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末》第222章


培养小七的独自生活能力,他以后会不会做饭她不强求,但是必须要会。
“妈妈,你快点买完走吧!我以后会学做饭。”小七经过卖鱼的小贩前,看着他们杀死一条鱼,受不了的他只能哄林晓玲赶紧离开。
林晓玲还没买完,怎么走,只能先哄着小七继续陪她买。她要买猪肉,也不用照顾别人生意,林六叔在菜市场开个摊子卖肉,不照顾他的生意还能买别人的肉?嗯,千万不要误会,林晓玲指的是猪肉。
林六叔的生意做的不错,一个人卖肉边上还有人专门负责收钱,俩人分工合作,一个上午就能收工。凭着这门手艺,林六叔已经立起一栋二层小洋楼,里面还摆着最时兴的家俱和电器,也算成了附近有名的富裕户。
林六叔依旧豪爽,林晓玲说要买十斤猪肉,他直接割二十斤,还劝林晓玲多买点,过年包饺子做扣肉都可以。林晓玲还能说什么,林六叔连菜式都给她安排她,她只能痛快的给钱,再说下去说不定要从二十斤变成三十斤。
手里一堆东西再加上最后割的二十斤肉,林晓玲再厉害也拎不动这么多东西,她只能带着小七去租三轮车回家。这一两年下岗工人多,很多人没有事情做,就会买辆三轮车做人力车夫,踩着车四处拉客。
林晓玲坐上车,把手里的东西马上放下来休息。小七则好奇的打量着这辆“慢慢游”,柳城人把这种车叫“慢慢游。”小七第一次坐,坐在车里还好好奇的打量着,车夫完全用人力踩,速度可想而知。这种交通工具现在却流行的很广,比的士便宜方便,还不用走路,慢一点就慢一点,大部分人都不赶时间,并不在乎这点时间。
当林晓玲把该买的东西都买齐之后,总算不再出门。大冷天,带着小七往外跑,把小家伙的耳朵都冻的通红,她也心疼。现在小七能留在家里安静的写寒假作业,她也在一边陪着看书爬格子。累了,就泡杯茶,端上准备好的点心休息。
每次这个时候,总能吸引赵家本家的几个孩子过来,美食的诱惑力不是一般人能抵挡。小七回来之后,不用林晓玲打招呼,迅速就和附近同龄孩子玩到一起。于是林晓玲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一个据点,小七有各种童话故事书,还有玩具,林晓玲还会准备好各种零食,小朋友们想拒绝都难。
这些孩子都是赵家本家的孩子,都姓赵,虽然有远近之分,可对林晓玲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小七在外面长大,更弄不清这些堂兄弟之间的关系,对他来说都是小伙伴。
林晓玲是知道公公并没有亲兄弟,亲近一点的如赵三叔,到小七这一代也出了五服,所以这些孩子林晓玲都一视同仁。孩子们不光聚在一起玩耍,还聚在一起写作业。有林晓玲的指导,孩子们的父母也乐得有人看孩子还免费辅导作业,甚至还知道在这有吃有喝。
如果不是几个孩子都是赵家的,其他人也想让自己家孩子凑上门占便宜,但在孩子们都姓赵的情况下,其他人想把孩子送来和小七一起玩,其他人没脸凑上来。
林晓玲母子俩在家里过着冬眠一般的幸福生活,却苦了留在省城的赵红军。老太太一个在家,想给孙子孙女找对象,可没人肯听她的,一提找对象的事,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张金凤找不到人抱怨,只能找赵红军麻烦,还逼着他出面把赵嘉红姐弟要喊回来。赵红军要是不出面,老太太就能大冬天在楼下拉着家属院里其他人聊天,还托一帮退休老太太帮忙介绍对象。
赵红军很多同事都认识林建业,甚至还知道他家儿女都在上大学,连林家梁也见过同次,不少人都清楚。张金凤嘴里优秀出色的孙子,这些老太太却不知道说的是哪个孙子。
赵嘉红以前还在赵家住过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实的小姑娘,可要说出色,不管从哪方面都说不上优秀。赵嘉伟兄弟俩来的少,可赵红军家里真要有个出色的侄子,这大院里还能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赵红军在单位上可算红人,这几年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在往上走,要是他有出色的侄子侄女,结成亲戚也不是不可以。
住赵红军楼下丁老太太,退休前在工会上班,最喜欢这种牵红线保媒的事,她这会也不嫌弃张金凤是个农村来的老太太。俩老太太坐在楼下花坛前几晒太阳,一人端着一杯花,手里还抓着一把瓜子。边嗑瓜子边聊天,张金凤想努力先把赵嘉红推销出去,可丁老太太却只对赵嘉伟他们有一丝兴趣,当然她这是不了解情况,以为他们真的是哪所大学的高材生。
“我孙子也不错,不过找对象不急,大孙女没结婚,他们做弟弟的怎么能抢在前面。”张金凤的理由还一套套,偏丁老太太还信她这套。这话说的有理,老大没结婚,这下面小的确实不好谈对象。
丁老太太对赵嘉红还有印象,这小姑娘想在城里找个对象倒不难,难的是她手里可没有合适的未婚男青年。老太太心里一琢磨,干脆实话实说,她也不怕得罪张金凤。
“你这孙女想要找对象,我这没有合适的对象,我这里都是国家干部、医生之类有为青年,人家条件好眼光自然也高,这种人想要找的至少也得大学生吧!你家孙女吃亏就吃亏在读书少啦,没有正式工作又没有好单位,一般人都不愿意。”
“唉,我们家小红命苦啊,这该怎么办?”张金凤说完还真愁上啦!
“你别愁,我倒是有个主意,就看你愿意不愿意?”丁老太太马上给出备选方案。
“什么办法?”
第二百零一章 
“你这目光不要只盯着城里不放,找个乡下的对象也可以。”
“不行,这乡下还要种地,太苦了。”张金凤现在眼光也高,她可看不上农村来的穷小子。
“哟,这乡下种地能种几天。再说现在年轻人都进城找工作,家里的地都是留给老人种,一年到头也回去住不了几天,有什么关系。”
张金凤没出声,在考虑要不要试一试。
“我给你说,我认识很多那种家里男人招工进城,但妻儿老小都留在乡下的,现在孩子长大,国企又弄什么下岗,顶班也只能想想。这种就不错,家里有人拿退休工资,孩子除了户口还要乡下,其实生活和城里人区别也不大,说是乡下也住在郊区,家里还有大房子。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这种在乡下可好多人抢着给介绍对象。”丁老太太说的也是实话,家里老人有退休工资能给子女省很多事,这样的家庭确实抢手。
“真的,那大妹子你给介绍下。”张金凤一听很抢手,也顾不得再细想,决定先试试再说。
“那行,这个周末,我就把人带到我家来,老姐姐你也把你家大孙女叫来,让他们互相看看。”丁老太太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
“好。”马上要过来,张金凤还给孙女安排相亲,都没有提前说一声,也不怕赵嘉红放鸽子。
赵红军知道这事后,立马表示不掺合,他决定周末跑出去躲一躲。张金凤也不在意,只要赵嘉红准时到就行。
老太太信心满满,还自觉给孙女介绍了一个好对意,却没想过连男方人品什么都没问清楚,就敢答应和人相看。赵嘉红也是这么想,她对奶奶也很无语,一问三不知还敢让她相亲。本来就对相亲很不满,赵嘉红到了星期天,干脆借口工作忙,走不开,直接爽约。
张金凤星期天早上接到电话,还以为赵嘉红和她开玩笑,这能要多大会功夫,再说怎么就一天休息时间都没有,还逼着赵嘉红请假。本来就是找的借口逃避相亲,赵嘉红哪里会听老太太的话,她把电话一挂,直接去上班,任身后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张金凤被大孙女气差点高血压,电话没人接,急的她团团转。到约定时间还不见人,老太太只能去楼下给丁老太太低声赔不是。张金凤低声下气的给丁老太太说好话,还想再约时间见面,可丁老太太却直接把她赶出门,甚至还扬言再也不敢给她家孙子孙女介绍对象。
张金凤心虚之下只能先离开,她打算事后再找丁老太太再说点好话,不能把这好对象错过。可她的算盘好,丁老太太吃亏之后却是不甘心,干脆趁着周末人多,坐在楼下直接把这事给说开啦,还让院子里其他人都留心,千万不要再给张金凤的孙女介绍对象。
一阵风的时间,这事就在院子里传开,等张金凤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她平时出门少,和这些老太太关系也不一般,没人告诉她真相。还是看大门的老大爷在她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