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男妻》第104章


商人最善钻营,喜投机,有那么一伙人,你喜欢发灾难财,旱灾时他们卖水车,水灾时他们卖小船,有兵祸他们连武器都敢卖,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但阎宏这回太过分了。”
路离夹了两筷子菜,细细嚼了,尽量面色平静:“他出身苏杭,地方上人脉广阔盘根错节,挤出几个地方垄断不成问题,只要他圈下的地方,物价飞涨,百姓们吃不起买不起,苦不堪言……”
“我能派人拿住他,但这件事不好管,我这样说,你定也能明白?”
这个问题,他问的是谢庭月。
个中内情隐晦,不好详细言说,谢庭月却都明白。
“是,我明白。”
第61章 告状
路离的话; 谢庭月很明白。
对很多商人来说,赚钱的时机不分好坏; 能赚,就要抓住; 否则违背他们的处世信条,但对大部分普通人和政府; 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比如这次水灾; 阎宏投机敛财; 普通人肯定持抨击态度,觉得这不对,不应该这样做,紧缩的资源和飞涨的物价破坏了他们的安定,官府也觉得不好; 但不能全然否定。
每当有大灾祸来临; 官府定然反应快速,各种应急措施立刻发下,可各处物资调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提路远难行消息辗转滞后这些困难,遇到不负责任的上官,百姓的眼睛哭瞎了物资都不会到; 上官一心为民,下面办事平平; 效率也达不到最高; 需要合作的地方部门越多; 消息命令传达的越慢。
商人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就在本地附近的。他们第一时间知道灾祸,第一时间打起主意,想办法弄来物资再高价卖出,求的就是效率。他们知道这机会稍纵即逝,会尽所有努力大大赚上一笔。
结果很明显,只等官府,速度会慢,到那时也许部分百姓都撑不住了,投机商人的确拢了财,但不管怎么说,百姓们咬咬牙花花钱,物资是能拿到的。
强力杜绝商人投机,百姓们嗷嗷待哺,可能还会折损很多性命代价,才能等到救援;不杜绝,折些银子,至少能得些物资续命。
物资总数量有限,百姓折损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发生,但能少一点是一点,钱财到底不如人命重要。
所以官府不喜欢商人投机,却不能强令定法彻底断了这条路,商人为了赚钱,哪怕是投机,也是拼命努力的,他们越努力,灾区百姓能得到的物资总量就越多。
而且这种事,也杜绝不了。
商人可以说是世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善于把握时机,甚至创造时机,你强力逼压,他们仍然能左右钻营撬开一条缝,让你想都想不到。
朝代更迭,史书留下的记录在,官员任上经历感受也在。
行商这一行有自己的规律,市场的强弱起伏需求改变,是整个人类面对的大课题,想贸然插手就改变规则根本不可能,个人做不到,官府也做不到,最多是研究它的变化规律,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合适的引导。
长久相处下来,官府和商人们已经有了默契,事情太过,官府会插手管,会揪出带头者重罚,但顶多罚银,不会取了性命,律法中也没么写,而且大罚也大多在事后,有意提醒商人们分寸,有些事可以做,但有尺度,不可以肆意妄为。
做上官的心里有谱,做商人的心里也有本账,大家也算相得益彰。
可阎闳做的太过分了。
谢庭月只要心里多转一下就能想到:“阎宏势力太大,底气太足,官府压不服,偏又不能要了他性命,给予更重的一击,他气焰嚣张,越发跋扈,百姓们不服,官府公信力就会下降。”
路离的官声也就……
路离冷哼:“我要不把他整治了,这官也就不用做了。”
决定已经做下,只是一时半刻还没想出绝妙合适的方法,有些头疼。
楚暮侧眸:“礼王那里——可有问过?”
路离眸色微闪,又干了一杯茶:“我没直接问,但看他的意思,好像并不在乎阎宏这个人。”
谢庭月和楚暮对视,眸底是一模一样的了然与无奈。
礼王那个人……身份在那里,直接问不太好,有问供之嫌,不直接问……你隐晦着,对方听不懂,又怎么配合你?
可是难为路离了。
但有一点路离很对,阎宏此人必须整治!
二人视线交错,默契非常,眸底情绪交流都是路离看不懂的世界,楚暮还悄悄攥了好几回谢庭月的手,谢庭月起先没察觉,后来又是脸红又是瞪人,楚暮笑的跟傻子一样。
路离感觉自己的眼都要瞎了:“喂喂,你们要亲近进屋关门好吗,别当我不存在啊,很打击人的!”
谢庭月登时脸红,把楚暮握着的手缩回来:“我就是……想到了一个方向。”
路离登时眼睛明亮:“我就知道找你是对的!来来说来听听——”
“还不成熟,我想想啊——”
谢庭月心间思绪快速转动,边吃边想,待到饭毕茶温,方才有了整体思路:“可以这样——”
一句话还没说出来,外面有人小跑着过来传信:“不好了,有人敲鼓鸣冤,要告萧家主夫妻!”
这事自然要先放放了。
谢庭月皱眉:“谁要告?”
“就是萧温书还有那个柔姑娘!”
这些日子受人照顾颇多,二人不能看着不管,楚暮道:“走,我们去看看。”
路离同样起身:“我也去看个热闹。”
……
青县县城不算太大,萧氏宗族算是数得着的,谢庭月和楚暮走到县衙,没看到萧家夫妇的人影,先看到了外围密密麻麻的围观百姓。
看来这一案,现在压力略大。
二人对视一眼,由着秦平开路,走到了最前面。
路离算是上官,不好随意插手,便没露身份,一直跟着二人,但若县官有失偏颇……
他们来的正好,堂前人正在对质。
萧温书坐在担架上,右腿上着夹板,绑着厚厚的绷带,隐隐有血迹从白色绷带中透出,很明显,他受伤了,伤的还不轻,大约是断了腿。
精神状态也不大好,眼底一片青黑,脸色苍白,眸底隐隐有血丝,说话都要泣血了:“……萧云峰公报私仇,打着爱惜族人的名号,行迫害之实,侵吞我家家产,夺走我谋生倚靠,不配族长之名!他妒恨我读书比他好,将来定比他出息,便要在我未起势之前将我踩得死死,好保证他未来一家独大!一次治我不死,两次害我未果,便想办法做局让我摔断了腿,无钱治病无米下锅!我是读书人啊大人!如今自身不整,如何参加科考,将来如何派官?我这一辈子怕是要毁在这里了!”
情绪可谓激烈,极易博得不明事实之人的好感。
谢庭月皱了眉,这话要是答不好,很容易招来恶感,可萧云峰的性子——
他看向萧云峰,越担忧。
果然,萧云峰没改得了直脾气,当即冷笑:“妒恨以至于下手戕害——就凭你”
围观众人立刻眼神就不一样了,下意识发出声响的也不少。
杭清奚最知自家丈夫脾性,干脆拦了丈夫,自己站出来,问萧温书:“给你的银子呢?”
柔姑娘在一边惊喊提醒:“表哥!”
萧温书却已经说了话:“起水时丢了……”
杭清奚冷笑:“那你不该告我们夫妻呀,该告发这场大水的老天爷!”
萧温书脸色惨白,说错话了。
杭清奚:“大家一处住着,谁不知道谁?萧温书,我知你最是要强,有时候会钻牛角尖,但实则是个好孩子,有了难处,为什么不说出来?萧家祖训不放弃任何一个族人,你的事我们怎会不管?天上的祖宗可都看着呢!你是被谁蛊惑,起了这心脏的念头?”
柔姑娘抢在前头:“夫人这是什么话?你德行有亏不是错,别人告你就是起了心脏的念头?世间哪有这样的理!”
“呵,”杭清奚冷笑一声,“既如此,咱们就辩辩谁有理,堂官在上,判案并非只听一面之词,你们也别把事情颠三倒四,昧下大多数不说,咱们一条条来,萧温书,你说我夫妇侵吞你家家产,可有证据!”
柔姑娘:“姨母去世间,家中良田有十亩,后……”
“萧家有族训,寡母带子独居不易,可由族人商量决定分公产借出,待子成年后收回,白纸黑字的契纸,你娘亲自按的手印,怎么,现在你娘去了,你反倒成了长不大的孩子,学会反咬了?”杭清奚这话是对着萧温书说的。
萧温书紧紧抿着唇:“可我家蚕种,你们是要了去的!”
杭清奚都气笑了:“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