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无忧[穿越]》第349章


仲陵大小官员排得上号排不上号的原有七八十个,破城时混迹在流民中跑了十几个贪生怕死的,入主仲陵行宫时又被他斩了三十多个口出狂言的老匹夫,如今站队投诚的仅有十来个人,剩下的宁死不屈,全在大牢里关着。
仲陵府衙大牢都人满为患了,周凤为此日日来向他抱怨。
闵霁兵临密滦河,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心力去应对。仲陵城他要守,仲陵城往南直至越州“老家”的沿途他都得拿捏住,否则一旦后院起火,他这仲陵城就成了一座孤岛,只能任人宰割。南方十三郡最近颇有些不安分,还有几支海外异族频频骚扰越州海部,想趁越地军备空虚捡个漏子。
他想要的“大夏”,他心中的“大夏”,还未立国,就已是内忧外患。
燕昶觉得不只是肩疼,整个后背连脖颈都似被重锤砸了一下。那重锤是大夏半壁被他打下来的江山社稷,也是他不甘雌伏于人的勃勃野心,这屈忍十年的野心快要将他扼死。
门吱呀一声。
这殿太老了,老到燕昶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盖起来的,大夏历代天子一直派人好好修缮着,一边修葺一边盛赞仲陵风物,其实却也没住过几回。仲陵宫里的人老了一批又一批,谁也没想到有一天,仲陵行宫竟然会迎来新的主人。
空旷的寝宫回响起轻轻的脚步声,殿很大,层层罗纱遮掩,燕昶在一片昏暗中望着罗纱外虚无缥缈的身影,他以为是周凤又来抱怨:“城里怎么了,牢里又怎么了?”
“是我,殿下。”余旭撩开帘子走出来,手里端着一壶酒。
飘飘然的,燕昶像是望见了朝他姗姗行来的余锦年,那个泥一般柔弱得能任人揉搓,却心如磐石,油盐不进的小神医。
他看着余旭走过来,接过他的酒。白玉壶一直温着,盛着褐盈盈的一抔酒,闻着苦中发甘,吃着也辛涩回甜。酒基是好的,仲陵城出名的好酒,只是不知道都泡了些什么东西。
余旭坐在他“龙床”前的脚榻上,宽宽大大的殿、宽宽大大的床,他一个人睡也不知道冷不冷,反正余旭是觉得冷飕飕,他道:“请仲陵名医开的药酒方子,安眠宁神。”
燕昶确实睡不着,枕戈待旦,什么安神方子都没用。原本医营只愁越王的肩臂问题,如今又愁上个失眠,整个医营都快愁秃了,召谁谁就顶着一脑门官司进来。日后再召,推三阻四,来的都是些被医营排挤的倒霉蛋。
周凤要提枪去押,燕昶说算了,老天不许他安眠,何必强求旁人,自己也干脆放弃,倒难为余旭还记挂着。
燕昶看他乖顺地坐在脚边,低着头认真摆弄一支安眠香,那东西早就对燕昶没用了,闻着只是个香儿罢了,他倒是锲而不舍。
余旭觉察到他的目光,抬头笑了笑。
燕昶微微一愣,心里有了片刻的动摇,要么,对他好一些?这种时候,所有人都自顾不暇,医官都推脱着说军营伤众,能不进宫就不进宫,哪还有人能想着他睡不睡得好。
也不知究竟是仲陵名医确实医术高明,还是安眠香罕见的起了效用,吃下药酒没一炷香的时间,他竟朦胧有了困意。被余旭扶着躺在床上,头顶的金色幔帐缓缓旋转,连惯常夙夜作痛的肩臂也不疼了,整个人像是松解下来,飘忽欲仙。
余旭靠在床边依稀地哼着什么。他想着,余旭好像也是江南人。
一个顷刻,燕昶闭上眼睛,竟得了一宿黑甜好眠。
还梦见少年时,十一二岁光景,有母妃疼爱,得父皇厚望,奕奕其华,光彩逼人。
周凤作为燕昶亲信,领卫戍总司兼侍卫总领,统管仲陵内兵和越王近卫,戍卫全城,他应付着大小兵官,每日忙得不可开交,晚上还得进宫去陪燕昶练剑。倒也不是真练剑,燕昶肩臂都坏成什么样了,举碗都难,医营也没辙,何况是练剑。
只是陪燕昶把力气挥霍空,换得片刻疲乏休憩罢了。
今日城防营出了点纠纷,周凤去料理了一番,回到内城时月上中天,他纵马飞驰在仲陵大街上,迎头撞上巡城校尉带着一拨巡逻士兵。一群人口中胡乱奉承一气,忙着卑躬屈膝给他让道。
顺畅无阻进了宫,却发现殿中竟已熄了烛火,余旭端着空酒壶出来,瞧见周凤回来,心情颇好地唤了声:“周总司。殿下已经睡下了。”
“睡了?”周凤大吃一惊,“怎么睡的?”
余旭摇摇酒壶:“吃了些安神酒,就睡下了。”
周凤跨步上前,夺了他的酒壶闻了闻,确实是酒,有些苦味,没闻出什么蹊跷来。他向来不信余旭,还亲自进殿瞧了瞧,见殿下确实沉甸甸睡着,没有异样,酒气也不浓。
他倒是愣住了,不可思议。
余旭抱着酒壶,笑得似朵花儿,不知道究竟在开心什么,边走边兴奋蹦跳。一群宫人避让,看他拍着壶儿肚子神神道道地:“安神酒,好东西!”
第168章 安神酒
那日卫鹤跪了一天一夜; 终于倒下; 他身子刚挨到地上,就被余锦年早就安排好的人给抬了下去; 剥衣验伤清理伤口一气呵成; 闵雪飞也不管他。
他先前看卫鹤背上湿红一片,这会儿验了伤; 又发现虽然瞧着恐怖,其实只是些皮肉外伤; 武人身体结实; 用上药没几日便能转好。看来闵霁还是手下留情了的; 不然要是真往死里打,二十几军鞭足够要人半条命。
卫副将跪了寒风,高烧得严重些,暂时是下不来床了。
尽管灌了药,烧也未必能退得这么快。余锦年用手巾沾着烈酒; 小心避着他身上的伤,给他擦洗降温。卫鹤迷迷糊糊醒来,睁开眼; 见床前有个人影,张嘴就喊“将军”,挣扎着要起身下床。
余锦年连两个医官一边一个,将这牛劲儿似的病号给摁回床上; 才包扎好的伤口又崩开一道; 白纱顷刻染红; 气得余锦年想打人。
卫鹤病倒在榻上也不安分,后背渔网似的密密麻麻全是伤,手臂上那道更是凶险,箭头差些嵌进骨缝里,撤退路上又流了汗染了泥砂,余锦年光是挑灯给他清理伤口,都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卫鹤却全然体会不到余锦年的辛劳,就是不肯老老实实趴着别动,缚伤的白纱都不知换了多少次,像不知疼似的。
医官们看不住他,也不敢管,只好换余锦年亲自来盯,施了针,又灌了药,余锦年自己都乏了,他还颇有精力,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些当兵的,简直是体力好得惊人。
直到月夜清风徐徐而起,为节省用度,内外烛火早就熄了,只余一只短短的蜡烛头在床头静静地燃着,时不时噼破一声响儿。卫鹤脸朝下趴在床上,看着那烛头烧了一寸又一寸,看到他白日挣扎时无意在余锦年手背上挠出的一道红印——他着急啊,急得阖不上眼。
“我们卫家,只能战死沙场。”
余锦年一个盹儿猛打醒过来,听见卫鹤说话,下意识应了一声:“嗯?”
卫鹤瞪红了眼睛:“我们卫家男儿,只能战死沙场!绝不死在病榻上!”他父亲,是被阉贼构陷,连御前问话都没能等到,就重病缠身冤死牢中,不报此仇,他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卫家精武至诚,满门忠烈。但他记着父亲临走前的话,卫家男儿即便是死,也要死在为国征战的前线上。
余锦年打着哈欠点头:“你要战死沙场,也得等能下床再说。”
卫鹤半边脸压在枕上,后背辣疼,他看余锦年困得脖子都软了,还是强撑着照顾他这么个戴罪之身,不由问了句:“余小官人,你为什么习医?”
“我?”余锦年托着腮,笑起来,“我爹是大夫,所以我也是大夫。”
卫鹤之前不怎么了解他,倒是因为这句生出几分同类之情来,他眨眨眼,就当是点头了:“我爹也是拿枪杆子的。”枪杆子拿了几十年,却死在阉宦手里。所以他想把仲陵打下来,邀功去御前,请御上重审他父亲的冤案。
余锦年道:“子承父业,所以你注定要做个将军。将来开疆扩土,保家卫国,卫将军还有得是前程。令尊在天有灵,必也想看你功荣无限,镇守一方。”
余锦年抚平他攥着的拳,温声说:“好好养伤,来日方长。”
卫鹤耸耸鼻子:“余小官人真会说话,手还轻柔,怪不得我营里的军士都喜欢被你包扎。”
余锦年:“……”
这两年入冬早,天也冷得不同寻常,去年还好说,是个富庶年,今年本也有个好开头,却不料天灾人祸占了齐全。上有旱涝,下有大疫,如今还闹上了兵乱,从南到北都是一副仓惶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