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改造[种田]》第162章


大不了,大不了也就是被打一顿板子。
陈县令找得到沈余的家,看见院子关着,就知道人去了工坊那边。
“走,去那边工坊。”
陈县令坐着轿子倒是没什么,可苦了抬轿子的人了,轿子本来就有分量,又抬了那么一路,可就有点儿受罪了。
师爷赶紧劝道,“老爷老爷,您一路也幸苦了,我派人把沈爵爷请回来就好了。”然后附耳在陈县令耳朵边说,“公子,大壮他们都不太行了,你也让他们歇口气儿。”
陈县令一看,可不是嘛!大冷的天,个个头上的汗水都快串成水珠子了。
结果还没等陈县令请人去,沈余就和慕景回来了,慕景挑着一个担子,沈余走在一旁,还有说有笑的。
“沈小哥,你怎么还有心思在这里慢悠悠的啊!都快急死人了!”
沈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但是他看陈县令后面的仪仗队就知道应该是有好事儿的。
沈余跟慕景对视一眼,“陈县令,您怎么过来了?”
“来,屋里给你细说。”陈县令跟沈余打了几回交道,倒是没有那么拘谨。
“你说什么?上面来了圣旨?”沈余看了慕景一眼,按理说,这种事儿慕景会知道才对。跟慕景同住才知道,萧泓戰隔一段时间会给慕景写信,一些大事儿都会根慕景说。
慕景摇头,表示这事儿他也不知道。
“沈小哥,不不,沈伯爷,你还是赶紧收拾起来,宣旨的天官都到了县里了,明日就该过来了,我们要早早准备起来。”
沈余对这些一无所知,“准备什么?”
陈县令就是为这来的,开口道,“你听我说,准备放圣旨的地方,还有赏赐,祭拜的祭品,房间要事先打扫好………”
零零总总,都是一些琐碎事儿。
但是把沈余两口子还有沈老头那边忙坏了,很多东西都是家里没有的,要现去镇上添置,忙了个昏天黑地,总算将屋子焕然一新。
陈县令没有将沈余压走,反而住了下来,打破了之前沈余是犯了事儿的传言。又听闻陈县令在沈余家里住下了,两家又是大肆采买东西,更是让人更是摸不准头脑。
“要我说,这是余小子得了县太爷的青眼了,不然能在他家住下?”
其他人面面相觑,觉得这话八成就是真的了。
“沈爵爷,我教你的礼节你都记好了没有?”陈县令在一边问。
沈余吐出一口气,让一个从来没有拜过的人下跪,手脚还不能出差错,这简直就是在为难人嘛!
“记好了。”
宣旨的天官是在中午的时候到的,他们用的马车,一路上都比较快。长长的仪仗队,代表的是皇家的威仪。
一溜的骏马,威风的进了沈村,怎么能不引起众人的好奇与惶恐。
“你们这里可有个叫沈余的?”
被问到的人心里打鼓,被这么贵气的人看着,怎么都有点儿紧张的,“有有有,大人问的是不是那个种蘑菇的沈余?”
侍卫哪里知道沈余是不是种蘑菇的,但是旁边的人跟他点点头,他也就点点头,“就是这个,你知道他在哪里?赶紧给我们带路。”
“是是是。”
“嚯,这又是什么大人物?”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经过昨天这么一遭,没人敢乱说话。
“你说,这官是不是比县太爷还厉害?”不知道谁这么来了一句。
“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儿!”
“要不,我们去瞧瞧?”
那人赶紧摇头,“不敢不敢,都是官老爷,一不小心刀不长眼可咋整?”
“我们远远看着,又不去里面。”
那人还是不去,“我就在这里,你去看吧,看了有什么情况,回来告诉我一声。”
慕景和沈余等了半天总算看见有人来了,看见前面的骏马打头,后面跟着一辆两马拉的马车。
“总算来了。”
但是看见马车上下来的人,慕景和沈余都了然,这人不是别个,正是萧泓戰。
也怪不得没有收到信呢,原来人亲自来的。
萧泓戰趁着宣旨太监不注意,调皮的给两人眨眨眼,然后才若无其事的朝这边走来。
“你们谁是沈余?”
沈余按照排练的来,“草民正是沈余。”
宣旨太监点点头,从一边的盒子里拿出圣旨,手一抖,将圣旨打开。
“沈余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海府东林县平溪镇沈村沈余,改良稻种发掘新型种稻法,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特封:庆丰候,食邑东林县;并赏银三千两,黄金三百两。”
“沈侯爷,还不谢旨?”
听到公公提示的声音,沈余才反应过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将圣旨放到供桌上,沈余才算松了一口气。
宣旨的太监谢过沈余留饭的建议,捏着沈余送出去的荷包,满意的离开了。
等宣旨太监一走,其他人才仿佛从梦中醒来似的。这,这是被皇帝封了官,做了侯爷?
沈余心里有点儿心虚,这,这功劳来得有点不太正啊!这种植水稻的方法都是他从现代看来的,红薯也是系统送他的,根本就不是他想出来的。
章节目录 第 143 章
“别多想; 泓戰说这个爵位就是一个虚职,除了领取俸禄,名头好听,并没有什么实权。”
沈余听了放心了一些; 他还真怕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沈余封侯; 沈村的人都特别与有荣焉,仿佛之前还在怀疑他犯了事情的人通通不存在了一样; 纷纷提着家里的东西上了门。
沈余被他们弄得哭笑不得,但是也理解他们的感受; 在沈望书和沈逢书两人没有考中秀才的时候; 沈村也就出了个秀才,如今出现了一个侯爷,怎么能不像是看珍惜动物似的?
所以; 尽管沈余被他们弄得有些烦恼,但是并没有赶人。
沈老头和沈老娘更是夸张; 连续几天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更是一天三顿的往沈余这边来。
“余哥儿; 工部的人问候府修建在哪里?他们也得早点完工后回京。”
建府啊!
“你说建哪里?”
慕景好笑; “你想建哪里就建在哪里好了; 不过候府的大小; 朝廷是有规制的。”
这个沈余懂的; “那可以建在我们这里吗?”
“我去问问。”
没多一会儿,慕景回来了,“不成; 最起码得建在镇上。”
沈余问,“他们别是嫌弃这乡下太偏僻了吧!”
“哪里的话,前朝有明文规定,凡是伯爵以上府邸,均都要建在城镇里,当朝沿袭前朝的一些规定,这也包括在内。”
“这是什么破规定。”
“其实,这条规定也不是无的放矢,前朝就有一个大臣告老还乡,就把候府搬回祖籍,占用良田无数,后被告到皇帝面前,才有这条规定。”
“哦!”沈余听到这个说,也就点头。
朝廷的工队有朝廷负责吃个采买,沈余是不用操心半点儿的,他也乐的当个闲人,只负责过年的时候。
沈老头找了过来,“老五,你大伯找我说,你这不封了官,要不要开祠堂祭祖。”
沈余犹豫的问,“爹,你是不是忘记我跟慕景结契了,户籍都搬了出来了?”
沈老头一把拍沈余头上,“你当你爹是那鱼脑子,不记事儿啊,听你大伯说,这是你几个叔爷提出来的。”
沈余毫不犹豫的摇头,“不用。”沈余自己是知道自己什么身份的,他和慕景结契,把古籍都迁到一起后,他就不算是沈家祠堂的人了,所以这两年祠堂祭祖的时候,都没有再去。
沈老头也是明白的,“不去就不去,你那户籍不是上了慕景那边,祭祖也是去慕景那边。”
“嗯,慕景他娘说明年让我们去那边过年。”
“去吧去吧。”等说完,沈老头才察觉他听到了什么,“啥?慕景他娘不是早死了吗?”
“没有,我说的是慕景的亲娘。”
沈老头瞪大眼睛,然后想到了什么,“慕景他亲爹妈找到了?”
“找到了,你也见过的,我俩结契的时候,她就坐娘的旁边。”
沈老头猛然听到这个消息,有点儿坐不住了,“你早就知道了?”
“也不算早,就是结契那会儿才知道的。”
沈老头走来走去,“你说,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也不说?看慕景他娘的穿着也不像是个普通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