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发家致富》第373章


这时,一群扛着相机的记者,从公车上下来,齐齐朝市六中狂奔。
“就在这里,你们看,他们横幅都挂出来了!”
“破纪录的省状元,不在市二中,也不在那几所最好的中学,反而在南城的六中,值得挖掘的信息实在太多了!”
“现在全城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大家对市六中和夏茗好奇死了, 得整个大新闻,版面一定要大,最好放头版!”
记者扛着相机,对着挂起来的条幅,以及市六中的大门一阵猛拍,然后一拥而入。
保安吓了一跳,连忙冲上去拦人。
“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来做采访的!校长在不在?夏茗同学在不在?”
“我们是报社的,放我们进去,我们要做采访!”
小小市六中的保安,怎么这么没眼色呢? 他们可是采访过很多大人物,甚至是市级和省级领导干部的,南城这个小破县城,搁平时,求他们来,他们都不乐意来。
要不是省状元在这里,他们犯得着扛着家伙,大老远跑来采访吗?
年级主任和教务主任对视一眼,眼睛都亮了。
准备了这么久,条幅都挂了出来,等的就是这一刻啊!
第511章 记者
两人双双上前,“是来采访的记者吧? 来来来,我们这就带你逛学校,我们学校教学环境可好了,干净整洁,教室亮堂,每个教室都装有大风扇,这个天气坐在教室里头,一点也不热!”
记者们跟着两个主任进学校,看到拉出来的横幅,举起相机一阵猛拍。
看到校园里的环境,记者们有些惊讶。
市六中在南城,教学条件和成果算是很不错的,另外几所中学更加偏僻,有一所学校,去年甚至没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呢。
市六中算是南城的重点中学了。
虽然如此,可南城毕竟是小县城,放在整个桂宁市,就显得平庸了。
市二中出过好几个省状元和市状元,记者们都去过市二中,认为市二中的环境和条件都很不错,不愧是全市乃至全省的重点中学。
他们本以为,市六中在小县城,环境一定很破烂,没想到比起市二中来,竟也不算很差。
虽然办公楼没那么高大雄伟,校内面积没那么广阔,但好在环境优雅,打扫和维护都很用心,干净整洁。
没看到哪里脏兮兮的,小花圃也修剪得很整齐,教室里头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不是破破烂烂的,地面也清清爽爽的,没有显眼的污渍和垃圾。
“环境还挺不错的,看得出来很用心,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你多拍几张照片,到时候留一点篇幅报道学校环境,照片就用作报道的配图。”报社的记者提醒扛相机的摄影师。
两个主任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从夏茗估分602分后,朱校长就猜到可能会有记者来学校拍照和采访,这是学校出镜的大好机会啊。
学校的名声打出去了,吸引来的生源会越来越好,对学校以后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朱校长一声令下,全校的教职工都动起来了,对校内进行了大扫除,就连校长办公室,校长都亲自收拾整理了,校内几乎焕然一新。
这不,见多识广的记者们都觉得不错,还要留篇幅对学校环境进行报道呢!
记者举着话筒,采访教导主任,“据我们了解,市六中去年考上分数线的只有16人,几年翻了好几倍,是这样吗?”
“那当然!”教导主任指着横幅上的数字,骄傲地说:“今年我们考上重本线的就有12人,超过分数线的,足足53人,不比市二中差!”
记者很上道,明白这些信息,和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报道所需要的,手里拿着纸笔,一边问一边记:“一年的时间,六中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秘诀是什么呢?”
教导主任早就备好了腹稿,就等着记者问了。
他从学校的历史,到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以及老师们对学生们倾注的心血,以及学生们优秀刻苦的精神,都歌颂了一遍。
记者们暗暗点头,虽然教导主任这些话,多少有些打官腔和夸大成分,但作为报道内容,放在文章里头,问题不大。
电视台的记者快等不及了。
他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采访省状元,不是看学校环境,也不是听教导主任吹牛的,“夏茗同学在哪里?我们要采访她!”
教导主任哪能不知道他们来的目的?
就因为知道,所以一开始就带他们逛学校,让他们拍照,并抓紧时间宣传学校,而不是一开始就带记者去找夏茗。
怕直接去找夏茗,记者们的精力都放夏茗身上,采访完夏茗就马上回去写报道,学校连看都不看,那怎么行?
现在学校看完了,学校的优势也宣传到位了,教导主任笑眯眯地把记者们往办公楼引,“夏同学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又聪明又努力,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们都替她感到骄傲。”
“不过,你们一会儿见到她,不要太激动,也别挤到她,她身上的伤还没痊愈,万一撞到,伤势加重就麻烦了。”年级主任适时提醒。
记者们眼睛一亮,马上嗅到了报道的精髓点。
破纪录的省状元受伤了?怎么伤的?什么时候伤的?这些都是可以深挖的报道素材呀!
报社的记者猛然想起什么,激动地问道:“你说的夏茗,该不会是在高考前,被人袭击重伤的夏茗吧? ”
“怎么是她?”电视台和杂志社的记者惊讶。
“肯定是她!高考那几天,我还去她的考场采访了,亲眼看到她脑袋上裹着厚厚的纱布,写字的右手手臂还打着石膏,模样可惨了,考试出来连步子都挪不动,是同学扶她出考场的!”
“我的天!那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采访了其他同学,他们说她带了止痛药,靠吃止痛药才写得了字!”
报社的记者兴奋不已,庆幸自己当初去了夏茗的考场做采访,虽然没采访到夏茗,但她采访了其他同学,知道夏茗的情况,而且她还拍照了!
这是独家爆料!
电视台和杂志社的记者却很懊恼,这么大、这么好的新闻,他们错过了第一手资料!
“高考生被袭击的案件报道,我们都看了,夏茗同学后来怎么样了?”记者急忙挖掘其他的爆料。
“她当时伤得很重,被送去医院,昏迷了好一阵子,校长和老师们都去医院看她了,她当时的情况,根本参加不了考试!”
记者一边点头,一边龙飞凤舞地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然后呢?然后呢?”
“校长当时可心疼坏了,强烈建议她不要勉强,因为高考压力和强度都很大,医生再三强调不要硬撑,否则影响伤口愈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校长和老师都坚持让她不要坚持高考。”
“她成绩这么好,大不了再复读一年,参加明年的高考,肯定也是能考上好学校的,可夏同学意志太坚定了,宁可吃止痛药也要考!高考那几天,校长和老师轮番去看她的情况,生怕她在考场突然倒下。”
“我们也没想到,夏同学这么坚强,不仅坚持到考试结束,而且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激发了潜能,超常发挥!”
第512章 采访
教导主任一边说,年级主任在另一边附和补充。
两人一唱一和,还手舞足蹈地比划,把当时的情况描绘得紧张又热血,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听得记者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多么“身残志坚”的典范!
多么励志热血的案例!
往年的高考状元,有过这样的情况吗?没有!
记者们眼睛都绿了,经验丰富的他们,当然知道怎样利用这些素材,塑造出一个完美的省状元形象,甚至脑袋里已经闪过十几个新闻大标题,每一个都足够吸引人眼球!
“我那天在考场采访,有同学说夏茗同学给大家发薄荷糖?”
年级主任点头道:“对!预考的时候,大家压力大,有同学顶不住压力哭了,夏同学很热心安慰大家,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情绪,给大家发薄荷糖,给了大家很多的鼓励。”
“大家都说,夏同学发的是幸运糖,学校知道大家压力大,在高考前也给大家发了代表幸运的薄荷糖,让大家轻松上阵。”
教导主任补充说:“夏同学不止在考试的时候帮助同学,平时回学校时,也热心帮助大家,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家受益匪浅,今年有这么多同学考上大学,除了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夏同学也功不可没。”
“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