基也是人精,戚博翰还没开口,就率先问起了番薯种植的事情。
陶笉然看着跟戚博翰一唱一和的翁元基,眉头一挑,心中有些疑惑。这些日子也没见戚博翰跟翁元基说过这事啊,怎么现在配合起来比演戏的还要默契?
难道说,戚博翰私底下已经跟翁元基通过气,打算重新起用他了?
陶笉然心中种种思绪闪过,转眼间戚博翰已经跟翁元基交谈完了,翁元基当场就订了十斤的番薯种。
其余大臣见状,也都纷纷开始要预定番薯种子,生怕自己落后一步就没了圣恩一样。
原本是庆祝番薯丰收的宴会,最终被这群各怀鬼胎的人变成了一场复杂的交易,真正享受到美味的,只有四个天真的小娃娃。
第二日,皇庄今年新种出来的番薯就被瓜分一空,只留下了来年的番薯种。
而换来的,只有五百两银子。
没办法,如果要价太高的话,大臣们也不是傻子,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从他们口袋里抢银子!
这五百两,陶笉然拿了一半,分给皇庄内负责照看番薯的农户做奖赏。
另一半则拨到了生物研究院作为奖金,激励研究员们赶紧把玉米给驯化了!
番薯在京城贵族圈中很快引起了一阵热议。
吃过的大臣都对自己记忆中的味道赞不绝口,而没吃过的人都好奇得不得了。
然而这第一茬的番薯已经被吃光了,旁人想吃也得等下一年,这简直就是最严酷的饥饿营销!
这就导致了有不少败家子,重金求别人家留来做种的番薯,要一品其中滋味,期间又引发了不少茶余饭后的笑谈。
民生日报作为官方的传声筒,也专门开了一期番薯专题,详尽地讲解了番薯的种种好处。还明确地透露,明年开始,朝廷将会大力推广番薯的种植,造福百姓!
百姓们对事关自己口粮的事情有极高的敏感度,一听到这种高产又果腹的作物是给他们老百姓准备的,那番薯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百姓们秋收完没事干,都眼巴巴地讨论起了这番薯的神奇。
瑞朝的百姓们安居乐业,但是一直守护着他们的边境士兵,眼前却出现了极为危险的情况!
丁青云一行人抓住了一个巫师之后,很轻松地就灭了一批南蛮士兵。如今时隔小半个月,那山中的人似乎已经察觉出了不对劲。
这一日,丁青云照例拿着望远镜四处侦查敌情,猛然发现,又有一队人从那山中走了出来。
这一次,是五十名巫师打扮的男女!
丁青云呼吸一窒,拿着望远镜的手忍不住微微发抖。
如果这五十人都有那种奇怪的血液的话,他们一出场,必将横扫整个瑞朝!
来不及跟任何人解释和商量对策,丁青云一咬牙,对副将道:“所有人撤退,准备火·药,直接炸了他们!”
副将连忙领命离去,丁青云也连忙召集了一小队精英,脸色决绝道:“我们虽然有火·药,但需要有人将敌人引到射程范围之内,而且不能漏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我在古代搞建设
- 文案:段枢白从现代退役特种兵穿越成古代大将军,奈何这朝代重文轻武,平定叛乱后就因触怒国舅被发配到贫瘠地区做太守,带着一百多兵士加新娶的媳妇儿,段枢白苦哈哈地赴任了 新媳妇美则美矣,但他从外形看确确实实是个男的!双儿夫郎是什么鬼?作为直男的段枢白整个人都不好了 阳州地界多山陡峭,田野荒芜,盗贼横行,百
- 最新章:第213章
- 我在古代搞直播
- 文案:下岗神员归余,为竞选新神位穿越至古代进行选美直播1.抱上大腿闯入选美赛场。人气+2002.搬入美人云集的月宫。人气+2003.帮助大腿成为古早网红。人气+2004.让大腿背后的金主唱歌。人气+20005.跟金主谈恋爱。人气+10086归余:为什么我一个颜控要和一个毁容的病娇药罐子谈恋爱湘君:你
- 最新章:第67章
- 位面任务在古代
- 作者:悸汐】正文 第一章 穿越了“砰”地一声响。森林深处不知名的物体掉落下来,惊起了无数的尘埃,各种飞禽走兽不明所以地惊恐万分到处乱窜。看着森林深处掉落的地方,却怎么也不敢靠近。那掉落的地方传来一道清脆悦耳地女声响声“我靠,那个水晶晶的小贱人竟然敢在我打紫纹熊时偷袭我,害我掉百分之五十的经验,看我回
- 最新章:第246章
-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
- 文案1:许珍捡到一个小叫花,百般疼爱,千方百计的对她好 结果某一天,系统提示她:这个小叫花是大反派,而许珍这个小炮灰,迟早被反派搞死 许珍哭了 她迅速退开小叫花三尺远,跪地磕头“我错了,我再也不敢让你认字写作业了,请你饶了我,让我回乡下过日子吧 小叫花神色冷淡,平静的告诉她“求饶,晚了 文案2:荀千
- 最新章:第151章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古代育儿宝典
- 《古代育儿宝典》作者:鱼易雨[古代育儿宝典 鱼易雨 著/书籍介绍:李沁沁身死后,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娘娘李月荷身上,由于有点婴儿护理知识,再加上母性大发,竟自已喂起奶来。提升了古代一系列育儿知识,改革了一系列育儿规则,更写出了一本传世之书《育儿宝典-章节内容开始-正文 李沁沁之死更新时间
- 最新章:第106章
- 素质教育在美国
- 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佚名引言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一个古朴的水桶定理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选修教育专业的不多,坚持读完的更少 说来有点儿俗,我选修教育专业的动力,来自那个插队时还似懂非懂的“水桶定理 农伯说“小黄,其他可以了。还是弄弄最差那块桶板 20年后,远渡重洋来到美利
- 最新章: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