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此生谁主》第52章


太子倒是不纠结了,康熙却是纠结的不得了,那样的太子让他心疼,更让他有些懊悔;可真的于江山社稷而言……康熙是夜不能寐,直到他想到了那大师圆寂时,留下的话,顺其自然,才只是轻叹了口气。对太子那是更加疼宠的不得了,他说什么是什么,哪怕再无理的要求,康熙都顺着,让太子一度以为康熙是病了。
大军依期归来,一如前世一般,康熙下旨让裕亲王福全在朝阳门外听勘,那个顺水人情,他不曾送。康熙却是替他送了,以他的名义,让胤眩确⒅迫耍酶H詈笫歉屑ぬ榱愕睦肯铝俗锕?br />
胤眩纯此保训霉鼗沉怂环沽粝铝瞬簧俚暮枚鳎爬肴ィ淙幻凰党瞿蔷湫恍唬伤故悄芨惺芩强痰墓鼗场?滴醯钠痰妫菜挡怀鲎约菏歉卸故强尚Α?br />
原来,不知是谁告诉了胤眩嫠タ滴趺媲扒笄椋峁豢滴跹档牟×耍獠湃秘费|亲自上门,拉着他非要跟他畅饮一番,一醉到天明,搞的他格外纠结,最后还是搬出了康熙,才让胤眩ィ叩氖焙颍共煌揭换赝罚酪啦簧岬母担麓我欢ㄒ蛔矸叫荨6站恐皇切α诵Γ缃窀闷娴母H?br />
康熙守了他几日,见他无事,便去处理朝政去了,他见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毕竟大军归来,后续事宜分外多,加上康熙有意躲着他,以他养病需要,让他好生歇着,不要乱跑。
闲来无事的他,便出宫去了如今冷冷清清的裕亲王府,福全的朴素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偌大的王府,却是显得有些空荡荡,他同康熙不愧是一个爹生的,两人都生性节俭。
福全见他来到,哪怕没有外人,也是照足规矩,行了全礼。谨小慎微,也是福全一大特点,既然他有意同他保持距离,他自然也是不曾阻拦,只是在他的花园里闲逛着。
“二伯,可好。”许久,太子才状似不经意的问了句。
裕亲王依旧是毕恭毕敬的道了句:“臣安好。”
对于他的无趣,做足的君臣礼节,太子只是颇有些不屑,只是轻笑着道了句:“二伯他朝一定名载史册,堪称贤王。”
福全闻言,只是盯了他一会,这才露出了笑容,“所谓历史,不过是他人笔下的故事罢了,哪怕风流如元稹,清廉如陈世美,世人真正得知又有多少。是谩骂还是赞扬,都与我无关,更遑论不是故事中人,又怎会明白故事中人怎想,我又何须在意。”
他算知道了,他这侄子并不是想其他阿哥一样,趁着自己落难,来巴结自己的,毕竟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康熙虽然责罚了他,对他的情义却不减。而他这个侄子,纯粹是来看自己的热闹了。
太子闻言,也只是诧异的看了眼他,将手中的鱼食一把丢进了鱼池里,看着一涌而来的小鱼,笑着拍了拍手,“保成告辞了。”他没有接受福全的君臣之礼,相反以后辈的身份给他行了一礼。福全也并未曾阻拦他,只是笑着看他走人。
而那躲在假山背后的康熙见他走远了,才缓缓的走到了福全面前,“看不出二哥还是学富五车啊。”看着太子的背影,眼中却是起了一丝的涟漪。
聪明如他,算是知道福全为何会深得康熙之心,除却他对康熙的忠心不二,更多何尝不是他从不像康熙那样会在乎千秋之后的名声,所以他才会无所顾忌的甘愿站在前面,当康熙手中的那把剑,康熙剑指何方,他便杀向何方。
他从来不是愚蠢,只是他在康熙面前,他甘愿掩去那一身的才华 ,不然他也不会在十五岁的年纪,贵为铁帽子亲王,就懂得请辞议政王的头衔,以向康熙示诚,连带一群王爷都请辞了。他从来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在康熙舍弃他的时候,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因他知道,康熙是不会亏待于他。
而他之所以会败,何尝不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摆正过自己的位置,康熙始终是个帝王。
对于突然出现的康熙,福全也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言。看着他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直到身后那熟悉的声音传来,他才放下了一身的戒备,“你怎么来了。”
“陪二哥用膳啊。”来者不是他人,正是那一向不得康熙心的常宁。福全也只是会心一笑,便领着他同康熙背道而驰,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已然完成了,康熙已经不再需要他了,他也可以退了。
乾清宫内,康熙显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相比起太子对福全的话,只是多了一份豁达,那么他便多了一丝忧愁,他是否真的太过在意那身后的东西了。
直到一脸笑意,显然是心情不错的太子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一场梦寐,一场清醒,较之于之前,他明显多了一丝的欢乐,而康熙却是多了一丝的愁绪。他是说出了压抑自己心里多年的痛苦,可这痛苦却是全部嫁接给了这个云里雾里的康熙。也算是因果报应吧。
终究是不忍拂了笑得开心的太子,康熙还是起身陪他去用膳了。饭桌上,太子是吃得开心,康熙也是心不在焉的替他夹着菜。
直到吃得颇有些郁闷的太子,不太满意的拉了拉他的袖子。康熙才回过神来,却是发现他沾着嘴角的饭粒,下意识的便要伸手替他拭去,却还是在即将触碰他的时候,收了回来,拿起一旁的汗巾,尴尬的笑了笑,递给了他,“都快成婚的人了,还像个孩子。”康熙无奈的语气却是带着满满的宠溺。
原本温馨的气氛,触碰到他快要成婚的话题,两个人都是默不作声了,扒拉着碗里的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哪怕皇宫里,到处都在布置着。他们都是有意无意的刻意不去谈论这个话题。
待他放下碗,康熙才抬头笑着看了看他,“吃饱了。”太子也只是点了点头,再无话 。两个
人也不知呆坐了多久。
彼此才一起开口,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在听到对方的声音后,又停了下来,最后也只是相视一笑。
“皇阿玛,我们去看日落好不好?”他只是拉着康熙的袖子,那恳切又无辜的样子。只是让康熙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晋江独家发表
礼炮喧天;站在毓庆宫外的太子那严肃的脸上;却是不见半点喜色,双手附在身后;显得格外清冷;与这满目的红;好似格格不入;哪怕今天的主角是他。
直到何柱儿一脸喜色的将弓与箭递给他,他也只是下意识般的接了过来,原是内务府的人将太子妃迎了进来。众人都侯在一旁,等着他射出手中的箭,而他却是不知在发什么呆;半天没反应。何柱儿见状;赶紧拉了拉他的衣袖;唤了他一声。
他方才无辜的回头看着他,这才回过神来,开弓一连射出三支箭。喜娘这才高喊着祝语。何柱儿这才松了口气。
待新娘跨过火盆,意喻褪去一身的晦气,嫁入皇家,一切从头开始。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了毓庆宫,进到了内殿。
四壁涂红,喜烛高烧的店内,身为主人的他,却更像是身外人。待他挑了喜帕,喝了合卺酒,喜娘这才替他们放下了帷幔,一脸笑意的退了出去。
坐在炕上的两人,都是一言不发,太子妃或是因为害羞,而太子却更多的是,从内心便抗拒这门婚事。
打从前世起,他便不喜欢康熙盛赞的贤淑,恭孝,宽和的太子妃,她不是不好,出身名门,打理后宫更是井井有条,正所谓娶妻娶贤,她不可谓不贤。可也是因为她太贤惠了,总让他有种深深的挫败感,加上康熙总是喜欢在他面前夸赞于她,久了他也厌烦了。
前世风光无限之时,他不曾在意过这个女人,她却因为自己的落败,困顿深宫之时,依旧是贤淑的模样,她那丝毫不在意的样子,让他却是印象深刻。他曾经一度以为,她曾经会嫁给他,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可在最后,他发现并不是如此。他虽不喜欢她,却对她有着莫名的愧疚,不曾相濡以沫,更不曾琴瑟和鸣,他们就像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他本不愿娶她,除却他不喜欢她,更多的却是他不愿拖累于她。
可在接到康熙圣旨的那刻,他只是微微有些发蒙,却并未曾去向康熙拒绝过。对于,康熙突降的圣旨,不曾跟自己商量过半分,就定了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