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38章


嗯,或许苏知青除外。
有了陆建军的帮助,苏敏一下解决了好些个难题。
刘霞走过来惊讶的看了草稿纸一眼,问苏敏:“这些题目你都不会啊。”
苏敏理直气壮:“我会啊,我只是考考陆建军嘛。”
陆建军:……
我差点就信了你的鬼话。
不过陆建军也能理解苏知青的想法,好面子嘛。
要是让以为她很会念书的表嫂发现她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那该多尴尬啊。
于是陆建军就主动解释说:“其实是我看见这些题目,手痒就像解答一下,学无止境嘛。”
刘霞虽然不太信这两个人的说法,但还是很配合的点点头:“学无止境,有道理,有道理。”
当然后来刘霞还是追问苏敏怎么回事儿,苏敏坚持陆建军的说法,陆建军看见题目手痒的不行,就想出手解答一下。
刘霞半点不信,这什么毛病啊,看见题目就手痒。
苏敏就问刘霞:“姐,你读书的时候成绩怎么样?”
刘霞回答:“还行吧,中上等。”
苏敏又问:“那人家陆建军成绩怎么样?”
刘霞说:“听我三叔说,从开始念书之后,回回第一。”
苏敏摊手:“这不就得了,就是因为陆建军这么的热爱学习,连看见别人做题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跟着做,所以他才能次次考第一。”
正追出来,把刚才忘了给苏敏和刘霞的核桃酥送出来的陆建军:……
他觉得自己之前对苏知青的评价不准确,除了身世不好,人很勤奋外,现在还要加一个厚脸皮。
有了陆建军的帮助,很快苏敏就把初中的数学掌握了。
这个时候离元旦只有三天了,这次的教学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了。
这是苏敏在陆家的最后一顿午餐。
陆建军和陆建民竟然还买的新鲜的肉,有小炒肉,有筒骨炖出来的排骨汤,还有一个大猪蹄。
上桌的时候陆大嫂直接把猪蹄夹到了苏敏的碗里。
那可是一个完整的猪蹄啊。
完整的猪蹄啊。
猪蹄啊。
蹄啊。
啊。
苏敏难以置信的看着碗里的猪蹄,理智让她控制住自己颤抖的声音,然后说:“大嫂,你把这猪蹄切一下咱们一起分着吃就行了,怎么能让我一个人全吃了呢。”
陆大嫂笑着说:“没事,这几天你可是辛苦啦,他们两个都笨,连个歌儿都学的慢。”
然后又说:“再说你身体不好,需要补补。
我和你说这猪蹄可有营养呢,往常只有坐月子的女人才能吃上一个猪蹄。
我和刘霞打听了你的情况,放心吧,好好补回来就没事了。
别听那些医生的话,说的那么严重。你要放宽心,你年纪还小呢。”
苏敏乖巧的回答:“我知道了嫂子,我听你的,好好养身子。”
陆大嫂满意点头:“我和你说,这坐月子的女人伤了那么多元气猪蹄汤都能补回来,何况你这小毛病呢。
所以我就让建军买肉的时候特意买了一只,按着我坐月子时候的法子做的。
快吃吧,别放凉了,至于孩子们那么多肉呢,够他们吃的。”
苏敏知道这是大嫂听到了沈月的话,就想着帮自己补点营养。
说实话,苏敏觉得陆大嫂这猪蹄炖的实在是太香了,她感觉自己嘴里流满了口水,忙低下头,不好意思的厚着脸皮说:“那就谢谢嫂子了。”
然后她就开始奋力啃猪蹄。
越吃越好吃,于是苏敏就把自己的羞耻感全丢掉了,一个人把猪蹄啃得干干净净。
陆建军看苏敏那吃东西的样儿,斯文是挺斯文,但快也是真快,还挺香。
猪蹄那东西一般不好上手,没想到这姑娘那筷子卡住骨头之间的缝隙,直接就着筷子啃。
看她吃的这么满足,陆建军都想自己下回也买个猪蹄吃。
但现在他没有猪蹄吃,于是就开始啃大骨头。
陆建设和大毛二毛看见了也忙拿起自己碗里的骨头啃了起来。
第35章 
苏敏不仅吃了一顿大餐; 有白米饭,有小炒肉,还有排骨汤和猪蹄儿的大餐。
还收到了‘补课费’,一堆票票。
大概是知道苏敏的情况,她什么都缺,但最缺的还是票。
于是陆建军和陆建民送了苏敏牙膏票,牙刷票; 香皂票之类的好几种。
反正都是些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的票。
收到票苏敏就先对照着账本儿把自己的‘欠债’先还清。
等把帐还完; 苏敏也就只剩一张牙膏票了,而苏敏的牙膏也正好见底了; 准备快过年的时候和知青们一起去县里的时候再买一管儿。
苏敏都忍不住怀疑陆家两兄弟给的补课费是按着自己的欠账本子给的。
不过仔细想想,现在欠的票都是今年欠下的。
以前欠的过年的时候就直接拿钱结清了。
而一个姑娘家一年大概会用几个香皂几管牙膏也都是能估算出来的。
可以说陆家兄弟给的这份里也是用了心的。
很快,一九七五年一月一日到了。
距离一九七七年又近了一点。
另一边,就如陆建军想的那样; 今年最有名的电影就是《闪闪的红星》; 而且不仅厂子爱看这部片子; 其他领导也被厂长推荐的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所以最后报名节目的很多都是《闪闪的红星》里的歌曲; 有唱歌的,有乐器演奏的; 还有大合唱的。
不过还好陆建军报节目报的早,最后他不能唱三首歌; 只能从三首里边选一首。
陆建军对此也有心理准备,决定唱《映山红》这首歌。
这首是他弟陆建民唱的最好的。
他们报名的时间早,节目也被安排的比较靠前。
等两人唱完; 掌声阵阵。
厂长还问他们两个:“你们唱的倒是很标准啊,我也是把这部电影看了五六遍才能跟着唱下来。
看来你们是下了大功夫了啊,这电影你们看了有几遍啊?”
陆建军主动让弟弟回答,陆建民挠挠头:“我和三哥只看了一遍电影。”
黄厂长问他:“真的只有一遍?没有说谎?”
陆建民点头:“是啊。”
“那你这记性倒是挺好的,竟然看了一遍就把三首歌全记住了。”
陆建民忙忙摆手:“我可没有那么厉害,我只记住了一点曲调。是我们大队有一位知青唱歌很厉害,她只看了一遍电影就把这三首歌都学会了。我们是和她请教的。”
黄厂长听了感慨:“竟然真有人只听了一次就能记住三首歌啊。”
他心里觉得这样的人当知青未免也太可惜了,但这话他不能说出来。
于是就说:“好,好,等以后有了时间,你和你哥再把剩下的两首唱来听听。”
这次的演出陆建军是挺满意的,他的目的也不多,就是让自己弟弟能给黄厂子留下一个好印象。
虽然不知道以后是个什么样儿,但是在十年内,工人也还是一种很拿得出手的工作。
就是比起军人来也是不差的,毕竟不用和家人相隔两地。
要是四弟能转正,不仅工资更高了,就是以后找对象选择也能更多点。
漂不漂亮倒不是很重要,长得漂亮除了可能生出来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好看点也就没什么其他好处了。
相比起来,还是说话能说到一块儿更重要些。
回了家夫妻两个也不至于只能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或者根本无话可说。
自家弟弟怎么也是个高中生,最少得找个识字的。
要是那种因为家庭原因没有读过书,但是愿意学的也行。
自家弟弟教弟媳学,也能增进感情。
千万别找一个没文化不说,还坚定的认为读书无用,我文盲我自豪的老婆。
这样的姑娘村子里不少,觉得女孩子就不应该受教育,不应该学文化。
娶了这种妻子,或许会将丈夫服侍的很好,可夫妻之间又怎么能让一个人去服侍另一个人呢。
而且万一再生个女儿,妻子再把这种思想传给女儿,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
其实如果苏敏苏知青不是下乡的知青,而是本地人,那陆建军一定支持自家弟弟找她处对象。
毕竟苏知青是难得的为人处世落落大方,遇到困难也不自怨自艾,而且知恩图报。
要不是随时可能回城的知青身份,真的是挺适合处对象的。
陆建民见自家三哥走神了,问他:“哥,你想什么呢?”
陆建军看他一眼,说:“在想你以后要找个什么样儿的对象。”
陆建民不信:“哥,你这是在哄我呢吧,你干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