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个金龟婿》第135章


当两个奖杯被颁奖嘉宾送到余纨纨手中,主持人问她什么感受时,她才找回自己的控制能力。
“我……”
“可千万别哭哦,你要是哭了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位拿了数次影后的主持人,笑得十分美丽,也很和蔼。
“我要谢谢我的先生……”
最终,余纨纨还是哭了,
清晨。
昨天夜里下了场雨,地上还是湿漉漉的,但却降低了最近热得出奇的温度。
每天这条街上最先开门的就是几家早餐店,从六点半开始,就会陆陆续续有人来买早点,或是在店里吃,或是打包带走。
等过了七点半以后,人流量就会开始大增,上班的上学的都赶着出门,在这之前自然不忘要吃早餐。
余家包子店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林芬和余建国一边忙着,一边不忘和熟人闲聊几句。阳阳的奶奶又来了,买早点回家给孙子吃是次,来问林芬是主要。
“哎呀,你这个林芬,瞒得倒是紧。我家健健都说了,昨天看了直播,你家纨纨拿了个奖,据说这个奖很是了不得,你还说那个人不是你家纨纨,真是睁着眼说瞎话。”
“什么奖不奖的?”林芬心里直犯嘀咕。
“我怎么知道是什么奖啊,好像就是个电影奖,我也是听健健说的。”这个健健,是阳阳奶奶的大孙子,二十多岁,平时很喜欢上网。
“那会不会是健健看错了?纨纨和小杜去美国旅游了,到现在都还没回来,去哪儿拿奖。再说,她拿奖,我这个妈还不知道?”
“难道真是健健看错了?可名字是叫纨纨。”老太太疑惑问。
“肯定是看错了,全国同名同姓的人多少。就好比我这个林芬吧,我听艳艳说,全国有几万个人都叫这名。对了,您老今天是要皮蛋瘦肉粥,还是玉米南瓜粥,包子是要素的还是肉的?”
“要咸粥,甜粥阳阳吃厌了,包子就要素的。”
“老余,去装粥,多装点。”
……
余纨纨和杜甄是昨天半夜时到的。
到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老两口一般都睡得早,所以也没打搅他们。
回到家,感觉就是不一样,格外睡得踏实,所以今天一大早就起了。
一家三口洗脸刷牙穿衣服,手拉着手去包子店。沿路碰到不少熟人,但因为都赶时间,也就打声招呼就过去了。
出了弄堂往左拐,远远就看见包子店的生意正好着。林芬正给人装包子,余建国则来来去去给人盛粥。
萌萌的眼睛当即就亮了,喊了声姥姥,就往店里跑。
林芬听到有孩子喊,声音很耳熟,下意识抬头看过来。就见女儿和女婿肩并肩站着,正看着这边笑,跑在前面的是她的宝贝孙子。
“哎哟,什么时候回来的?我的萌萌呀,可让姥姥想死了!”
有太阳出来了,淡金色的阳光笼罩在他身上,给他蒙上一层淡淡的金辉,让他看起来清冷高贵,但却温暖。
杜甄也在看被阳光笼罩的她,这是他一身最看不厌的画面。
她含笑看了他一眼:“走,过去吧。”
“嗯。”
(正文结束,后续还有番外)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就这么完了,征集番外,大家想看什么番外?
每次完结一篇正文,都会有很多感慨。算了,感慨还是留到番外的结束的时候再说,哈哈。
第100章 番外之刘家and杜家‘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
刘文兵神态尴尬地走出余记包子店,同时他也松了口气。
回到家,王美琴正在等他,虎视眈眈的,像盯着猎物的鬣狗。
本不该这么形容的,可随着时间过去,刘文兵的这种心态逐渐严重,连他自己都想不通,为什么当年清纯可人的王美琴,在经过岁月这把杀猪刀,竟然变成了这样。
可他无力反抗,他试过,却只能让自己的日子变得更糟。最后只能这么忍耐下来,除了一声叹息,再不能多其他。
“怎么说?”
刘文兵将余建国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王美琴嘴里嘀咕着好像是很久没看见余纨纨和杜甄了,却又满脸不信。
“难道真不是?”
“如果真是,老余一把岁数了,还用去开早餐店。”
确实是这个理,自打余家开了早餐店,王美琴也偷偷观察过,羡慕生意好赚钱的同时,也没忽略这是个累人的活儿。
如果林芬的女婿真是个富豪,以林芬的性格,早就宣扬的人尽皆知,至于这么安分。
这么想着,王美琴倒也不想这事了,就是有点遗憾。
至于在遗憾什么,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行了,我回去了,路上顺便买点菜,你下午去接乐乐和豆豆下幼儿园,到时候直接去那边吃饭。”
至于刘佑承和陈娟,两人都忙,平时都是自己解决,也不需要老两口管。
本来王美琴一直住在刘安慧那边的,这不最近一直闹动迁,这可是她的心头大事,所以她每隔两三天都会回来一趟,也不再闹着让刘文兵去那边住了,留他在家里听风声。
现在动迁已经进行了一半,好说话的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些不好说话的钉子户,这部分人占了极大多数。
他们每隔几天都要开一次会,抱团和动迁组谈条件,和那边斗智斗勇的同时,内部也没少斗,都怕有人从中拿了动迁组的好处,暗中搞鬼挑拨离间。
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但每次都被这群人火眼金睛剔出去了。而火眼金睛的基础,就是这些退休了没事干的老头老太,每天都在各处打听消息。
王美琴提了菜兜打算出门,被刘文兵叫住。
“给我点钱。”
“你要钱干什么,不是才给了你一百。”
“那都几天了。”刘文兵嘟囔。
王美琴虽满脸不愿,但还是从兜里掏出一百块,没好气的塞给他。刘文兵看着手里的钱,脸上闪过一丝不满,但很快就变成了隐忍。
家里就剩了他一个人,他去了卫生间,拿起梳子把头发梳了梳。
到了他这个年纪,早就开始白头发了,不过他人瘦,显得干练,每隔三个月染一次发,还年轻得像四十多岁。
刘文兵拿着一个保温杯,出了门。
一路没有停留,往附近的一个公园走。那里每天早上都会聚集着很多老头老太,耍剑的,跳广场舞的,练太极拳的,还有跳拉丁舞的。
刘文兵年轻的时候就会跳拉丁舞,在厂里有名的,只是后来王美琴管得严,就不再跳了。也就是近两三年多,才重拾起来。
“刘老师,你来了。”
刘文兵刚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就对他招呼着。
这女人长得也就普通,不过挺白净的,上面穿着枚红色速干短袖t恤,下面穿了条枣红色荷叶边的裙子。
用年轻的人眼光去看,她穿得很奇形怪状,也很老土。但在一群老头老太中,也算是一朵花了。
这女人叫宋琴,差两岁五十。据她自己说,她来海市是给女儿带孩子的,平时闲来无事就来这座公园玩,久而久之和这里的人都熟了。
尤其和刘文兵熟。这公园里以前有个老头开了个拉丁舞班,每天自带音响,教人跳舞,费用也不贵,反正交两百块每天来学就行了。
那阵子王美琴搬到刘安慧那儿去,每天和蔡悦吵得不可开交,刘文兵厌烦了,就搬了回来。
王美琴不在,也没人管他,他闲来无事每天都会来这里遛弯。看那老头水平那么差,还开班收钱教人跳舞,就不免私下和人说道两句。
后来宋琴给那老头交钱了,也不去学了,就跟刘文兵学。还帮着刘文兵买音响,帮他从老头那儿拉人,最后把那老头挤兑得吹胡子瞪眼睛气走了。
刘文兵脸皮薄,也不好意思收人钱,反正他每天都会来,有人问就教两下子,时间久了,每天都有人来这里集合,而宋琴是必然要来的,因为她是刘文兵的舞搭子。
“看你迟到了,我就猜你家那位肯定回来了。”宋琴调侃。
刘文兵露出一个无奈又尴尬的表情。
“快来吧,咱们先来一段,热热身。”
宋琴去开了音响,主动拉着刘文兵,开始跳了起来。
也似模似样的,引起不少老头老太的围观。
宋琴话挺多,但刘文兵喜欢跟她说话。他平时话少,见到女人话更少,难得有个说得来的,不免也打开了话匣子。
“不是我说,我听人家说了,现在动迁都是政府出的政策,你们这么耗着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夫妻两人长久分居,怎么能行,时间久了,你就不怕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