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96章


也不能去上班啊。”
“就是说啊,我大伯还说了,他大孙子拿了这份工作,以后每个月的工资都得交到家里。你算算这笔帐,他今年才十六岁,交二十年三十六岁肯定离退休也远着呢。这二十年的工资那也不是一笔小钱。可就算如此,我大堂嫂三堂嫂还是闹腾的不同意。我觉得她们有种自己占不到便宜,别人也别想占的心理。”
苏敏说:“没办法,明明是一家子的钱,却全拿出来让其中一个去当了司机,不再是地里头刨食的了。说不准还能娶个县里的姑娘,单位分了房,以后就在县里头安家了。而你大堂嫂三堂嫂的儿子们还得种地。当娘的又怎么能受得了这明眼可见的差距呢。”
“是啊,结果她们一闹,把我大伯气了个半死。不止我大伯家,我亲戚里有好几家都是家里面的钱够拿出来,但这工作到谁名下掰扯不来。搞的我爹都说还好我们家分家早。要不然真有了天大的利益,说不准我们几个兄弟也会闹起来。”
“是啊,只要利益足够大,让人红了眼,不管是夫妻,父子,还是兄弟,都可能反目成仇。不过刘霞他们家虽然也分家了,可我听她说过钱都在她公婆手里。她婆婆还偏心她大伯子,她家怎么能拿的出来这么一笔钱。”
陆建军说:“敏敏,和你说吧,我那些没当兵当工人的兄弟里,最有钱的就是陆卫民了。我估计他手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过他的钱都是投机倒把挣来的。为了不惹人怀疑,他直接说这一千里他自己攒的二百,他媳妇陪嫁的六百,还有他爹的二百。”
“我虽然没有打听过刘霞有多少钱的陪嫁,不过肯定没有六百。应该差不多有一百多。看来陆卫民还真挺有钱的啊。”
陆建军说:“是啊,他胆子大,家里又有不靠谱的娘和拖后腿的兄嫂,只能靠自己把门户立起来。他年龄和我二哥一样大,但就因为他娘太偏心他哥,怕他娶的媳妇不尊重大伯子。在给陆卫民说亲的时候说的都是找那些不靠谱的。当时我爹还骂了我四婶一顿。后来他相中了刘霞,刘霞是城里来的知青,家里成分好。不像那几位因为家里成分问题匆忙嫁人的。为了配的上刘霞,陆卫民常在黑市里头混。不过这事儿估计没人知道,就是刘霞,知道的也不多。”
“那司机这职业挺适合陆卫民的,他本来就淘换倒卖东西,当了司机就更方便了。”
“是啊,不过昨儿个我四婶又闹了一通。想让陆卫民把工作让给他哥哥,说陆卫民身体好,能种地挣公分。我大堂哥身体不好,适合当司机。她说完这话就惹得我爹和我四叔发了一大通的火。”
苏敏感慨:“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不过你这大张旗鼓的要复习考试,甚至连工作都不要了。大队里的知青们见你这么慎重,应该也会认真对待这个消息的。”
“也是,你不知道,我娘今儿一大早知道我和建民都不打算上班了,要把工作让出去准备高考。我娘差点没疯了,拿的笤帚就要打我和建民。我们躲来躲去也还是被她抽了几下。”
苏敏一听忙问:“没事吧?”
陆建军说:“我倒是没什么事,不过建民个傻小子怕娘气着了,就故意让她打了几下。娘也是真生气,这还没入秋,建民穿的又薄,衣服被笤帚勾坏了,胳膊上也被抽肿了。”
“翠花婶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她四个儿子有出息。结果现在你和建民把铁饭碗一扔,她不生气才怪呢。建民也不打算继续上班啦?”
“嗯,他昨儿个考虑了一晚上,还是觉得自己学的不扎实。要是一边上班一边抽着空复习,很可能什么也考不上。倒不如静下心来专心念书,等真恢复高考了就拿个好成绩。”
“那建民的工作呢?”
“建民的工作给我四爷爷三叔家的志党堂弟了。我四爷爷有三个儿子,老大志国堂哥当兵,老三过世了,现在家里只有老二志党。我堂哥当兵后每个月给家里头寄钱,我这个三堂叔平时很节省,家里又只有志党堂弟一个儿子。这钱给他花了也不会有大矛盾。钢铁厂的工作不如方向盘吃香,但好处的离家近。建民也只要七百块,比我那一千块便宜。有了工人这个身份,志党相看对象也更拿得出手,最后我三堂叔就选了钢铁厂这个工作。”
说完陆建军又说:“对了,敏敏,我和建民这把工作卖了,回了大队里免不得会有闲言碎语。我自己倒是不在意,但建民那个性子我怕会影响他复习。我就想着可不可以让他来咱们这儿住,就住客厅里,不让他住咱们的新沙发,我给他拿木板搭个床。以后咱们在咱俩这屋,他就在那个屋子。我让他按月付咱们房租。”
准备高考可是大事,回了村子里让陆建民被那些碎嘴的大妈大婶影响了心情可就遭了。
苏敏自然同意陆建民来借住,她拧了一下陆建军:“你就胡说吧,建民来住就住了,说什么房租不房租的,搞得我好像多不通人情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领证之后还有洞房,稳妥起见,我还是删掉了。
第68章 28。29。30
很快; 陆建民搬过来。
苏敏和陆建军领了证,他们是法律承认的夫妻,陆建军也不急着要苏敏和他摆宴席了。
至于村里办宴席的日子,定在了农历的九月二十,也就是阳历的十一月一号。
这个时候,地里没什么活儿了,清闲下来; 正好娶媳妇。
这两天苏敏陆建军陆建民在一起看书; 苏敏发现自己经过这三年的学习,竟然掌握的知识比陆建民还强些。
这个时候苏敏终于相信了她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说的; 没有真学渣,只有懒学渣。
以前苏敏就是懒学渣…
每天陆建军都会给苏敏和陆建民出题,有陆建军这个学霸在,有种临时抱的佛脚很有用的感觉。
除了陆建军; 苏敏还能问学校的老师。
学校的老师都是高中毕业; 还有几位大学毕业的; 给苏敏讲起课来深入浅出; 很容易就学会了。
等到了十月二十一号,收音机里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当时苏敏还在学校的办公室背政治呢; 听完她激动的把书一扔,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说:“来了; 终于来了。”
教数学的刘老师是个感性的人,他直接哭了出来:“终于,我的学生终于又能考大学了。这十年; 我看着一个个好苗子要么走了歪路,要么只能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更多的上山下乡去种地了,我实在是痛心啊。他们本来可以给国家建设铁路,研发武器,改良粮食。他们中,有的人本该成了科学家,有的该成了外交家,还有大文豪,大画家。可是,他们都被耽误了啊。十年,整整十年,他们被耽误了十年。还是他们一生中最好的十年。”
刘老师说的屋子里其他的老师也忍不住流起了眼泪。
当老师的,不就是想给国家多教育出几个人才吗。
吴老师说:“还好,现在国家又给了他们进入大学的机会。”
刘老师摇摇头:“不,人的灵气是经不起消磨的。”
苏敏说:“刘老师,你错了,经过这十年,还坚持自己信念的,这才是真正的被大浪淘过的金子。就像我的丈夫陆建军,他虽然高中毕业后工作了五六年,但他从来没有放下过课本。我相信,这次高考他一定会考的非常好。因为他始终相信,高考是一定会恢复的。”
吴老师感慨:“陆建军这个孩子我记得,当时我虽然没教过他,也知道他勤奋好学,在停课的那几年还拿着哥哥的课本自学了初中高中的课程。苏敏,你说的对,这十年是苦难,更是考验。经过这十年,留下的都是心智坚定的人,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未来三四十年的支柱。”
苏敏中午回了院子里,见陆建军和陆建民兴奋的模样,就知道他们两个也知道恢复高考这个消息了。
陆建军说:“今儿真是个好日子,敏敏,我和建民刚才去国营饭店买了红烧肉,大肘子,今儿咱们好好的吃它一顿。”
苏敏笑着说:“好,咱们好好庆祝,预祝我们都能考上好大学。”
确认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陆建军和陆建民看书更用功了。
苏敏本来还有些纠结要不要参加今年的高考,她的理想学校是电影学院。
但电影学院是要面试的,苏敏在怀安县这个小县城,离着北京十万八千里。
她知道电影学院是在七八年春天开始招生。
苏敏想着今年陆建军参加高考,按着陆建军的水平,应该能考上北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