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人间烟火》第90章


“我在吃蛋糕时才知道的好吧。”陆一策无奈,“而且还没上会,谁晓得买不买。”
萧雅伸手关了床头的小台灯。
陆一策今天尤其心急,前戏过后,只退下了萧雅一只裤腿,便将自己挤了进去。萧雅觉得,不仅身体,就连心脏也被填满。
…………
最后萧雅太累,便窝在陆一策暖和的怀抱中。在萧雅外婆去世、回中京之前,二人每次“约炮”以后都会各回各屋,但在那之后,他们便越来越多地在一起度过夜晚。
萧雅浑身疲惫,却兴奋得睡不着觉。
与陆一策即将再次成为夫妻。去年闹掰、离婚,多亏只能住在原先的房子里,他们离得不太远、又不太近,近到可以时常看见、碰触从前那人,远到可以理性看待、讨论以前的事,而不是一切都从爱不爱出发。他们终于明白对方真实想法,也终于揭开了多年来的误会。
影视公司非常看好她的前景。这是一个意外之喜。她只是喜欢想象、只是喜欢写作,但是,谁不想有更加广阔的受众呢?而走上写作这条道路,也是因为与陆一策住在一起,从不太远、又不太近的地方观察对方,尝试从旁观者、而不是从妻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生活方式。
如果当初没有买下这个房子,大概离婚后会立即分道扬镳,再也无法体会这些美好的事。
经过这次离婚、复婚,他们反而变得成熟,对爱情、对婚姻、对事业、对人生,都更加成熟。
萧雅带着一身倦怠,在黑夜里看着熟悉的天花板、墙壁、窗子,温柔而又小心地对着房子说了一句:“喂,谢谢啦。”
第67章 内斗(六)
第二天; 夏溪来到诺言,先向法正视频汇报天发上城国祥一次庭审情况; 接着又会见客户。
因为天发案子重要; 夏溪将小案子客户全部排在了这星期。诺言房产律师不算非常地多,夏溪这个级别不能只接大案。
而且; 经过谈芊芊、余震、罗伦等等一系列的案子之后; 夏溪也并不再“总想搞大新闻”,她发现; 比起大型企业,帮忙众多普通家庭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同样有满足感。
第一个客户过来咨询离婚房产分割; 还没等走; 第二个客户便来处理与物业的纠纷。
这第二个客户姓李; 名字叫李桂花,50岁,喷着廉价桂花香水; 无比刺鼻,她一走进房间; 小风那么一扇,其他几个律师都皱起了眉头。而夏溪作为律师自然首当其冲,闻着那个味道也有点儿头晕。
夏溪问:“怎么了?”
“我们物业很不要脸!”李桂花颇有当年那总风采; “一楼也收电梯费用!”
“然后呢?”
“然后?我没交啊!”
“……”夏溪眨眨眼睛。
“算算,算算,一月25元,一年300元; 十年3000元,一百年30000元。可以添置很多家具!我没有交的,结果,那个“荷合物业”把我告上法庭,叫我立即支付!”
“涉案金额一共多少?”
“六年,1800元。”李桂花十分大声,“这样规定很不合理,夏律师,您晓得吗,即使交的,心里也是很不高兴。应当谁受益、谁付费。我家住在一楼,根本不用电梯,为什么要与高层的业主们支付相同费用?物业公司应该对一楼的住户们给予完全免除。”
听李桂花慷慨激昂,咨询离婚房产分割那个客户忽然冷嘲热讽:“那么,二楼的住户们是否也不用交?三楼也可以爬,这又该怎么算?越高层的住户们使用电梯时间越长,是不是要递增?还有,家里两口人、三口人、四口人、五口人,是不是也得交不同的物业费?你想累死物业公司?25块钱的事儿,看你那抠门样。”
夏溪很震惊地看向头个客户,而后依稀想起,对方地址在二十几楼。
李桂花立即反唇相讥:“这是物业应该做的。你们体贴物业公司辛苦,可以,但不代表这个东西正确、正常,不,它不正确、不正常,中国人呀,就是缺乏团结一致,都是自己还行就好……”
“停停停,”夏溪听她越扯越远,急急忙忙制止对方。
可头个客户却不甘心,还是冷言冷语,喷道:“那,我们高层偷盗风险远远低于一楼二楼,整洁程度也远远高于一楼二楼,还不是交一样保洁费、保安费,难道要把每项费用都这样抠?里外里也差不太多,哪有你这样斤斤计较的人?!难道,外面的人来乘电梯,也要他们收取费用?用一次电梯交上五毛?”
“哈哈,我们一楼都有栏杆,没有什么危险……”
夏溪看着两人吵架,觉得有点无语。
一个住一楼,一个住二十几楼,出于各自利益,都认为自己无比正确。
房产律师当得久了,看的最最透的,不是法,是人。人的善、人的恶,人的无私,人的自私,人的矛盾,人的挣扎,都围着“房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电梯费的问题已经吵翻了天。“不交电梯费”的官司,夏溪已经打过数个。于是,有的小区按照统一标准征收,有的小区向一二楼对半征收,有的小区则对一楼二楼彻底减免。之前,国家曾说要对这个事情进行一番规定,后来无法达成一致,再次不了了之。
夏溪拿起手中厚厚一沓文件,在桌子上重重地磕了磕,争吵着的二人立即便闭上嘴。这招儿她是和尹律师学来的,既不掉价,又很吓人。
夏溪对着头个客户,说:“大概就是方才告诉你的那样。我这还有客户,改天再聊?”
接着,夏溪又对着李桂花道:“嗯……不大看好。”
“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以及相关规定提供服务,业主仅未享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抗辩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它把电梯提供给你,使不使用是你的事,要没事儿坐着玩儿也行。现在,基本会判业主补交电梯费用,还有诉讼费用。”
“……”
“不过,如果要打官司,我也一定尽量,只是不敢保证可以达到目的。”
“……”李桂花忿忿地道,“法不合理!”
夏溪只是微笑。
她也无法评论什么。电梯费用这个事情,大家都从利益出发,永远无法达成一致。此前,几个媒体搞过调查,最后结果就是“一楼二楼业主认为不应该交,三楼往上业主认为都应该交”。现在法律虽然如此约定,可是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最后,李桂花说“让我想想”,离开律所。
第三个小案子客户叫陆珊珊,是一位30多岁的女性。她穿着时尚、气质优雅,一看便知道是都市白领女性,学历高工作好,已经在这城市生根发芽。只是现在,她愁容满面,眼睛下面挂着两只大黑眼圈,脸色暗黄,可见最近几天都没有能睡好。
夏溪问:“怎么了?”
陆珊珊语气平静,保持着在人前的得体:“我……去年在云京市买了套学区房……我们卖了四五年前买的那全新房,那……120平的全新房,添了200万,买了套学区房,40平……的二手房,地址是xxxxxx。”
“……嗯。”夏溪知道那个小区,顶级学区,相对便宜,然而楼房十分老旧,墙壁开裂、管道漏水,各种问题屡见不鲜。从120平的全新房搬到40平的老旧房,生活质量上的差距可想而知。陆珊珊夫妻的收入绝不会低,四五年便能攒下200万,然而在这城市,对学区房,200万杯水车薪。他们拿出全部一切也只能买40平的房子,还很老旧。
心中感慨,夏溪抬头:“然后呢?”
“可是……”陆珊珊的面部抽动,仿佛想起痛苦的事,然而她却努力压抑,“前任屋主,直到现在也并没有迁出户口。”
“嗯。然后呢?”
“他家有个比我家娃大上一岁的男孩子。我好担心,真的好担心……我家娃后年上学,也就是说,那孩子明年上学!”
“我明白了。”夏溪望着对方,“学籍名额,是吗?”
“是……”
夏溪在心里面叹了口气。
云京市采取“六年一房一学位”的政策(注:北京市六年一房一学位,上海市五年一房一学位)。也就是说,六年之内,一个房只能有一个孩子升小,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不断倒卖学区房产,导致各种问题。而如果是二手房产,此前已有儿童入学,那么将根据学位紧张程度进行统一安排——对于好的学区,“此前已有儿童入学”就意味着“自己孩子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