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红楼之不服憋着》第84章


嘈拍慊嵯不端!?br /> “那好吧,我去就是了。”黛玉无奈极了,她要是再敢说不去,以二姐姐的超强念功,相信她的耳朵很快就会起老茧。
三日后,杜府。
杜夫人一脸焦虑地望着大门处,心里有些担忧。那日邀请迎春的请帖发出去后她就后悔了,因为她想起来孙大人去世未满一年,迎春现在尚在孝期,按常理说这个时段人家正该闭门守孝,又怎么会出门访客应酬呢?所以她觉得自己这个事办的鲁莽了,不知迎春会不会多想,也不知她会不会前来赴约。
“夫人,回屋等吧,一会太阳起来该热了。”丫鬟海棠见自己夫人额头见了汗,就想让她回屋去。
杜夫人坚持,“没事,我再等等。你去厨房看看酸梅汤和点心备好了么?赶紧端到会客厅去。对了,别忘了在椅子上铺上席子。”
海棠笑着回:“放心吧夫人,您都说好几遍了,都备齐了,只等着客人上门。”
孙府的马车载着迎春和黛玉来到了杜府,马车直接从侧门进到二门里。
刚一下马车,杜夫人便迎了上来,一番介绍见礼后,被丫鬟们簇拥着来到了会客厅。
聊了几句,稍微熟悉了后,杜夫人便将话题转移到黛玉身上。才刚一见面,她就对这个如兰花般淡雅灵秀的女孩子心生好感,聊上几句后,好感又加深了几分,黛玉是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聪慧女子,正是她欣赏的类型,相信她们之间一定会有很多共同语言。
杜夫人自来熟地拉着黛玉的手,亲热地问:“及笄了么?可有说婆家?对未来夫婿有什么要求?”
“……啊?”黛玉一脸懵逼地看着杜夫人,脑子里一直回荡着婆家夫婿四个大字,反应过来后脸红的跟煮熟了的虾子似的。
这个杜夫人也太热情奔放了吧,怎么问人家这么羞人的问题,这要她怎么回答嘛。
杜夫人见黛玉的反应,暗恼自己太心急,吓到了人家姑娘。她只是遇到了儿媳妇的理想对象,一时高兴就有点失了平时的冷静,只想着要是能马上定下这个姑娘才好。
迎春旁观者清,一眼就看出杜夫人的想法。挑了挑眉,想起杜家还有个未婚的大儿子杜江,据杜远说他大哥一表人才,性子却严肃刻板,极其痴迷医术。
曾扬言说遇不到能与他产生心灵共鸣的另一半,坚决不成亲。
杜大夫和杜夫人为此不知愁白了多少根头发。他们不懂那个心灵共鸣到底是个什么鬼,只以为是儿子敷衍他们找的借口。
迎春觉得如果不考虑杜江的因素,杜家对于黛玉来说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人口简单,家风清正,这点从杜厉多年来只守着杨氏一个人过就可知。
看杨氏对黛玉的喜欢不似作假,可以相当程度上弥补黛玉缺失的母爱。如今只看黛玉和杜江之间是否来电,反正迎春对这个事是乐见其成的。
这个事还是她出面和杜夫人说的好,于是就笑着开口道:“杜夫人,你就别难为我这个妹子了,她脸皮子薄,脸再红些都该烧着了。”
“二姐姐……!”黛玉嗔怪地喊了一声,末了还瞪了迎春一眼。本来她就臊的不行,二姐姐还跟着打趣,真是气死她了。
“好了好了,不说你了。要不你去院子里逛逛?”
杜夫人也笑着说:“你要是喜欢花,就让海棠带你去我的小花园看看。我喜欢花草,又喜欢亲自伺弄,花园里有几棵株魏紫姚黄开了花,倒是有些观赏性。”
黛玉眼睛一亮,大眼睛眨呀眨的,小女儿姿态尽显。“真的?那我可一定要去好好看看。”
海棠走到黛玉身边笑着说:”林姑娘,跟奴婢走吧!夫人院子里可不止有魏紫姚黄,到了那保管您都不想走了。”
“那还等什么,我们快走吧。”黛玉欢喜地跟着海棠去看花了,她要好好看看杜夫人的院子里还有什么名品花卉。
支走了黛玉,迎春和杜夫人的话题便围着黛玉展开。
“杜夫人,关于黛玉的身世和经历我需得好好与你分说一二,听过之后如何您再决定。”
于是迎春便将黛玉一介孤女是如何来到荣国府、在荣国府经历过什么、又因何逃离荣国府跟自己回到孙府的前因后果详细地给杨氏说了一遍。
如果在知道了黛玉的这些经历后依然看好她,那她就相信杨氏对黛玉是真心喜欢,打从心底认可她。如果杨氏有了闪躲和犹豫,那这个话题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杨氏听了迎春的话,心疼的流下了眼泪,“可怜的孩子,她到底有什么错,小小年纪就要经历这么多舛的命运,上天无眼啊!”
迎春彻底放心了,杜夫人果然没有让她失望,这是个内心柔软和善的女子,是个做婆婆的好人选。
“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既然我能将她从荣国府带出来,就没打算让她再回去。那个孩子值得人真心相待,以后的人生,我这个做姐姐的帮她把关,会为她寻个护她爱她之人,一生一世一双人地共度余生。”
迎春委婉地提出要求,只看杨氏接不接。
“你说的很是,就该如此。我大儿子杜江今年十九,一心痴迷医术,至今尚未定亲。我第一眼见黛玉就打心眼里觉得窝心,恨不得领回家来做女儿养。如今我想为我儿求娶黛玉,不知你意下如何?我们杜家人口简单,祖训规定:男子年满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因此杜家十几代人传承下来也从未出现过妾侍。”
迎春满意极了,这样的人家在这样的封建王朝,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个机会黛玉要是错过就太可惜了。
笑着对杜夫人说:“我是没意见的,很相信杜家的家风教养,这点看杜远的言行就知道。现在就看黛玉和杜江的意思,我的想法呢,最好能让他们见上一面,您觉得呢?”
“嗯,我看可行,只要你们不觉得唐突就好。”转头招来一旁的丫鬟耳语一番,丫鬟便领命下去了。
很快园子那边传来消息:去院子里摘花入药的杜江和独自赏花的黛玉碰面了,二人由一开始的好奇陌生到后来说到花草种植知识的侃侃而谈,然后转谈到别的方面,又谈到很多面。
俩人越谈越投机,越谈越高兴,认定了对方就是自己的知己,任何的话题都能引起两人的共鸣,简直就是之前的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畅所欲言。
迎春和杜夫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没多久杜大夫出诊归来。一番寒暄后拷问起迎春的医书学习情况。但凡他所问,迎春都能快速准确给出答案,并附带自己的观点理解。
杜大夫不停地点头,看眼神就知道他对迎春的赞赏。
于是当着杜夫人的面就开展了新教程,中医诊断的基础望闻问切,还专门拉来杜夫人和另外几名丫鬟当模特,详细深入地给迎春做了讲解。最后强调,这个一定要多练,才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经验心得。
一个时辰后,迎春将今天学习的内容全部吃透消化,只待日常练习积累。
杜大夫见了黛玉,亦是很满意。在他看来,只要是杨氏和儿子满意,又不是那种搅家精类型的,他就没意见。
黛玉来年二月及笄,时间宽裕,一切都不急。有充足的时间让她自己想清楚以后的路要不要同杜江一起走。
倒是杜江显得有些焦急,恨不得今日就留林姑娘住下来。他对林姑娘简直满意地不行,觉得这姑娘哪哪儿都对自己胃口。
那副猴急的模样看得杜大夫夫妻好笑不已,忍不住狠狠地嘲笑了他一番。以往他们夫妻为了他的亲事操碎了心,如今风流轮流转,一定要趁机好好急急他才行。
第73章 迎春花开(十三)
一天的拜访圆满结束。晚饭后回了孙府; 收到白日里薛家送来的请帖和甄士隐的手信一封。
请帖上说这个月十九是薛蟠和甄英莲成亲的日子; 邀请迎春和黛玉参加。
看完甄士隐的信,迎春挺为他们一家开心。原来几个月前甄士隐派人回姑苏,顺利的寻到了早已搬到乡间居住的老妻; 接来京城; 分离了十几年的一家人终于团圆。
甄士隐又详细了解了一番薛蟠当年打死人的前因后果,带着薛蟠亲自回了一趟金陵。一番查探取证,证明了当年的冯渊并非薛蟠直接致死。又托了同科旧友的关系,重新开堂审理; 将薛蟠的案子彻底翻案。
最后推翻了原判,薛蟠的故意杀人罪不成立,但因故意伤人; 罚白银五千两。
又将曾被判斩立决后查无此人的薛蟠名字重新记录在册。从此薛蟠就可以堂堂正正地活在人世间,再也不用背负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