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第21章


不一会儿,彦琛拿着一叠稿子过来了。练夫人从中挑出了几张带有地图的纸张,说道:
“这是你爹拟就三策兵法的时候留下来得稿纸,这些才是地图,有我们闽地内部的地形图,有闽地周边的地形图,也有天下的地图。”
章仁认真地看了看这些地图,不仅局势复杂,格局不同,且大部分的地名对他而言都是陌生的。
对于章仁落水之后的大变化,书童彦琛看得最清楚明白了。一天到晚,彦琛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在章仁的身边,章仁这些天的从良表现,他是看在眼里,越看越奇怪。一个成天只想跑出去的孩子,还把书房里的书一页页撕下来,折叠成纸飞机,这样顽皮的泼少爷怎么突然变成一个知书达理的优良少爷了。现在,这位少爷不仅会看书,爱思考,有时候嗜书如命,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了。
这天,彦琛终于憋不住心中的疑惑,对章仁质问道:
“少爷,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你可不要生气啊!”
章仁见彦琛一本正经,点了点头,似乎已经猜到了彦琛想说的话。
“少爷,自从上次落水之后,我觉得你好像突然从七岁变成了十七岁。大家都说你变了,变得懂事了,我当然知道。可是我无法理解,你究竟是怎么了,我甚至一直怀疑,你到底还是不是之前的少爷。我经常听别人说,那个水塘曾淹死过好多人,甚至还有水鬼躲在塘底下。”
说到这,彦琛突然退后三步,话锋一转,“你说,你是不是哪只水鬼附在了我少爷的身上,是不是你害死了我家少爷?”
章仁听了,大吃一惊,本以为彦琛只是奇怪自己为何变得如此好学了,没想到彦琛竟然可以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少爷了,该如何跟彦琛说呢,章仁感到十分犹豫。章仁觉得,自己已然把彦琛当成了兄弟,如果撒谎骗他,岂不是太没有情义了。可是,如果实话实说,会不会吓到彦琛,就算吓不到彦琛,彦琛也不一定会相信,又何必说出实话呢。于是,章仁迂回地回答道:
“彦琛,你放心,我向你保证,我绝对不是什么水鬼附身。”
“那你还是我的少爷,就是原来的那个原封不动、如假包换的少爷?”
没想到彦琛并没有满足自己迂回的一个答案,又追问了一个同样让章仁头疼的问题。看来,彦琛也是纠结了很久,想得比较仔细,这次非得弄清楚不可了。
第24章:太傅公
章仁看着彦琛那充满恐惧和怀疑的眼神,心里变得更加的犹豫起来。究竟自己是原来的少爷还是千年后的一个大学生呢?既然他还有那七岁少爷的记忆,说明他还是那个少爷,只不过,七岁的少爷突然长大了,变成了十九岁的大学生。要不就一五一十地告诉彦琛吧,不管他现在是否听得明白,但总有一天,他一定会相信的。可是,彦琛现在才九岁,他听得懂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说出的一个有关穿越的故事吗?章仁想了想,决定换一个孩子听得懂的方式,告诉彦琛事情的实情。
“彦琛,我老实告诉你吧,我虽然还是你的少爷,但已经不是那个七岁的少爷了,我是你十九岁的少爷。因为溺水的缘故,我突然长大了,而且我还知道了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估计是遭遇什么神奇法术了吧,彦琛你会相信我吗?”
“我信,只要你还是我的少爷,只要你没有变成坏人,我就相信你的话。”
“那好,这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秘密,请你一定要保密。”
“我会保密的,少爷,那你说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呢?”
“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彦琛,你想当扬名立万的英雄吗?”
“想,当然想啦!”
“那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话,长大了去找一个叫赵匡胤的人,跟着他,绝对可以出人头地的。”
“我不要,不管能不能出人头地,我就只跟着少爷一个人。”
“好吧,看来你不是一个贪图富贵的人,那以后我帮你找一个绝世的美女当老婆,怎么样?”“绝世美女,她是谁呀?”
“多着呢,像花蕊夫人呀,周娥皇呀,反正我以后一定去会一会她们。”
“那我以后就跟着少爷,就能见到绝世美女,然后娶她们当老婆。”
“哈哈哈哈”
说着,两人大笑起来,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期待。
另一方面,这些天,章仁一直在家中等待爹爹的来信,因为上次的故事只写到一半。然而,他最终等来的不是信,而是官府的加急快报。原来,章仔钧终于抵达福州城。在福州的招贤馆,章仔钧见到了节度使王审知大人,并献上三策兵法。 阅读了章仔钧的三策兵法,节度使王审知大喜,紧拉着章仔钧的手,连声说道:
“真是相见恨晚啊!”
对于章仔钧的三策兵法,章仁虽然觉得生涩难懂,但通过这些时日的对几本兵书的研习,他也算是略懂一二了。
“少爷,你看了那么多的兵书,你说说看,为什么当今天下会这么混乱呢?”彦琛问道。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不敢忘记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教他们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使他们的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鼓、旗帜以及这些军队的号令之间而不迷乱,使他们的心意适于攻打杀戮的情形而不致恐惧。因此即使有盗贼的事件发生,而人民也不会惊恐溃乱。”
“等到后来,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天下既然安定了,就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败坏了,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不战就逃跑了。”
“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道不是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生活的快乐,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逐渐减少以至于衰颓,筋肉萎缩僵化而振作不起来,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及。天下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还是不太明白,少爷,你讲简单一点。”
“这天下的形势就好比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雨雪霜所浸渍,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不畏风雨,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而王公贵人住在高大深邃的房屋里,出门就坐车子,刮风就穿皮衣,下雨就打着伞,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暑就侵入身体了。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动操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象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就掩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认为这是生事干扰人民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这不也是畏惧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分了吗?”
“原来是这样的,这下我明白了。这么说,我们闽地也要准备好随时应对战争的准备咯!”
“天下本来就有意想不到的祸患。愚昧的人看到四面八方太平无事,就认为变故无从发生,这也是不对的。现在各地割据,每年都要奉送给中原正统财物。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从我方开始,便从敌方开始,不发生在西方,便发生在北方;所不知道的,只是战争的发生有早有迟有远有近,总之,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所以说,天下的人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能够安逸而不能劳累吃苦,这是最大的祸患。”
“那我们该如何准备呢?”
“爹爹的三策兵法,是要让士大夫崇尚军事的勇敢,讲述演习兵法,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