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好莱坞名媛》第873章


借口来用吧?最大的可能就是莱拉自己给忘了,虽然不知道她的属下为什么没有提醒她,但听说她马上就要举行婚礼了,或许是忙忘记了也说不定。
不过他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并不打算把自己猜测出来的“真相”说出来。还是让自己的经理人继续保持对莫兰导演的崇拜吧。
“宣传肯定还是很重要的,不只她重视,其他人也一样重视,不是吗?”就算是他,不那么喜欢参加活动,也会认真地配合片方的宣传。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就过去了。那个时候才有多少房子,多少人?打开酒瓶的香气传出去,香飘十里倒不至于,有个五六里也足够将自己的东西宣传出去。再加上古时候人们没有什么消遣活动,家长里短的八卦一翻恐怕是很多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唯一的乐趣。于是想要做的宣传就靠口耳相传传出去。
但现在不一样,竞争那么激烈,你不做个宣传,谁知道你是在做什么?谁又知道你手里有什么东西?就算知道你拍了电影,可在同一时间里有那么多的选择,大家又为什么非要选择你呢?
所以,莱拉将宣传放在重要的位置绝对不能说她错了。而且她的宣传也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无论她把电影吹嘘成什么样子,观众在看完后都不会觉得她是在吹牛,也不会认为她是在说谎,反而觉得她说的很对,她的电影就是那么有趣,就是那么好,就是值得多看几遍。
当然她也不会太过吹嘘,观众们不是傻瓜,好的影片和坏的影片又能瞒得住谁?
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在其他国家的电影圈,宣传广告做得好,票房却没有几张的电影太多了,甚至上映一天就被强制下架的也不是没有。
“你说的也对。”陈舒芬感慨了一秒钟,然后又想起之前心里的那个疑问。
听完她的话后,张国容淡淡地笑了:“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她不参加电影节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没有必要。”
“怎么会没有必要呢?以她的能力想要拿到几个奖项肯定是没问题的吧?那么多人追求的奖就放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伸个手就可以捧回家了,她怎么就不想去拿呢?”
老庄几个月前说要开微博,然后终于在几个月后开了。想想看这是多么可怕的懒骨头呀,真是懒起来连自己都害怕!然后真有亲来加我了,心里好开心呀。欢迎@庄家小姜,咱们聊天说话,亲亲抱抱举高高都行,不谈加更还是彼此的天使,么么哒~
第1238章 还需要去吗
“那只是站在你我的角度来说而已。”张国容把报纸翻了一页,边看边道:“你不看看她的起点是在多高的位置,还有必要去追求电影节的奖项吗?或者你该想想,参加电影节的那些影片又是为什么要参加。”
“参加当然是为了得奖啊!”陈舒芬不解地看着他。不为拿奖,难道还是去观光的吗?
张国容笑着摇了摇头:“绝大部分的人拍出影片,最终的目标都是想要登上美国的影院。能去美国对他们来说是荣誉,也是对能力的肯定。但你觉得莱拉会需要这样做吗?”
“肯定不需要啊!”她本身就在好莱坞发展,哪还需要费那个事再专门绕一圈?
这么一说,陈舒芬似乎明白一点了。
张国容接着道:“谁也不能否认,美国的票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票仓国家。为什么电影圈的人都想往好莱坞去,不就是因为那里是电影的圣地吗?”
一般没有门路,或者其他国家的电影作品想要崭露头角,就需要先打响自己的名字,好让美国的片商能看到自己,然后卖了发行权才可以登上电影人最希望去的美国。
但要怎么才能打响名字,让发行商看到自己呢?比较简单的方法,或者说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法,就是通过各大电影节的评比了。借由电影节的能量,让自己的影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到片商的注意。
所以说得那些奖的意义在很多电影人的心中或许有些重量,可对于真正有野心的人来说却只是将它做一个阶梯,来扶持着自己走上好莱坞的青云大路。
奥斯卡才是电影人终极的目标,全世界所有的电影人都希望能踏上它的领奖台,哪怕能出现在提名名单也是一个荣誉。但这里依然有个问题,那就是它有个规矩,就是参加评选的影片必须在美国国内的影院上映过一段时间才可以。哪怕是点映也无所谓,总之必须有一定的放映时间才能拥有参加奥斯卡的资格。
但想要在美国上映,依然只有美国的发行商才可以做到。
那么问题又绕回去了,要怎样才能吸引到美国的发行商呢?
就拿东方的影片做个比方吧。拍出来的影片拿到电影节去评比,获得观众和评审的认可后得到一些奖项(即使拿不到奖,也要拥有看起来能赚钱的质量),从而吸引到片商的青睐,接着安排在美国上映。有了上映的时间后再去申报参加奥斯卡的资格。
就因为有这样的条件,很多在东方或在亚洲都很名的影片,却被美国片商以非常低的价格收购了发行权。真的是非常低,可能仅仅几万十几万美元的价格,几十万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价格了。
也不能说他们太黑太狠,那些人又不是慈善家,不能赚钱的话为什么要拿东方的影片去冒险?
东西方的差异很大,可能在东方很受欢迎的情节在西方看来就很深奥,很难看得懂。影片里一些历史的东西,一些韵味,一些梗,西方人肯定是不太能了解的,于是观影的感受也就不像东方人那样好。
所以片商拿了东方电影的发行权也是冒了很大危险的。通常他们买下后都会先做点映,看到票房还不错的话才会扩大放映。至于说宣传什么的,还是不要想了,能给打个海报贴贴都是好的。许多东方影片没得到关注,宣传不到位正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在张国容的“科普”中,陈舒芬才明白过来。怪不得莱拉不参加电影节,完全是她的起点太高,其他导演拼命想得到的东西她本身就拥有。她家公司每年都要发行很多部影片,几乎全都是她旗下公司的影片。
“还有一个原因。”张国容顿了顿,然后轻轻地笑了:“她已经拿到最高的奖项,你觉得她还会对班级里的小红花感兴趣吗?如果都不感兴趣,她又何必要麻烦地参加呢?”
所有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奥斯卡小金人都被她拿了好多座,她又哪能看得上其他的奖项?
陈舒芬被他一句“班级里的小红花”给说得哭笑不得,可心里又知道他并不是在开玩笑。
“原来是这样。”她轻叹口气。“要不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呢?要是你也……”
要是他也出生在那样的家庭,想必凭他的实力,早就该拿到本应属于他的荣誉了吧?
哪知张国容却摇摇头:“不是这么说,和出身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你真的觉得她没有了这个出身,就不能站在现在的位置上了吗?不要忘了她是怎么起来的,就算没有莫兰家族在背后,凭她的能力也会在世界电影圈拿下一片地盘。”
陈舒芬其实也就是想感慨一下:“好好,你说的都对,她就是厉害,是好莱坞最厉害的超级大导演!不管她什么出身,至少她的眼光很好,可以带你到好莱坞。”她说到这,就想起另一个被她带到好莱坞的幸运儿,那个如今已经快要和她结婚的罗伊·季星。
那家伙投胎的技术不行,撞到贵人的运气却是超一流的。这两人的生平早就被媒体挖了个干净,他们自己本人也在一些脱口秀上揭露了不少。所以几乎全世界认识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之间是怎么回事,也因此对于他们童话般的相见非常羡慕和感动。
“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有付出才有收获。”张国容看着报纸,淡淡地说道,也为这段谈话做了个结束。
只要和莱拉合作过,就会知道她得到的赞誉和奖杯都不是胡乱从天上掉下来的。她对电影的看重和认真对待的态度才是她可以把电影拍好的原因。如果连自己的工作都没有认真去对待,还谈什么拍电影?一部电影到底是不是有着诚意,看观众的口碑就可以清楚了。
为什么莱拉有那么多粉丝?为什么她的影片受到那么多人的欢迎?真正的原因不就是观众从她的影片中感受到她的诚意,并且接受了她的诚意所带来的影片吗?
以前有亲问过,为什么莱拉不去参加电影节,为什么不拿个满贯。其实吧,老庄就是这样想的。她已经拿过最高的奖杯了,对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