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芒》第27章


郝恬坐在柔软的沙发里,眼睛盯着棋盘,目光专注。
她一般开局都很稳健,布局也是早就构思好的,因此对于快棋的速度,倒是不怎么发憷。
可能是因为做足了功课,对王若竹最喜欢用的定式她也都烂熟于心,整个开局非常顺利。
此时正是九月时节,金秋灿灿。
对局室外的枫叶红了一小半,累累挂枝头。
重重光影从落地窗前照近来,映得一室璀璨。
跟外面的秋热不同,对局室开着空调,倒是舒适宜人。
郝恬原本穿了一件长袖衬衫,刚开局的时候觉得手脚冰凉,这会儿再去看她,不知何时已经换下,额头都有些薄汗。
快棋赛比的就是速度,观众看得就是心跳。
开局后王若竹后手执白,他在第116手时,突然在边角大跳。
这一跳动作十分生硬,跟他前面的铺垫都无法相辅相成,郝恬短暂地抬头看向王若竹,只看到这个年轻的棋手垂眸不语。
他十六岁定段,今年也不过十七岁。
少年人身形消瘦,坐在沙发上腰背却挺得很直,只看他认真盯着棋盘,郝恬就知道这一步他不是乱下的。
棋钟滴答,流逝着宝贵的时间。
比赛开始后第五十分钟,郝恬第一次用了延时。
快棋遇到状况,她已经习惯了,所以也没怎么慌张,只是闭着眼睛仔细计算。
三十秒匆匆而过,郝恬猛地睁开眼睛,紧接着他的大跳扳了一手。
这一次,换王若竹迟疑了。
刚才那个大跳其实算是无理手,看似意味不明,但郝恬应对得也很巧妙,看起来也是无理手。
无理对无理,后续接手就越发混乱。
不仅郝恬提前看过王若竹的比赛,王若竹也看过郝恬的,知道她不如看起来那么平易近人,下起棋来可谓是锐气难当,是个相当难缠的对手。
因此,他也还算心平气和,跟着郝恬的扳就尖了出去。
郝恬微微挑眉,却也沉着应对。
你来我往五十手过去,两个人的对距速度明显下降了。
此时距离开局过去一个半小时,两位棋手的表情自是越发凝重,却也没那么坐立难安。
郝恬落下一子,端起主办方准备的茶水,浅浅喝了一口。
端着茶杯的手,一点都不抖。
王若竹推了推眼镜,匆匆抬头看她,又低下头去。
郝恬轻轻放下茶杯,心里微微一松。
她刚才给王若竹送去一个大杀招,盘活自己中腹大龙的同时,断了王若竹左上和左下的联系,如果王若竹想要挣扎,须得耗费一番力气。
果然,在三十秒过去之后,王若竹没有落子。
他被迫延时了。
这一手如果应对不当,左边之前所铺垫的三十几手就都白费了,最后的地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剩。
王若竹没想到郝恬居然留了这么一手在后头,却也已经无心去思索了。
对于他来说,这个冠军头衔一样重要。
新定段的年轻人,还满怀朝气和希望,觉得以自己的成绩一定能创出一番事业。就算不如陆青森一般刚定段就能参加世界大赛,怎么也能赢得一两次国内赛事,把段位稳步提升上去。
现实给了他很沉重的一击。
就算他是以第一名的优势定段,在少年组时也是所向披靡,到了职业棋手的世界,也不过尔尔。
先不说陆青森,就是郝恬这样一位不声不响的女棋手,也打得他满头是包,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
王若竹深吸口气,一颗心略有些慌乱,最后却还是安稳下来。
竞技比赛,输赢是常事。
如果因为局面不好就失去平常心,比输棋更可怕。
郝恬心里计算后面的落子,倒是没注意棋钟的时间,等到裁判提醒王若竹,她才发现已经过去六分钟了。
此时此刻,郝恬依旧很冷静。
既没有领先的喜悦,也没有即将赢得第一个冠军的兴奋,她异常淡定,只要这局棋没下完,一切都还未可知。
这才是一个老将的职业素养。
王若竹用了足足六分钟才落的子,只能说不功不过。
他看似放弃了左边边角地,转而去争夺黑子中腹中的空隙,实则还是在跟左边呼应,再往远看,他还是没有放弃。
郝恬若有所思喝了口茶,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她手起手落,直接中腹拔花。
这一手不异于石破天惊,彻底炸碎了王若竹的希望。
郝恬这个拔花的位置太隐蔽了,在快棋这种高速比赛制度下,王若竹还真就一点都没发现。
他看郝恬这一手干脆利落,手里捏着的棋子一松,“啪嗒”一声落回棋盒中。
王若竹坐在那发了会儿呆,最终他还是苍白着脸,投子认负:“我输了。”
直到这一刻,郝恬才彻底松了口气。
她仰头靠在沙发背上,只觉得后背都汗涔涔的,腰也有股疼痛感。
刚才太紧张,她整个人都绷着,现在松懈下来,自然浑身不舒服。
但跟身体上的难受相比,她心里却是异常欢喜的。
这是她赢得的第一个商业赛事冠军,不是单独的女子赛,也不是青少年组,就算是个小比赛,也是属于她的,头一份荣耀。
突然一声鸟叫响起,她偏过头去,就看到窗外不知何时飞来一只麻雀,站在红叶枝头鸣唱。
郝恬眯着眼睛看过去,兴奋得不能自已的心,终于渐渐冷静下来。
她深吸口气,紧紧攥着拳头。
这只是一个开始。
她这么告诉自己,然后就坐直身体,往王若竹看去。
“王二段,多谢指教。”
郝恬伸手,向他问好。
王若竹苦笑地同她握手,说:“郝六段的快棋,真是出神入化。”
郝恬笑了:“过奖了,过段时间,你也可以的。”
她倒是很谦虚,把胜利归结于自己定段时间长,经验更丰富一些,但王若竹心里却很明白,这位郝六段能做陆棋圣的小师妹,其水平可见一斑。
这一局棋下得很精彩,就连棋迷们看了也都交口称赞,郝恬跟王若竹没时间复盘,只能笑着迎接采访。
她是今年下半年第一个得到常规比赛冠军的女棋手,媒体自然要吹捧一番。
采访的时间很长,郝恬也很和气,等到颁奖拿到老总亲自颁来的奖杯,郝恬这才觉得心里踏实了。
这么多年,她终于得了冠军。
忙完这一整天的决赛,郝恬拒绝了赞助商的晚宴,自己一个人出了大厦,准备坐地铁回家。
这个时间的京城,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行色匆匆的人们穿梭在冰冷的水泥围墙之间,光影里,却看不出悲喜。
郝恬刚往地铁走了几步,就听到街边传来一阵熟悉的鸣笛声。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郝恬顿住了脚步。
她惊讶地扭头看过去,就见陆青森坐在街边车里,遥遥望着她。
四目相对,自是思念丛生。
: 陆大棋圣: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只能没脸没皮过来要求接送。
恬恬:…………行吧。
第23章 
他们俩从一块学棋开始; 就一直在一起。
那会儿郝恬还在上幼儿园; 等到要上小学的时候; 陆青森坚持郝恬跟他上了同一所。为了能时间统一,可以一起上下学,郝恬特地跳了一级,这样就能跟陆青森做同班同学。
于是; 整个小学生涯,两个人就一起上学下学,下学后就一起去道场跟老师下棋,风雨无阻,寒暑不忌。
后来上了初中,又升高中,乃至于考了大学; 两个人也一直都读同一所学校,显少分开。
如果不是陆青森定段后满世界比赛; 他们几乎成天在一起,再不济; 一周也能见上一两面。
突然像现在这样,小半个月没见还真是头一回。
就连郝恬都不得不承认,她还挺想念陆青森的。
原本郝恬忙着比赛,没空思量自己的小心思; 现在赢了冠军,浑身的劲儿一松,再突然看到陆青森; 这才发现已经许久未曾见他了。
一个在车中,一个在路边。
隔着重重路人,隔着热闹的车水马龙,郝恬远远望着,觉得他似乎是瘦了一些,再去细看就,却仿佛一点都没变。
还是熟悉的师兄,她的陆哥哥。
郝恬驻足远望,有些茫然,竟不知道要不要过去。
陆青森坐在那看她,听到后面的车狂按喇叭,这才醒过神来,拿出手机给她打电话。
第一次,郝恬没听见。
刚比赛呢,手机都是静音,她还没来得及看。
不过她倒是听到了鸣笛声。
郝恬仿佛从梦中惊醒,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