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信》第41章


而已,你何必小题大做。你看,我都这么低头认错了,你还要我怎么样?你到底还爱不爱我?我说过我们永远在一起,我又不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也许正是他的这句话让她下定决心分手。她怀念过去心无旁骛,单纯美好的小日子,但何尝需要他负责。不知不觉间,爱情早变了模样,他们走在各自的道路上,已经走了那么远。
五一节前,她通过了外交部的体检,交了论文,准备回H城去渡过长假。林深从外地匆匆赶回来,说要和她一起过节。她留了一封信,托楼下传达室的阿姨转交,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后来是她记忆的空白,仿佛睡了一场长长的午觉。等她再次醒来,已经大病一场,忘记了前尘往事。大师兄告诉她,她已经大四,幸亏她完成了大部分课业,也交了论文,学校通融,发了学士文凭。只是有人去外交部游说,说她大病初愈,不可能马上康复去报到,所以外交部以她体检未通过为由,录取了顺位顶上的夏江。
这个“有人”是谁,大家心照不宣。记得二师兄宋挺跑来她病床边鼓励她:“也没什么嘛,咱们明年考高翻学院,过几年拿了硕士照样一条好汉,一样进外交部做美女翻译。”
大师兄极力反对:“颂颂现在的身体哪受得了?在这儿有我们可以照应,如果一个人在外地,发起病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鲁老师说什么也不会放心,要考也得等几年身体恢复了再说。”
确实有一段时间,她挣扎在病痛和抑郁的边缘,过去象一场长而空洞的梦魇,一想起来就让她剧烈地头疼。那一年她去南湖音乐节帮忙,替一群澳大利亚的访客做翻译,也是剧烈的头疼,台上的灯光一闪,她直接晕倒在台中央。
重新恢复过来,晕倒的次数有所减少,头疼却没有减退。她觉得大师兄说得有理,谁知道完全恢复要花多长时间,她也不愿就此蹉跎年华,所以决定第二年报考Z大学文学翻译方向的硕士。
大师兄曾问:“要不要写信征求一下你爸爸的意见?”大师兄说爸爸在四川的一个保密项目上,要与世隔绝好几年。爸爸过去也曾经去过类似的项目,只不过从未超过一年。她给爸爸写了邮件,不愿爸爸为她担心,就隐去了身体状况,只说没考上外交部,打算留在H市考研。爸爸回信说,支持她的决定。
她并不意外。她始终记得爸爸对她的教诲: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可以求不得,但不可以被打败。
至于林深,她的记忆停留在大三的某一天。大师兄说,林深最终接受家里的安排,去国外读书。她常常觉得失忆是件奇妙的事,为什么她竟然记不得他们有怎样泪眼相对的离别场面?也许正如她心理医生所言,那是些她不想回忆的往事,想起来即使心不再痛了,头还是会痛。
时至今日,她终于想起他们的结局,可还是想不起他们最后的会面。他是否收到了她的分手信?是否因此才出国离开?是否也曾在机场和她挥泪告别?她只记得大四五一节前的那天夜里,她坐傍晚最后一班高铁独自离京。车厢因为长周末的缘故而拥挤,幸好她有一个靠窗的座位。等到夜深人静,邻座的人都开始打起呼噜,她一个人望向窗外无垠的田野。一片深夜的漆黑中,偶尔会有几盏路灯闪过,象午夜天空的孤星。那时候她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年夏天的事,他们坐在高高的山岩上,他用毯子紧紧裹住她,对着流星许愿:但愿我们永远象今天一样。那时候她就想,永远是多远,感情的事稍纵即逝,也许到最后她什么也留不住。
那时车窗里有自己的影子。她清晰地看见自己的脸,两行热泪,潸然而下。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要出门,不能更了,周日晚继续。下面就是真相大白了,我保证(指天)!
感谢“睡不着觉瞎折腾”的地雷。
第36章 台风(1)
Parting is all we know of heaven;
And all we need of hell。 …………Emily Dickinson
离别; 是逝者的天堂
生者的狱界。
想起往事,一夜无眠。她多么庆幸此时她正爱着另一个人; 往事可以如风。
领完奖参加完校庆,颂颂在离京前去看了一次亦萱。亦萱在某大学附属医院主持一个研究项目,中午匆匆出来和她一起吃了一顿饭。
即使是匆匆; 亦萱仍然选择了医院附近最高大上的场所; 僻静的日餐,北极贝和大龙虾泰然坐在冰堆之上,阳光从竹帘里漏进来; 一条条明暗相间地照在桌上。大概是因为在工作,亦萱倒是显得比上一次平易近人得多,脚上穿着双平底布鞋,一件浅蓝的单色衬衫; 长发挽在脑后,似笑非笑地端详她,撇着嘴说:“你也许想象不到; 但此刻Aunt Christabel 一定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亦萱口中的Aunt Christabel 是亦辰的母亲。亦辰一回到麻省的家里就曾打电话和她讲:“我母亲恨不得立刻飞到中国来看你。”她那时候颇忐忑:“立刻?是因为高兴还是因为不高兴?”他回答得语气无奈:“当然是高兴。就算我找天下最丑的女人,只要是女的; 她也会高兴。”她故意表示生气:“我是天下最丑的女人?”他又慌忙地解释:“怎么会?我哪里是这个意思……”
亦萱说无酒不欢,要了一种青梅酒; 清香扑鼻,她低下头去,端起小酒盅喝了一口; 甜里带一点酸味,十分可口。
大概是见她不好意思,亦萱笑着说起小时候的事:“我这个堂弟,别看从小听话稳重,什么都按部就班,其实骨子里很有些执拗。记得那时候申请大学,他父亲一门心思要他将来从政,或者子承父业,进母校读医。那所母校是著名的藤校,医学院和法学院都全美第一,本科的Pre…med也是相当难进的,特别是亚裔男生,成绩优异也没用,挤破头才能抢到一个席位。他爸爸每年给母校捐款,送他去暑期预备班,找了校董写推荐信,到头来他瞒着家里人,申请了一所西海岸的学校,执意去读了工程。那一次气得他爸爸差点跟他决裂,他妈妈追到西海岸,也没劝得他回头。还有一次圣诞节,他的青梅竹马,他妈妈相中的媳妇儿,从英国学成归来。他妈妈每天晨昏定省地打电话催他回家,要给他订婚,他推脱不过答应考虑。记得那时候他是迷上了赛车,开着自己改装的跑车去沿海公路跟别人飙车,打电话回家说摔断了腿,订婚计划自然只好搁置。Aunt Christabel心急火燎,率领青梅赶去西海岸看他,结果可好,他已经跟一群背包客去登Mount Rainier了。那年山上下大雪,雪崩不断,每天新闻都在报登山者被困的消息,把Aunt Christabel吓得半死,从此再不敢提订婚的事。”
亦萱说着哈哈大笑。她也笑,没想到他还曾经有过青梅竹马,更没想到他这样一个谦恭有礼的人,逼急了也会反叛,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有坚持。
午饭结束,亦萱又要匆匆赶回去工作。临走时颂颂问:“你推荐的神经外科专家,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约上?”
亦萱象是愣了一愣,略一停顿才说:“怎么了?你很着急?”
她回答:“最近忽然想起来一些事,想快一点做检查,看看能不能加速记忆的恢复。”以前还害怕,恢复的记忆也许她宁愿想不起来,现在连最虐恋情深的情节也想起来了,她很想知道事情的全部。
亦萱“哦”了一声,回答说:“我替你联系过了,回头再跟进催一催。那样的专家,等上两三个月才有空档也很正常。”
她觉得太慢,但也无可奈何,和亦萱一起走回医院的大楼。这一路往回,亦萱忽然沉默了许多,走到大楼下面,才笑着和她告别说一路顺风。说罢又停了停,忽然又说:“你知道的,我和Shane从小一起长大,算是他最亲近的朋友。他的德性我最清楚,牛脾气,认准的事从来不知道回头。大学毕业买了一块表,到现在还戴着,一辆小破车开到现在。这么多年,我只见他穿过一个牌子的衬衫。你是他的初恋,他今年三十岁了,还是第一次喜欢一个人。”颂颂还以为她要说Shane的什么好话,没想到她略一迟疑,说:“如果……他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你能原谅他。”
其实她觉得他很好,虽然外表单调沉闷,但内心是火热的,熟悉之后在家里话也不少,甚至偶尔也会搞点小浪漫,来点小惊喜。
下午她坐高铁回H城。这条大学四年坐过许多次的线路,忽然重新恢复了熟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